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图原创:高英<h3><br><h3></h3><h3><b>前言</b><br></h3><h3><br></h3><h3></h3><h3>即使你没有亲身经历过婆媳矛盾,也会听到过许多人在吐槽婆媳困局。为什么婆媳之间容易出现问题?本文试图就此做些简单的剖析,以求抛砖引玉。</h3><h3><br></h3><h3></h3><h3><b>一</b></h3><h3><b><br></b></h3><h3></h3><h3>前几天,偶遇一位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家长,她坚持要和我聊会儿天,于是我们就家长里短地聊了起来。</h3><h3><br></h3><h3>一位老太太经过我们身边时,她们相互打了招呼,显然彼此很熟悉。然后,这位家长就跟我说非常同情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听老太太说,她的儿媳妇很不像话,整天不着家,弄得儿子有媳妇和没媳妇一样,还不如离婚呢!而她的儿子,老实肯干,还专门为媳妇买了这里的楼房,不料却拢不住儿媳妇的心。</h3><h3><br></h3><h3>我听了,误以为这家儿媳妇是什么不务正业的荡妇之流,也就跟着感叹说那就不如离婚了。可是,再听下去,事情远非这么黑白分明。原来那媳妇在市区大超市工作,不知为何与她老公不和睦,索性住在市区,平时很少回郊区的家。家有一双儿女,女儿上高中了,可儿子才上一年级,当妈的不予以照顾,貌似心狠。</h3><h3><br></h3><h3>至于具体内情,就无法得知了,因为这位家长得到的情报仅由这位老婆婆单方面提供。后来,我再回想起这件事,不由觉得惭愧——为我一开始附和着说不如离婚算了。许多事实证明:对于道听途说来的家务事,不可妄下结论;对于婆媳间非议对方的事情,不可只听一面之词。</h3><h3><br></h3><h3>就拿这件事来说,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情况,所有情形和评论都由婆婆一个人在叙说,那个不在场的儿媳妇到底是怎么回事,却无从晓得。假如理性一点,就可以得知另外一些线索:这儿媳妇经济独立,有正当职业;这儿媳妇因夫妻感情不好而很少回家,却没闹离婚。</h3><h3><br></h3><h3>想让这对已过不惑之年的夫妻离婚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这家的婆婆。可想而知,这位婆母娘是多么不喜欢这个儿媳妇,以至于在儿子和儿媳妇既不再年轻又有一双儿女,并且夫妻俩没有闹离婚的情况下,竟然希望他们离婚,让儿子另娶他人。</h3><h3><br></h3><h3>无论如何,只要是婆婆一直掺和在小两口的感情生活中,这婚姻一般就会被干扰得失了本色,罕有幸福可言。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实在普遍。</h3><h3><br></h3><h3>鉴于篇幅原因,本文内容,主要涉及婆婆对儿媳的困扰问题,至于儿媳对婆婆不孝的问题,则先搁置一旁。望读者谅解。</h3><h3><br></h3></h3></h3> <h3><b>二</b><h3><b><br></b><h3><h3></h3><h3>先来看看实际生活中的婆媳矛盾所带来的婚姻问题。下面列举三个案例。</h3><h3><br></h3><h3><b>案例一:</b></h3><h3><b><br></b></h3><h3>我的初中同学的邻居家,有位婆婆指使儿子打媳妇,就是典型案例。这儿子、儿媳应该是50末或60初的人,婆婆出生的时代当然更早些。这家的儿子和媳妇本来感情不错,连邻居们都心里有数。这位婆婆虽然有五个儿子,但是已经守寡的她愿意和最小的儿子一起生活,就一直住在五儿子家。</h3><h3><br></h3><h3>五儿子是司机,经常出差,平时难得回来。回来后,遵照老礼先去母亲房里请安问好,落座后便听母亲絮叨日常琐事,列举儿媳妇的种种罪状。然后,老五同志便要遵从母命,到厢房把媳妇扯过来痛打一顿,给母亲出气。那做婆婆的人才会心满意足,喜笑颜开。</h3><h3><br></h3><h3></h3><h3>事实上呢,老五的媳妇温柔贤淑,平时没有什么不孝言行,是婆婆在鸡蛋里挑骨头而已;老五也很疼惜媳妇,只是为了不违母命才去打媳妇,顺便发泄一下自己在外工作的苦闷。</h3><h3><br></h3><h3>当年的我听了这桩真人真事,简直是目瞪口呆。故事的结局和许多乡村孝道故事一样,这位婆婆全依仗这个贤惠的五儿媳为她养老送终,婆婆去世后,这五儿媳才算摆脱噩梦,不再被打,在村里落得大孝之名。</h3><h3><br></h3><h3></h3><h3><b>案例二:</b></h3><h3><b><br></b></h3><h3>再说一个婆婆生于40末或50初,儿子、儿媳都是70末生人的家庭惨剧。这家婆婆有一儿一女,在四十几岁的时候,老公突然发病离世,较早地守了寡。那时女儿已经出嫁,好在姐弟团结,对母亲非常孝敬。这儿子技校毕业,是个看上去木讷老实的技术人员,后来娶了媳妇,仍和寡母一起生活在四十多平的两室一厅的家里,没有再去购房别居。</h3><h3><br></h3><h3>婆婆对小两口的感情生活干涉很多,还常常会在小两口未起床时就闯入他们的卧室察看情况。那儿媳妇的感受可想而知,慢慢地小夫妻开始不断吵闹,媳妇也难免对婆婆出言不逊,最终盲目维护寡母的儿子杀了媳妇后负罪潜逃。