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下午的一场暴雨,带来了清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完成工作后,雨后的傍晚骑行共享单车逛北京城。穿行在浓荫如盖、槐花飘香的大街小巷,沿着景山公园的红墙,一路掠过无数美丽的风景。偶尔有槐树上的雨滴和花瓣,飘落在身上、脸上,冰冰凉凉的,</font>雨后的骑行,特别的快乐和清爽。</h3><h3><br></h3><h3>半个多小时后到达南锣鼓巷,已是暮色四合,又见黑云压境,刚刚走进古巷街道,雨就大滴大滴落下来。我赶紧取出雨伞撑开,顷刻间,狂风骤雨裹挟而来,雨伞挡也挡不住,措手不及的游客慌慌张张地往商店里拥,古巷两旁的商店,瞬间挤满了游客,巷子里一下子空了许多,狂风摇曳着大树,雨斜泼着……</h3><h3><br></h3><h3>一会儿风小了,雨如注地下着,密密地织成一道道雨帘,映衬着店铺五光十色的灯光,竟也十分赏心悦目。街道的地面不多久形成了小溪流,雨滴就像百万颗珠子,洒在在水面上开出许多小花,槐树的花瓣儿随着流水漂浮着……有的游客干脆脱下鞋子,光着脚丫走在这青石板的古巷里……</h3><h3><br></h3><h3>我驻足的是一个鞋店,对面的是德国积木店,玻璃橱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积木,另一个店铺的名称“过客”,我们这些过客欣赏着雨中的古巷,都拿出手机来拍,大家都互相被装到风景里了。</h3><h3><br></h3> <h3>雨渐渐小了,巷子里的游客又渐渐多了起来,五颜六色的雨伞像开在巷子里多彩的花儿,湿漉漉的青石板倒映着灯光人影。古老的建筑,配着光怪陆离的灯光和充满个性的店名牌,橱窗里展示着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工艺品或食品。</h3><h3><br></h3><h3><br></h3><h3>走在这条巷子里,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象是一个个北京古老文明与现代艺术的的融和展示——泥人、陶笛、剪纸、丝绸、兔儿爷、银器、冰淇淋、双皮奶、糖葫芦(水果)……各种各样,应有尽有。店铺从门牌到室内的摆设、橱窗物品的布置,用以点缀的物件或花草,无不体现着主人的独特匠心,吸引着游客在橱窗前驻足,留影。我独自徜徉在人群中,欣赏着这一幅幅美丽的风景,不断地用手机拍、拍、拍,留下这让人心仪的镜头。</h3> <h3>后来雨全停了,天变亮了,被大雨洗过的房屋、大树、街道、小巷,好像擦过一层油,特别的光亮。店铺门前的积水退去,留下的槐花瓣就像铺了一层地毯,让人不忍踏足。古巷里又充满欢声笑语,热闹起来了。</h3><h3><br></h3><h3> 看美景,品美食,雨中,邂逅南锣鼓巷,真是一次视觉和味觉的盛宴,心灵感受到的是一次北京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正如下图这个店铺老板的宣言:“我与世界的关系,我们用艺术来解读。”</h3> <h3>这是一家收藏店,门口这几个花盆尤其可爱,来一个特写</h3> <h3>7点多,雨后蓝色的天空</h3> <h3>这店铺门眉的是石雕的,与众多北京建筑不同,可惜被这块毫无特色甚至煞风景的门牌遮住了。</h3> <h3><font color="#010101">各种各样的鼓</font></h3> <h3>仔细看看,这些美丽的玫瑰花是什么?</h3> <h3>这里也有马迭尔,这幢楼很美,可惜夜色里拍不清晰。</h3> <h3>附上百度百科关于“南锣鼓巷”的介绍</h3><div>一、标签:蜈蚣街</div><div>二、概况:3A级景区。南锣鼓巷是北京东城区的一条很古老的街道,南锣鼓巷街道不宽,仍保持着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规划。其南口在地安门东大街,北口在鼓楼大街。它始建于元朝,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各有8条对称的胡同,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从外形看犹如一条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是北京市重点保护的四合院街道。从南至北,东侧的八条胡同是:妙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西侧的八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div><div><br></div><div>南锣鼓巷</div><div>元代将大都城规划为50坊,今南锣鼓巷的位置正是“昭回坊”和“靖恭坊”两坊之间的分界巷。明代将北京内城分为28坊,将“昭回”“靖恭”二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南锣鼓巷的位置正是该坊的南北中心线,巷名为“罗锅巷”。此名有可能是从元代沿袭来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已将明代的罗锅巷改称南锣鼓巷,并将鼓楼东大街中段路北与南锣鼓巷相对的街道称为“北锣鼓巷”。北锣鼓巷在元代为“灵椿坊”与“金台坊”的交界,明代仍为两坊,此两坊的南半部在元代均为官署和寺院,且在明代没有大的变动。清初南、北锣鼓巷均属镶黄旗。清廷规定北京兵、民分城居住,八旗兵住内城,汉民等住外城。南北锣鼓巷的定名,应早于乾隆十五年,当在清初。</div><div>自清初至三四十年代,南锣鼓巷内的10多条胡同中由满族镶黄旗户逐渐发展而成。既有大户世家,也有不少小户市民,居民逐渐稠密。南锣鼓巷内的小商号也发展起来,有粮店、菜店、油盐店、猪肉铺、羊肉铺、切面铺、蒸锅铺、炸货屋子(制作焦圈、油炸鬼)小酒铺、饽饽铺、豆腐房、煤铺、井窝子、砖瓦麻刀铺、席箔铺、棚铺、黑白铁铺、喜轿铺、杠房、医馆、药铺、裱糊铺、理发铺、成衣铺、绱鞋铺、绒线铺、文具店、茶馆、当铺等。虽然规模都不很大,但近30种行业也比较齐全了。至于大的商号如绸缎店、茶店、大饭店、金店、银号等,则云集在地安门外大街、鼓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