<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中的‘’马兰‘’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即总装备部“21”试验训练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马兰核试验场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生活区7平方公里,诺大的面积,曾经神秘到外界无人知晓、地图上都无法找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1”基地是顺延“20”基地编号(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原导弹试验场)保密的原因,当时对外统称“新疆永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1996年中国在联合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后,就慢慢掀起了神秘马兰“21”基地的盖头来,文章中的内容与图片就不再属于军事秘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一个几百人的战友群,群里每位战友都是我人生路上的财富,都是镌刻在岁月中的风景,也是我红尘中的一份深情牵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几百人的战友群聊及最多,也最能让人回味无穷的话题就是马兰,每每提及马兰都会使我思绪万千,那年那月,那情那景,那曾经的马兰,留下了我与战友为国奉献的芳华岁月,凝结了我们并肩为国防建设同甘苦的战友情!</p> <p class="ql-block">马兰情、战友情随时光的流转,延绵至今,每当提及时仍是记忆犹新,仍是心海难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所说的马兰,是上世纪50年代由中国军人在罗布泊西端一片戈壁滩上建设而成,是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主要担负我国核试验(实验)的组织指挥、理论研究、测试分析、工程技术和勤务保障等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随着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马兰基地由此始逐渐被外界所知,停止了核试验以后,这里逐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马兰这个美丽名字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说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支部队来到这里,看到此地虽然渺无人烟,却有着美丽的马兰花,于是就取名“马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有人说,张爱萍将军从朝鲜回国后,担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由他主持核试验工作,这位著名的将军诗人给这儿起了个极富诗意的地名——马兰。不管马兰如何得名的,它始终是我们这些战友心中难以忘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作为核试验基地的马兰,这里地理条件优良,既可以作空爆试验场,也适合作地爆试验场,这儿地形开阔,远离城镇,交通方便,附近有水源,地下水位低,也不在地震带上,在全世界都是条件最好的核试验场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基地成功地进行了数十次原子弹、氢弹试验,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中国也成为了核大国。随后1967年6月I7日,我国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我荣幸入伍到87493部队(空军工程兵第十四独立团)次年,随部队来到马兰,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将要承担什么任务,一群血气方刚的战友,怀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励志报效祖国的热血,投身到军营蓬勃朝气的生活与历炼中。</p> <p class="ql-block">起初,在潜意识感知,我们所干的工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程,不单单是用材上的精良,施工操作的细小环节也容不得半点儿马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随着对军务的领悟日趋深刻,我们逐渐知道了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与两弹试验、实验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马兰这个若大的核试验基地,远离繁华的城市,没有霓虹灯的闪亮,没有琳琅满目的市场,没有春风十里的花香。那里夏天风沙肆虐,本来英俊帅气的官兵一个个被风沙肆虐的蓬头垢面,有时五六米之内很难辨别出对方是谁。</p> <h5><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1983年十四团安装连贵州桐梓籍战友蒋炳云(右)与翟晋宝战友头戴防毒面具在马兰基地施工作业</span></h5> <p class="ql-block">那里的冬天特别寒冷,冻彻了心骨,战友们戴着厚厚的皮棉大头帽,有时睫毛上都是冰霜,穿着大头靴、厚厚的棉裤、棉袄也难抵冰雪的侵袭,穿戴的这么多也还是有战友的手脚冻成了冻疮。