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厓门有海记忠烈;古井无波印碧空。</span><br></h3><h3> </h3><h3></h3> <h3>古井人民会堂</h3> <h3> 古井位于新会南端,银洲湖东岸,东与沙堆镇接壤,南邻珠海市斗门区,西望崖门镇和双水镇,北接三江镇和睦洲镇,扼银洲湖出海口之咽喉,是银洲湖出海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又是著名侨乡。宋代时为厓山孤岛、南宋行朝最后驻地、崖门海战古战场。1952年属新会第八区,1955年为古井区,1958年初分为古井、崖东、沙梅、那岭4个乡,同年后为古井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1996年,面积112.3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镇政府驻古井墟镇,距会城镇29千米,辖石苑、南朗、洋边、网山、岭北、长沙、竹乔龙、霞路、文楼、古泗、洲朗、玉洲、管咀、慈溪、奇乐、官冲、三崖、古井墟镇18个管理区(行政村)。
至于镇名,源于圩名,圩名源于村名,村名源于该村南靠龟山,山脚有一埕形的古老水井。<br></h3> <h3>古井人民会堂</h3><h3>赵崇卓
南来北往莫辞频,一担千斤何计辛。
终教会堂平地拔,仰望谁不颂前人。<br></h3> <h3>咏古井烧鹅</h3><h3>止戈</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傻傻莫非我,</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餐餐食烧鹅。</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还望谁记得,</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红掌拨清波。</h3> <h3>文炳阁</h3> <h3>咏文炳阁(排律)</h3><h3>吴美梨
巍巍立故园,虎气啸云天。
崛起龙蛇笔,雄书锦绣篇。
七层撑铁骨,八角砌金边。
雕艺惊恒古,神威震史前。
雄奇何典雅,伟岸自岿然。
太祖腾紫气,茶山铺锦笺。
凌云翔雁影,奎阁翥飞鸢。
俯瞰银湖美,遥观绿野妍。
登临开慧眼,纵览醉心田。
晴煦千家耀,祥光十里延。
昂头听宇籁,举手戏岚烟。
傲视罡风凛,笑看满月圆。
沧桑经世历,人事几回迁。
德育钟灵地,才开智慧泉。
吴宗承福荫,俊杰跞峰巅。
先哲铸鸿举,后昆步圣贤。
鹏飞丹凤舞,马跃凯歌旋。
恩泽一方土,情牵万里缘。
壮哉文炳阁,炳蔚耀山川。
文笔兴崇让,风流万古传。
咏文炳阁
吴美梨
千古风流千古韵,沧桑喜看笑浮云。
茶山当纸湖为砚,挥写家园锦绣春。<br></h3> <h3>笔点青云</h3> <p class="ql-block"><b>咏文炳阁</b> </p><p class="ql-block">止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一</p><p class="ql-block">茶山文笔点星空,蔽隐人间黛色中。</p><p class="ql-block">窗外凌云更沐雨,翰章虎变逐吴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二</p><p class="ql-block">文笔凌云啸虎踪,茶山挹翠出尘中。</p><p class="ql-block">蘸来厓海一湖墨,且待春风染碧空。</p> <h3> 文炳阁,文楼族人称其为"文笔"或"凌云塔"。该塔高约28米,是一座七层的仿楼阁式砖木结构的八角塔,为吴氏宗祠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被视为吴氏宗祠的"虎尾"。塔初建是五层,后加建两层。站在文炳阁前仰望长空,蔚蓝的天空作纸,文炳阁作笔,云彩作墨,如一支硕大的笔在仰写天文。文炳阁正门刻有"文章光壁府、炳蔚耀星垣"楹联;第二层窗口有联"文耀九天沛雨露、武开三国大经纶";第七层圆窗口有联"窗外雨余书带润、楼头风过笔花香"。另外,在第六层窗口上有"凌云"二字石刻。可惜,二、七层对联经风雨冲刷,字迹已模糊不清了。而有意思的是,正门石刻楹联"文章光壁府 炳蔚耀星垣",中的 "章"字下面的"早"字一竖穿头,寓意文楼族人"文章通天"。"凌云"二字刻在塔的第六层,而非最高的第七层,寓意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h3><h3> 文炳阁是一座塔,传统的塔都建在山顶或坡地上,而文炳阁后面就是茶山,为何不将其建在茶山顶,而是居中平地而建呢?文楼乡亲就认为,先辈希望后人能奋发图强,平地育英才,山前出高徒,要子孙后代不怕因有后山阻路而退缩,更不能因高高在上而固步自封,要在平凡艰苦的环境中奋发向上。</h3><h3> 从对文炳阁的造型和对联的意境来看,文炳阁被称"文笔"一点也不奇怪了!</h3><h3> 文炳阁几经风雨雷击及虫蛀侵蚀,于1984年重修,并将其内层的木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已列为新会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炳阁,在文楼人的心目中就是一支"文笔",标示着文楼族人几百年来对耕读文化的向往与传承,以祈望文楼村文化昌盛,代代文笔赛风流。( 吴英健/ 文)</h3> <p class="ql-block"><b>题文楼乡小学旧照</b></p><p class="ql-block">止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奎阁祖祠何壮哉, </p><p class="ql-block">堂前崇让启蒙开。 </p><p class="ql-block">书声朗朗莺声远, </p><p class="ql-block">花语嫣嫣燕语回。 </p><p class="ql-block">文笔挹青传六艺, </p><p class="ql-block">砚池泛影觅三台。 </p><p class="ql-block">如斯风雅如斯梦, </p><p class="ql-block">如此桃源可复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百年母校</b></p><p class="ql-block">止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校</p><p class="ql-block">历百年的春风</p><p class="ql-block">沐百年的雨露 </p><p class="ql-block">朗朗的读书声</p><p class="ql-block">随着敲响的钟声</p><p class="ql-block">悄悄的静静地</p><p class="ql-block">下堂了…</p><p class="ql-block">文炳阁下</p><p class="ql-block">崇让堂前</p><p class="ql-block">不見了学童的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沒有了老师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她不会己成为过去</p><p class="ql-block">她仍然存在</p><p class="ql-block">我的母校 </p><p class="ql-block">文笔还在书写白云</p><p class="ql-block">课堂依旧春风…</p><p class="ql-block">(写于2011/9,修改于2023/11)</p> <h3>古芒</h3> <p class="ql-block"><b>沙堤古芒</b></p><p class="ql-block">止戈</p><p class="ql-block">开枝散叶荫村旁,</p><p class="ql-block">果有余香叶煮芳。