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几年来,每到五、六月,成都的媒体和网络都会对一片草场念念不忘。然后,以川A为主的汽车大军在这初夏的一个月左右会因为这片草场,像蚂蚁一样从成都到红原之间来回迁徙。而这片草场也是我见到过的从所谓的野景点变身为正规景点速度最快的一个。俄木塘,一个爆红的牧场花海。<h3> 就如今年的抖音抖红了重庆的五一。前几年是微信、微博的时代。在微信和微博曝光了俄木塘的第二年,我们就跟了下潮流去过俄木塘。而那一年,也是俄木塘自由自在的最后一年。在第二年,我们又去的时候,它已经被收编了,从一片片牧民自己的草场变成了有大气的景区入口、宽阔的停车场、自己的景区用车……俄木塘不再是随意进出的草原牧场,而成了红原重点打造的正规军景区。</h3><h3> 而经过打造的俄木塘确实也比最初的原始开放整洁和规范了很多。没了随处停放的汽车、视野和所看的风景似乎也清静和干净了。而加上据说有个高原海子措邛海还没打造好,因此,一直说等俄木塘景区全部打造好后再去一次。</h3><h3> 中间隔了一年。今年,你约、他约、大家约,终于,我们又一次加入了初夏蚂蚁进草原的队伍。</h3><h3> 还是周五晚七点左右才从成都出发,夜宿理县。</h3><h3> 周六一早,直奔红原。和去马尔康的317国道分路后,车少了些,但一年没来了,以前平顺的道路开始坑坑洼洼,间断修路,速度反而慢了下来。</h3><h3> 最后,完全堵死在路上,前面的车看不到头,后面的车也开始慢慢排起了队。一直以为是修路单边放行,但是对面过来的车也只是零星几辆。走几米、停几分……可能堵了大半个小时吧。最后,终于知道了这堵车的原因。</h3><h3><br></h3></h3> <h3> 遇到转场的牧民和他们的牦牛群,黑压压的牛群,至少几百头,霸占着公路,慢悠悠的向前走。汽车又不能一直按喇叭,只能跟着牛群慢慢摇,然后趁牧民把牛群之间挤出空隙的时候钻进去,再找空隙、再钻……<h3> 好不容易从这群牛魔王的队伍里挤了出来,天却开始下雨了。到俄木塘景区的时候,雨珠更是串成了线。</h3><h3> 只有继续向前,如果雨一直这样下,明天返回的时候再来花海了。</h3><h3> 翻过了海拨4345米的查真梁子,进入红原草原。雨却停了下来,看来,这查真梁子不仅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也是下雨的分水岭。那就今天继续向红原县城出发,沿途看看红原草原,然后在月亮湾那里玩一下。</h3><h3> 不过,先还是要把午饭解决了。于是,在草原上随便找了家藏家乐,要了些牛肉、酥油茶、酸奶。这些都是入乡随俗的饮食,平时可是吃不到的。</h3><h3> 其实俄木塘草场应该就是这红原草原的缩小版,这边的草原上也会开花,只是没有俄木塘那里密集,在这藏家乐,正好还能感觉一下俄木塘没打造以前的感觉。那时的俄木塘就是这样一家一家的牧场。</h3><h3><br></h3></h3> <h3> 同样鲜花遍地,虽不如俄木塘那边密集,但是这能感受到那边不管是打造前还是后都没有的清静。</h3> <h3> 吃过东西,继续出发。既然已经决定明天才去俄木塘了,今天就慢慢的边玩边走,虽说现在大家都是奔着俄木塘而来,但是红原草原也是路上的美丽画卷,而且县城旁边的月弯湾也是值得一看的景点,慢慢玩到县城时间正好。</h3><h3> 这次来红原除了俄木塘还有一个原因:小飞机。平时成都绕城内不能飞,西昌邛海边也不让飞。在这天地宽阔的草原应该可以随便的飞了吧?</h3><h3> 看到一处草场景色还不错,停车,准备起飞。结果系统提示:禁飞区,不能起飞!知道红原有机场,但是这离机场已经很远了。