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古代文人基本受儒家文化的传统思想影响,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文人们的共同目标,通俗的说,¨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文人们渴望遇到明君,一展抱负,文人们受冷落,会选择归隐,享受自然的快乐,自由的乐趣。<br>三国时期诸葛亮随叔叔诸葛玄生活,他叔叔任过南昌太守,后来带他兄弟投奔刘表,诸葛亮经常¨自比于管仲乐毅¨,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乐毅,战国时期燕国大将,著名军事家,诸葛亮渴望成就大事。他不只是种田,而是广交上层朋友,襄阳名士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等,都与他有密切交往。东汉时期,求名不求官的名士,不就官府的征召,声望和社会地位,实际上抵得上一个大官,诸葛亮的姐姐嫁给庞德公儿子庞山民,诸葛亮娶黄承彦的丑女儿。¨三顾茅庐¨在历史资料中没有详细的记载,《三国演义》却记述生动,广为流传。<br>机会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文人也就是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学问,机遇合宜,一飞冲天。战国时期的苏秦,不愿意甘于贫困,不愿接受¨满腹文章不疗肌¨的不公平的命运,悬梁刺股发愤学习,终于以才学,被六国拜为丞相,有文化有学识不会受到尊敬,只有受到帝王重视,才能受到人们的尊敬。<br>诗人李白就曾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对自己治理国家的才能颇有自信,只是缺乏机会。雄心勃勃希望建功立业。宋词人辛弃疾不单是文人,曾经驰骋疆场,所以写下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豪放的诗作,他曾经在万马军中活捉叛徒张安国,可见他的胆量与豪气。他的人生目的,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追求,是许多文人们奋斗的目标,虽然人生不如意,不能实现,他们心中的希望未曾磨灭。<br>东晋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生活,他享受纯朴宁静的田园风光,他在诗中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嗳远人树,依依墟里烟¨。自由自在的生活,使他无意思念官场,尽情享受田园乐趣。<br>古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孔子《论语》影响之大,在文人们心中的地位,文人们读书知礼,为帝王设计了君臣之间的礼,也拉开了帝王与臣子之间的距离,从而文人们的生生死死,荣华富贵交给了帝王,从而形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br>中国文化不像古希腊人那样,有比较完整的学科分类,中国古代文化没有学科分科的概念,经、史、子、集里面政治、军事、文学、历史等,所以中国古代文人们学习的文化有独特的地方,文人们不但有文才,还有有社会责任心,即使是归隐山林的文人们,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文人们不愿意庸庸碌碌的活着,通过历代的科举制,文人们在实现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归隐也是为出仕作准备,为出仕刻苦勤奋学习,为成就梦想而努力,这就是古代文人们的普遍追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