</p><p class="ql-block">春露秋霜风雨急,</p><p class="ql-block">如今是否更苍苍。</p> <p class="ql-block"><b>忆儿时饮品芒果叶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止戈</p><p class="ql-block">芒树婆娑夕照中,</p><p class="ql-block">叶黄点点舞秋风。</p><p class="ql-block">旧时月露煮新雨,</p><p class="ql-block">清香满屋饮几盅。</p> <p class="ql-block"><b>新会陈皮</b></p><p class="ql-block">止戈</p><p class="ql-block">新会风光地,茶枝柑传奇。</p><p class="ql-block">膳茶一味调,本草百年知。</p><p class="ql-block">果熟不怜肉,皮陈更合时。</p><p class="ql-block">甘香谁釀出,岁月是宗师。</p> <h3>芒 果 树</h3><h3>
踏上了接龙桥
远远的望着那粗壮的身腰
枝繁叶茂
步入塘边沙堤
那些龙眼荔枝显得多么渺小
多少年的風雨
阳光照耀
流经的小河
年年月月
风过来
沙沙的飘下来的树叶
带着茶的清幽
偶然间
象一个惊喜
捎给你的人生
果的香甜<br></h3> <h3>接龙桥</h3> <h3>题文楼接龙桥
赵崇卓
石板长桥步履频,只缘爱听水流春。
若然再把门楼过,更觉乡风似酒醇。<br></h3><h3><br></h3><h3>韵和霞轩《题文楼接龙桥》</h3><h3>止戈
横卧楼前笑语频,水流水退百余春。
沉沉石阵连乡土,沙岸仁风代代醇。<br></h3> <h3> 近日返乡,到北极殿门口周围观望,感到非常高兴。看看这边古桥古闸石碑,那边古荔古芒古坭楼。古庙门前是蓝天碧水的鱼塘,虾跃鱼欢;面朝小坑,坑水涓涓而流。古树苍翠,鸟语花香,风景秀丽,人来人往,四通八达,真是风景这边独好!</h3><h3> 这幅美丽的画景,到处充满古朴的味道。真是庙、塘、桥、闸、坭楼、古芒,咫尺相间、相配、相融,着实如诗如画。是古村风情和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美好自然风景。是文楼人的自豪和骄傲!这些历史遗物是祖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古井地区独一无二。是文楼的瑰宝,充满灵气,满门瑞气,处处吉利,人人福气,世代源远流长,这些历史遗物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价值。我们一定要传承好、保护好、珍惜好和发展好。这些历史遗物又是见证时代的身影和历史的变迁。代代相传、共同珍惜、共同享受。</h3><h3> </h3> <h3>壁府耀三台</h3> <h3> 已建百多年的北极殿,传说北帝在武当山修道40多年,功成果满,白日开天,被封为太玄。过去,每个神诞都隆重热闹,特別是三月初三北帝诞,是家乡最隆重盛大的大喜日子。喜逢佳双千家欢,舞狮游行万家乐。为庆贺北帝诞,活动丰富多彩,阵容鼎盛,有祭神、游行、抢炮、演戏等盛大活动。现在,每年的玉皇大帝诞、观音诞、北帝诞、盂兰、功果等等。依然香火鼎盛,人声鼎沸,信众如潮,炮竹声声。善男信女,祈福祈寿,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h3><h3> 古庙又是岭南建筑的风格,特别是屋顶上的彩色瓷片雕刻,如琢如磨,砌成碧玉,一砖一瓦砌成,工艺一流。庙里的石雕、砖雕、木雕造型逼真,构思奇特,精雕细刻,人物、鸟兽、花木汇成一体,各具特色表现典型艺术风格。雕刻的内容是象征吉祥、富贵、平安和幸福。庙里的匾额楹联和古字古诗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精妙典雅。古庙规模宏大、气魄宏伟,是保佑乡亲们平安吉祥的神圣之地。</h3><h3> 古庙南边唯一的一棵沙堤古芒,已有百多年树齢。省的报刊曾有报导"沙堤香芒、肉厚皮薄、核颇为小、甜香可口、皮黄可爱。"古芒是家乡之瑰宝。一片芒果叶曾影响全球,在世人面前受称赞、受喝彩!今时今日在美国居住的乡亲有人摇电话到加拿大的亲人要芒果叶泡茶。从这一事就想到生长文楼这片土地上感到光荣和自豪!想到芒果叶茶,值得寻味,沙堤芒果叶有独具一格、得天独厚的地质优势和水质优势。对唯一的一棵沙堤古芒要珍惜和爱护。</h3><h3> 还有牌楼普照,光辉千古。石桥奇观,接龙献瑞。坭楼(南楼)屹立,世代昌盛。家乡现有的坭楼可数无几,站在坭楼上可以举目看山,緑緑葱葱山是宝,低头看水,水波涟涟。眼望古庙古桥古闸古鱼塘,像世外桃源,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享受其中,沉醉其中。</h3><h3> 村委领导为了建设新的景区,已绘制一幅美丽的蓝图。新的一年会把北极殿对面坑堤岸周围建成新景,建成更美丽的休闲公园。使村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展现出淋漓尽致,很快会建成亭台楼阁古朴幽美致雅的地方,是家乡一流的休闲、健身、娱乐融为一体文化胜地,是民生建设的一项大工程。</h3><h3> (摘自 2011/4 第104期《文楼乡音》 吴北顺 / 文 )</h3> <h3>北极殿</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沙堤古庙,位于文楼村接龙里。建于清代,有村民专门管理。坐东北向西南,由圣母殿、文武殿、北极殿、冥王殿、沙堤</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寺等建筑组成建筑群,五路三进,通面阔23米,通进深26.6米,占地面积614平方米,后殿高8.5米。硬山顶,博古脊上饰有陶整鱼及珠宝,五岳火山墙,筒板瓦屋面,青砖墙身。中路北极殿的石匾额阳刻“北极殿”三个字,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鲍俊于道光戊辛年书写。两侧楹联为光绪甲申年进士翰林陈华耿撰写的“位隆北极;德普南天”。头门后香亭,卷棚顶。后殿为十五杪架,设神台奉北帝,中路左侧为冥王殿,各二进一天井。各庙头厅梁架刻有精美的人物和花鸟图案,正门额匾、石柱刻有多副楹联,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吴北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h3><h3>北极殿</h3><h3>止戈</h3><h3>寺庙香燃三殿连,隄塘映照又连天。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功名利禄冥冥在,<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欲望源源化紫烟。</span></h3></h3><h3><br></h3><h3>题文楼庙宇群</h3><h3>赵崇卓