</h3><h3><br></h3><h3>这一家的婆婆随意闯入小两口的卧室极端一些,更多做儿媳妇的人经历的是结婚后与婆婆同住的话,婆婆会每天一大早叫媳妇起床,只允许儿子睡懒觉,而不管媳妇的工作累不累。</h3><h3></h3><h3><br></h3><h3></h3><h3><b>案例三:</b></h3><h3><br></h3><h3>当50后婆婆和80后儿媳妇相遇,更多时候也很难拥有亲如母女的和谐关系,日常生活依然多有不快。例如一位什么事都爱说出来的80后媳妇,对我诉说过自己的郁闷:自己费尽心思讨婆婆欢心,拿她当亲妈一样,对方却始终把自己当成外人,自己怎么与婆婆交流沟通都没有用。</h3><h3><br></h3><h3>例如,新婚后不久,她就发现,婆婆在盛饭时,总会偷偷埋到她儿子碗里一些好东西,却从不给自己,仿佛在证明:儿子是亲生,儿媳是外人。跟自己的老公说了,老公却认为她多心,说自己的妈不是那样的人。天长日久,弄得本来恩爱的小夫妻不免心生嫌隙。</h3><h3><br></h3><h3>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只不过每个婆婆的具体表现不一样。有的婆婆看不惯媳妇爱打扮,有的婆婆心疼儿媳吃东西,有的婆婆看不得儿子对媳妇的好,有的婆婆喜欢到处散布儿媳的孬……偏偏80后媳妇中的多半人既会遵守传统孝道又富有自己的主见,希望和婆婆处好关系,结果却发现婆婆和自己不在同一个频道。除非从一开始婆婆就喜欢儿媳,否则,儿媳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能维持表面的和谐就不错。</h3><h3></h3><h3><br></h3></h3></h3></h3> <h3><b>三</b><h3><b></b><h3></h3><h3><br></h3><h3>婆媳关系,千古难题。即使在科技发达、观念进步的今天,也没有得到解决。我们要先弄清婆媳关系困局的“来龙”之后,才能思考怎么把握“去脉”。</h3><h3><br></h3><h3>首先,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婆媳关系被制度化为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以至于“千年媳妇熬成婆”,导致了儿媳妇熬成婆婆后再去折磨下一代儿媳妇的恶性循环状态。</h3><h3><br></h3><h3>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经提出过“原型”说,指出“集体无意识”会被后人继承下去。在此借用一下这个概念,放到婆媳关系中去看,这就意味着诸多女性的潜意识里大约都有某种婆媳之间“同性相斥”的潜意识存在,只不过,区别在于这是否会被现实因素激活的问题,还有被激活后的反应程度如何。</h3><h3><br></h3><h3>或许,这就是婆媳困局的心理基础。只要是婆媳不和的家庭,常常存在两种争夺,除了其他人际关系中也会有的利益之争,更多的是婆媳对身兼儿子与丈夫双重身份的那个男人的感情的争夺。</h3><h3><br></h3><h3>这多半出自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意识的残留——在封建社会里,女性经济和精神都不能独立,只能依附于男人(或父亲,或丈夫,或儿子)来维系生存,因此,对于女性(无论婆媳)来说,谁能抓住男人的心,谁就是家庭中的胜利者。这种潜意识至今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h3><h3><br></h3><h3>其次,这是社会变化带来的问题。自中国推翻皇帝的统治后,不仅“男女平等”的口号一直在喊,而且“统治”与“反统治”的当事人一直处于斗争状态中,其中包括婆媳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推崇“男女平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像曾经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山东吕剧《李二嫂改嫁》,就是一部儿媳妇成功反抗了婆婆的专制,从而大胆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经典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h3><h3><br></h3><h3>本来,按照进化论,中国的婆媳关系如此进化下去,到了新世纪就不该再是人际难题,不过,因为我们的国情属于地大人多,所以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即使在全国齐赞“李二嫂”的时期,婆婆欺凌儿媳妇的现象也依然存在。</h3><h3><br></h3><h3>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政治意识形态日渐宽松,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也不再“大一统”。