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家就住在大连泡崖子的泽龙湖公园旁,推开窗户就能见到公园里的柳树林。每到夏日,听蝉叫是很惬意的事情。</h3> <h3>夜晚的柳树林里很寂静。清晨,当雾慢慢散去,睡梦中的树叶和青草盖着露珠还没有苏醒的时候,蝉便开始叫开了。</h3> <h3>“知—了、知—了......”,一蝉鸣,群蝉和,这边叫,那边和,独唱顷刻变成了大合唱。</h3> <h3>据说,蝉的家族中的高音歌手是一种被称作“双鼓手”的蝉。它的身体两侧有大大的环形发声器官,身体的中部是可以内外开合的圆盘。圆盘开合的速度很快,抖动的蝉鸣就是由此发出的。这种声音缺少变化,不过要比丛林金丝雀的叫声大得多。</h3> <h3>我不知道我家门口的蝉是不是这一种。</h3> <h3>古往今来, 蝉那“知—了,知—了”的鸣唱,曾使无数多愁善感的诗人们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h3> <h3>“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蝉声响亮而高远,对此古诗中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比如:南朝诗人萧子范就曾在《后堂听蝉》一诗中这样写到:“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h3> <h3>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一诗中也写到:“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h3> <h3>而唐代另一位诗人卢同在《新蝉》一诗中对此描写得更为形象生动:“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h3> <h3>其实,蝉本无情感,诗人们仅以蝉鸣抒发个人思古之幽情罢了。</h3> <h3>古人还以蝉餐风饮露,视为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h3> <h3>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h3> <h3>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h3> <h3>太阳慢慢升起,光线透过密密的树叶,渐渐洒满公园的湖面、甬道和草地,此时,伴着晨练的人群,蝉鸣早已连成了一片。</h3> <h3>我习惯地听着蝉鸣,思绪却回到了孩童时代。那时的家也是住在一个大大的水塘旁,水塘的周围长满了柳树。每到夏日,捉蝉是我和小伙伴们的一大乐事。蝉趴在高高的树上,用手是捉不到的,又没有网,怎么办?我们用纱布包着两把白面,在水里又洗又揉,洗掉了粉,留下的就是面筋了。把面筋粘在竹竿头上再去粘蝉,那蝉即使用吃奶的劲儿也是逃不掉的,保证一捉一个准。</h3> <h3>过去,我听老人说,蝉是喝露水长大的。其实这是个误解。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它用像针一样中空的嘴,刺入树体,吸食树液。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唯独蝉蜕下的壳,叫蝉蜕,可以做中药材。</h3> <h3>老百姓都习惯地管蝉叫“知了”。因为它总是“知—了、知—了”地叫,所以,我说蝉是最傲慢最不谦虚的昆虫。</h3> <h3>一天,一只蝉忽然飞进了屋里。我捉到它并放在纱窗上。怎么不叫了?我轻轻地按它,也只是发出“呜呜”的闷声,好像是在发泄不满。不到4岁的外孙女在一旁说:“知了离开小伙伴了,它不满意了。还是放了它吧。”善良的童心提醒了我,我随手把蝉放飞到窗外。谁知我刚一松手,它就“知—了”一声飞走了。仿佛是在傲慢地叫着:“知道了吗,我就知道你会放走我的!”</h3> <h3>公园里,柳树枝头上的蝉仍在声声不断地鸣唱。而且越是烈日当头,蝉声越烈。抑扬顿挫,不知疲倦。此起彼伏的蝉声让我在这炎热的季节里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生活。就像春天里的细雨润物,秋天里的枫叶满山,冬天里的白雪纷飞,蝉作为自然界里的一种生灵,是夏天不可或缺的风景。</h3> <h3>是啊,蝉是一种多么美妙的生灵啊!有蝉鸣的地方,就有青山绿水;有蝉鸣的地方,就有绿树成荫;有蝉鸣的地方,就有一群活泼可爱的顽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