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李玉的《一捧雪》正是其中的代表作。</h3><h3>《一捧雪》是《红楼梦》的基本骨架。红楼梦的元妃省亲中,出现了元妃点戏的情节,元妃点的第一出戏就是它其中的一出《豪宴》,并且脂砚斋评点其为"《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这个批语历来为人所忽视。许多人热衷于历史索隐,从元妃省亲的种种现象去臆测作者的身份,并以推测出的作者的生平来还原《红楼梦》八十回后,这样的方法是不科学的。《红楼梦》的把握必须基于《一捧雪》的《豪宴》一出的细心考证。</h3><h3><br /></h3><h3>《豪宴》点亮索隐之路</h3><h3><br /></h3><h3><br /></h3><h3>《豪宴》处于《一捧雪》第五回,在这一回里,"炎炎权势觉天低"的严世蕃出场,出场的地点在严府,传世玉杯的主人莫怀古去严世蕃家拜访,一进门,两人就小坐万花楼,莫怀古称赞万花楼漂亮"画栋凌云,朱栏映斗",严世蕃是权臣,收受的贿赂、实物都藏在万花楼,当时就炫耀自己里放着各种古玩,开篇就暗合古玩话题,暗点传世玉杯,不写闲文。闲谈中,严世蕃说自己有字画需要裱糊,戏中出现了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莫怀古讲自己收留的一个裱糊匠汤勤举荐给了权臣严世蕃,并第二次交代了汤勤的出身。</h3><h3><br /></h3><h3>他姓汤名勤,苏州人氏。因贫落无依,晚弟(莫怀古)挈带在此。</h3><h3><br /></h3><h3><br /></h3><h3>《一捧雪》的第五出《豪宴》</h3><h3>接着,严世蕃在等汤勤出场的时候,又炫耀了一部分古玩,莫怀古均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点出了严世蕃对古玩玉器的喜爱,扣住戏曲主题。</h3><h3><br /></h3><h3>汤勤上场后,出现了另外一个比较重大的情节:莫怀古、严世蕃、汤勤在席间,也看戏。而且这戏的内容很让人震惊,居然是《中山狼》,也就是" 东郭先生"帮狼、救狼、狼背信弃义的故事。</h3><h3><br /></h3><h3>这个戏中有戏的写作现象以及举荐行为,笔者认为应该综合看待,也就是说,李玉在写作《一捧雪》时是花了心思进行安排的,对莫怀古的举荐以及中山狼的戏曲同在《豪宴》一出并非偶然,而是以中山狼的故事来映射裱糊匠汤勤后来的背信弃义行为。正是这种写作手法,正是《红楼梦》安排戏曲的基本思路。所以,笔者才在本文一开始,提出《一捧雪》是《红楼梦》的基本骨架。</h3><h3><br /></h3><h3>而在《一捧雪》中的其他地方,笔者找到了对于汤勤的出身的第一次交代:</h3><h3><br /></h3><h3>翰墨生涯久,斯文事业新。区区姓汤名勤,号北溪,苏州人氏。从幼学得一手好裱褙,真个用帚通神,使姜得法。凭你簇新书画,弄得假旧逼真;饶他破绢零星,托起生一片。微名颇有,生意甚多,只因好嫖好赌,又要沉没人的东西,弄得鬼也没得上门了!更遭两个荒年,妻死家破,苏州难以栖身,只得逃到杭州,寄身寺院,勉强裱幅画儿,卖来度日。</h3><h3><br /></h3><h3>《一捧雪》第一出《乐圃》</h3><h3><br /></h3><h3><br /></h3><h3>而大家稍微看看《红楼梦》第一回的这段介绍贾雨村的文字:</h3><h3><br /></h3><h3><br /></h3><h3>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h3><h3><br /></h3><h3>《红楼梦》第一回</h3><h3><br /></h3><h3><br /></h3><h3>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h3><h3><br /></h3><h3><br /></h3><h3>那日,(贾雨村)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因闻得盐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h3><h3><br /></h3><h3>《红楼梦》第二回</h3><h3><br /></h3><h3><br /></h3><h3>从"贾雨村游至淮扬地面上这句话"看,贾雨村是离开"胡州"南下游玩,在林如海家执教的。