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宜昌古称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h3><h3> 2018年季夏,在安康市教研室王颖老师的感召下,来自全市7所初高中学校共计20 位教师,于7月15日从安康出发沿江而下,奔赴宜昌,参加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探索新时代历史教育——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全国学术研讨会。</h3> <h3> 7月16日早上八点,研讨会在宜昌剧院如期开始。在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任鹏杰的主持下,魏立安、田明艳等嘉宾致辞,拉开了这场学术盛宴的序幕。</h3> <h3> 浙江师范大学王加丰教授以“再谈史观问题”为主题展开讲座,系统地厘清了“多元史观”与“多样史观”等概念,深化了中学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的理解。</h3> <h3> 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以“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与历史课程走向”为讲座主题,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为例,介绍了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两大阶段及其特点,引发中学历史教师对当下历史课程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h3> <h3> 16日下午1点,特邀嘉宾吴伟以“创新与传承”为题,阐释了新课标与学业质量等重要概念,在中学历史教学方向上予以引领,又给参会教师呈上一份学术大餐。</h3> <h3><font color="#010101"> 16日下午3点,第一阶段的专家专题讲座圆满结束。会议进入第二个议程,即分别以“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指导”、“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与中考高考研究”等学术研究热点设置四个专题学术论坛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参会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font></h3> <h3> 在“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会场,王颖老师以本市教研举措为例,重点讲述探寻素养落地的教师发展之路。通过专家引领指路子,创新活动搭台子,共同成长支梯子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实践。</h3> <h3> 会场中还开展了专家与参会教师之间的对话。参会老师踊跃提问,各抒己见,专家答疑解惑,共同探讨。安康中学唐娟老师与汉滨高中陈光艳老师在“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指导”分会场中,分别就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提出问题,得到了专家认真而细致的解答。</h3> <h3> 7月17日上午展开了初高中公开课观课评课活动。高中公开课由上海市朱家角中学的沈清波老师主讲,题目为《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该课材料丰富,内容充实,透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勾勒出一幅全民族抗战的宏伟画卷。</h3> <h3> 课后,在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惠军和江苏省特级教师唐琴的主持下分别开展了学生评课、评课活动和互动评课活动。</h3> <h3> 初中公开课由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月琴和陕西省特级教师郭富斌主持。来自湖北枝江英杰学校苏丹老师主讲《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该课设计巧妙,史料运用恰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课环节,学生、专家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度研讨,精彩对话,高潮迭起。</h3> <h3> 17日下午两点,四个专题学术论坛分会场与初高中公开课会场的代表分别对本分会场的研讨成果予以汇报总结,在热烈而自由的氛围中,将整场会议推向高潮,而后,王加丰、赵亚夫、姚锦祥、陈志刚等专家就整场会议中参会教师的思考和疑问进行了现场回应与解答。在参会教师热烈的掌声与深深地留恋中,此次研讨会圆满结束。</h3> <h3> 研讨会虽然结束了,但安康历史教师们在教研之路继续前行。17日晚,王颖老师随即组织参会教师就大会的收获进行交流分享,并对教师们后期撰写反思性文章予以指导与任务分配。</h3><div> </div> <h3> 王老师高兴地说,此次“取经” 之行,是安康历史教师团队首次大规模积极主动外出参与学术交流、且勇于发声参与研讨的一次突破。在专家专题讲座和全国各地教师交流讨论中,参会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践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势在必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公民,是历史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h3><h3> “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研学路其修远兮,吾辈上下而求索!</h3><h3> </h3><h3><br></h3> <h3>文字:连菂等</h3><div>图片:赵堃等</div><div>编审:王颖、刘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