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Day1</font></h1> <h3>无论哪个站,人都很多很热闹!</h3> <h3>风景在路上~~~</h3> <h3>京师大厦客房的设备就如这座城市般具有年代感</h3> <h3>明天就开启学习之旅啦,舟车劳顿的一天有点累。</h3><h3>你好,北京!</h3><h3>晚安,北京!</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Day2</h1> <h3>8:00全体学员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前,照了一张合影,我们正式成为北师大的学员啦!</h3> <h3>开班仪式,在胡班主任的主持中开始。北师大教育学部办公室主任陈紫龙老师的致辞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确实我们应该带着问题去听每一个专家老师的讲座:我的需求是什么?我要听什么?研讨要讨论什么?……</h3><h3>希望我们都能如实小副校长林强所说的,带着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h3> <h3>《学习十九大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王文湛</h3><h3>王教授是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对国家颁布的教育文件可以说是能倒背如流了,每个文件多少个字,多少句话都记得清清楚楚!81岁的高龄全程脱稿,真是让人敬佩!</h3><h3>育人先育己,教师肩负传播知识、正义、思想教育的责任,我们应该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做好“系好第一颗纽扣”的工作。</h3> <h3>《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核心素养与班级管理》——迟希新</h3><h3>在解读这个标题时,我们总是会把重点放在核心素养或者班级管理上迟教授却放在了新课改上面。迟教授从不一样的角度思考问题,《背影》的教学设计确实新人思考:教育的真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交给学生什么?</h3><h3>迟老师指出:育人是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又以“孔融让梨”和一个学生的语文答卷为引子,引发我们反思,我觉得自己平常教学行为确实需要改进。教育是个隐形的过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作为班主任需要学习提升的还有好多,仍需努力,用智慧去教育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像蜜蜂一样的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型教师!</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Day3</font></h1> <h3>《学生发展与德育实效》——班建武</h3><h3>看这标题感觉是一节枯燥无味的课,然而班教授却把课上的十分有意思,应该没有学员会不喜欢他,反正我不是😁。</h3><h3>寻找学生的情感共鸣点是学校德育有限性的前提!孩子的道德准则是不能跨越成长的,班教授教我们如何分辨学生性格类型,要从学生性格特点的角度善用学生处理班级事务和处理学生问题。作为老师或者家长,我们往往不缺爱心,真正缺的是爱能!爱心是个人的事儿,而爱的本质是关系,彼此间关系是要双方共同确认的,要建立关系要学会投其所好。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先判断清楚是心理问题还是道德问题,心理问题切忌用善恶去判断,不能用道德的方式判定孩子叛逆的问题。要学会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h3> <h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其培育》——伍新春</h3><h3>伍老师的讲座主要从两个W和一个H三个方面进行:</h3><h3>1.为什么要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h3><h3>2.什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h3><h3>3.怎么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h3><h3>批判性思维——学习、创作思维——处事、合作思维——做人,这三种能力是教育的重点。我们应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孩子,爱孩子本来的样子。对待孩子问题,人与事相分离,对事不对人,以人为本。</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Day4</font></h1> <h3>《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徐勇</h3><h3>“传统文化教育是最有意义、最优质的教育”。一个有文化的人就如“冬天的太阳”,给人温暖,让人舒服。国学经典可以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文化。我们要让孩子们从小学习经典,方式可以很多,比如讲故事,在生活中逐渐渗透引导。</h3> <h3>《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刘宝存</h3><h3>刘老师对世界上几个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给我们分析了世界教育的兴起、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归纳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适应),并提出我国基础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基本素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Day5</font></h1> <h3>小组讨论:如何提高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效率</h3> <h3>《班主任工作艺术》——全艺</h3><h3>全老师不愧是全国优秀班主任,讲课幽默风趣,还附带表演,整个讲座与我们平常班主任工作十分贴近,我们能从中寻找到共鸣点。听了她说的几个事例有很大的触动。</h3><h3>每个孩子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我们的工作是要做一个陪跑员。过去没办法复制,不能改变,我们要想办法让未来更好。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作用(借力),不能永远只满足一方的需求。孩子有一短,必有一长,老师就是要发现孩子的“长”,让他成为有特点的孩子。全老师讲的每个例子中的孩子期初都不优秀,甚至可以说是问题学生。但她用她的真诚、爱心与智慧,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特长,让他们走向成功之路。也许我们的学生生源不好,我们也没有全老师那么好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只要我们都付出真诚和爱心,我相信“蝴蝶效应”会发挥作用的。我们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中等生和后进生上面,尽量降低孩子们走向社会的危害性。我想这样,我们就可以算是成功的老师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Day6</font></b></h1> <h3>《卓越名师自我规划的路径与智慧》——洪成文</h3><h3>普通教师的现状是:很忙!很累!很烦!因此,洪老师总结说,要摆脱这种状况就是要努力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卓越有三要素:专业能力、专业影响力和“牌牌”。卓越要有规划,要有大格局大情怀,做到Double E,并且需要一试再试!</h3> <h3>现场教学:立德树人——探寻国家复兴之路</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Day7</font></b></h1> <h3>《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调节》——傅纳</h3><h3>傅纳老师指出:现在网络上各种报道教师的“失德”行为,大众普遍认为这是职业倦怠或者道德问题,我们能否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呢?去除人性化,很多失德问题可以归结为是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应该予以重视!