现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在婆媳关系方面,除了传统孝道依旧在被提倡之外,婆媳之间的相处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h3><h3><br></h3><h3>但是,因为时代发展快,社会变化大,所以两代人所持有的新旧观念前所未有地落差大,如今婆媳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变少,许多家庭还在为婆媳关系而苦恼。</h3><h3><br></h3></h3></h3> <h3><b>四</b></h3><h3><b><br></b></h3><h3></h3><h3>关于上文所提到的历史遗留心理问题,这一方面固然要依靠时间去解决,但也可以更加乐观些,那就是随着更多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富有知性的女人做了媳妇和婆婆之后,自然会对婆媳关系作出更好的理解和处理。</h3><h3><br></h3><h3>至于社会变化导致的观念碰撞问题,是每一代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只不过在当代碰撞得更为激烈一些。这一方面,更需要的是事在人为的相互包容和彼此谅解。婆媳之间能够相互体谅甚至爱护更好,如果达不到这一理想境界,就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年轻人多忍让年长者,媳妇多去包容婆婆。</h3><h3><br></h3><h3>为什么要这样“不平等”地让步呢?</h3><h3><br></h3><h3>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孝老的美德——千万别去嗤笑老人的见识狭隘,毕竟每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都会老去,有一天,新一代年轻人也可能会轻视落后于新时代的你,既然你不想老了被下一代怠待,将心比心,那就不要怠待老人(自然包括婆婆)。</h3><h3><br></h3><h3>另外,现在做了婆婆的人,最年轻的也不过是70后,70后及以前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随着时代的久远而呈递减模式。好在到了60后和70后这里,诸多做了婆婆的人都脱离了文盲状态,多少上过学,相对容易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对儿媳妇的约束相对减少了不说,家里还常出现儿媳妇当家作主的局面。</h3><h3><br></h3><h3>这一现象且不多说,单说仍在水深火热中的婆媳关系,在那些婆媳关系里,往往是婆婆不如媳妇受教育程度高,那么,是思想认识程度高的人忍让思想认识程度低的人,还是反过来呢?答案显而易见,只能高的忍让低的。<br></h3><h3></h3><h3><br></h3><h3>诚然,在为人处世中,文化程度和思想认识关联较大,但两者不能划等号。我们经常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文化程度高但道德素养差,有的人是文盲但做人却很好,因此不可以偏概全,特此说明。</h3><h3><br></h3><h3>应该说,思想认识高和道德素养好的一方,往往会包容这两方面较弱的另一方。在婆媳关系中也是这样。不过,我还是主张青年人对老年人多加包容和忍让,这有助于弘扬社会正气。尽管有些老年人也很坏,但那属于极少数现象。</h3><h3><br></h3> <h3><b>五</b></h3><h3><b><br></b></h3><h3></h3><h3>婆媳关系,千古难题,就真的不能破解而成为困局?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婆媳关系变得相对轻松些。</h3><h3><br></h3><h3>无论如何,面对婆媳关系的困局,新一代媳妇们除了遵从孝道、对老人多加体谅之外,都要牢记五大原则:</h3><h3><br></h3><h3>一是可以希望和婆婆亲如母女,但不能拿着婆婆当亲妈一样对待——和亲妈毕竟有血缘关系,出了什么问题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相互不会计较更不会记仇,和婆婆的关系则相对微妙,说话和做事必须讲究方式方法。</h3><h3><br></h3><h3>二是对自己的老公倾诉婆媳矛盾的苦恼时,务必要斟酌措辞和注意语调,你只需要让老公知道你的苦衷能够进一步体贴和理解你,但一定不要让老公感觉你在说他母亲的坏话以避免有“辱母之嫌”。要知道,每一个人,都会拼命维护自己的母亲。</h3><h3></h3><h3><br></h3><h3>三是不要过于看重婆媳关系,婆媳关系比较特殊,不会在一年两年内就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这既需要磨合又需要时间。婚姻生活中的重点在于好好建设夫妻关系,夫妻和睦胜过一切。只要夫妻和睦,婆婆就没有办法挑拨离间。</h3><h3><br></h3><h3>四是在婆婆面前注意分寸,不要当着老人的面和自己的老公亲热,免得婆婆醋意大发;不要常常对婆婆告状说自己老公的不好,哪个妈妈愿意听别人总说自己家儿子的坏话?换位思考一下,你是婆婆你乐意么?总之,别自种苦果。</h3><h3><br></h3><h3>五是婆媳实在不和,就不要强求,惹不起总可以躲得起,尤其现在人口可以自由流动,为什么非要和老人住在一起?