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论建筑,没有气势雄伟的高楼大厦;论街面,也没有绵延几公里的长街阔道。而主街只是宽不过7米,长仅有375米,多条巷弄呈鱼骨状布局,占地面积只是12.75万平方米的小街区。但它的名气却远播各地,而且经久不衰;于“楚汉名城”之中确是一条名符其实的历史名街。</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就是位处湖南省省会长沙市,靠近湘江东岸并与之平行延伸,北起五一大道,南至解放路之间的太平街。我于2018年1月13日来到这座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游览了名胜景区岳麓山、橘子洲后,又慕名走进了这条古街。</font></h3> <h3> 置身于古街映入眼帘的一切,让我仿佛看到了古代那行马步轿、长袍短褂的街景;更亲身目睹了现代如此的繁荣富庶、人欢物裕的街市。我想,此街只所以名声赫赫,也许就是它承载了二千多年的悠久时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沧桑,而积淀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国之瑰宝哦!或许可以这么说,它是古城长沙的一处历史缩影,据悉也是湖湘文化的最早起源地。只要知道太平街的人们,来到长沙或许大多都会到此一游。</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时儿大步流星,时儿住足凝神。眼前那别具一格的斜坡顶、风火墙、青砖瓦、木窗棂的古民居,那灰一色长条形麻石块拼铺的地面,其缝隙之间似乎还渗透出淡淡的泥土芳香,路面的边角偶尔遇见着几株不知名的小草在寂静中向我摇幌着枝叶,这好像是在向远道而来的游人招手以表示热情。</font></h3> <h3> 面前除了太平街主街外,垂直延伸的还有西牌楼、马家巷、孚嘉巷、金线街和太傅里等多条支街。我先是来到了太平街与解放路交汇口的长沙王太傅贾谊故居。听介绍古宅始建于西汉,后从明代成化元年起形成祠宅合一的格局。其间景点有门楼、贾谊井、太傅祠、太傅殿、寻秋草堂、古碑亭和碑廊等。这些劫后余生的名士古迹犹如吉光片羽般的被世人所珍爱。在长沙这座古城有着特殊的影响力。</h3> <h3> 湖湘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曾为贾谊故居修缮了不少于百次。其悠久之汉代风格的宅居至今保存完好,而且其宅内复制的《贾谊纪功碑》及反映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塑像等文物依然摆放于此。由于历史悠久,这些故被称作“湖湘文化的源头”、“屈贾之乡”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也是长沙古城地面上(地下为马王堆)最为古老的历史遗迹。</h3> <h3> 目睹这故居里的文物,我似乎身处西汉,脑海中一位风度翩翩,德才双馨的贾谊由远而近的走来。他出生于河南洛阳,自少怀才,能诗善文,满腹经伦而闻名于豫,18岁时就被河南郡守召致门下并深得器重,在其铺佐下,郡守吴公对属地治理的顺风顺水,太平安康,成绩卓著,时评天下第一。</h3> <h3> 汉文帝登基后,闻得河南郡治有方,擢升郡守吴公为廷尉,吴公便将贾谊推荐给文帝,这时刚21岁的贾谊被委以博士之职。任职期间,对文帝所出证论议题,他每有精辟见地,应答如流而获得文帝欣赏,同年就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h3> <h3> 此后的贾谊常为朝廷出谋划策,也提出甚多的治国方略,才华出众,为国分忧,进一步深受文帝赏识,欲为其升任公卿一职。但伴君如伴虎,官场好险恶。当时出类拔翠的贾谊却遭到朝臣周勃、灌婴等的嫉妒诽谤。之后的文帝开始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并外贬其为长沙王太傳。</h3> <h3> 文帝4年(前175年)贾谊外放南下,长途跋涉,途经湘江时,写下《吊屈原赋》其中“谇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风漂漂其高逝兮,因自引而远去”。