庙宇鳞臻一字开,香烟馥郁绕楼台。
斯民最有虔诚意,康泰年年履约来。
<br></h3><h3></h3> <p class="ql-block"> 北极殿在文楼南面,行过接龙桥,进入文楼闸口转右即达。</p><p class="ql-block"> 根据香山进士鲍俊所书"北极殿"落款有"道光茂申"推算为1848年左右建成,但是其建造前后过程鲜见文献记载。这片建筑总共有三殿一庙一寺,从左至右是聖母殿,联:聖功资利涉,母德在安澜;文武庙,联:允文允武,乃聖乃神;北极殿,联:位隆北极,德普南天;冥王殿,联:冥中有主,王者无私;沙堤寺,联:沙弥施法雨,隄岸普慈云。殿内有里人吴铁梅所撰写的对联,其一:仰观天文廿八宿周天运天枢北辰居其所而不动,俯察地理卅六度出地尊地柱上帝位乎极以无为;其二:标乙座而宅辰枢纬纬经经宗动九重瞻斗极,真乾天资坎水巍巍荡荡神灵千载奠沙隄;其三:胡然而帝胡然而天维嶽降神惠此南国,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盛徳在水譬如北辰;其四:上款:光绪十年岁在閼逢涒滩冬月里人吴荣泰拜撰 上联:心中敬帝西尚白帝南尚赤帝同仰北宫黑帝;下联:头上有天儒称昊天释称慈天何分道教玄天。下款:沐恩弟子吴德根偕弟 德豪德洁 德质保艺 姪宜庆敬酬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另还有头门刻石檐柱楹联上款:光绪十年季冬吉旦 顺德黄玉堂敬书 上联:功能参两大明理阳幽察阴帝德王灵迓鸿釐者恒绥福履;下联:事业炳千秋左文教右武略苍生赤子列虎拜者咸肃观瞻。</span></p><p class="ql-block"> 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天人感应的思想,他们相信天上星宿的运转和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先民就把永恒不动的北极星神格化,奉为北斗星君。古时统称北方的七星:斗、牛、女、虚、危、宝、壁七宿为玄武,也就是指北斗星,据《礼记》所载:「前朱鸟,而后玄武」。朱鸟是指南方的七星。中国古代把天上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又把二十八宿分为东西南北四组,每组七个星宿,想象成一种动物形象。根据五方配五色的说法,即成为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龟蛇)所谓「四象」。</p><p class="ql-block">龟为「四灵」(龙、凤、麟、龟)之一,蛇也被认为是有神性的灵物,这两种爬虫颇受古人青睐。北方玄武七宿遂被想象为龟蛇相继之形。最初,玄武与青龙、朱雀、白虎,同为道教的护法神,是普通的小神。以后玄武异军突起,逐渐成为道教大神,被说成是奉玉帝之命镇守北方的统帅。历代帝王封其为真君、帝君、上帝,步步高升。因为宋代皇帝避其祖赵玄朗名讳,改玄武为「真武」。宋神宗时立为玄上帝,这就是星神的人格化。</p><p class="ql-block"> 按道教的说法,「玄」乃龟蛇,位于北方,色黑所以称玄。玄武以龟蛇合体以应北宿之象,俗信天界帝王位于北极,乃天一之帝,应兆虚危,司经纬于北,为北方壬癸至灵神,金阙真尊应化身。「玄天上帝」乃北极玄武星君的化身,道教尊上帝为「三元都统帅」,为万法教主称号,统管三十六元帅,其神威赫濯,灵验无比,是道教灵威最盛,信仰最广的神明之一,尊「玄天上帝」为道教灵威鼎盛高级神明,奉祀于「北极殿」或「真武殿」。早在汉朝,人们即盖庙奉祀「玄武真君」。到了宋朝,开国皇帝名字之「胤」与「玄」字意义相关,为了「避讳」,改称「玄武」为「真武」。可是到了宋真宗时,亦为了「避讳」,又把「真武」改回「玄武」。千年间,「玄武真君」都只称「君」、「师」,未曾称「帝」。相传元朝未年间,某次朱元璋战败,逃入武当山真武庙,避过追兵,逃过大难。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即位后感念真武救命之恩,下令改建真武庙,重塑金身,又谢赐御题「北极神殿」匾额,加封号为「玄天上帝」。</p> <h3>文楼坑</h3> <h3>文楼坑</h3><h3>止戈</h3><h3>文楼坑水出山中,润泽沙堤果硕红。
古树仁风皆入画,接龙桥上有苍穹。
</h3><h3><br></h3> <h3>小 桥 流 水</h3><h3>
流着的水
只管嬉笑忘了思想
虾毛魚仔露了模样
沙里的黃蚬开着天窗
綠悠悠的田里农民插了秧
河水退了又涨
水满了
象一块明鏡
倒影着闸门口的石桥
碧水蓝天是我们的泳场
做条小魚吧
不会伤感也无惆怅
过了小桥
是我故乡<br></h3> <h3>咏文楼</h3> <h3></h3><h3>咏文楼</h3><h3>止戈</h3><h3>青山缭绕茶山翠,让德仁居梦几回。
直把池塘当砚海,凌霄一笔见蓬莱。<br></h3><h3><br></h3><h3>咏文楼</h3><h3>吴永亮</h3><h3>茶山忍看本荒芜,一袭仁风万物苏。
让德灵源滋宝地,楼台栉比上河图。
咏文楼</h3><h3>赵崇卓
庭前桑梓院中筇,斯地因循季子风。
倘使众生传让德,乾坤何处不春融。
</h3><h3>题吴振武故乡图片诗</h3><h3>赵崇卓
一砖一瓦忆悠长,袅袅炊烟巷陌香。
几度家山频入梦,何时再倚旧门墙。<br></h3><h3></h3> <h3>耿光堂</h3> <h3></h3><h3> 新会区古井镇霞路村,90%以上都是赵姓居民,是宋朝太宗皇帝的后裔,因此霞路村又被称为“皇族村”。据霞路村族谱记载,霞路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公元1271年,蒙古忽必烈入侵中原,建立了元朝帝国。由于宋朝弱势无能,被元军追杀从福建逃至新会厓山,当时,跟随端宗皇帝赵昰来到新会的有宋太宗赵匡义的第十一世孙、上柱国大夫赵逊崖。公元1278年,端宗死后,赵逊崖参与陆秀夫、张世杰等人策立了端宗之弟赵昺为帝(时年9岁)。公元1279年,丞相陆秀夫和张世杰率领宋军在崖山与元军交战失败后,陆秀夫背着宋帝赵昺在崖门投海殉国,赵逊崖也投海殉国,死前,赵逊崖因惧怕元兵诛杀儿子良钤(6岁)、良骢(4岁),把儿子托给琼州太守林玄辅
林玄辅受宋室皇族托孤而隐居新会,他把两孤儿改名为林大奴、林二奴养匿于新会睦洲。元朝20年(1283年),林大奴与林玄辅之子林桂山聚兵万余起义。后起义军被元朝镇压,林大奴与林桂山同时被杀。林玄辅去世前遗嘱林二奴日后要恢复姓赵,不致“天水混入西河”(赵姓是天水堂,林姓是西河堂)。明朝洪武年初,二奴的子孙恢复姓赵。以后,赵族为报答林玄辅存孤大恩,凡有祭祀祖先,一定要先祭林公,后祭自己的祖先,此例一直延续到现在。当年的赵良钤早死无后,而赵良骢生有两子,长子友通又生三子:长子宗远,后居台山浮石;次子宗述,年幼早死;三子宗逞,字彦祥,号居霞,公元1374年,由睦洲迁居古井,重新回到了先人当年滔海殉国的这片古战场,为的似乎就是对祖先的告慰。立村“霞路”。宗逞公成了这一宋室皇族村的开基始祖。