看来,草原现在也不是天高任鸟飞了。</h3><h3> 边走边看系统上的提示,终于到了可以放飞的区域。</h3><h3> 起飞,</h3><h3><br></h3> <h3>红原来了好几次了,第一次以空中的视角俯视这草原。</h3> <h3>偶尔看下不同的角度还是新鲜。只是今天的天气不好,没有蓝天白云。</h3> <h3> 想试着用飞机自动跟地上开的汽车飞,拍一段视频。结果没成功,只好看着显示器手动盲飞,好在这里天宽地广,不用担心会撞机。</h3> <h3> 到月亮湾后,没想到的是月亮湾也被收编成正规军了。以前看风景的那个小山包已经快成为景区了,是的,是快,不是已经,因为站在路边就能看到,还正在修建。但是却已经在买门票了,而且不便宜,守门的工作人员说有38和58两种票,他也不清楚怎么买,让我们再走几公里,到也是新修的景区服务中心去买。<h3> 不管38还是58,反正到一个没修好的山包总是划不着。毕竟,我们以前来的那两次也都来过月亮湾,那时是按车收费。知道那就是一个地势高点的观景台,然后可以单独再买票坐滑索到下面的草地。当然,景点打造后统一运作是需要门票来收回成本,但是我们觉得除非这里又修建了新的项目,如果像以前只是观景,门票超过20就不值了。尤其是像我们这种来过的,而且它现在只是个工地。不进去了。</h3><h3> 飞机又出动了。它代替我们看下现在的月亮湾。</h3><h3> 因为这片草地上的河流曲折弯曲,这就是这叫月亮湾的原因。因为最段时间雨水较多,然后今天是阴天,要不这里的景色还是不错的。上次来这里,看到的就是天蓝水蓝。</h3><h3><br></h3></h3> <h3> 最左边的建筑就是以前的观景台。看样子,只是在更高的山坡上又多修了一个观景台。</h3> <h3> 月亮湾旁边已经修了不少的汽车营地,我们第一次来红原的时候,县城没住宿了就住的这里。</h3> <h3>顺着路再向前,不远处就是红原县城了。</h3> <h3> 最近,刚看了《重返狼群》的电影和书,真实的故事,一个成都的画家在若尔盖草原里的牧民家救养了一头才出生的小狼,带回成都养了三个月,然后又回到若尔盖草原,陪小狼又一起渡过了三个月,这三个月培训小狼捕食、熟悉草原生存环境。最后小狼回归了狼群。而红原再过去就是若尔盖了,虽然没去过,但是那的地形地貌和这边差不多。看到这些山水草场,不知道远山的深处是否也有书里写的狼群。想想是不可能了,现在看到的也和书里写的一样,牧场、房屋占据了草原,野生动物的领地已经不断被人类干扰和开发而不断缩小。牛羊占据了食草野生动物的口粮,没了食草动物更没了更高一级的肉食野生动物。草原的生态链正在缺失。<h3> 现在这片草原还一片生机,但是缺失的生态链和过渡开发、放牧会保持这片绿色多久?谁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看到路边施工留下的痕迹,其实草下面只有几十公分的泥土,再下去全是砂。原本,食草动物食草,然后肉食动物捕食它们,使食草动物的数量保持稳定而不至于草吃光、泥吹走、出现草原沙化,肉食动物洗白后,它的身体也会回归到草原,成为草原其它动物和植物的食物和养料,这是一个循环。现在,人类的活动干预破坏了这个循环,食草、食肉的野生动物都少见了。只有数量不断扩大的牛羊,草肯定是不够吃的,要不怎么会有转场的牧民。所以,我尽量不想去那些没有开发的地方。一是安全问题。二是怕你也去、我也去、大家都去,又成了一个开发的地方。又一片土地失去了它的循环。</h3><h3><br></h3></h3> <h3> 到县城,好好休整下。前两次来身体正常。这次来竟然感觉有点高反。县城海拨3500多米,俄木塘海拨3600左右。</h3><h3> 蓝天白云证明了我们昨天没去俄木塘是正确的选择。