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约,风雨无阻

乐桃桃

<h3>十年之约,如期而至;十年潜修,分享硕果。十年不变的是一颗颗成长的心,十年不变的是一批批智慧的师,十年不变的是探究者们一直前行在主题阅读的道路上,不畏艰辛,勇往直前。</h3> <h3>2018年7月12日—15日,我有幸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参加“第十届主题阅读实验研究年会暨学校课程顶层设计(西安)高峰论坛”。在这里我沐浴着夏日的阳光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在主题会场的成果展示中,沉醉在各位校长和老师的精彩表现;在主题阅读结束之际,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总结:<br></h3> <h3>一、学校课程体系要系统化。(一)课程体系真精彩,各校独自成一派。在主题阅读会场上王志宏校长提出“一个学校,一个样态”,在主题阅读的会场上,每个学校都要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课程理念、特色课程。主题阅读的种子要想扎根校园文化,首先要建立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互相研讨,从而进行课程整合,让主题阅读在课程中得以播种。</h3> <h3>(二)校园文化真丰富,各科百花齐放。在主题阅读的开展过程中课堂教学落实就是为课堂体系的实践服务的,而课堂的开展离不开校园文化,更离不开各科教学。因此,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不论在视觉的冲击下激发的兴趣,还是动手操作下开发的智力,还是在绘画中潜心创作,还是书法中静心的练字,都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展示。校园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润无心无声的效果。在开发课程体系的同时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h3> <h3>(三)教师团队凝成绳,各科整合无需忧。在课程体系开发中还有主要教师文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团队精神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在西安高新学校我发现一些语言,不管是激励,还是鼓舞,它都体现出学校对人的关怀,对人未来的寄语。</h3> <h3> 总之,课程体系的研发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引导教师成长,引领学生成才。</h3> <h3> 二、 主题探究有主题,主题贯穿有特点。 主题阅读要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要以主题贯穿课堂,体现各学科的整合;要以文本为主,探究主题文化。西安高新国际学校三位老师主讲的《路》、《名著与影视赏析》、《人文历史课程》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路”,李晨红老师点评时指出主题阅读学科整合中主题有三个特点:一是扎根本土文化;二是具有主题性;三是人的关照。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主题阅读我们不仅要将课程整合,同时还要融合学科文化,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还要融合本土文化,让学生热爱故土,加深对故土文化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主题阅读中我们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情、要对文本进行分析、要有主题的整合课程、有静下心来探究本土文化。</h3> <h3> </h3> <h3>二、课堂教学贵在钻研和方法。 走进主题会场,才知自己才疏学浅;走进名师讲堂,才知教法之要;走进主题阅读,才知收获如源泉。 王宗海老师对《问荷》编写体例和朗读策略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一直以来我的朗读水平不高,在听了王老师的讲座后,我对朗读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四基调如何正确运用在文章中,也发现朗读不仅仅是读,而是学生的一种有感而发,教师的读,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邢淑红老师的《荷花》诗文美读,让我领悟到原来散文也可以通过古今对译来美美的读。 王卫华老师的《问荷》论据分享课型,让我明白,要让学生在问中寻找答案,解答疑惑。 鱼利明老师的《司马光》的课堂,让我看到教学不只在学教,还可以让学生去猜,去想象,只有大胆的想象,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这些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虚心请教,多潜心钻研。</h3> <h3> 一场盛大的主题盛宴结束了,但是在主题阅读的道路上,我才刚刚起步,虽然我没有通古博今的学识,但是我相信凭借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成长的道路上我不会孤单,愿主题之花盛开在宁武的每一个校园,我作为教师,愿意为孩子们播下主题阅读的种子,让我们共勉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