沿着村口池塘前行,便会看见一座古色古香,颇具官邸气势的祠堂,这便是村里最具规模的祖祠“耿光堂”了,檐下挂着两个写着“赵”字和“上柱国大夫”的大红灯笼那正是纪念当年追随帝昺滔海殉国的第十一世祖赵逊崖。这座由宋朝皇室幸存后裔兴建的古祠堂距今360多年,尘封着元兴宋亡的沧桑历史。耿光堂始建于明末清初,这座积淀了丰厚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底蕴的古祠,因加上“皇族村”的神秘色彩,一直备受霞路村赵氏族人的呵护,至今仍保存得较为完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耿光堂就被列为新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耿光堂的建筑艺术也彰显皇族风范,令人叹为观止。耿光堂大门门楣上的花岗石门匾阴刻“宋宗室亲臣赵公祠”八个大字。大门两边的墙壁上还绘有七幅色彩斑斓的瓷彩壁画,其中的双龙戏水图,画工精细,栩栩如生,大有呼之欲出之势。祠内采用传统的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木构架,最具特色的是祠内第一进、第二进采用斗拱系板承托屋面重量,斗拱由雕刻精美的驼峰承托,系板镀雕成飞龙祥色,再架于梁上,每组斗拱曲线优美,造型丰富,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木构架的结构与造型紧密结合的艺术特点。史迹及古建筑学家称赞其木雕工艺精湛,完全可以跟蜚声中外的广州陈家祠相媲美,是十分珍贵的传统岭南建筑艺术瑰宝。
近百年来,耿光堂一直用作霞路学校的校舍,但年久失修,于2002年初被列为危房。为保护文物,弘扬“皇族村”文化,霞路村委会及旅美乡亲赵尚贤先生、香港乡亲赵宝莲女士等大力发动,海内外乡亲积极响应,共筹得款项100多万元作修缮费用,该工程于2004年11月竣工。祠堂后座正面供奉着宗室的祖宗牌位,两侧则悬挂着宋朝历代皇帝画像,其中最后一幅,就是在宋元崖门海战中滔海殉国的那位末代小皇帝赵昺。墙上镜框里还记载着其皇室家谱,且一直记载到今天。作为寻根问祖、缅怀先贤的一方殿堂,耿光堂见证了侨乡几百年的历史沧桑。<br></h3><h3>(摘自《走进“皇族村”古井镇霞路村》
新会侨刊记者 徐锡琨 黄江萍)<br></h3><h3><br></h3><h3> 公元1279年,宋元崖门海战,宋太宗赵匡义的第十一世孙、上柱国大夫赵必樘在殉国前,托孤他人,留得血脉。其后代于公元1374年迁居古井霞路村,成为宋朝皇室后裔在霞路的始祖;霞路,成了古战场周边几大赵宋皇族村之一,600多年悠久历史,古村落底蕴深厚,顺利跻身广东省第五批古村落。<br> 霞路村位于古井墟偏北一公里,由上联里、下联里、田寮里、五福里、仕路等5条自然村及天成圩组成,面积9.86平方公里,全村户籍人口近4000人,90%以上都是“赵”姓居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聚落呈“丁”字形分布,是一个发展和谐的古村落,积淀了丰厚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底蕴。霞路村近年来主要发展农业,主要作物有水稻、水果、水产、甘蔗和蔬菜,现多种植新会柑。<br> 霞路村现存有宋宗室亲臣赵公祠(耿光堂)等20多间祠堂,还有五福里华侨村、“百岁流芳”石牌坊、霞路村北闸旧牌楼、田寮村东闸旧牌楼、五福里北闸旧牌楼等古迹。霞路村还是著名传统民间工艺——新会葵烙画扇的发源地,有远近驰名的标志性食品——古井烧鹅,民间传说丰富,这些都极具研究价值。(古井信息)</h3><h3></h3> <h3>
谒耿光堂</h3><h3>赵崇卓
又值秋高谒祖祠,行来一步一沈思。
举头再读群英谱,代代毋忘复汉仪。<br></h3> <h3>霞路百岁牌坊</h3> <h3>题百岁牌坊</h3><h3>赵崇卓
缘何百岁赐牌坊,几许世人思索长。
大道千古循一例,怀仁种善德流芳。<br></h3> <h3> 新会区古井镇霞路村东联里的东面,有一座早迎朝阳,晚接归鸟的全花岗石结构的牌坊,她就是百岁流芳石牌坊。</h3><h3> 石牌坊通高6米,宽8米,4柱3间。鳌吻檐,火焰宝珠饰顶,工艺精美,结构稳固。是四邑地区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现在是江门市新会区保护文物。</h3><h3> 牌坊正面正上方竖写"圣旨"两字。紧下横写"百岁流芳"4个一尺见方楷书大字。右侧间上书"东方进颂",左侧间上书"南极增辉",均横写。背面同样位置,对应是"恩荣","升平人瑞","霞山寿巩","天水源长"。所有字体均是稳重的楷书,大气磅薄。</h3><h3> 从以上文字,很容易读出,这座牌坊是因为霞路赵姓出了一位百岁寿星而得到皇帝恩赐兴建,以志纪念。笔者在东联里土生土长,但幼时未见上述文字,所见者皆诸如"饮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此类的极具时代特征的宣传文字。一直延至1985年12月31日,南海影业公司拍摄《加州来客》(吴海燕主演,未闻上映),选中此牌坊作为外景点,拍摄一妇人在牌坊上吊的场面,才由摄制组出资雇人清除了覆盖这些文字的砂石灰,如此刚劲的字迹才重见天日,闪烁豪光。检视这些文字,笔者不能不佩服乡彦,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以时代的面纱,保护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石牌坊才幸免于"大革文化命"之难,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h3><h3> 笔者还记得,幼时,仍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某天,一群青壮年,带来大缆,要拖垮石牌坊,把石料移作他用,为"抓革命,促生产"竭尽绵力。尚幸,长辈们得知后,一个个把自家的后生叫走,石牌坊才又逃过一劫。</h3><h3> 多灾多难的时代,幸得有有先见之明的乡彦千方百计保护,石牌坊才得以至今仍屹立人间。</h3><h3> 据该石牌坊纪念者赵宗籍公的后人赵务永介绍,该牌坊是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光绪皇帝下圣旨,旌表霞路乡乡贤赵宗籍公百岁而建。当时在四邑地区罕见。现宗籍公的祖屋,仍悬挂着光绪三十三年"奉旨钦旌百岁建坊"的匾额,虽饱经沧桑,仍保存完好。</h3><h3> 赵宗籍公,字源进,生于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卒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享年95岁。建百岁牌坊之年,宗籍公93岁。按旧俗,90岁以上老寿星,可加算6岁或以上。这样,宗籍公称百岁也不为过。</h3><h3> 宗籍公的后裔,有曾孙赵常山,玄孙赵务本,赵务永等等。