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灾抢修 众志成城 只为万家灯火——国网馆陶县供电公司风灾抢修纪实

笑的弧度

<h3>  欢呼雀跃 争相点赞</h3><div> “来电啦!来电啦!”孩子们的声声呼喊传遍大街小巷,围观群众纷纷鼓掌竖起大拇指。7月18日18点03分,受龙卷风影响最严重的河寨等六个村近三千户村民全部恢复供电,至此,持续了两天两夜的电力抢修工作落下帷幕,抢修人员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div> <h3>  狂风呼啸 电闪雷鸣</h3><div> 7月16日20点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伴着雷雨侵袭了馆陶县南部,房寨镇、王桥乡部分地区瞬时风力达到7级以上,狂风肆虐瞬间将经过的树木、电杆连根折断。加上连续几天的强降雨,受灾现场满目疮痍、触目惊心! 风灾造成多处电网故障,十三条线路受到影响。风雨中的乡村,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光明。树倒了,线断了,变压器停止了供电。电视看不了,饭也做不了,天越来越暗,村民们驻守在村头,焦急地张望、焦急地期盼着。<br></div> <h3>  连夜抢修 刻不容缓</h3><h3> 灾情发生后,国网馆陶县供电公司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成立了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决定连夜巡视线路,查清线路受灾情况,及时制定抢修方案。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及各乡镇供电所抢修人员紧急行动,全力以赴赶往受灾点。灾情就是命令!抢修队员们冒雨顶风,踏着一路的泥泞,摸查灾情,清理断杆断线,抢修复电工作忙而不乱,紧张有序进行着。</h3><div> 在巡视过程中,他们累了、渴了、饿了,却舍不得停一停,歇一歇,只想着多点时间找到故障点,多点时间清障修复。他们冒雨走在漆黑的夜里,打着手电一根杆一根杆的沿着线路摸过去,走在泥泞无路的田野里,脚下只有倒伏的玉米秸杆,摔过的跤都数不清了,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尽快为乡亲们送上光明。</div> 持续奋战 只为责任 <div>  面对灾情,抢修人员只有一个念头“竭尽全力抢修”。在烂泥田里挖杆洞时,挖好了,坍塌了,不怕反复,再挖;由于连续多日的降雨,玉米田里难进车辆,抢修人员靠人挑肩扛运材料,泥水、汗水湿满全身,他们全然不顾。在拆除旧线时,一位抢修人员的手指划破了,鲜血直流不吭声;在立电杆时,只听“哗啦”一声,两名抢修人员掉进齐腰身的杆洞里,别人将他们拉上来,不言苦累继续干。 </div><div> 中午他们只用10分钟吃几个包子喝瓶水,连续奋战七、八个小时后也无人喊饿。夜幕降临,抢修现场一片漆黑。他们用应急灯、汽车灯给电杆上的作业人员送去一点光亮。在地面上进行裸铝线压接时,轮流用手机照明。&nbsp;深夜的田野,周边寂静无声,只有工器具的撞击声喝着号子吆喝声驱赶着无边的黑暗,只有趁着轮换啃几口面包和火腿肠能才能够征服夜里的湿寒。 </div><div> “报告,鸭窝031线路全部恢复供电”,随着时间的推移,好消息接踵而来,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奋力抢修,截止7月17日中午12点,除了受风灾影响最严重的河寨038线路其余十二条线路全部恢复供电。</div> <h3>  无惧艰难 勇往直前 </h3><div> 一时间,河寨038线路成为了村民关注的焦点,这条线路为东西走向,受南面吹来的龙卷风伤害最大。其主线路34号至38号水泥线杆以及47号至51号水泥线杆,共十根线杆折断。共造成河寨等6个村近3000户村民停电。面对雨后35℃以上的“桑拿”天气,广大村民心急如焚。</div><div> 抢修人员也感同身受,7月17日,通过层层思想动员,他们加快了抢修速度。在抢修现场,有的在拆旧线、卸横担;有的在玉米田里,定杆位、挖杆洞;有的对电杆扶正、加固;还有的在泥泞的田坎上深一脚浅一脚运材料、放线。一切显得紧张、有序。然而,才立两根杆挖掘机陷进松软的田地里出不来,吊车也进不去。现场施工环境的恶劣超出意料,照目前进度无法短时间内完成工作恢复供电。</div><div> 面对重重困难,公司抢修人员连夜考察线路节点,本着以满足群众当前需求为第一工作要点,为尽快恢复供电,公司制定了负荷切改方案。决定在支线屯里032线路和河寨038线路最近节点临时立5根倒供线杆,将河寨038线路负荷切改至屯里032线路上。截止7月18日18点,河寨038线路恢复供电,至此,持续了两天两夜的电力抢修工作落下帷幕。后续的河寨038原线路修复及恢复供电工作将陆续展开。</div> <h3>  不忘初心 众志成城</h3><div> 公司经理高志勇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副经理王四海自始至终坚守一线,他跑东跑西不歇脚,一阵一阵地脚心痛,腿抽筋,可他总是一忍再忍;导致最后心脏的老毛病犯了不得不进行治疗。一位姓李的抢修人员被草丛里的毒蜂蛰伤小腿,顿时肿了起来。可他只用吐沫擦了擦伤口,又继续干活。所有施工人员的衣服总是湿了干、干了湿,中午不休息,一个个都像是从水里捞上来的。</div><div> 为了使受灾群众尽早用上电,抢修人员,特别是共产党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克服了白天烈日炎炎、高温酷暑,晚间杆上无照明、蚊虫叮咬等不利因素,战胜了田地里运料难、挖坑难、立杆难等困难,无怨无悔。当地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你们真了不起,太辛苦了”,阵阵掌声是对抢修人员最大的褒奖。(贾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