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礼物

璐璐

<h3>  "你问我出生前在干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这首《挑妈妈》的童诗,被我记录在你的成长日记里。</h3><h3><br /></h3><h3> 从知道你挑选我作为你妈妈的第一天,我就开始为你记录成长日记了。初衷只是想写一本孕期日记,但没想到因为你生病,它竟成为我倾诉的对象,越记越长,如今已经有6个本子了。这些本子里记录了你的成长故事,我的喜怒哀乐,我对于某篇文章、某首小诗想与你分享的感想……我从没想过,那些曾让我感到灰暗的日子,在文字的叙述下竟也散发出温暖人心的力量:那是我陪伴你走过的时光,是你用乐观与坚强赢得的勋章,更是一首感恩医者仁心、人间大爱的词章……于是,我对它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长大后的你能读懂这份爱的礼物,希望你懂得爱、回报爱、散播爱!</h3> <h3>这上面记录了杭杭2016年在杭州、上海、北京住院的时间,几乎一整年我们都在外奔波。</h3> <h3>杭杭肝移植术前的日子,因为葛西后胆管炎频繁发烧,我几乎每天都会写几笔日记,缓解焦虑,给自己加油鼓劲!</h3> <h3>杭杭2016年8月16日做了肝移植手术,术后我们的生活渐趋正常。</h3> <h3>陪你走过的第一个四季</h3><h3><br /></h3><h3> 每一个胆闭孩子的第一年都是一部血泪史。你术后在icu监护,我在北京租住的房间里想着你,情不自禁把你这一年的经历写了下来,就有了这篇《陪你走过的第一个四季》。</h3><h3><br /></h3><h3> 陪你一同走过的这一个四季轮回,这么短,却又那么长。它好像已经成为我人生记忆里关于四季的唯一剪影杭州的冬、上海的春,以及北京的盛夏与初秋。我忘记了家在哪里,带着你辗转各地。 </h3><h3><br /></h3><h3> 2015年的11月,你出生在浙江金华。你爸爸翻了一夜的《诗经》,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你的名字苇杭。"谁谓河广,一苇以杭"是你名字的出处。我们希望你能拥有坚强的意志,无论经历多大的困难绝不轻易放弃。你人生中的第一年,本该是尽享家人宠爱,无忧无虑,快乐长大的开始,而你却开始了漫长的求医旅程。</h3><h3><br /></h3><h3> 2015年的平安夜,你才40几天大,就奔波在往返杭州的路上,我们人生中最严厉的一个冬天也拉开了序幕。胆道闭锁第一次出现在我的人生里,全家人的人生里。从此我们开始了与它交织在一起的人生故事。</h3><h3><br /></h3><h3> 在杭州,我们一起度过了圣诞节、元旦。虽然心灵被阴云笼罩,但一家人在一起度过的第一个元旦依然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我的心里还抱有一丝幻想"也许不是"。为了进一步确诊,我们带着你来到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h3><h3><br /></h3><h3> 入院两天便被安排了手术。推你去手术室的那一路,你平静的不哭不闹,柔和的眼神一路看着爸爸。你应该什么都不知道,却又好像什么都知道。那眼神仿佛在安慰着我们。当手术室的门轻轻合上,我只能透过那一扇小窗目送你继续前行。那一刻,撕心裂肺的疼痛袭来,我只能握紧拳头看着你,慢慢的看不到,看不到。走廊尽头,小小的你该面对怎样的冰冷疼痛,绝望无助?</h3><h3><br /></h3><h3> 手术一切顺利。但上帝没有厚爱我们,不可治愈的胆道闭锁三型。手术结束,你被推进icu监护。我和你爸爸继续留守在病房,祈祷你平安回来。那一夜,没有怎么合眼。一直友善待人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为什么要让我的孩子遭受这些?这些没用的提问盘旋在脑海,让痛苦与无助仿佛决堤的河水肆意狂流。哭过、恨过之后,我平静了。</h3><h3> </h3><h3> 你是我的宝贝,是上天赐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我曾满怀期待,希望能拥有一块洁白无瑕,完好无缺的画板,让我用爱、用心的尽情创作,可上天没有给我。他似乎在告诉我,你不是谁的作品,你的存在就是意义与价值。你怀着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善意而来,对父母亲人无条件的信任而来,对未来生活勇敢的向往而来……我要面对的就是陪伴你,帮助你创作自己的人生图画。缺损的又有何妨,或许它能生长出的生命力量会更加顽强。爱与希望依然能让你飞翔!</h3><h3> 上海的春天,带给我的不是一曲沪上春歌,它仿佛吹响了我们求医之路的号角。你术后退黄不理想,还有反复发作的胆管炎。