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每个天色微明的破晓,艾提尕尔的宣礼塔上都会响起阿訇的唤礼声…………………</h3><h3>在这类似朗诵箴言的神秘声音中,喀什噶尔每天似乎就是这么醒来的,不是因为天光大亮,而是因为这种悠扬的召唤。</h3> <h3>由于和内地有俩小时的时差,七点多起来,街上还没有行人,看起来边城的大多数人很喜欢在被窝里享受清晨。</h3><h3>九点钟,收拾好一天所需的东西,准备好证件,带上地图,顺着指北针一路向"艾提尕尔清真寺"🕌️走去。</h3> <h3>"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南疆历史进程的缩影,是喀什噶尔的心脏,既融合了本土维吾尔人的民族审美,亦曾是哺喂这片土地的精神食粮。</h3> <h3>由于来的有点早,就在清真寺旁边树下的椅子上坐下来休息会,几个嬉水的小姑娘清脆的笑声吸引了我,索性和她们玩一会。</h3> <h3>古代喀喇汗帝国、龟兹古国、于阗古国、楼兰古国、高强回鹘国、赛伊迪汗国等国家首都都在新疆范围,她们遗传了优秀的基因,他们几乎不与汉人通婚,这样他们祖辈所遗留下的特性才得以保留,他们一律的都是浓眉,深陷的眼窝,大眼,而且他们的身上有一股特殊的香味。但维吾尔女人似乎都逃不了这么一个现实,那就是发胖,体型走样,这应该和他们的饮食有关。</h3> <h3>她的眼睛像清泉一样透亮。溅了我一身、一相机的水花,这也让她笑的更加开心。</h3> <h3>穿蓝色衣服的小姑娘血统似乎更加纯正,棕色的头发,深陷的眼窝,蓝色的眼珠、浓而长的睫毛,高翘的鼻梁,白皙的皮肤,眼神传情而动神!</h3> <h3>小心一会把衣服打湿了。</h3> <h3>哈哈,裙子被她们打湿了,委屈至极。</h3> <h3>我要走了,再见,可爱的小朋友们。</h3> <h3>艾提尕尔,意为"节日礼拜场所",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全疆穆斯林"聚礼"之地,也是中亚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清真寺之一。</h3> <h3>曾经,整个喀什噶尔都围绕着它生长,4.25平方公里的喀什噶尔老城,便以艾提尕尔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延伸。</h3> <h3>过去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达2-3千人,星期五"居玛日"下午,远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周之内最庄重的礼拜,这时人数约有6-7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来,加上本地的,大礼拜人数可达2-3万人。</h3> <h3>数百年间,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建造与各个时期的政权及重要人物密切相连,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场所,见证着南疆五百多年进程的变迁。</h3> <h3>艾提尕尔所在的这片区域,最初是征服中亚的"阿拉伯大将屈底波"留下的伊斯兰传教士的陵墓,于公元1442年,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的后裔所建,用以祭祷亲友亡灵。公元1537年,时任统治者乌不里哈德尔·米尔扎阿尔伯克,为纪念葬于此地的叔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清真寺,成为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前身。</h3> <h3>16世纪上半叶,叶尔羌汗国的统治者将这里扩建为能够做"主麻日礼拜"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古丽热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人们用她遗留的旅费扩建了清真寺,并取名"艾提尕尔";接着由一位维吾尔族女富翁卓力皮亚汗捐资扩建,并购置600亩田产作为寺产。</h3> <h3>1809年,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伊斯坎达尔对该寺进行了扩建,增盖了拱北式寺门,并在院内开掘了人工湖和水渠。1872年,中亚浩罕入侵者阿古柏为笼络人心,下令对清真寺进行大规模的又一次修缮,重新规划了全寺布局,形成了今天的规模。</h3> <h3>参观完清真寺十一点钟了,街上的门店才陆陆续续开门。穿过广场,走出地下通道,街道上的岗哨对我来说就是安全的保障。看了下地图,离香妃墓有5.6公里,打出租车10元。想打听下坐哪路公交车可以抵达,满站台的人没有一个能听懂汉语的。没办法,找警察。在警察的指点下,乘坐7路公交车到俩亚市场下车,再步行500米左右抵达目的地。来回省了18元钱。</h3><h3><br /></h3> <h3>500米的距离,收获倒挺大,一路上都是各种特色的路边店。</h3> <h3>烤包子的维族父子,倒是很乐意我为他们拍照,我也目睹了面粉是怎样和羊肉、洋葱融合、烤制,变成香甜诱人的美食。</h3> <h3>我猜想:父亲告诉儿子该怎样把握火候,怎样往炉壁上淋盐水,以免包子烤糊了影响口感。</h3> <h3>老头子一时兴起,用维语沿街叫卖了起来。</h3> <h3>走进炉膛,想要探个究竟,炙热的炉火舔舐着皮肤,我立刻能感到皮肤的收缩,而他们日复一日的劳作,已然习惯。</h3><h3>面粉在炉火的炙烤下迅速发酵膨胀,羊肉在面粉的包裹下升温,渗出透亮的羊油,一滴一滴的又滴落在炭火之上,南疆羊肉特有的香味,迅速弥漫了整个街道。</h3> <h3>隔壁家的羊肉蒸包也在上蹿的炉火和沸腾的开水下即将出锅。