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种子,收获希望! ——1+x群文阅读研训活动

新建小学少先队

<h3>  全国第六界群文阅读种子教师体验式研习活动于2018年7月15日——7月20日在山城重庆举办,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来自新建小学的张茜和王会玲老师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h3> <h3>  带着一颗学习与思考的心,暂别城市的喧嚣,我们于7月14日踏上了去往重庆的群文学习之路。</h3> <h3>  五湖四海齐聚重庆,共享群文精神盛宴!研训地点就在重庆雅诗特酒店的两江厅,每天上午8:30-10:00专家理论教授,10:30-12:00回小班,老师针对性授课,下午进行教学实操。</h3><h3><br></h3> <h3>  在7月15日晚的开班典礼上,我们清楚了这次研习活动的主要内容。</h3><h3> 崔凤琦老师致辞:学生阅读量不取决于时间,而是取决于决心,阅读的核心能力是发展其阅读思维能力,整合结构化阅读,读足够的书,让阅读成为习惯。</h3><h3> 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板书有颜值,读书有万卷,笔下有力量,专业有情义,解读文本有功底,教学有艺术。</h3> <h3>  “晨读十分钟,世界大不同”拉开了我们每天学习的序幕。</h3> <h3>Day1: 7月16日8:30-10:00</h3><h3>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于泽元副部长基于统编教材下的1+X群文阅读进行了五大方面的探索和解读:</h3><h3> 1、1+X的内涵和价值</h3><h3> 2、1+X群文阅读的分类</h3><h3> 3、1+X群文阅读的组群策略</h3><h3> 4、1+X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h3><h3> 5、1+X的延伸课型</h3><h3> 1+X群文阅读不仅扩大了学生阅读量,让学生有了群文意识,真正体现语文实践性,尤其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而且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h3> <h3> 7月16日 10:30-12:00</h3><div> 李国惊名师工作室的朱玉琴老师围绕高段语文单篇群文整合的“1+X”单元教学模式进行了六大方面的解读:</div><div> 1、源于课题研究</div><div> 2、模式的概念界定</div><div> 3、单篇群文的三个整合</div><div> 4、教学模式的整体说明</div><div> 5、1+X单元教学模块</div><div> 6、教学案例的分析</div> <h3>  通过李国惊名师团队的交流,我知道:借助群文阅读的优势,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锻炼比较、分析、统整、综合的高阶思维能力。</h3> <h3>Day2: 7月17日8:30-10:00</h3><h3> 王林博士基于群文阅读的整本书的教学探索:</h3><h3> 1、阅读是多层次的</h3><h3> 2、“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h3><h3> 3、阅读自身的重要性</h3><h3> 4、整本书阅读课程构建</h3><h3> 5、整本书阅读要关注乐趣、创意和策略</h3><h3> 深度阅读、阅读策略、读写联合和审辨思考是整本书教学教学思考的重点,教师通过激发兴趣、教授方法和引发思考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和写作力。</h3><h3><br></h3> <h3> 7月17日10:30-12:00</h3><h3> 成都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的李海容老师结合《草房子》《哈利波特》《我是白痴》《大象舅舅》《生命,非常的世界》导读及分享课的教学设计案例,具体谈了谈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整本书阅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基本策略、基本课型,让我懂得了读书还是要讲求方法和策略的,这样会给孩子们不一样的体验和思考!</h3> <h3> 7月17日 14:00-18:00</h3><h3> 成都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的赵慧芸老师通过思维图示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应用、思维图示如何绘制以及思维图示的类型,向我们展示了她在教学中是如何运用的。</h3><h3> 巧借思维图示,真的能趣化整本书的阅读。</h3> <h3>  成都茶店子小学的李佳老师做了低段绘本书及插画书的阅读指导:</h3><h3> 怎样带着学生去读故事?</h3><h3> 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哪些能力?</h3><h3> 可以交给学生哪些阅读方法?</h3><h3> 在这思考下,老师针对于低段学生,首先细读下,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而后根据绘本特点,寻找语文能力的训练点;最后关注细节,统整认识。</h3> <h3>Day3: 7月18日 8:30-10:00</h3><h3> 许双全老师围绕“践行语文课程阅读教学1+x理念方略”做了如下分析:</h3><h3> 1、践行理念:以群文为基,生根于教材,生发于课标</h3><h3> 2、实践方略:紧扣课标,发展能力;关照成长,促进认知;注重生活,渗透风情。