借凭吊屈原之辞虽抒发了自已心中那股为不能做个部级官员,被送到长沙当个厅级干部而“远浊世而自藏”的怨愤之情。</h3> <h3> 但贾谊风雨兼程抵达长沙国任王太傅后,仍然以社稷为重而向文帝上书《谏铸钱疏》,指出当下私铸钱币导致国之币制混乱,于国于民都很不利的看法,建议朝廷予以下令禁止。文帝还是采其建议,有效遏制了当时社会钱币私铸的丛生乱象。</h3> <h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贾谊在长沙不觉三年时间已过去,而三年来汉文帝均未曾见到贾谊却也心生思念,故征召其回京并于未央宫亲自接见了他。可这时朝廷曾排挤污陷过贾谊的朝臣,有的已故去,有的获罪入褴,高层人事虽已发生变化,但遗憾的是,贾谊依然未被委以重任。只是改任他为梁怀王刘揖之太傅,不过任职地就在京城长安附近。</h3> <h3><font color="#010101"> 天有不测风云。在汉文帝11年(前169年)时,贾谊随同梁怀王入朝的途中,因梁怀王意外坠马身亡,而觉得自已身为太傅未予以尽责,从此自责不已,内心闷闷不乐,经常哭泣,精神旷日忧郁。次年,这颗闪光的灿星轰然殒落。这殒落的巨声,仿佛把我从汉代的时光里惊回到太平街这座装满贾太傅故事的古居前。此时的我,内心为之有万般的叹惜。</font></h3> <h3> 这位一心报国的贾谊,早年就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不仅才识超群而且人德高贵。他一生出于文笔之下的著作多为散文和辞赋。前者的文学成就主要是时评与政论之类的文章,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淋漓,其代表之作如《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等,一代文豪鲁迅曾称其为“西汉鸿文”。</h3> <h3> 而后者多为骚体,以《吊屈原赋》及《鹏鸟赋》最为著名,实为汉赋发展之先声。他在王太傅任上时,之前在朝廷期间曾排挤算计过他的有些朝官变为阶下丑后,贾谊曾劝谏文帝要善待于他们;贬放长沙时,他仍然进谏朝廷禁止私铸钱币,使市场流通变得有序。</h3> <h3> 梁怀王马下之死,本对贾谊八杆子都钩不着的事,他都自揽情责,自此郁闷成疾……透过这些行举,可知贾谊终身之品,既才高八斗,又义重如山,且忠心耿耿。如此德才兼备,至今让人崇敬。也许就是命运使然吧!他岁次33而终的英年早逝,世人都为这位“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的大才子贾谊扼腕叹息!更让今人景仰凭吊!</h3> <h3> 思绪还在驰骋,双脚仍在移动。不觉走到了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这便是孕育过推翻封建王朝,催生一个新世界的革命之所。面对保护完好的革命遗址,眼前不禁呈现1907年(光绪33年)夏季,当时同盟会成员焦达峰、孙武等在日本成立了这一中国同盟会的外围革命团体,并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的揭杆而起进行反帝反封建统治。</h3> <h3> 1908年秋,辛亥革命共进会主要成员孙武、焦达峰等先后回国活动。次年,在汉口法、俄租界设立共进会总部机关。而焦达峰等返乡长沙在此秘密设立了共进会湖南总会,进行地下宣传发动,组织扩充力量。并联络浏阳、醴陵以及江西萍乡等地诸多会党合力,仿照湖北之做法,分镇编队,壮大势力范围,排兵布阵,谋划起义。</h3> <h3><font color="#010101"> 1911年(宣统三年)的10月10日,孙武等共进会头领在武昌发动全境起义,向清朝没落政府湖北官府暴动打响了第一枪。这时设在长沙的湖南共进会在焦达峰等为首的领导下,首先积极的予以全面响应和配合。此后,同盟会在长沙发动的暴动起义,湖南共进会也已全力参与并获得胜利。焦达峰被推举为湖南军政府总督之位。</font></h3> <h3> 穿越了历史长河,从眼前的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我像是看到了当时清代那腐败、惰落、闭关、无能的封建专制帝国,己深深的处于老太隆钟且垂涎残喘的境地,国域处处在无数求取富强、除旧立新的救国力量谋定集结下,如狂风暴雨,如洪涛巨浪,如潮起云涌般的烽烟四起,长驱直入的冲向摇摇欲坠之清帝府衙的情景。