</h3> <h3>新疆的包子,无论是制作手法,馅料调制,和内地的包子完全是两种概念,两种文化。</h3> <h3>满满一锅抓饭,还没到午餐时间已经卖了一半。</h3> <h3>要了一盘抓饭,特意叮嘱老板:肥瘦相间,份量要足,对了,多来几块羊肉……</h3> <h3>同是烤包子,一家的是圆形,一家的是方形。放假的孩子也在帮老人料理生意。</h3> <h3>这满满一锅羊肉,开饭时间一到,立马告罄。</h3> <h3>不说了,我要的抓饭都上来半天了,早上么吃早点,这会饿的前心贴后心了,赶紧咥。</h3> <h3>抓饭米粒颗颗如珍珠晶莹剔透,粒粒分开不粘腻,再加上一大块羊肉,攒劲地很!吃完结账,15。比城里便宜10块。比大餐厅便宜20。</h3> <h3>吃了份抓饭,俩烤包子,实在吃不下了。邻桌端上来一盘蒸包子,也只能拿来分享一下喽。</h3> <h3>吃完走三四百米就到香妃墓了,也好,散散步,让肚子消化消化……</h3> <h3>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教式的古建筑群。陵墓始建于1640年前后。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霍加而得名。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夺得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更成为17世纪"依禅派"伊斯兰教的首领,名望远远超过其传教大师的父亲。</h3> <h3>香妃墓实际上是阿帕霍加家族陵墓的俗称,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式陵墓建筑。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h3> <h3>此时此刻,我想起了霍达的那本《穆斯林的葬礼》,它让我第一次从书本上了解了穆斯林人的生活习俗,信仰、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的仪式。</h3><h3>时至今日,我依然能感受到彼时霍达丰沛的情感,热烈的笔力,就在小说女主人公韩新月去世之时,深深爱慕着新月的辅导员楚雁潮内心的波澜壮阔…………那段曾经不知赚取了我多少眼泪。</h3><h3>也因为这本书我喜欢上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那句"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是对此曲最好的褒奖。</h3><h3><br /></h3> <h3>从香妃墓出来,特地走了路的另一侧,顺便捡拾些维吾尔族人的零碎生活………</h3> <h3>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热浪席卷整个塔里木盆地,中午热浪滚滚,回来洗了个澡,一中午呆在宾馆就没出去,晚上八点出去寻美食。说是八点,其实太阳还在天空高高挂着,天黑到十一点左右了。</h3><h3>由于地图没有标识,所谓的民族特色一条街在托克扎克北路,加上语言的不同,维族和汉族对美食街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问了几个汉族人,让我跑了好几条冤枉路。最后总算找到了,满街的民族小吃:烤肉、馕坑肉、烤腱子、烤肋子、烤腰子、大盘鸡、鸽子汤、手抓饭、凉粉、酸奶、拌面、刨冰、蜜粽、那仁………</h3> <h3>馕坑肉的制作过程</h3> <h3>硕大的肉串在馕坑里烤制</h3> <h3>进去之后顾客都是维族人,找了背墙,靠角的地方坐着,等待烤肉的时间是漫长的,要了碗酸奶打发时间。</h3> <h3>酸奶就像我们做的蛋羹一样,上面一层奶皮子,取一勺放进嘴里,酸奶冰凉醇厚、口感细腻,奶皮子又有着奶油一样的味道</h3> <h3>馕坑肉</h3> <h3>要之前就细细掂量了一番,该要几串呢?我还想吃其它美食,两串吧。端上来拿手里感觉一串肉足足有半斤重、该怎么把它吃完呢,熬煎啊………</h3> <h3>我观察了一下,周围吃烤肉的人都配有一碗茶水,自己也要了一壶茶水,盛在碗里,根据茶叶的漂浮,判断应该是砖茶、喝了一口,口里的油腻立刻全无,解渴消食。两串肉下肚,感觉自己不是吃烤肉,而是整整吃了一只羊啊!</h3> <h3>还想吃的太多太多了,现在只有看的份了,要了份刨冰坐在街边,就这么看着满街的人来人往……</h3> <h3>冬天窖藏的冰块,加上蜂蜜、酸奶、调制而成。</h3><h3>我让老板把碗抡起来调制,老板手艺不行,洒了一地,满地奶昔,可惜呀,呵呵呵</h3> <h3>由于手艺不行,端上来我对刨冰的卖相也不给赞,一般般。</h3> <h3>九点多了,该溜达回去了,路过一条小巷口,里面手推车上的蜜棕吸引着我拐了进去,看着就很棒!</h3> <h3>这里的蜜粽和我们的不一样,糯米被粽叶紧紧的包裹,枣的个头很小,用一根扁平的木棍把糯米压扁,摊平,切断,浇上蜂蜜……</h3> <h3>最后再配上一勺奶昔……</h3> <h3>这里的人饮食习惯既有游牧民族的特点,又有中亚各国的习俗、喜欢吃面包,甜点🍮、果汁、奶昔、干果、果酱………</h3><h3>蜂蜜和奶昔的搭配,酸甜的味道刺激着你的味蕾,加上口感弹牙的糯米.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h3> <h3>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途,长的是人生。旅行,能让你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h3><h3>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 — 2018·7·16·喀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