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研学旅行的调研报告

醉东坡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03—2020)》提出“逐步推行中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这是我国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使用“研学旅行”的概念。随即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学生研学旅行十点工作的函》将安徽省、西安市和苏州市作为推广研学旅行试点地区,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研学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学生日常教育范畴。2016年12月份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纳入学校综合考评,纳入学分管理体系。2017年西充县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大力拓展“研学旅行”等旅游新业态,大力开拓新兴消费市场。当前,研学旅行已在我校开展得风生水起,蓬勃发展。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b>一、我校研学旅行开展情况 </b>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自研学旅行提出以来,我校认真研究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法规,主动对接教育主管部门,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第一时间贯彻落实。</font><b><font color="#ed2308">一是研学基地不断拓展。</font></b><font color="#010101">从2015年春开始,我校在县内先后确定了凤凰山、张澜故居、义兴百科园、南明山、双龙桥新村等县内研学基地,开展短途研学。加强与研学企业合作,与世纪明德教育研学集团形成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先后开拓了北京、河北、上海、杭州、南昌等研学城市,让学生走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知名学校,了解其历史发展、人才培养、社会贡献,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让学生走近故宫博物院、国家奥体中心、国家博物馆、国家海洋公园,让学生感受领悟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体验现代生活方式。</font><b><font color="#ed2308">二是师生参与度不断攀升。</font></b><font color="#010101">我校从2015年起我校全面推行研学旅行,目前,学校短距离研学旅行已实现师生全覆盖,长距离研学旅行平均度参与度达68.5%,其中七年级学生的参与度为78.3%,八年级学生参与度为78.3%,九年级学生参与度48.5%;男生的参与度为79.6%,女生的参与度76.4%;城镇户籍学生参与度达83.5%,农村户籍学生参与度达52.7%。</font><font color="#ed2308"><b>三是家长满意度不断走高。</b></font><font color="#010101">根据我校研学活动开展后发放的问卷调查表分析得出, 2015年家长满意度88.7%,2016年家长满意度91.9%,2017年家长满意度95.6%,研学旅行在家长中的知晓率高达96.5%,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年年攀升。</font><b><font color="#ed2308">四是研学制度不断完善。</font></b><font color="#010101">我校多次召开研学旅行专题会,征集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无数条。先后聘请研学专家做主题报告5次,校际意见交流会4次,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博采众长,最终决定开展县内“远足励志研学行”和“暑期研学行”两大研学活动,两项活动已成为我校常态化制度化的德育工作,研学旅行已成为我校有一个靓丽名片。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b>二、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b>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和旅行一直以来都密不可分。虽然我校的研学旅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font><font color="#ed2308"><b>一是学生家庭收入差距。</b></font><font color="#010101">自义务教育免费制的深入实施,极大地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我校认真落实控辍保学政策,基本实现零辍学的现象,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学校对贫困家庭学生按照国家资助政策落实了资助,这也紧紧减轻家庭负担。短途研学旅行在我校已实现全覆盖、满辐射,但长距离的研学行动,贫困家庭的孩子的参与度较低,导致不同家庭孩子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产生极大的差距。</font><b><font color="#ed2308">二是学生对研学旅行的认知不全。</font></b><font color="#010101">分析研学旅行目的的认知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研学旅行的最大目的是丰富个人经历,了解不同文化,拓宽视野,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少部分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就是以旅游为主,辅之以学。</font><b><font color="#ed2308">三是研学旅行课程创新不够。</font></b><font color="#010101">纵观我校研学旅行的开展,主要采取长短途研学相结合,从研学内容来看,多以磨炼学生意志,树立人生目标,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为主题。缺少把拓展知识和开拓视野相结合,缺少把社会实践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缺少把线上培训和线下操作相结合。研学目的地基本是固定的地点,研学方式较为单一。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b>三、研学旅行推广与实施意见</b>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b><font color="#ed2308">(一)创新课程设置,丰富研学内容。</font></b><font color="#010101">研学旅行是一门在路上的课程,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是提高研学旅行质量的根本保证。按照“立意高远、目的明确”的要求,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从家乡、祖国、世界三个层面,构建 “行走家乡”、“揽胜祖国”、“阅读世界”的研学旅行课程,引导学生增强社会参与,强化社会责任,增进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全面助推核心素养培育落地实施。</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b><font color="#ed2308">(二)加强人才储备,培养研学导师。</font></b><font color="#010101">研学导师的职业能力,是一次研学旅行成功的关键。一要加强对研学导师的专业培训。培养其专业课程的开发能力,充分研究研学课程的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二要充分延展。打通活动前中后的环节设计,确保研学全过程的教育性、实践性,为研学旅行活动形成系列成果素材,作为研学成效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三要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以传统文化、爱国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等为载体,助力学生生命成长。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b><font color="#ed2308">(三)强化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font></b><font color="#010101"> 进一步加大教育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合作,加快与研学基地、营地合作,加快 “研学旅行课程研发设计与实施”的推进。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b><font color="#ed2308">(四)挖掘地域文化,实现学旅融合。</font></b><font color="#010101"> 西充历史厚重、人文荟萃,既有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资源,更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质的资源在研学旅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以“让教育回归自然”为宗旨,皆在让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中小学综合素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b><font color="#ed2308">(五)完善各项机制,助力研学旅行。</font></b>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普遍实施,涉及领域广、部门多、事务庞杂,必须建立有效的协调、保障机制,各负其责、共同推进。<b><font color="#ed2308">一是</font></b>协调机制,要建立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联动、学校主体、家长支持的研学旅行工作协调机制,共同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有序、健康发展。<b><font color="#ed2308">二是</font></b>实施主体要设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落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制度,制定计划,组织实施。<b><font color="#ed2308">三是</font></b>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相关服务机构要适当降低价格或减免费用,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b><font color="#ed2308">四是</font></b>做好安全保障,教育、旅游、交通、公安、食药监等相关部门,要制定安全出行标准,建立安全审查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责任到人,绝对保障出行安全。 </h3><h3> 大调研助推大发展。我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为学校的教育的重要抓手,认真开展好研学旅行,以研学旅行开展为契机,不断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人生经历,增长学生才干,努力培养新时代人才,办人民满意的初中教育。</h3>

研学

旅行

我校

学生

教育

参与度

开展

学校

家长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