后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赵崇仁/文)</h3><h3><br></h3><h3><h3> “百岁流芳”石牌坊,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石牌坊全石构筑,6米高,8米宽,3间4柱,鳌吻檐,火焰宝珠饰顶。明间正背面额中间分别竖阳刻“圣旨”“恩荣”字样,四周兽头云纹,两旁文官立像;正背面横额分别阳刻“百岁流芳”“升平人瑞”,次间正背面横额分别阳刻“东方进颂”“南极增辉”和“霞山寿巩”“天水源长”。</h3></h3><h3> 石牌坊是清皇朝为旌表霞路乡贤赵源进百岁而建。宋太宗二十七世孙宗籍公,字源进,霞路(村)西里人。生于清朝嘉庆二十年(1815年),卒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享年97岁(虚岁)。宗籍翁是个勤劳、老实、厚道的农民,一生在家乡从事农业劳作。年逾90,身体还很硬朗、健壮。他在乡间人缘好,深受乡人的尊敬、器重。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有人密告霞路有人私藏军火,朝廷派冈州县官来乡调查。县官召集乡中绅耆审讯,时年已95岁高龄的宗籍公,是跪在堂前受审的几位父老中年岁最大者。县官对这位长者,还算有几分敬重。审问完毕,便对宗籍公说,你已有近百岁高龄,待我回县衙后上书启奏皇上,为你立个石牌坊,以示百岁流芳。不久,圣旨准奏,遂成全了为旌表宗籍公百岁建坊这件盛事。<br> 在“百岁流芳”石牌坊建立的当年,宗籍公奉光绪皇帝圣旨,雕刻一个木牌匾,上刻字“光绪三十三年奉旨钦旌百岁建坊、寿民臣赵源进恭承”。此木雕牌匾,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现仍悬挂在宗籍公祖屋大厅堂门前的上方,作为宗籍公后人的家传文物,永世珍藏。(古井信息)</h3> <h3>霞路古村落老宅</h3><h3>赵崇卓
芳草斜阳巷陌深,悠悠往事梦中寻。
长宵陋室灯如豆,照见慈亲指上针。<br></h3> <h3>泗冲孖楼</h3> <h3></h3><h3></h3><h3>泗冲孖楼
赵崇卓
深锁重门久不开,孖楼墙上满斑苔。
南鸿北雁无消息,游子天涯何日回。<br></h3><h3></h3><h3></h3> <h3>玉洲村牌楼</h3> <h3>题玉洲村并序</h3><h3>赵崇卓</h3><h3>受玉洲乡贤、美国广东侨胞总会吴仰强副主席之托,为其故里题句,诗曰:</h3><h3>丽水银湖倚鹤洲,丹青写入醉人眸。
一经识得玉堂暖,不问蓬山十二楼。<br></h3> <h3>新会历史上有一个地方名叫“鳄洲山”,此山原是银洲湖中的一个小岛。明代万历《新会县志》(1609年)有载。清代康熙县志(1673年)记:“鳄洲山在县东南四十余里,潮居都海中。”明代大儒陈白沙乘船往崖山归途经鳄洲,有感而作了五言古诗《经鳄洲》:“夕舫凌大波,北风吹我席,冥冥鳄洲烟,宛对君山碧。来雁知天寒,归人看月色。超超尘外心,浩矣周八极。”此诗比较有名,说晚上行船破浪经此,望洲上风烟景色,见雁知天将冷,归人看月,心生超尘出世之想,仿佛神游八极。还有七言绝句《鳄洲山遇虎》:“登高停棹鳄洲山,独自忘机虎迹间。忠信于人真可仗,爪牙当道却须还。”以及另一首《鳄洲阻风》。大概由于鳄洲山在银洲湖海中凸立,自成一景,以及陈白沙诗歌的缘故,明清两代的新会县志都有记述。
鳄洲山当时与银洲湖东岸的古井、长沙等村靠近,从“遇虎”诗分析,老虎能进入离岸的鳄洲山,说明相隔处的河床较浅,水流并不很急,所以后来大量泥沙积聚,洲滩渐渐形成。在乾隆县志(1741年)的地图中,可见它在海中与陆地隐约相连。在道光县志(1840年)的地图中已连成一体。至清末,已成围田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新会乡土志》载:“鳄洲山在银洲湖东岸。”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附近的长沙村大坑尾吴姓居民10多户到此垦耕,渐成村落(据《新会县地名志》)。由于当地的土话“鳄”与“玉”谐音,起村名为“玉洲”。笔者认为,也同“鳄洲”名字不雅有关。早在明代,知县周思稷曾改鳄洲山为“拱奎山”,改嚚(读音“银”yín)洲山为“合璧山”,并“为文告之,刻石镜心亭”(据万历县志)。这个银洲湖畔的独立自然村,民国时期至1951年属第八区文洲乡,1951年属洲朗乡,1961年为玉洲大队,至1984年称为玉洲乡,1988年改称玉洲管理区,近年又改称玉洲村。
鳄洲山,今还在。但村民并不知道历史上的鳄洲山,看山貌似耕牛,称之为“牛山”。也有称“鹤洲山”,相传开村时一道士来说这里有“鹤立鸡群”的形制。其实看山像什么并不当真,也许屹立在水中像鳄,屹立在田上似牛。1996年印的《古井地名录》记,现此山面积0.02平方公里,海拔34.7米,南北走向,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土表为赤红壤覆盖,有简易公路通山脚。<br></h3><h3>(花醉客)</h3> <h3>慈溪文昌阁</h3> <h3>登新会慈溪文昌阁</h3><h3>黄寿祥</h3><h3>风卷云涛雁路长,蓬茅深浅淹文昌。</h3><h3>时人不会登临意,卖却诗书作酒狂。</h3> <h3> 文昌阁矗立在慈溪村外的沃野上,仿如一位饱经沧桑的巨人,百多年来,面对碧波荡漾的银洲湖,时而吟唱,时而细说....一段段鲜为人知而饶有韵味的美丽动人故事。</h3><h3> 慈溪村有座鹅颈山,鹅颈山下是慈溪和长乐两村的千顷良田,100多年前,长乐村农田里的稻谷竟然颗粒无收,当地村民盛传乃鹅颈山的"鹅"作祟,把稻田里的稻谷吃光了。于是,长乐村村民便集资在村里建起了一座李广庙。李广乃汉代名将,尤以箭法冠绝千古,意以李广将军的神威,发箭将"鹅" 射死。慈溪村民这时急了,为避免把鹅颈山的"鹅"射死,便在修建大祖祠后的第二年,也集资在鹅颈山和长乐村中间建起了文昌阁。说也奇怪,自此,长乐村农田的稻谷年年喜获丰收,两村均五谷丰登,同时慈溪村也文人辈出,于是,村民一致认为,文昌阁乃慈溪村的保护神。</h3><h3> 文昌阁建于清光绪丁亥年,塔高21米,基础是以大瓷罐灌满沙石,一层层砌叠,塔体均由青砖砌成六角,合六合之数,外观看有三层,内部却是五层,结构为丁构,墙身均七重砖,基础结实,塔体牢固。日寇侵华期间,日军曾拿文昌阁试炮,塔身仅留下脸盆大的弹痕,由此可见一斑。原塔顶有莲台一座,座上是一只大葫芦,外三层都是凤尾勾檐,显得雄伟而别致。(霞轩 / 文)</h3><h3> 文昌阁曾在60年前进行过一次维修,文革期间,因古井在马山建种子站,欲将塔拆除,用青砖建房舍,周围的围墙已被全部拆掉。传说中,慈溪大队主要领导曾决定将文昌阁拆除材料作他用但被牛牯岭驻地海军阻止了,理由是文昌阁被定为军事航标不得随意拆除,如要拆(改建)必须报中央军委批准!但文昌阁能得到保留免于拆除之灾还有一个真实而少有人知的内幕。这是缘起文昌阁门口的对联"鹏起云霄程九万"。当时决定拆阁的主要领导有个拜把兄弟系慈溪种子场(种子场位于靠近马山的稔仔山)的骨干,他带队去拆阁时见了对联后向大队那个主要领导讲:"这塔不能拆,拆了会影响你的前程和官运"。那个领导听后取消拆塔的决定,也可能老祖宗安排,塔祐这个领导到了2000年代初已官至近处级。</h3> <h3>本厚小学</h3> <h3>本厚小学位于古井镇慈溪村,是民国时期创办的乡村学校,虽然现已人去楼空,读书声不再,但是极具民国特色的校舍保存完好,百年树木依旧挺拔。古井艺术部落由闲置的本厚学校改造而成,占地约100亩。建成后的部落将由自然生态景观区、艺术创作交流区、艺术生态展示区、生态住宿区以及周边乡村、生态体验区等组成。<br></h3><h3><br></h3><h3> 雨中游慈溪古井艺术部落</h3><h3>赵崇卓