婆媳矛盾的程度与搬离的距离成正比,即婆媳矛盾越大,离婆婆家的距离就要越远。老公若是愚孝至极,那就干脆离婚。</h3><h3><br></h3><h3>至于那个兼具儿子和丈夫双重角色的男人,早就有人提出了“婆媳关系的重点在于儿子怎么做”,我也大为赞同。许多男人在婆媳关系中不作为甚至偏执作为是导致婆媳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h3><h3><br></h3><h3>在此,希望婚姻中的男人能够掌握以下原则:</h3><h3><br></h3><h3>先要端正思想认识,那就是自己与母亲的母子感情和自己与媳妇的夫妻感情属于两种平行存在的亲密感情,各不相扰,互不代替。孝敬母亲,并不意味着排斥媳妇;疼爱媳妇,并不意味着排斥母亲。这是不一样的爱,这是不一样的情,作为男人,无论对母亲还是媳妇都要善待,都要关爱,不可盲目偏袒某一方。如此一来,她们就不会为你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争风吃醋的心理甚至苦苦斗争。</h3><h3><br></h3><h3>然后不要随意传话,尤其那些在家嘴碎的男人,一会对母亲说你儿媳妇怎么说了,一会对媳妇说我妈怎么看你了,两个女人对这样的话可是高度认真,传的是好话倒还罢了,反之岂不是人为地在制造婆媳矛盾,唯恐天下不乱?作为男人,在婆媳关系中要始终保持理性和冷静才行。</h3><h3><br></h3><h3>最后要面对现实。母亲是生养了你的人,恩情不忘,尽力孝敬;妻子是与你白头偕老的人,相依为命,尽心爱护。同时善待这两个女人,并不矛盾。如果她们之间有矛盾,能化解就化解,不能化解就帮助她们保持适度的距离,免得强行捆绑在一起在重压之下发生悲剧。</h3><h3><br></h3><h3>无论是案例一的家庭暴力,还是案例二的凶残杀人,万万不可取;至于案例三中的丈夫,颇有不作为之嫌疑,他忽视了在婆媳关系中,小事儿累积多了就会演变为家庭矛盾。</h3><h3><br></h3><h3>至于做婆婆的人,则要尽力去接纳和包容儿媳妇,把儿媳视为自家人,凡事以维系儿子的婚姻幸福为原则,同时注意和小两口的交往界限,做个自重的老人。 与其盯着儿子、儿媳的关系,不如处理好自己和老伴的关系;即使是一个人的话 ,也不如把那份盯儿子、儿媳的时间精力,用来充实自己,自找乐趣。</h3><h3><br></h3><h3>像本文开头中提到的那位年过七旬的婆婆到处说儿媳妇不好,还总盼着儿子和媳妇离婚,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做婆婆的人要记住:你生养了儿子,并不意味着你有权利干涉他的婚姻。</h3><h3><br></h3><h3></h3><h3><b>结语</b></h3><h3><br></h3><h3></h3><h3>说一千道一万,要想破解婆媳关系的困局,既要仰仗一家人共同的积极努力,又要看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还要靠良好的社会风气。希望有一天,婆媳关系不再是千古难题,愿所有的婚姻都不再因婆媳矛盾而有硝烟再起!</h3><h3><br></h3><h3></h3><h3>(写于2017年4月12日)</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c77ewdh?share_from=self&v=4.5.0&share_user_mpuuid=2e0fb288b6d57bcd2cf15a2c6ebc8d88"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当代婚姻,到底怎么了</a><br></h3>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本文图系作者原创作品,侵权必究。作者公众号:高英读人生</span></p>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gc3f0k8?share_from=self&v=4.5.0&share_user_mpuuid=2e0fb288b6d57bcd2cf15a2c6ebc8d88"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把孩子养成知己</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g5qeig7?share_from=self&v=4.5.0&share_user_mpuuid=2e0fb288b6d57bcd2cf15a2c6ebc8d88"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一针一线缝出爱</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dykwbgd?share_from=self&v=4.5.0&share_user_mpuuid=2e0fb288b6d57bcd2cf15a2c6ebc8d88"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理解父亲,把握人生</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