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老家在北方,这里说的老家是先生的。</h3><h3>先生的父母很早就离开了老家,九十年代初我们从北方调到南方,1991年才第一次回老家。</h3><h3>那时舅舅、四姨妈都还在世,他们很热情的带我们在村子里到处走,印象中的老家周围是一片田园风光,村子后面有山,有一个矿泉水厂。</h3> <h3>这就是先生家的祖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h3> <h3>从外面看祖屋。</h3> <h3>1991年我们第一次回老家,先生和儿子在祖屋里照的相。</h3> <h3>1993年,儿子的堂姐到广州旅行,他们一起回到老家,这是在祖屋里的合影。</h3> <h3>现在祖屋已经租给外来打工者住了,大门紧锁,没有人开门。</h3> <h3>1991年和老家的亲戚合影,现在照片中已经有四位不在了。</h3> <h3>那时在村边的一个牌坊前合影。</h3> <h3>前两天我们回到老家故地重游,牌坊依旧,只是多了小汽车。现在的私家车太多了。</h3> <h3>当年和四姨父及他的女儿女婿的合影。</h3> <h3>四姨四姨父和他们的女儿。</h3> <h3>四姨的女儿和女婿现在的样子。</h3> <h3>在四姨女儿家的门前。他们的房子是33年前建的,那时建这栋房子一共才用了3万3千块钱。</h3> <h3>当年在四姨家里。</h3> <h3>现在四姨家的房子拆了,在原来的地基上正在建新的房子。现在可是要用几十万了!</h3> <h3>这是我们和堂侄的一家。当年他们的两个孩子才这么大!</h3> <h3>2016年,堂侄的儿子结婚了。</h3> <h3>这是前几天照的。堂侄的女儿都已经有两个儿子了!</h3> <h3>这是舅舅和姨夫、四姨、表弟陪我们去参观中山故居。左边第一个是舅舅的孙女。</h3> <h3>二十多年过去,舅舅的孙女已经结婚了!</h3> <h3>1993年,舅舅家的新房落成,先生去老家庆贺。这是表弟和其他亲戚们。当时在舅舅家的房顶上能看到远处的山。</h3> <h3>现在房子后面全是高楼大厦,青山被遮住了。这是先生和表弟的遗孀合影。</h3> <h3>九十年代我们都还在工作岗位,回老家的次数很少,亲戚之间的来往也不多。这是1991年,公公和婆婆到广州来在我们家的合影。</h3> <h3>进入21世纪,两位老人都老了。</h3> <h3>这是在澳洲的亲戚到北京家里看望公公。</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我们去北京巧遇上海的亲戚。左边的是先生的大哥。</font></h3> <h3>1994年,先生的大哥曾到过我们广州家里。</h3> <h3>先生的大哥曾任中国驻秘鲁大使,而当时秘鲁驻中国的大使祖籍也是广东中山。2003年两位大使一同回乡省亲,广东省和中山市都做了报道。市里乡里和村里隆重接待,这是在舅舅家。</h3> <h3><font color="#010101">舅舅家做了中山的特色小吃给乡长和大哥吃。</font></h3> <h3>这是另一个上海的亲戚来看望婆婆。</h3> <h3>大概是1996年。广州的另一支麦姓亲戚到我们家来探望。</h3> <h3>2005年公公去世。大姨儿子全家来看望婆婆。</h3> <h3>2007年我们都已退休,这是全家人给婆婆庆祝生日。</h3> <h3>2014年,先生的叔叔在美国的女儿们携夫君到国内旅游,这是我们和她们第一次见面。</h3> <h3>我们和他们一起到杭州苏州旅游。这是杭州的楼外楼。</h3> <h3>2016年三兄弟携配偶又一起去美国,到叔叔女儿家大聚会。</h3> <h3>这是和广州的堂姐一家及 堂姐的家姐。</h3> <h3>2016年,堂姐的儿子帮我们和麦氏家族在广州的一支后人联系上了,尽管年龄差不多大,他们却叫我们叔公叔婆。这是第一次见面的合影。</h3> <h3>堂侄的儿子结婚前到广州来送喜饼,大家欢聚一堂。</h3> <h3>这是2016年去吃堂侄儿子的喜酒,在麦氏宗祠前的合影。</h3> <h3>这是1991年10月麦氏第五代孙和第六代孙共同整理的家谱。</h3> <h3>这是他们续编麦氏族谱的缘由和几点说明。</h3> <h3><font color="#010101">前几天我们本来打算带孙子孙女回老家看看,结果他们两个都有病去不了,只好我们两个人去了。</font></h3> <h3>三乡平岚。