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殷振洋老师每天反思并且总结,五年30多万字的反思和总结就这样积淀下来了。我觉得很有必要写一点什么。</h3><h3>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问道三立,前行无谓。</h3><h3> 22人的班主任学习队伍在和乐的氛围中踏上问道三立之旅。</h3> <h3> 此行与以往不同,军事化的管理,让这支近两百人来自14间不同学校的班主任组成的庞大的队伍效率大大提升。到达目的地没有放松,葛优躺还没来的及就听到了楼下的哨声。迅速集合,我们的促进师张婷老师和我们交代了这七天集合的要求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其实关于手机使用严格超乎想象,只要手机铃声响就会被没收由助理促进师代为保管。好吧,纵然有些觉得严苛,但也这也是好事,不然这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真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看手机。促进师带领着有着些许路上奔波疲倦的我们做客简单的小游戏。搭肩做操,状态很快脉动回来,小组成团彼此的陌生感消除了不少。促进师交代了开班仪式的流程与鼓掌要求,立马举行了开班仪式。一切井然有序,不得不佩服这是一支运作高效的团队。相必在此之前,三立已经做足了功课。不打无准备的仗就是这个理吧。既严格又明确的纪律要求是今天一切事项高效运作的保障。而简单的团建小游戏则是解乏的神器啊!忽然就联想到了课堂,以前听高金英老师讲,课堂上孩子们疲劳了,不妨弄个变钱的小魔术,或者讲个笑话,今天发现这种集体小游戏,辐射面更广,亲身体验不得不让你找回自己的状态。开篇不错👍,此行不须。开班仪式活动结束后是吃饭时间,此时我们仍然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进餐厅用餐🍴,时间这个概念在这样的模式下被强化。因为晚上还有活动,快速吃饭快速收拾包快速集合,进入会场,各种事项告知后我们开始了组内使者招募。第二天乃至以后几天的事情就在今天晚上酝酿并开始执行了。因为呼促使者当天上岗。</h3> <h3> 美好的一天在晨诵中开始。每一天学习与活动参悟交叉进行。这七天,我先说说学习的收获吧。</h3> <h3> 一、要赢就必须变</h3><h3> 第一场讲座是秦教授的。秦教授从传统文化切入,又从现代发展带出。这场讲座让我们思想上的受洗礼。最喜欢秦教授那句话,思维转个弯,天地自然宽。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然而我们的思想却随着年岁的增长,经验的积淀开始固化,并且认识越来越封闭。我们越来越不容易接受我们舒适区以外的新鲜事物与观念,并且想要延伸拓展去的意愿越来越淡泊。冒险与进取是对孪生兄弟,甘于现状成了最大的悲哀。所以我们要变,变才能赢,这是一个强者的时代,输者不会得到同情,不要再给自己差找什么理由了,改变自己从思想开始,寻找成功方法此刻行动。</h3> <h3> 二、建设家长管理团队,充分开发家长资源。</h3><h3> 下午来自巴川中学的郭井芳老师为了我们讲了一堂生动的课。来自一线的教师。她的案例鲜活又富有启示,在她的工作经验与做法中,我发现我闲置了家长团体这个强大的资源库。</h3> <h3> 郭老师任务最多的时候是担任三个班级的班主任,兼任年级组长。我的天,我干的叫什么事呢?成功一定有方法啊。郭老师传授的妙招就是发动家长力量参与班级管理,让自己腾出手来做更多的孩子们的相关工作。想想我们这两年,该做的不该做的全拦在肩上,累不说还低效。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长委员会扩大并且明确分工,然后划分任务,家校共育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落到实处。比如说家长课堂,家长值周日。</h3> <h3> 三、懂心理学,让管理更科学</h3><h3> 当听了心理学老师的讲座和殷振洋老师的讲座时,才觉交流和沟通是项技术活。不懂心理学的管理,虽然我们用心也用情了,但是换来孩子们成长的空间却那么小。"