在金华,只过了20天左右的幸福时光,便开始了挂水、抽血,经常高烧的日子。我和姥姥带着你,奔波在往返中心医院的路上。输液、抽血、你的痛哭声、姥姥无声的哽咽,支离破碎的记忆碎片现在依然能刺伤我。但面对这些疼痛,你依然还会快乐的欢笑。<br /></h3> <h3>(杭杭葛西后在复旦儿科医院住院)</h3> <h3>  6月2号,结束了上海胆管炎的治疗后,我们决定带你来北京友谊医院做配型,准备肝移植。从北京的初夏到酷暑再至初秋,近80天的等待,爸爸往返义乌北京的车票也有厚度了。日子似乎不是以天来计算的,而是以姥姥新生的白发,奔波的足迹来计算的。从医院到旅馆,从旅馆到医院,我们就这样相互扶持着走到现在。路很近,但走起来却好像很远。姥姥在酷暑下奔波,生病呕吐难受依然要抱着哭泣的你找妈妈,就是我对于那个夏天最深的记忆。</h3><h3><br /></h3><h3>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当我们租好了房子准备搬家的时候,意外接到电话,肝源来了。2016年8月16日下午,你又一次被推进了手术室。历时八小时,手术顺利。</h3><h3><br /></h3><h3> 术后的第二天,妈妈和姥姥去icu看到了你。你浑身插满了管子。这是妈妈头一次看到你洁白无瑕的眼白,已经有点变白的皮肤。虽然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没有说话,你依然认出了妈妈。你的眼睛里浸着泪花,你哭哑的嗓子低低的啜泣。我们虽然要忍受短暂分离的煎熬,但你好转的状态总是好的开端。</h3> <h3>(杭杭术后在北京友谊医院icu监护)</h3> <h3>  陪你一同走过的第一个四季渐入尾声。亲爱的儿子,我们即将迎来新的开始。</h3> <h3>上帝之手,重生之门</h3><h3><br /></h3><h3> 白岩松说:"医生这个行当介于上帝、佛与普通职业之间。"也有人说,医生是上帝唯一的手。我并不是想神化这双手的力量,但我的确很崇敬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不分昼夜伫立在手术台旁,用自己的双手托起生的希望。</h3><h3> 在友谊住院的那段日子,我经常能在凌晨的病房看到他们步履匆匆赶来手术的身影;也经常能看到,他孑然一人在周末的B超室加班,清瘦的背影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而清晨刚下手术台,又要奔赴另一场"战役",对他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白加黑、五加二、无节假日、手机24小时待命,这些都属于他们工作的标签。他们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压力与辛劳,却还能幽默的自我解嘲道:我领略过凌晨北京的美景。对于我而言,他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可敬的人。</h3><h3> 每次带儿子去北京复查,来到十三楼病房,我总要驻足在他们的集体照旁端看好久。我总觉得那照片好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它散发出信仰的力量,犹如希波克拉底医生宣誓一样庄严。朱教授、孙主任、魏主任、何超神、曲大夫、刘大夫、曾大夫……他们就像是各界的"武林高手",有他们在,我们就有了现世安稳的信心与勇气。</h3> <h3>  他们技术精湛,却没有专业精英高高在上的派头,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我们身边,懂得我们之所急、抚慰我们之所忧的医生。他们以精湛的医术,仁慈的爱心,救治患者,抚慰心灵,他们诠释了医生这份职业的责任与担当,信仰与追求,用一双双因常年握手术刀而骨节变形的手,托起了生的希望,开启重生之门。</h3> <h3>我们的诗与远方</h3><h3><br /></h3><h3> 当期待变成了等待,我学会了默默付出,慢慢等待;当羡慕变成了接受,我学会了欣赏你独一无二的生命而不是我的作品;当我不遗余力想把最好的全都给你,却发现你最爱的其实是我最容易给予的——妈妈的乳汁、怀抱、微笑与声音。每一个孩子都有他来到人世间的意义。你让我落进真实的生活里,也许它低到尘埃,但因为有你,我也能开出花来。只要有妈妈在,无论在哪里,你总能笑颜如花,而你的笑脸就是绽放在我心间的金色花。</h3> <h3>杭杭在黑龙江中俄边境上的名山口岸。</h3> <h3>杭杭在千岛湖。</h3> <h3>杭杭在黑龙江,妈妈的家乡。</h3> <h3>杭杭在中俄界碑旁留念。</h3> <h3>  每一个我们相拥而眠的夜里,看着你安静的睡颜,我的心里就盛满了对生活的感恩与爱意。亲爱的儿子,感谢你让我成为了你的妈妈,我会继续记录你成长的足迹,记录我们的诗与远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