</h3> <h3>堂侄请我们去369茶餐厅吃中山的茶果。</h3> <h3>下午到达老家茅湾村,茅湾村的一片地已经卖给房地产发展商,在村子外面建起了很多高楼。</h3> <h3>这是茅湾村村委会。</h3> <h3>20多年前就有的小亭子和大榕树。</h3> <h3>麦氏宗祠外面的南宁里。</h3> <h3>我们到宗祠里去打扫卫生。</h3> <h3>拔草。</h3> <h3>几年前,麦氏集资重新修了宗祠,这两根石柱还是原来的。</h3> <h3>墙上的画。还有很多幅,十分精美但是都已经很古旧了。</h3> <h3>堂侄管理着麦氏宗祠。</h3> <h3>我们也在宗祠前留个影。</h3> <h3>锁门。这门还很沉重呢!好木头做的。</h3> <h3>公公和婆婆都是这个村的,我们又去婆婆家的宗祠看看。婆婆家族在这个村子里是大姓,他们的宗祠还有祠道。</h3> <h3>柳氏宗祠简介。</h3> <h3><font color="#010101">没有人开门。柳氏宗祠好像已经当了村子里的养老服务站了。</font></h3> <h3>柳氏宗祠附近保存得比较完好的老屋。</h3> <h3>村子里的街道。</h3> <h3>村子里新屋和老屋共存。</h3> <h3>村外的高楼大厦包围了村庄,原来山清水秀的村子变成了城中村。听说现在村子里的原住民只有不到700人,但外来工是原住民的两倍!</h3> <h3>村子里有幼儿园,是中山市公益普惠性幼儿园。</h3> <h3>幼儿园占地面积不小。</h3> <h3>村子里的一块空地上支起了电影幕布,我们问放映员,他们说这是中山市免费为农村放电影的,每个月来一次,今天晚上要放的是“奇袭”。</h3> <h3>村子里遗留的一些古老的痕迹。</h3> <h3>中和里的门洞。</h3> <h3>不知谁家荒废的老屋。</h3> <h3>这也是一片遗留的岁月的痕迹。</h3> <h3>看到这些没有人住的老屋,就看到了即将消失的古老村镇。</h3> <h3>这是村子里出的一个名人的故居。</h3> <h3>村子里到处都是黄皮树,硕果累累。走的时候亲戚给我们带了很多黄皮,说是这里的特产。</h3> <h3>在堂侄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他带我们去吃三乡的名小吃濑粉。</h3> <h3>这就是濑粉,很好吃!</h3> <h3>堂侄又带我们去中山温泉,20多年前我们也来过这里。</h3> <h3>这里有一个罗三妹山,因为邓小平南巡的时候住过中山温泉,到这个山上走了一圈,并且在这里讲“不走回头路”,所以这个山就出名了。</h3> <h3>邓小平的雕像和不走回头路。</h3> <h3>山上木茂林密,空气新鲜。</h3> <h3>我和堂侄。其实我们年龄相差不大,只是辈分大,还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h3> <h3>山上的雕塑。</h3> <h3>站在山顶,可以看到三乡的全貌。</h3> <h3>古老的罗仙姑庙。</h3> <h3>山顶的巨石。看着岌岌可危!</h3> <h3>下山了,我们不走回头路。</h3> <h3>这天是头伏的第一天,太阳很大,天气挺好。</h3> <h3><font color="#010101">堂侄又带我们到了另一个公园,名字叫田心公园。</font></h3> <h3>这里的溪水很多。</h3> <h3>我们在大太阳下走了近两个小时,身体还不错!</h3> <h3>田心公园。</h3> <h3>一路走一路聊。过去我们也到老家来过几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喝完喜酒就赶着回广州。这次聊了很多国事、家事、天下事,增进了了解,感觉更亲近了!</h3> <h3>田心公园绿色的植被好养眼!</h3> <h3>田心公园要再见了。</h3> <h3>中山原名香山,相传因五桂山地区盛产沉香而得名。我今天才知道香山县的由来!</h3> <h3>田心公园很大,今天我们只是走了很小的一部分,以后有机会再来!</h3> <h3>中午堂侄又请我们吃一煲鸽。中山的鸽子是很有名的,这种鸽是在火锅里煮,再加上配菜,吃起来不上火,很好吃!</h3> <h3>下午,堂侄的儿子叫车送我们到中山站,还送给我们沉甸甸的一盒茶果。</h3> <h3>两天的中山之行结束了,这次去老家,对老家有了更深的了解。老家是根,血浓于水,以后一定要经常回去看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