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与家校沟通的盛夏协奏曲

君诺

<h3> <b>教育科研与家校沟通的盛夏协奏曲<br />一一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小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研修培训</b><br /></h3><h3><b><br /></b></h3><h3>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广大教师提供评说教育热点,透视教育冰点,探索教育难点,前瞻教育视点的平台,家校沟通更是促进家校携手教育模式的粘合力和强心剂,2018.7.14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老师赴浙江嘉兴,来到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参加2018年厦门市同安区小学教师"提高课题研究能力与家校沟通能力"研修班,指导老师们营造了宽松的学术争鸣空间以及创新实践的家校交流平台。</h3><h3><br /></h3><h3> </h3><h3><br /></h3><h3><br /></h3> <h3>  历时五天的培训由主题报告、实践研讨、现场教学相结合,是一场教育科研和家校沟通的经验传承,更是新教育改革的饕餮盛宴。7月15日开班仪式上,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教育培训中心主任戴志冰,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蔡育聪,同安区大同中心小学教务科主任陈龙雄和全体培训班学员出席会议。戴志冰主任介绍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的教育实力,蔡育聪校长殷切嘱托培训班学员们"同学共研",当学生的路人,创新思维,锤炼品格。</h3> <h3>  嘉兴教育学院科信处科研员管建林首先以《科研课题的聚焦与突破》拉开培训序幕。管老师从高水准科研方案启示,高水平课题设计聚焦,高品质课题突破要义三方面进行阐述,儒雅的气质,精彩的教学,像涓涓细流途经百川。"用图解释什么是博士"的启示,生动引出教育科研的概念和范畴,其幽默的语言,深受老师们喜爱;聚焦高水平课题设计,从规划课题方案的基本结构出发,介绍课题的格局和研究境界,有趣的英文解释再次诠释三重研究境界的重要性,引经据典,博得老师们一致好评;管老师立足格局,审视省科研课题,指导老师们学习科研课题,从通俗易懂的课题案例中提纲挈领,知识深入浅出;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实施途径更让老师学会用图表分析高品质课题概念层级,在梯度概念中,以"架构"审视课题,从课题界定,研究内容等让学员们更清晰突破科研课题,管老师的专题讲座,为本期培训奠定了新角度,高水平。</h3><h3><br /></h3><h3><br /></h3> <h3>  7月15日下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郁琴芳博士带来《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和家校合作新趋势》专题讲座。知性优雅的郁老师,从多个层面介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借由"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阐述家庭教育的发展变化,点明家校合作意义;在我们的新时代,家庭教育需要借助新媒体共生发展,新媒体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变化,促进家校合作新趋势,生动的故事案例,产生强烈共鸣,纷纷点赞;教师在家校合作中教师扮演重要角色,人为师,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掌握新媒体沟通的八大原则,促进家校有效沟通,默契配合、通力合作,为学生茁壮成长而努力。</h3> <h3>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学会抬头看路,明晰教育科研方向,而家校沟通还让我们用真诚架起一座家校连心桥,这场内外兼修的教育培训,促进培训学员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助力,期待这场教育培训盛宴更多的精彩!</h3>

家校

教育

课题

同安区

科研

沟通

科研课题

家庭教育

培训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