帘外疏疏雨,山空耳目新。
寻幽探曲径,过夏尚芳春。
万树莺花笑,一村风俗淳。
移家居部落,愿作此中人。<br></h3> <h3>本厚堂</h3><h3>赵崇卓
老榕风起拨琴丝,芳草青青抚石墀。
谁续旧巢招五凤,黉堂焕彩亮新姿<br></h3><h3><br></h3><h3><br></h3> <h3>烟管嘴延釐阁与见龙桥</h3> <h3>题管嘴见龙桥</h3><h3>赵祟卓
见龙桥下涌春波,几许征人绮梦驮。
自古男儿同一愿,还乡衣锦冕峨峨。<br></h3> <h3> 管咀文昌阁,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管咀村冲口。建于清代,现已空置,放置杂物。坐西向东,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首层各面边长3.15米,砖身以青砖砌筑。阁三层,高约12米。正门口向东,石匾刻有"文昌阁"三个字,两侧有石刻楹联一对,均被水泥涂盖。正面墙身有圆形窗,其余有长方形绿色琉璃格子窗,塔檐下有灰塑山水、花鸟图案。攒尖绿色琉璃瓦顶,塔刹为仰莲承托的蓝紫色宝珠。民国时期曾被日军从银洲湖炮击而残损,西边墙身及瓦顶残损。管咀文昌阁对研究当地文化风俗以及日军侵华活动有一定研究价值。</h3> <h3>长沙三仙岩公园</h3> <h3>题长沙三仙庙</h3><h3>赵崇卓
势承地脉气相连,岭下村隅别有天。
破得蒙鸿遗石窟,于斯修道出三仙。<br></h3><h3><br></h3><h3>三仙岩</h3><h3>止戈</h3><h3>郁郁榕枝岩上挺,根生圣石互倾情。
三仙醉弈长沙地,别有洞天庙自成。<br></h3><h3><br></h3> <h3> 大岭山麓下的长沙村,位于古井镇镇政府北面,村域总面积4.5平方公里。因处于大岭山脚有一条长伸到村沙脊,故而命名"长沙"村。</h3><h3> 古时长沙一片汪洋,沧海桑田,如今崛起了巍巍大岭,形成了的村落直到如今,时光飞逝,海水消去了,原本海中的大石显现,形成的天然奇观-三仙岩。</h3><h3> 三仙岩有"三奇":奇石、奇庙、奇榕。</h3><h3> 三仙岩里的岩石形态各异,龙舟石、锣鼓石、猪头石、笔架石、棋盘石等举目可见,妙趣横生,引人遐想。这里的古榕也很特别,不喜"墨守成规"地长在土里,反而"另辟蹊径"扎根在坚硬的岩石上。更神奇的是,无土的岩石均无碍榕树的生长,每一棵都枝繁叶茂,长势喜人。</h3><h3> 最奇特的岩石要数石庙右侧的这两块,一块约高5米,宽9米,另一块约高10米,宽11米。这两块巨石相邻相贴,仅留下约10厘米的缝隙,中间有一棵榕树的根部缠绕至巨石的底部,其中一块巨石上留有一个直径约1米3的树头,可见此树当年定是盘根错节。从村人口中得知,这两块巨石是慢慢靠近的。也许是榕树做媒用根须将两石拉近,才有了如今的相依相偎。</h3><h3> 三仙岩一奇妙之处-岩石庙。有长者介绍说,"这座庙的年代久远到无人知道了,旧庙是两块岩石彻成的,没有用一根木头。"果不其然,只见两块坚固的花岗岩相倚形成了一个石窟,前人运用精湛的建筑技术,因势建成一座庙宇,不用一枚铁钉,一根木头,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直至光绪年间,又在石庙的前面新修了前座,并配上精美的雕刻。</h3><h3> 从庙内的石碑,我们得知三仙岩背后的神话故事。此处自古以来,已流传有仙迹,因而得名"三仙岩"。附近还有一仙井的泉水清澈而不竭。有一天,三个仙人来此下棋博弈,同时还有仙幢仙马仙桌出现,众人见此情此景,认为正是仙迹降临是福于是在此因岩作庙,供奉仙人。上世纪八十年代,长沙村民与外出乡亲共襄盛举,捐资修建了三仙岩公园。保留了自然风貌,打造碧水池沼、种植翠竹。成为当时古井的一个公园典范。</h3><h3> 走出三仙岩公园,漫步村中,不时还会看到更多海洋留下的印记。以前,村人经常在稻田里拾到蚝壳,于是就地取材,和着泥浆建造成房子。别看这些蚝壳不起眼,蚝壳屋具有冬暖夏凉,不怕虫蛀,不怕积水的功用。现在,村子里仅存两间蚝壳屋,均占地百多平方,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h3><h3> 如今,尽管海洋不再直接与长沙接壤,但它依然在不远处守望着这片土地,银洲湖畔的长沙依旧生机勃勃。</h3> <h3>朗坡东桥</h3> <h3>洲朗村位于古井镇西北面,银洲湖畔,离圩镇仅几公里。洲朗村由4条自然村组成,人口有2000多人,耕地面积达3000多亩,先后获评“江门市新会区十大最美乡村”“江门市标兵文明村”和“广东省卫生村”等称号。洲朗村是著名的华侨村,共有海外华侨1000多人。这里也是名人辈出的地方,美国航空、航天科学家黄子彬,中国工程院院士、普通外科学专家黄志强等均出自于此。
在洲朗村,朗坡村是其中最美的自然村,这是一条古村落。村内笔直的水泥大道从西向东延伸。村前一排弯月形的荔枝树和护堤的茂密高大榕树环抱整个朗坡村。该村的布局和建设相当有规划,村内共有30条巷、30间青砖大屋,横贯村东西,每5间屋子隔着1条横街,整齐排列,3条横街均可让车辆通行。
村里最引以为豪的古建筑是黄氏大宗祠。据村里老人说,黄氏大宗祠始建于清朝末年,现已空置。据有关专家考究,这座黄氏大宗祠,是一座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晚清祠堂。它坐南向北,东西宽31米,南北深94米,占地面积3513平方米,由山门、二进(前殿)、三进(正殿)三部分组成,各有天井间隔,两侧厢房以青云巷相间。
拥有原生态的古村落乡村风貌、以农业生产为主,多年来,古香古色的洲朗村一直偏居古井一隅,沉静而低调。为了擦亮古村落这一品牌,洲朗村最近几年多方筹集资金,大手笔对村容村貌进行全方面的“美颜”。<br></h3> <h3>
洲朗古民居</h3><h3>赵崇卓
老树扶疏唱晚鸦,残阳犹似恋繁华。
寻常巷陌沧桑事,杨柳矶头问钓槎。<br></h3> <h3>龙口山石场</h3> <h3>古井明月</h3> <h3>古井</h3><h3>赵崇卓</h3><h3>霜发愈长思愈深,梦中老井几回寻。
年来怕听故乡雨,底物不牵游子心。<br></h3> <h3>崖门炮台</h3> <h3>题崖海归舟</h3><h3>赵崇卓
渔家啸傲对苍波,万丈狂澜又若何。
樯橹敢征天际去,晚归更载一船歌。<br></h3><h3><br></h3><h3>厓门古砲台</h3><h3>赵崇卓
砲台屈指历多朝,依旧雄风迥未消。
欲问厓门千古事,来听日夜大江潮。
</h3><h3><br></h3><h3>厓门吊古</h3><h3>赵崇卓
宋土谁教遂陆沉,胡尘南卷马骎骎。
江山易主苍天意? 拍遍栏杆问古今。<br></h3><h3><br></h3><h3>七绝.崖门吊古<br></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高逢德</span>
拜读霞轩老师大作,感慨万千,乃步韵试写一首:
积弱偏安基已沉,锁船焉阻马骎骎;
旅人滨海钩青史,石破惊涛说古今!