</p> <p class="ql-block">那里的工作环境是十分艰苦,严冬冻土的坚硬,又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为了保证试验如期进行,不管是风吹雨打,严寒雪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芳华正当时且略有些青涩的战友,似乎不知何为核试验,何为核辐射,每天唱着“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每个人都以满腔的热情,浑身的力量,以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指哪儿打哪儿,毫无怨言,争先恐后,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国防任务,保障了一个又一个值得骄傲的试验成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说我们已退役多年,但从不曾忘记,那年由于天气原因,几个月只能用存放在地窖里黄不黄,白不白,似烂非烂的“白菜”作为主菜就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不曾忘记,那年月,喝的是盐碱水,住的是篱笆房,睡的是地铺或木板床但梦境总是鼾甜沉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不曾忘记,每当看着那些强军强国的试验成功时,我们的热血沸腾,我们由衷的欢呼雀跃——我的国伟大,我的国强盛,我的国万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诚然,对于马兰这些战友在完成这些国防工程任务中所付出的青春汗水,芳华与艰辛,不是我这篇文章能够表达的了的,我的文字在这些为国甘洒热血,透支健康,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马兰人面前太浅薄了。</p> <h5><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白色圆圈标示是当年14团大本营所在地</span></h5><p><br></p> <p class="ql-block">虽然离开部队、离开马兰基地多年了,虽然在那里服役是辛苦的,虽然有些事情不可一一道来,不可面世,但是我与战友们对马兰基地始终有着深深的眷恋与回忆,因为那里有我们凝聚的强国热血,有我们军人强国的足迹,马兰这块升腾起强军强国利器的地方,我有幸来过,且参与过试验工程的建设,是我与战友人生的骄傲,许多年来,曾多少次梦回马兰,再睹马兰容貌,再亲吻这片强国的热土!</p> <p class="ql-block">怎能忘记从戎的岁月,怎能忘记当年在马兰“21”基地为两弹实验成功“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的马兰战友,怎能忘记在马兰为国捐躯长眠不醒的兄弟,怎能忘记有多少战友奉献了青春与子孙!正是有了这些甘洒热血,青春无悔的军人,为核试验成功保驾护航,才使那些镇国威慑之器一个一个诞生,让那些拥核列强不敢再妄自猖狂对我核讹诈!</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马兰基地,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已脱胎换骨般变了摸样,成为各类生活设施齐全的小城镇,当年的戈壁沙漠,荒无人烟早已遁去,满目的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十里花香,有如进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区内的景色也非常漂亮,有两个文化广场和一个公园,广场里有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国地图大沙盘,还有一个人工湖,公园里有一面刻有《孙子兵法》全文的长墙,字体优美,笔力遒劲,如果不是向远处望可以看见天山的话,很难相信这里会是新疆!</p> <p class="ql-block">一条笔直而宽阔的柏油马路横贯基地,两旁种着参天的白杨树,棵棵都是挺拔而且高大,路两边还有许多人物的介绍,他们都曾经是中国核武器的功勋,这里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第二批经典名录。</p> <p class="ql-block">马兰留下了诸多国防将领和核试验科学家们工作和生活的印记,许多重要的居所和工作场馆至今仍保持着原来的风貌,长达300米的人工防空隧洞(三线指挥部)透露着核试验的神秘与艰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莺歌燕舞,悠然南山,采菊东篱,花前月下时,可曾知道这一切有马兰人默默奉献的青春。当我们吟诗诵词,岁月静好时,可曾知道这一切有马兰人奉献的智慧、健康乃至于鲜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享受安暖、馨香的生活时,可曾想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马兰人洒下的强军、强国的热血。当我们在太平盛世下,可曾想到离不开马兰人的爱国情怀,离不开马兰人呕心沥血试验成功的核武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国一跃成为军事力量强大,军事科技发达的大国,祖国大地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盛享岁月清欢,请不要忘了, 这里有马兰军人生命的奉献、鲜血的浸染,有马兰军人青春的飞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八一建军节之际,谨以此文献给保家卫国的军人们!</b></p> <h5><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原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为十四团的题字</span></h5><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原十四团左传安团长</span></h5><p><br></p> <h5><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孟庆林,原马兰场站站长,后任空九军后勤部部长</span></h5><p><br></p> <h3><br></h3><h3>编后语——</h3><h3><br></h3><h3>由于当年保密的原因,任何人对试验(实验)场景不得擅自拍照,鉴于此,本篇部分图片采集于网络,但它却能反映出当年场景的真实画面。</h3> <h5><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文字:仁者爱人,图</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片:仁者爱人与众战友(部分网络)</span><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校对:战友沈正良、杨福兴、郑德远、曹定一</span></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