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事情能过去,但想法未必会随着事情的过去而过去,所以不要纠结于很多执念。</h3><h3>我觉得傅纳老师教给我们理性情绪的ABC疗法还挺有用的。功课做在平时,只要日常生活中常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调节情绪,我相信我们的心理健康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h3> <h3>《日本小学的学校共同体构建:一点教育故事》——高益民</h3><h3>高教授以自己及孩子的亲身经历为主线进行了讲座,跟我们分享了他孩子在日本学习期间他及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想。其中,日本一个语文老师两节课《雪》和《( )母亲》让我印象深刻,短短的两句诗,这个老师的教学设计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作用,真正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的课堂生成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不禁感叹并反思:我们什么时候真正能把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变成启发式教学?我是否能做到?我又要如何去做?……</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雪》</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让太郎入睡</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雪 在屋顶上愈积愈厚</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让次郎入睡</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雪 在屋顶上愈积愈厚</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母亲</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景色</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渐渐地明亮起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多想带着母亲走走</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重吉啊……重吉啊……”</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母亲定会这样与我说这说那</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Day8</font></h1> <h3>《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高金英</h3><h3>高老师多才多艺十分优秀,作为一个退休老教师,仍然被学校返聘,继续坚守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她说好老师应具有的素养有:激情、师德、知识和能力!一场讲座下来,我能感受到高老师真的就是这样一个好老师。</h3><h3>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就必须做好100%的准备。心中有问题,努力求答案,探索有方法,过程有记录,结果有表达!</h3> <h3>《职业道德与形象礼仪》——王恩宁</h3><h3>西装革履、气质优雅、为人和善这是王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表情是人际交往的见面礼,整场讲座他都是面带笑容。莎士比亚说:一个人身上的服饰打扮就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品位和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就该有不同的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很多时候我们确实不知道也没有相应的做好,以后就要把今天所学相应的用起来了。</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Day9</font></b></h1> <h3>《班主任与学生心理沟通》——理念与技能</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姚计海</h3><p style="text-align: left;">姚老师以身边朋友的一个例子(朋友生二孩了,所以把孩子带回国上学,孩子回来上小学二年级,第一天小孩就回家抗议:上课为什么要坐端正?为什么老师爱生气?)引发我们思考:我们定一些规则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把学生变得好教,而不是为了把学生教好。</h3><p style="text-align: left;">教育的本质是心理沟通。姚老师提出的规则教育金字塔确实反映了我们中国现在教育的现状。有效沟通要做到充分的听、充分的看、充分的说。教师要积极的看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独特的、系统的眼光看看学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Day10</font></b></h1> <h3>《履行班主任职责,创建安全的学校》——余雅风<br></h3><h3>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听得我们胆战心惊,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真应该关注法律法规,尤其是与教师、教育有关的法规。有约束就该有保障,我们应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障自己的权益。</h3> <p>《系列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隗金枝</p><p>隗老师以家庭幽默视频《开学》导入,提出问题:如何能让学生高高兴兴来上学,快快乐乐参加活动?她主张班主任工作应该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创设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用活动引领学生完成从他律到自律,从自育到自塑的过程,引导学生们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隗老师是英语老师却拥有数学知识,她的主张让她带的每一个班级都成为优秀班级,真的很赞!她举的每一个活动都是精心设计,特别是“传数”真心让我佩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迁移——自我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更能成功。播种快乐,才会收获幸福。</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Day11</font></b></h1> <h3>《大手牵小手,在“亲子”系列活动中共读、共写、共成长》——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马静</h3><h3>马静老师以她所带班级的亲子活动为例子,通过“亲子阅读——亲子日记——亲子活动”,创建健康生动的班级文化,形成有序、有趣的班级生活,让师生和家长共成长。</h3> <h3>《创新人才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苏君阳</h3><h3>我们是教育大国却不是教育强国,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需要:</h3><h3>1.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的性质。</h3><h3>2.摈弃错误的人才培养观。</h3><h3><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结业仪式</font></b></h1> <h3>17:40分结业仪式在胡老师下开始了,首先学员代表林强老师总结了十天来的所学所想。接着陈紫龙主任致辞,十天来,大家听的时候激动,想的时候心动,希望回去后能够有行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希望蝴蝶效应能在我们县城的每一所学校发挥起作用,希望柘荣的教育事业有新起色。</h3><h3>最后要感谢教育局,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学习让我的教育理念有了些许变化,我将带着问题,运用专家老师们的先进理念去优化教学管理,争取成为能赢得学生的班主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