</h3><h3><br></h3> <h3> 在古井镇官冲村崖门口东岸。崖门,是珠江水流入大海的八大海口之一。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夹江相峙,危崖壁立,气象森严。自古兵家视为要地。炮台始建于北宋。据县志记载,宋绍兴年间,已置戍卫于崖门。宋朝末代皇帝赵昺,就在这里一带建行宫、设军营、造战舰,据险扼守,与元军决战,宋朝最后覆亡。明天启年间,崖门东西两岸重新各营造了一座炮台,防御海盗、倭寇。鸦片战争前,裁撤了西炮台,建造新东炮台,有右营左哨千总,驻防崖门东炮台,专管古斗、甜水坑、长沙营汛,管带巡船4只,大舢板1只,小舢板5只,配守兵165名。新东炮台还配备1千斤、2千斤大炮各1门,8百斤、5百斤大炮各3门。相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曾加派官兵严守,配足大炮22门,以御外侵。今存崖门炮台,曾于清咸丰六年(1856)重修,1959年和1980年,县政府拨款维修后,作为旅游点向游客开放。炮台依山面海,西南向,平面是半月弧形,用石砌基,基外筑有防潮石堤,以阻挡海潮的冲击。炮台用砂灰夯土筑墙,周长180米,高5.5米,厚3.5米。炮台分上下二层。下层设有二个大门,均可下海,左门高3.5米,宽1.55米,门楣上石刻"镇崖台"三个大字,右门高2.1米,宽1.5米,门楣上有咸丰六年(1856)重修时题刻"炎海风清"四个大字。设炮位22个,炮眼高1.5米,宽1.5或1.15米,分别可放置三、四千斤大炮。上层用花岗岩条石砌铺路面作通道,条石路面的砂灰墙上0.6米处出一阶级,由阶级到顶部高1米,分设炮位21个。炮眼高0.9米,宽0.8米,可放置1千斤大炮。有了望孔24个,设墙垛45个。炮台前沿至后壁,空地宽敞,后壁处设弹药库,上有指挥台。空地上,两株年代久远的木棉树拔地参天、高出炮台数丈。春暖花开时节,宛如碧海间高擎着火炬,照耀南天。炮台脚下,惊涛勃起,波旋浪转,更增添了古炮台的雄伟英姿。炮台外不远处,横亘于大海中间有一巨石,阔百丈、高数丈,犹如"门限"。每当二、三月,春潮初涨时,北上的春潮和南奔的江涛,骤然在"门限"相遇,欢腾拥抱,雪浪高悬,直冲云霄,又猛然摔入大海,砰然万里,故有新会古八景的"崖门春浪"之奇观。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h3> <h3>厓门五首</h3><h3>梁恒道</h3><h3><br></h3><h3>其一 崖 门 口 号
帝业归何处?崖门水一湾。
王侯刀剑戟,今日是钓竿。
其二 崖 门
海去苍茫里,潮来褐石间。
高台遮日角,大木上云端。
骇浪千回怒,飞泉百丈寒。
临崖须炼胆,万念此中干。
其三 崖门晚望
帝业今何在?停车一望之。
寒烟生远道,落日没空祠。
大岭连天小,高帆出海低。
苍茫千古意,四野幕云垂。</h3><h3>
其四 和崇卓诗兄《出崖探幽》(一)
烟江暮色接苍穹,闻道崖门正顺风。
笑寄鱼书问知友:南溟圣境有无踪?
其五 和崇卓诗兄《出崖探幽》(二)
吾乡美酒对苍穹,醉卧崖门半夜风。
何处故人吹玉笛? 深云浩海不知踪。
</h3><h3><br></h3><h3>出崖探幽 </h3><h3>赵崇卓
银湖目断接沧穹,展翅沙鸥漾惠风。
传说南溟多圣境,云帆直挂访仙踪。<br></h3><h3><br></h3><h3>答和恒道诗长 </h3><h3>赵崇卓
驾舟意欲济沧穹,鲈脍香随阵阵风,
崖渚炊烟萦璧树,回航沽酒忘仙踪。<br></h3><h3><br></h3><h3>出崖探幽(缩写版)</h3><h3>梁恒道</h3><h3>把酒对苍穹,
崖门半夜风。
何人吹玉笛,
云海不知踪。<br></h3><h3><br></h3><h3><br></h3> <h3>厓山祠</h3> <h3> 慈元庙,又名全节庙,乡人称国母庙,解放后改名崖山祠,乡人又称国母祠。慈元庙是明朝时期根据历史和传说修建的南宋古迹,占地121.5亩。它位于江门新会区南38公里,古井镇官冲乡的崖山山麓。该古迹屡建屡毁,屡废屡修。南宋祥兴元年( 1278年)戊寅虎年六月二十三日,陆秀夫、张世杰、苏刘义等护送南宋少帝趙昺驻跸新会崖山,在此建立大本营,抗击元蒙侵略者,各地勤王兵马闻讯,亦纷纷云集崖门。张世杰带领士兵,大兴土木,建军屋3000多座、行营30余间,正殿名曰"慈元殿",是崖山行营的中心殿宇,为少帝趙昺和杨太后听政议事的地方。慈元殿和崖山行宫,毁于1279年初的宋、元战火。89年后,元朝灭亡,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又过了100年,新会白沙乡出了一位名人,先生姓陈,名献章,字公甫,号白沙。</h3><h3> 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已丑牛年,翰林院检讨、著名理学家陈白沙先生倡议,在当年南宋行都遗址上兴建大忠祠,以表彰临危受命、力抗元寇、坚贞不屈的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位大忠臣。广东佥事陶鲁(自强)上奏朝廷获准,乃于慈元殿遗址左侧(东南侧)相地兴建大忠祠,"成化十三年(1477年)崖山大忠祠成。"公甫题其额曰"大忠"。并写了一副大忠祠门联:"宇宙万年无此事,春秋一例仿诸公"。相传大忠祠建成后,有一晚陈白沙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全身素白的妇人,站在大忠祠门前,仪态端庄,语带悲凄地对他说:"孤家万里关山至此,原求保全宋室。如今落得飘泊无依,先生可否一助?"陈白沙一听,知是杨太后,连忙下跪,正想启奏,那妇人就不见了。从此,陈白沙先生对杨太后托梦之事,长年耿记不忘。</h3><h3>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辛亥猪年,广东右布政司刘大夏来新会,陈白沙陪他游崖山。举目看见南宋行宫的残垣断壁,两人的对话就悲怆起来。陈白沙想起太后"托梦"之事,便向刘布政呈上一首七律。诗云:"海上一陵何处封,刘翁今日问陈翁。天翻地覆诸王逝,草死崖枯十月风。慷慨尚余精英在,依稀犹作梦魂通。江山指点真还我,栋宇商量果待公。"刘大夏听毕,满口答应奏请兴建慈元殿。获准后,又得到了新会三江乡绅,宋太宗十七世孙趙思仁捐出巨资助建慈元庙。</h3><h3>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甲寅虎年冬,慈元庙古迹竣工,共有正殿三进、东西厢各三座,共九间。前殿上悬一匾,书"慈元庙",中殿上悬一匾,书"慈元殿",殿内供"故宋景炎太后杨氏神位",前殿和中殿之间立一石牌坊(欞星门),后殿为寝宫。弘治皇帝同上诏,令广东"转属支给官钱,如古帝王仪制,县令率属官拜祭"。</h3><h3>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已未羊年,已经71岁高龄的陈白沙先生,以其独创的茅龙书法撰写并监刻了6000余字的《慈元庙碑》,以记其事。此碑被历代史学家和书法家誉为"岭南第一碑"。虽几度荒毁,现已修复,陈列于望崖楼古碑廊内。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视察崖山时曾在此碑前驻足良久,逐字观看。</h3><h3>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庚申猴年,广东佥事徐朝文(名紘)奏请,祭事如国家祀典,弘治帝诏令"祀典如祀历代帝王",同时令地方有司,设立祭田二顷,每年春秋两祭,奉行不替。由滘头、三江、霞路、南门四大房,轮流筹办祭品,协理祭事。当时,滘头、三江、南门等处,均要坐船才能到达崖山,所有渡口一律免费。</h3><h3>弘治皇帝还赐了一块匾额"全节",于是"慈元庙"遂改名为"全节庙"。明世宗嘉靖廿一年(1542年)壬寅虎年,顺德进士、广州知府趙善鸿(注)条呈上奏,重修慈元庙(因1530年巡按御史李美惧于会城北圭峰山另建祠庙祭祀,致使原庙荒废)。</h3><h3>明世宗嘉靖廿二年(1543年)癸卯兔年,新会知县何廷仁应邑人倡议,把义士祠(坛式)建于慈元殿右侧(西北侧)。</h3><h3>清康熙元年(1662年)壬寅虎年,清政府发布迁海移界令,把沿海居民全部迁往内地。慈元庙因此荒废了72年。