刀耕火种"原始型的管理是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h3> <h3> 听到老师们讲述一个个心理辅导的案例和班级团建的工作,解决了学生的心理困惑,更帮助一个集体更好的认识自己,激发了学生的潜能;给了孩子们一种信念。</h3> <h3> 所以我立即下载了电子图书。当看完《乌合之众》后,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需要仪式感,也明白了殷老师总强调了班级集中,话语权为什么在老师手里。</h3> <h3> 在一个群体中,仪式感让某中意识的强化,每一个人会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朝着"集体意志"靠近并执行,这是使命感。然而集体中我们更需要"精神领袖",精神领袖却有"测量型、权威型,教练型、联系型、民主型、领先型、高压型"等,哪一种或者复合型更好的激发我们的"集体意识"呢?</h3> <h3> 研究表明四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联系型、教练型的复合并熟习的领袖能够带出最好的工作氛围和事业表现。看到这些知识时,我忽然想到了我们第十组的刘桂忠老师,站我旁边,促进师讲话时你能听到他小声地说着反向的话语。"不训"这样的词语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我刻意地有搭没一搭的找他说,也不怎么回应我。班主任角色使然,其实前面行为都是这样才会去关注这个人。我开始分析他为什么这样的原因,因为"边缘化"吗或者被"边缘化"吗?翻"毕业墙"时,哭肿了脸的我,发现刘老师翻上去后一直在担当着"拉手"的角色。当活动结束后我们推选发言人时,看到衣服和裤子都被汗水湿透时,画面不要太美,不要浮想联翩。我强烈推荐他,他却不愿意去。集体就是这样,一个人发声了,大伙就会跟随这个声音,就像课堂上提问时,一个孩子说了答案,不论对错,其他人随声附和。在大伙的生拉硬拽下,他被迫走到了大众面前。其实我们小组还有段永毅,刘坤,艾道君老师,他们既是人梯也是拉手,只不过我觉得这一刻的舞台我们应该给平时不怎么活跃的刘老师。发言时,刘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东北大老爷们的真性情。因为他留下了男儿泪,他说毕业墙的前身也是逃生墙,当自己被拉上去时看到"生"的希望,所以上去他有责任和义务把别人也拉上去。朴素的话语却透着感恩的真诚。从那后,我们可以无话不说了,刘老师再也不在促进师讲话时配音了。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一段经历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但是刘老师只是缺少一个自我价值体现的机会,其实每个人都如此。然而只有走进,联系情感,才能获得信任,最后刘老师说会把这份感恩带到生活和工作中。</h3><h3> 其实有时我们渴望的只不过一个小小情感交流,或者只是一个表达自我的机会。</h3> <h3> 政史地生音体美,每一个学科都有着其不可取代作用。这些学科素养正在趋向常识化,正成为孩子综合素养的基础。政治是国家意志体现,文史不分家,地理帮助孩子大开眼界,生物打开科学奇妙的大门,音乐陶冶情操,体育磨练意志更培养阳光心态,美术启迪美学观......这些语言很肤浅地强调这这些科目的价值,其实在孩子们长远的发展中这些学科价值更大。构建五十三中目标共同体,每一个人,每一种力量都不可或缺。更庆幸的是我们身边还有巨大的"金矿",心理咨询师:何经晶,周丹丹,汪日健。各尽其能,各尽其职,需要大舞台的搭建,更需要把合适的人摆在最恰当的位置。否则,错位的结果便是萨特剧《禁闭》中的那句话:他人即地狱。其实我们十组的刘老师是体育老师,周佳云老师工作15年,教历史,担任10年班主任工作。还记得我读高一时,我们的班主任是个体育老师,刚开始我内心满是拒绝,但是他每每在教室门外偷偷监视我们时,我觉得他很有责任心,每次因为课堂上话多他耐心找我谈话时,我感受到老师的期待和关心。他和班上最调皮的男孩子打篮球。一个学期后,他就调走了,那是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哭了,觉得前途无望了。走前,他在学校的那颗核桃树下和我们道别。他把核桃砸开,把生的核桃仁剥给我们吃,我永远记住生核桃甜甜味道和老师临走的叮嘱。