将阅读能力指向强化认知、习得策略和多元思考上。</h3><h3> 找准切入点(议题),进行结构化统整,是我对群文阅读理解最深刻的感受。</h3> <h3>  教师要把握好四要素: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教授策略和良好习惯,大量理论的支撑下,头脑要清晰,努力将课外阅读课内化,低段重感受,中段重理解,高段重思辨。</h3> <h3> &nbsp;7月18日 10:30-12:00</h3><div> </div><h3> 郭蕾老师对语文统编教科书1、2年级内容和1+x群文教学作了解析与指导:</h3><h3> 她提出当前教学诟病:重阅读,轻表达;重精读,轻略读和课外阅读;知识不成体系。真正的语文素养一定是正确的知识和有效的活动相匹配。</h3><h3> </h3> <h3> 张利容老师以《一起玩,真快乐》为例,和我们一起探索了低段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是否读本选用所有文本都要用?这些文本按什么顺序用?这些文本怎么用?问题的抛出让我们对于课前、课中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节课我要干嘛?要怎么干?……</h3> <h3> 晚7:00 群文仲夏夜,你我共联欢!快板,方言诗,歌舞……老师们各尽其才,彰显个性!</h3> <h3>Day4: 7月19日 8:30-10:00</h3><h3> 杭州师大的倪文锦教授基于《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意见》,提出还要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双基”,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尤其是语言能力这三大关键能力。</h3><h3> 对于古诗词读本,一定关注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h3><h3> 尤其是倪教授提到了群文和写作的关系: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个人的思考以“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功能性写作案例《外貌描写》及《监考老师》的具例分析告诉老师指导学生写作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写给谁看?……</h3> <h3> 7月19日 10:30-12:00</h3><h3> 崔雪梅老师针对于“特殊的三年级”这一情况,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改变,提出要理解课标,用好教材,把握好内容主题的人文线和语文素养的要素线这双线的组织单元结构,工具与人文并行。</h3><h3> 我们也了解了群文教学的操作流程:</h3><h3> 1、确定议题</h3><h3> 2、搜集资料</h3><h3> 3、解读文本</h3><h3> 4、开展教学</h3><h3> 5、反思运用</h3> <h3>  教学实作一:</h3><h3> 我们C1小组在进行整本书《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思维导图建构。</h3> <h3>  教学实作二:</h3><h3> 群文读本中“亲亲我的家人”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中。</h3> <h3>  教学实作三:</h3><h3> 下午的群策群力,吴老师走进我们小组,在大家交流探讨中,一步步进行着教学流程的设计,慢慢地打开我们的思路,让我们对群文的建构与统整更加的明晰。</h3><h3> 在议题“重复的句子”中,通过五篇文本的解读比较和建构统整,知道了重复的句子在文中有着不同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情感和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h3><h3> </h3> <h3>详细的教学流程实作单。</h3> <h3>每组不同议题的思维导图。</h3> <h3>大家在认真欣赏集体智慧的结晶。</h3> <h3>跟着老师还学会了制作“我的阅读小书”。</h3> <h3>王老师正在奋笔疾书她的“群文宝典”呢。</h3> <h3>Day5: 7月20日 9:00-12:00</h3><h3> 为期五天的研训活动圆满结束,满满收获,心存感激!</h3> <h3>今天</h3><h3>我收获了种子</h3><h3>让我回到校园和课堂</h3><h3>去播撒新的希望</h3><h3>期待明天</h3><h3>付出定会</h3><h3>生根发芽</h3><h3>开花结果</h3> <h3> 沁园春.群文阅读</h3><div>树人理念以读为本,学生为先</div><div>看群文阅读,方兴未艾</div><div>举国上下,八方求索</div><div>专家引领 ,老师团队</div><div>培训有效气自高</div><div>待平日 ,唱全面阅读 </div><div>直上云霄</div><div>树人如此多娇,引无数精英竞折腰</div><div>看新人辈出,饶有文采</div><div>种子教师,别具风骚</div><div>名师高教,时代天骄</div><div>教改前沿吹号角</div><div>俱往矣,数群文人物</div><div>还看今朝!</div> <h3>我们将尝试借力群文改变我们的课堂</h3><h3>让我们的语文课更有“语文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