胡州与湖州音同,汤勤和贾雨村有着极其相近的"血缘关系",都是出身苏杭,都是家道中落,都寄身寺庙,当然最重要的是,都受到恩人提拔。证据确凿,足以推出《一捧雪》是《红楼梦》的基本骨架,并且用《一捧雪》作为索隐材料来还原《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是比较科学的。以史料索隐和以戏曲索隐的关系可以这么说:</h3><h3><br /></h3><h3><br /></h3><h3>一个画家(一捧雪的作者)基于一只真实活蹦乱跳的猫(史料,作者或其他人的遭遇)画出了一只虎(一捧雪),而另外一个动画片作者(红楼梦的作者)基于虎的画创作了武松打虎的动画(红楼梦)。史料索隐就是以猫来还原武松打虎的虎原型,而戏曲索隐则是以虎来还原武松打虎的虎原型。戏曲索隐的方法更为接近创作原型。所以,《一捧雪》是索隐红楼梦家族命运的唯一最接近原型材料。《红楼梦》是多部戏曲的有机结合。</h3><h3><br /></h3><h3><br /></h3><h3>双重造假案揭示甄宝玉谜团</h3><h3><br /></h3><h3><br /></h3><h3>故事继续展开,被举荐的汤勤谋占莫怀古之妾雪艳,撺掇严世蕃向莫家索取家藏古玉杯"一捧雪"。莫怀古舍不得将传世玉杯给严世蕃,叫家仆莫成着人仿制,以赝品献给严世蕃。严世蕃得到古玉杯后,不知是假,非常高兴,并升莫怀古为太常,反映在《一捧雪》中的第八出《伪献》里,这是第一次莫怀古造假。</h3><h3><br /></h3><h3>后来汤勤在造访莫怀古的时候,莫怀古酒后失言,且相信汤勤不会害自己就泄露了真相,汤勤出卖了莫怀古,将真相告之严世蕃,是第九出《醉泄》和《谮赝》。</h3><h3><br /></h3><h3>严世蕃非常愤怒,命人到莫怀古的府邸搜取真杯。莫府仆人莫成将真杯藏起来,杯没被搜走,莫怀古害怕再被严世蕃逼交古玉杯,于是弃官逃走,是第十一出《搜邸》。</h3><h3><br /></h3><h3><br /></h3><h3>而严世蕃却在朝上上本弹劾莫怀古并派人追拿他,在蓟州将莫怀古拿获,并命蓟州总镇戚继光就地将莫斩首。戚继光欲救莫怀古但无计,莫府仆人莫成与其主人长相极似,愿舍身救主,莫怀古因而得机逃往古北口。戚继光将莫成斩首后,将人头送到京城,但又被汤勤识破,此出成为《代戮》和《奸发》,为第十五、十六出,此为莫怀古第二次造假。</h3><h3>锦衣卫陆炳奉旨调查,并将戚继光拘捕。严世蕃令汤勤会审,陆炳似断为真,汤勤坚持为假;陆由雪艳暗示,看破汤意在得雪,又思开脱戚继光,乃佯装雪艳断与汤勤为妾,汤乃不究。洞房中雪艳刺死汤勤,报仇后自刎。为保住玉杯"一捧雪",莫怀古不惜丢官、弃家舍妾,几经辗转来到中原,将莫姓改为李姓,隐蔽落户。此为余下情节,不予以详解。</h3><h3><br /></h3><h3>从故事的基本格局上看,真假问题是故事的表层矛盾,正如红楼梦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叠诗,其实其中蕴含着作者对至情至信的渴望。两次莫怀古的"造假行为"和汤勤的"打假行为",拷问着人性的贪婪与丑恶,从义仆莫成的忠诚更加剧了汤勤的卑微无耻,而红楼梦中的贾雨村正是这样的人,踩着恩人的血路往上爬的人物。</h3><h3>脂砚斋对贾雨村有的仇恨的情绪也源于此:</h3><h3><br /></h3><h3>红楼梦第一回脂砚斋批语有"是莽、操遗容"、"最可笑世之小说中,凡写奸人则用鼠耳鹰腮等语"," 奸雄心事,不觉露出"、第二回中有" 雨村已是下流人物,看此,今之如雨村者亦未有矣。"、"此亦奸雄必有之理"、" 此亦奸雄必有之事"、" 此亦奸雄必有之态"等等语句,对汤勤是贾雨村的原型这个一命题也是个辅证。</h3><h3><br /></h3><h3><br /></h3><h3>红楼梦中塑造了一个与宝玉极其相似的甄宝玉,并根据笔者《邯郸梦醒》,可以知道,甄宝玉是一个点化贾宝玉飞升的关键性人物,并且他是仙人身份,是在加速版的宝玉。而可以塑造这样一个角色正式因为"义仆莫成代戮"情节的需要而体现出的要求。