其实在周林学校教书时,体育组的刘华老师让我特别感动,他上晚自习从来都是要给孩子们答疑的,数学语文英语,甚至物理化学,关键是他都可以讲啊,而且孩子喜欢找他聊天,他也很乐意和学生谈心。刘华老师存在感很强。</h3><h3> 存在感,这个网络新兴词汇,应证了一点:每个都渴望被关注,渴望被认可,尤为渴望被需要,被需要才是价值的体现啊。在集体中,每个人刷一下存在感,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让每个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没有卓越的个人,只有卓越的团队。人人都是名师,这个团队自然厉害了👍。</h3><h3> 其实班级管理中我经常这样做,孩子刷存在感。起初那几个孩子老刷,慢慢大部分孩子想刷,特别是那种不容易刷存在感的孩子,逮住机会拼命的刷,其实他就是想证明自己。哎,两年,我一直在做孩子们思想和情感工作。成绩我们真的不理想,但是孩子为人处事,表达、沟通、设计、组织能力、自律意识等我真心觉的还可以。问题即资源,思维转个弯,天地自然宽。</h3> <h3> 宽容与严格,此刻我的认识有了变化。班级管理也是如此,比起一个宽容老师,未来他们会更感对他严格的人。</h3> <h3> 为什么会下载《控制力》这本书,因为我觉得我和孩子都需要。我发现我有拖延症,可我越否定自我我越拖延。看了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我找到一些问题的根源,苦乐倒置,我看到终极的苦,未发觉当下的了,所以为了苦我一直拖,因为一直拖一直否定着自我,所以继续一直拖,恶性循环。</h3> <h3> 其实终极目标的实现的实现是快乐的,只不过程艰难了些,诚如殷老师的终极目标畅游一样,畅游实现终极目标的快乐,放大和强化终极目标实现快乐的体验。快乐就转化为了前进的动力,就像学校的终极目标实现一样,我们如果跻身12中,19中的行列,经济待遇,社会地位,每个老师走出都自带光环,想想都很美好啊。就像我想象着减肥成功后自己的样子,再看看我实在不忍看的自己现在真是样子,减肥当下的痛苦小了好多,✊坚持就又有了动力。</h3> <h3> 当我翻看这本书的导论时,我发现童年经历对一个孩子的影响。书中说到一个人恐惧的性格其实在孩子三四岁就已经成型了。才发现教授们的"当父母的应该培训领合格证后才能上岗"的话不是玩笑话,刘畅老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讲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会在关键时刻钻出来制约着一个人的话,我非常认可。三岁看大,八岁看老,儿童早期教育我们都忽略了。所以随着年龄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时,我们才关注孩子的早期成长。这本书惊醒了我,也让我再一次意识到看心理学书籍迫切与重要。这些书让我诊断了自己,也给我很多未来要去做的启示。</h3> <h3> 四、建设有激励和制约的作用班级制度,让管理更有效</h3><h3> 我在建立班级制度的时候常常走入误区:制约超越激励,或者两者对立。其实两者不是对立的并且可以同时存在。教授分享的子由的故事让我明白,极少部分人可以做到高标准要求只能换来假、大、空。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才能作为制度制定的参考。教授的讲座给我了很多班级制度建设的思考: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比制约更重要。</h3> <h3> 五、了解教育相关法律常识,让管理更合规</h3><h3> 依法管理,依规操作。教育的红线总是被媒体无限放大。我们教师队伍闻跳楼色变。舆论把我们推向了风口浪尖。我们老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也要有维权意识。哲人说不满是推动进步的原动力。合理申述让制度更加人性化。回避和退缩只能让恶得寸进尺。站起来,保护自己,在岗位尽职尽责,用法律维护自己,做尊严的老师。怎样保护自己真的要依规操作。</h3><h3><br /></h3> <h3> 这次学习,充实快乐。希望自己重新出发,走出自我安全舒适区,寻找生命的拓展去。一起共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