</h3><h3><br></h3> <h3> 赶紧出发,直奔俄木塘。<h3> 路过一片草地,</h3><h3><br></h3></h3> <h3>还是决定为了这蓝天下的绿草碧水刹一脚。俄木塘花多,但是水是没这宽阔的。</h3> <h3>这就是红原草原,一路风景。</h3> <h3> 其实,本来这209省道红原境内也被称为草原风光路。即使没有目的地的在这路上行驶,只要不是太坏的天气,确实是一种享受。</h3> <h3>继续上路,远处,雪山和红原机场沐浴在阳光之中。</h3> <h3> 来到俄木塘,停车、购票、上景区公交车。花海就在前面了。<h3> 俄木塘,我们又来了。</h3><h3> 还是和以前一样,地上繁花像天上的星星,</h3><h3><br></h3></h3> <h3>地毯一样的山坡也没变,这也是我觉得俄木塘吸引我的地方之一。</h3> <h3> 阳光洒在干净的山坡,不断变化的阴影。山下是随风摆动的花海。如果没有那人工栈道就是我心最比较完美的画面了。</h3> <h3> 其实,还是有和前两次来不同的。第一次不说了,本来就是敞开的牧场区,30000余亩的草场随便进出,还可以一直往这狭长平原最里面走。第二次来,刚打造好,在进入花海后就不能再进去了,规划了一片让游客玩耍。相比第二次,这次,开发的花海范围更小了,估计也就几百亩吧,所有人全集中在这一片连去年面积一半都不到的花海中。对于这点,其实还是理解和赞同,开放一小部份,能带来旅游收入。剩下的草原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只是不知道保护起来的草原有没有留一点点给原本这片草原的主人,那些野生动物们。它们才能和这片草原共同循环,让草原继续保持生命和活力。</h3><h3> 好在今天来的人也不算多,还是能找到些没有路人甲乙丙丁的角度。</h3><h3><br></h3> <h3>前两次来远处的山峰都没有积雪,这次看到了雪山和花海共存。</h3> <h3>开行在冬雪和夏花之间的大巴。</h3> <h3>感觉像动画片一样的风景,大自然的画笔和色彩搭配总是出乎人们的想像。</h3> <h3>人的痕迹只要不太过分,一样可以溶入和点缀这片天地。</h3> <h3>实事上,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h3> <h3> 还是算好了,这次来人明显比前两次少得多。再下个周末是端午了,那会可能大队人马要组成人海来和这花海比美了吧。</h3> <h3>花海的旁边就是露营区,</h3> <h3>如果身体能够承受,住这里还是不错的,真正的是以花为床。</h3> <h3>雪山为窗,睁开双眼就见雪山。</h3> <h3> 露营区旁边是小卖部和休息区,稍坐休息后。排队等景区公交车,前往上次来没开放的湖泊措邛海。说实话,我是因为它也叫邛海才想去的。<h3> 圈养的俄木塘虽然和原生的俄木塘相比,景区范围小了很多,失去了原本的牧场风貌。但比以前干净、整洁。总的来说圈养后的俄木塘仍然不失它的美丽。然而,就是这盼了三年的措邛海之行,感觉到了那么一些的不美丽。</h3><h3> 从花海营坐车后,到景区大门和去措邛海的路口,司机把我们一大堆准备去措邛海的游客放了下来,说是一会有其他车过来,让我们从那辆车。于是,一车人在旷野中痴痴等待。半小时左右,车来了。</h3><h3> 差不多开了二十分钟左右,到达目的地。雪峰下面的一个小服务区。开车师傅告诉我们:上去就是措邛海了,坐这服务区的小车上去,每人三十。景区运营卖票是正常的,但是这三十来得突然和让人无可奈何,在购120元一人的大门门票的时候说是包含了景区内除吃喝外的费用,没有提示还需要单独购买其他票,到这里突然出现了单独的票。