</h3><h3>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牛年,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朝廷下诣重修全节庙,抚院拨金千余,7月13日上梁,11月竣工,且增添了头门一座,祭祀礼仪同帝王。</h3><h3>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辛亥猪年,趙氏宗亲又重修全节庙,义士祠由坛式改为庙式。至此,慈元庙的规模格局基本定型。</h3><h3>民国后,官祭改为民祭,分别由滘头、三江、霞路、南门、浮石、慈溪、鹅溪、碧江八大房,轮流负责筹办祭品,主理祭事。民国廿六年(1937年)丁丑牛年,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曾坐炮舰,大张旗鼓前往崖山全节庙祭祀。民国卅二年(1943年)癸未羊年,慈元庙毁于日军侵占江、会战火,古迹变为废墟。</h3><h3>1958年和1959年,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先后到新会视察,对崖山历史文物极为重视和关注。董必武副主席写下《游崖门》诗:"渔村奇石已无碑,国母官冲旧有祠。往事海天何处问,随潮上下只鸥知。"郭沫若也写有"远望崖山气势雄,一天云海肃晨风";陶铸写有"太息崖门葬烈魂,遗碑不见吊何言?"怀古之心,跃然纸上。周总理回到北京后,专门向毛泽东汇报了崖山古迹的情况,毛主席听后心潮澎湃,立即挥笔写下了文天祥的《过伶汀洋》诗。新会县政府极为重视对崖山古迹的保护工作,先后于1956年、59年、79年、82年,多次拨款维修慈元庙,并改名为崖山祠,在崖山山顶上新建了一座园亭,名"望崖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人民在崖山祠周围山坡遍植蟠龙山桔。</h3><h3> 1995年,在故址上按原貌重建大修的慈元庙全面竣工。新建的殿宇,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古迹占地约122亩。从低往高处看,古迹分六个层次:首先是大门,从大门两侧展开,四面建有围墙,利用左右两边围墙,建有诗碑廊。第二是前殿,殿门横额书"崖山祠",门联云:"一代兴亡史,千秋节概风";前殿左右两厢,一为海战沙盘,一为海战画卷展览。第三是石牌坊即欞星门。第四是正殿,殿门横额书"慈元殿",门联云:"一代忠臣同死节,万年日月共争光",正殿内供奉"故宋景炎太后杨氏神位",正殿两厢一为三忠祠,一为义士祠,还建有天地正气亭。第五是寝宫,其对联云:"海枯石烂纲常不朽,荔香蕉黄人俎豆长馨。"第六是望崖楼,原来被日寇打碎的碑石、碑文,经过仔细加工,复原了11方,重立于右廊。其中几面宝贵的碑石,就放在望崖楼上,如《慈元庙碑》,砚石质,碑高1.95米,宽1.7米,乃陈白沙用茅龙笔行书书写;文天祥之《正气歌碑》,砚石质,碑高1.94米,宽1.17米,蝌蚪篆书,乃岭南唯一古篆文碑刻。崖山祠成为凭吊南宋古战场和缅怀忠烈的场所,当地政府在此设立崖山史迹陈列馆,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放后,每年农历九月十四日,都有传统的祭国母活动。</h3><h3> 2004年,新会圭峰山旅游公司出资买地700多亩,在崖山祠山后扩建旅游点,2005年,首期工程旅游区新入口宋式城楼及城墙破土动工,完工后的宋式城门入口被改装成"沉船式"入口,崖山祠古迹区也被改名为"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赵国清/文)</h3><h3><br></h3><h3>(注)《顺德县志·卷二十三·列传三》有:“善鸣,号丹山。少孤。每诵白沙诗,心辄驰慕,旋隶门籍。中弘治辛酉举人,仕南京户部员外郎,迁知府。归时,厓山慈元庙、三忠祠圮,有司改建于圭峰,善鸣力请得修复。"</h3><h3> 赵善鸿恐为赵善鸣笔误。</h3><h3><br></h3> <h3>奇石</h3> <h3>风雨厓山</h3><h3>冯兆麟</h3><h3>风雨厓山數百年,玺沉滄海宋亡天。
荒涯何日逢春色,告慰英靈萬萬千。<br></h3><h3><br></h3><h3>崖门奇石</h3><h3>赵崇卓
仇凝奇石几时穷,樯橹灰飞已一空。
劫后江山仍淌泪,汤汤不绝出崖东。<br></h3> <h3> 崖山海战后,宋室覆亡。元将张弘范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大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御史徐瑁对奇石上十二字深恶痛绝,命人除去,欲改书"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字。而陈白沙认为宋亡时死者十数万,不独陆秀夫,宜书"宋丞相陆秀夫负帝沉此石下"。因争辩不下,终未刻成。有传说,陈白沙到崖门凭吊时,在碑首加上一个"宋"字,成为"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解放初,原凿字奇石被航道部门炸毁。1964年秋,新会县人委请田汉同志书写"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十三个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终于把这饶有纪念意义的碑石树起。</h3> <h3><br></h3><h3> 崖门谒三忠祠(清·陈恭尹)</h3><h3>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h3><h3>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h3><h3>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h3><h3>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h3><h3> 开头两句"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苍凉沉郁,感慨遥深,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诗人登上崖门山,听到萧萧的风声,似乎又见到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国家局势;看见两崖的波浪,似乎又映现陆秀夫从容抱帝赴海的悲壮景象。南宋的这一幕在几百年后,南明又再次重演,诗人悲恸万分。"至今悲"三字,点明了诗人不是在单纯吊古,而更是在伤今,语极浑厚有力。"一声望帝啼荒殿",诗人借望帝的传说抒写亡国之痛。三忠祠的荒凉的大殿上,猛然传来一声杜鹃的啼叫,骤然令诗人想起其声中的亡国哀思,因而悲不自胜。下句"十载愁人拜古祠",大殿只有杜鹃声,而无人声,可见人们已久不来祭拜了。他们或是忘却了这三位英烈,或是迫于高压不敢来此。从清兵入关到本年,正好是十年。在这十年中,诗人时时刻刻是个"愁人",是为故国忧愁的人。这句将诗人谒祠的用心昭示于读者:正是为了一释十年的愁苦,使愁怀有一恸之处。"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变客观叙事为主观抒情。"海水有门分上下",波涛汹涌、横无际涯的大海,在海港入口处尚有上、下海门之别。"江山无地限华夷"紧对上句,大好的锦绣河山被异族占领,以至于无法分别华、夷的界限。这两句即景成对,表现了对清朝统治者的极大义愤,又能属对工切,是诗中警句。"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诗人以三位忠烈的事迹激励自己,永葆节志。永历帝失败之后,陈恭尹曾避于江汉一带,现返回广东,故曰"停舟"。虽然结束了避难逃离的亡命生涯,但生活依然充满了艰难险厄。即便如此,诗人也决不改变初衷。"畏向苍苔读旧碑"言自己惧怕去诵读表彰三位英烈的碑文。言下之意,对自己未能像三位英烈那样舍身明志,却苟活于世深感不安。这是诗人的自责之词,但苟活尚且不安,屈节当然更不可能,所以,这句也表明了诗人誓不与清统治者合作的决心。</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