</h3> <h3> 更像是看到了满空乌云退彻后,万缕霞光从东方冉冉升腾而起,在那辽阔的大地安居兴业的是扬眉吐气的新朝百姓,是富裕强大而又民主自由的中华新国顶天立地的希望。但在武昌起义和湘赣等省积极响应过程中,湖南共进会虽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辛亥革命之后,此会由于多数领导者,分别会同其他团体派别从事政党筹组活动,而无形中自然解体,这留给人们的不无有些遗憾!</h3> <h3> 在观赏了这些历史古迹和革命旧址外,脚步并未就此停下,继续前行逐一观瞻了长怀井、明吉王府旧址、四正社旧址、乾益升粮栈、利生盐号、洞庭春茶馆、宜春园茶楼等的古近代遗迹与名老字号,一处处一座座一楼楼的近距离细观详察。可想而知,那真的是感觉到了一处一景致、一座一故事、一楼一历史的兹味,那景致、那故事、那历史总是萦绕着我的脑海,久久激荡在心头,让我别有一番无尽的追溯与无穷的回味啦!</h3> <h3> 太平街穿越了二千多年的时空,历经多个朝代的风霜雨雪,如今还依稀留下清晰的或模糊的一叚叚历史一串串故事,走在眼前这些麻石地板的路面,穿梭于这些低矫的旧房和斑驳的粉墙之间,或许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感觉到那叚历史和那些故事确实相去久远而变的沧桑古老吧。</h3> <h3> 然而,眼前的太平街又是那么的活力无限,血气方刚,处处无不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使千年古街的人气持续火爆,成为人们向往的去处。听说这自然是得益于当地政府长期对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的宣传,投入巨资多次大规模开展了发掘利用与深度修缮工作。从而让渐行渐远的古老街区再次梅开二度,青春焕发。</h3> <h3> 那一间间不同特色,类别繁多的各种店铺。有老字号、有民族工艺品、有文化休闲品、有旅游纪念品,还有那书刋字画、粮油、美食、酒庄、烤场等等,应有尽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简直逛的我像个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左视右看,目不暇接,分不清方向。逛着逛着,不觉已到中午,自然感觉肌肠轱辘,连进三家饭庄却都是座无虚席,食客暴满,可知这古街的游人无日不如潮水涌来,买卖交易,饮食购物之生意是多么的兴隆。可谓一街通四海,八方钱币来呀!</h3> <h3> 一家商店就是一个世界,每一家商店的的装扮特色融合着各自不同的商品,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店容店貌,有简约大方的、有清幽古典的、有中式堂厅的、也有西式豪气……。便让人看得眼花潦乱。特别是那一间间继承传统工艺的作坊和文化艺术工作室在此更显出繁忙火热的场景。</h3> <h3> 那些年轻的工艺制作者们仿佛个个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天生就有一身不凡的魔法,能使每一件作品都让人觉得好喜爱,总是激活起人们的购欲。他们那娴熟的高深技艺与制作流程,在此都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时而不由的让我驻足观看而流连忘返。</h3> <h3> 古街是热络的,也是闹猛的。古街两旁门类不同的商店里虽传出串串的吆喝声、砍价声、爆炒声,还有时不时的或轻悠、或刺激的音乐声,每天汇集于街巷,却像永恒的流淌于人们心中的黄河交响曲,无处不象征和预示着这条千年古街的繁荣与未来。</h3> <h3> 同时因为,这里没有汽车奔跑,没有啦叭声声,更没有滚滚扬尘,人们身行于此,又感觉到古街的宁静逸然,安闲幽雅。街头巷尾处处都呈现了这片美丽街区的宜居、宜商与宜游的环境。于是,我顿时领悟到太平街蕴含的寓意,其实不就是人们寄望的平安和昌盛吗?</h3> <h3> 时近黄昏,我走出了北口牌坊大门,回望着远去的太平街,让我深深的感到它的历史悠久而厚重,其文化底蕴极深厚;而如今又是这般的魅力四射和富有朝气。这,便是我印象中之长沙古城的著名历史文化遗迹——太平街的前世与今生啦!</h3><h3> </h3> <h3> (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