不买票也可以,不上去玩,要不就自己爬山上去。不上去,刚坐上来的车不会马上下去,只有在这里干等。自己爬上去,服务区的人说要爬很一会儿时间,刚才等车已经浪费了半个多小时了,对于大部分人要玩完回成都的人来说,时间已经紧张了。来都来了,一车的人还是全买了单独的小车票。只是大家心里对这个景区的印象在开始打折扣了。</h3><h3> 跟着小车来到更高处,湖泊就在旁边了。</h3><h3><br></h3></h3> <h3> 没有想像中那么惊艳,在这么高的山顶,雪峰就在旁边,我开始以为这湖泊的水应该会有九寨沟的感觉,然后花海中、地毯一样的山包围的一个湖泊。结果是没有花,石头山。不过,想想也是,这比3600的花海海拨又高了6.7百米了。4300左右有花才怪。我更关心的是这里会不会有传说中的雪豹?但是一路都没有野生食草动物,应该不会有吧。</h3> <h3> 还有栈道继续向上,来都来了。那就爬高一点看下湖泊的全景吧。爬了一小节,整个全貌就出现了,原来是三个小湖泊串在了一起。</h3> <h3> 站的位置更高了,再加上阳光透过云朵照在水面上,水面呈现了许些的蓝色,似乎是在回应天空的色彩。</h3> <h3> 栈道还可以继续向上,正好有人从上面下来,告诉我们,上面还有一个大点的湖泊。于是,继续向上。<h3> 爬得有些快,再加上这次来是来阿坝这么多次感觉有高反的一次,竟然感觉到了呼吸有些紧张,毕竟这措邛海海拨近4300了,于是,放慢了自己的动作。</h3><h3> 慢慢爬,呼吸也慢慢恢复了正常。看来,在高海拨地方确实不能动作太激烈。</h3><h3> 不过,也爬到了栈道的终点。蓝天、白云下,这高海拨的湖泊露出了它的全貌。</h3><h3><br></h3></h3> <h3> 景致和下面那三个小湖泊大同小异。虽然和想像中的景色差距有些大,但是前年就闻名的这措邛海终于看到了,还是算了却了一个心愿。</h3> <h3> 下山,等待景区公交车回景区大门。结果,司机一直不出现,好不容易现身了,又不开车,说又有人上去了,要等后面上去的人下来再走,一车人又浪费了差不多近一小时在车上干坐着。景区既然不允许游客自己开车进来,它的交通保障就应该到位,做到按时刻发车。本来在这高海拨的旷野和高山,每个人的时间需求和身体条件都不一样。按规定时刻发车,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行程的时间。感觉就像很多年前坐私人中巴车一样,非要等坐满了才走,问题是游客来的时间和游玩的时间都不一样。措邛海之行,一大半的时间是用在等车,等车开上面。这是所有车上人共同吐嘈和对俄木塘印象减分的原因。<h3> 圈养的俄木塘景色不变,但它本应该更加美丽。</h3><h3> 出了景区,决定一路不休息,直接回成都。只是把路线改了,不再原路返回。从另一条线路回去,因为那里会经过奶子沟。秋色的奶子沟是五彩斑谰的彩林世界。但是初夏它的样子还没见识过。正好顺便去看一下。</h3><h3> 黑水,彩林的故乡。第一次见到这充满生机绿意的黑水,以前都是秋天的浓妆艳抹。</h3><h3><br></h3></h3> <h3>专门到奶子沟的标志景点雅麦湖,寻找夏秋的不同。</h3> <h3> 照了张和秋天来时角度差不多的照片,回来翻到当时的照片,分别是五月、十月、十一月的三张照片。大自然只有春夏秋冬四件衣裳,却是变化万千,百看不厌。</h3> <h3> 大自然创造了四季,四季孕育和装扮了这多彩、生机的草原、花海和彩林。四季循环生命循环不息。人类的圈养,希望能让它们继续循环和美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