八十回前的甄宝玉,家族已经败露,流落贾家,之后成为贾宝玉的替罪羔羊,受尽苦难悟道飞升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是情节需要,也是《一捧雪》第二次造假在红楼梦中的痕迹。</h3><h3><br /></h3><h3><br /></h3><h3>有人会问,贾宝玉何来的罪?罪源于贾家的第一次造假。什么东西是贾家的"一捧雪"?能让贾家冒天下之大不韪欺骗足以使贾家彻底灭亡的敌人的,一定是一个牵动贾家的重要物件,也是文章的灵魂所在。笔者认为,这件物品非《红楼梦》的核心信物通灵宝玉莫属。毕竟整部小说都是围绕着真假问题穿针引线,《邯郸梦醒》中有相信论证其信物的地位,可以为本文所用。</h3><h3><br /></h3><h3><br /></h3><h3>汤勤识破真假,又一戏剧性的巧合,贾雨村审判力已经在葫芦案中有所体现,又有贾雨村的奸雄角色定位可以辅证,足以推知,贾雨村必将是埋葬贾家的催化剂。</h3><h3><br /></h3><h3>亦石亦玉通灵玉,亦石亦玉贾宝玉</h3><h3><br /></h3><h3><br /></h3><h3>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是一个非常惹眼的东西。在第八回,对通灵宝玉有正面的描写通灵宝玉反面有天然的"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铭文,当然读者都懂这是仙人大施幻术而变出的。正是幻术,赋予了通灵宝玉一种人的价值属性,从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变成了通灵宝玉,反面铭文首先可以理解为是通灵宝玉的三个作用。并且,其作用在魇魔法叔嫂逢五鬼一回已经崭露头角,成为一块可以"除邪祟"的玉。这样,通灵宝玉有足够的理由被权势比贾家大的"严世蕃"式的人物相中,自然"抄家搜邸"的情节也是《红楼梦》的必要情节,而抄家的目标正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信物通灵宝玉。并且,与贾宝玉同时落草的玉具有不可替代性,贾家视其为玉珍宝,不肯割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另外,从脂砚斋批语中,"甄宝玉送玉""扫雪拾玉"的两情节,联合可以推断,通灵宝玉极可能离开贾宝玉,最终通过甄宝玉送回,因此,通灵宝玉极可能因抄家离身,纵然没有离身,从两处脂砚斋批语上看,至少可以推知通灵宝玉仍然是八十回后的穿针引线的重要信物,也足见通灵宝玉的诱人。</h3><h3><br /></h3><h3><br /></h3><h3>《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与贾宝玉,都是模棱两可又统一的。通灵宝玉的本质是石头,只是被幻术赋予了价值,变小、变晶莹、变得有铭文,变得有使用价值。玉的表象是一种浮华,万境归空,还是要回到青埂峰下,暗合《邯郸梦》的基本思想。而贾宝玉更是如此,在对薛宝钗与林黛玉的金玉姻缘与木石前盟选择上,他毅然选择了木石前盟,林黛玉代表这超脱虚幻的价值取向,而薛宝钗接近世俗,石头本质使贾宝玉注定选择皈依石头,也是《邯郸梦》本旨。</h3><h3><br /></h3><h3><br /></h3><h3>《邯郸梦》与《一捧雪》的关系是实际上是相互呼应,某种层面是共同的,《红楼梦》的作者利用巧妙的写作手法将他们混合,架构了石头的经历与贾家败落的情节骨架。但是《邯郸梦》着重体现作者的哲学价值观,着重个人对世界的观点阐述,而《一捧雪》则注重对或石头或玉的珍惜,对石头上的铭文的珍惜,对某些人的无耻欲望的抨击。而石头的爱情,石头的亲情,石头家族的败落还和哪些戏曲有关,请看笔者继续解读的《牡丹亭颓》、《长生殿塌》。</h3><h3><br /></h3><h3><br /></h3><h3>阅读《红楼梦》多年之所感,其十三回对秦氏身份之谜包括死因与第五回判词的冲突与矛盾将做出具体分析。枫露茶撵出茜雪而脂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将会做出研判</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