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邵阳县下花桥镇中心完小 郭瑶芝</h3> <h3> “5+3=?”如果我问你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呢?几乎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的说等于8。但是,今天有位老师却让我大开眼界。她在教女儿这个题目的时候,先让孩子计算出结果,接着引导孩子思考:还有哪些数字加起来等于8?在孩子思考完之后,再引导孩子去观察并发现这几组数据的规律、进行排序、整理以及总结。通过一道题目进行思维训练。这位颇有教学方法的老师,就是今天下午为我们带来精彩讲座的,来自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徐欣老师!</h3> <h3> 我不想用华丽的词藻,高大上的头衔来介绍徐老师,虽然只是短短的三个小时,但我觉得她就是那个集有趣的灵魂和好看的皮囊于一身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用在徐老师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h3> <h3> 对于徐老师,我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在上课伊始,徐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她最喜欢的绘本《小田鼠阿佛》,通过这个绘本故事,徐老师让我们明白了给人精神支撑的重要性,而这也恰恰是语文老师应该有的素养——追求语文课堂的美感,做有温度的语文人!</h3><h3> 语文教学并不只是通过简单的手段传授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欣赏名作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想象不到的惊喜和对生活的独特发现,给学生不同于一般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如果语文教学没有对语言的体验,没有了诗意和美妙,那么语文的神圣性也会荡然无存。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有语文的情怀和素养,教会学生通过文字去阅读经典,健全人格,品味生活。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很容易被不良的东西所误导,所以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孩子把把关,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传播正能量!</h3><h3> 这才是语文人的态度!</h3> <h3> 徐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对《凡卡》这篇经典名作的解读。</h3><h3> 她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引导学生从文中列出凡卡的基本信息,让学生从这些信息中感受到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这时候学生都感受到凡卡是一个可怜、孤苦伶仃的孩子。接着徐老师提出:你能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凡卡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的思维开始拓展,其实凡卡是一个懂礼貌,知恩图报,对生活充满了好奇,也热爱生活的一个正常的、可爱的孩子。</h3> <h3> 完成这些之后,徐老师话锋一转:这么可爱的孩子,假如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怎么忍心对她下毒手?!听到这儿我的心颤抖了……我是一位新手妈妈,我的女儿仅仅五个月,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我是绝对不会允许别人伤害我的孩子!而可怜的凡卡却每天片体鳞伤……通过徐老师这个引导,我更能体会到凡卡的悲惨和当时政治的黑暗。</h3> <h3> 在分析《凡卡》这篇文章的最后,徐老师认为,大多数教参都把这篇文章的情感落点在沙皇统治时期的黑暗,而这些学生是无法体会到的。这篇文章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当时人性的冷漠,人们嫌贫爱富,欺善怕恶,而这种丑恶的现象在当代社会也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身边看到这种悲惨的情况时,要有一颗同情心,因为怜悯是人性中一种高尚的情感。</h3><h3> 最后,拓展阅读徐老师给学生推荐契诃夫的《苦恼》和《渴睡》,升华主题。</h3> <h3><font color="#010101"> 徐老师的学生无疑是幸福的,因为有这样他们遇到了这样一位有水平,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我这次参加国培无疑也是幸福的,能够聆听这样深入人心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font></h3> <h3> 徐老师推荐的三本书。今日,徐老师收获了一大票粉丝呢!</h3> <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恩国培!我想,我的心中又多了盏明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