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抚顺现在提起十一中, 很多人已无从知晓,但凡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知道,她就是现在抚顺五十中学的前身。这里曾经是我们的母校---抚顺市第十一中学。 </h3><div> </div><div> </div><div> </div> <h3> 抚顺十一中在五、六十年代是抚顺一所相当规模的中学。1963年以前是完全中学。1963年后只保留了初中部。</h3><div><br></div> <h3>1966年5月随着“5.16通知”的发布,“文革”爆发,“升学就业”的美好愿景破灭。至1968年6月三届学生滞留学校。1968年9月纷乱的“文革”稍有平息,终于迎来了中央关于安置在校66届、67届、68届(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的消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 1968年9月29日我校66届、67届为第一批。同年11月14日68届为第二批,全校近2000名16-20岁的同学,除极少数还乡或随父母走“五七”外,绝大多数同学都告别家乡抚顺,告别父母亲人,乘坐当年的绿皮火车共同赶赴锦县,分配到新庄子、闫家、八千、娘娘宫四个乡人民公社的数十个生产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之后的10年中,除少数留在了锦州地区和外地外,大多数返回了家乡抚顺。 在抚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家乡和所在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h3> <h3> 光阴似箭,岁月荏苒。2018年正是老三届“上山下乡”五十周年。能举办一次有纪念意义的同学会,成为了我们老三届同学的共同愿望。</h3> <h3> 一.筹备同学会: 任何事情的成就,总是有少数人顺民意,应民心,敢担当,挺身而出而开始的。我校66届3年2班班长李金岭同学今年4月就开始着手联络同学筹备。多种方式联络到部分班级当年在校时的班干部,十分巧合的是这些同学也都在考虑筹备自己班的同学会,于是志同道合,一拍即合。一个为筹备此次活动便于通讯联系取名为《6611》的微信群成立了!其中有几名主要成员组成活动筹备小组。他们是李金岭、崔文光、崔文琴、高占立、王竟、郝丽华、张久一、李凤林、王志玉、王新民、朱久顺、范光海,群里还加了各班级的联络员等同学。尽管这些同学在一个群,却不住在一个城市,是互联网把大家联系在了一起。从活动主题、时间、地点、的确立;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交通、食宿、活动的按排等一应事情都在是在《6611》群讨论形成的,当然抚顺的同学考察现场,为活动做准备付出更多辛苦。</h3><div>最终确定的此次同学会的原则是:就近从俭、隆重、不搞奢华,不增加经济负担,能让更多的同学响应参加活动。住山庄,吃农家饭,联欢,拍集体照是集体活动,洗温泉,游泳,唱歌,跳舞,游戏随意,各取所需。既少花钱,又轻松快乐,让同学们满意。</div> <h3>为了搞好这次活动,3年2班的部分同学还重访当年上山下乡的凌海市(锦县)闫家镇,邀请到乡亲代表杨德令(下图中间)来抚顺参加聚会,更有特殊的意义。</h3><h3><br></h3> <h3> 眷 恋 - 今年6月19日我第五次回到下乡插队的地方,原辽宁省锦县阎家公社九坨大队,现凌海市大有乡九坨村。 - 一条宽阔整洁的柏油路由凌海市区直达海边,与滨海大道交汇。距离海边几公里的公路两侧是九坨行政村所辖的长河、高房子、青坨子、九坨、苏家等自然村。同学一行七人在路标下合影。一同学在离开47年后首次回到魂牵梦绕的地方,进村恰遇一同龄老乡,彼此依稀可辨,交谈甚欢,合影留念。问起当年的青年点房舍,老乡指向一块稻田,真正人是物非,不免唏嘘。 海边已不见波涛,目力所及的地方是许多简易棚舍,据说用来养殖海参、螃蟹等,如要见到大面积海水要或东或西行驶若干公里。转身朝北望去,不知用途的方塘遍布,许多银白色风力发电机插足期间,增加夺目亮点。以前的盐碱滩和一种名为盐辛的植物不见踪影。 驱车来到阎家镇,一条十字街连接四方,人来人往的街头倒也热闹。当年只有一条土路,一爿饭馆,一家供销社的地方,现在也是汉回风味饭店齐全,超市多家。镇政府办公楼在镇东路北,我们在那里留影,缅怀过去体验 当今。 晚饭在一农户家中进行,主人倾其所有不必细述。有地方特色的是虾酱,鲜是真鲜,咸是真咸。我们有城里人的通性,吃起农家饭菜津津有味。 我和司机住在一马姓人家,户主66岁,比我略小几岁,两人交情甚笃。老马因曾患病和多年劳作已驼背,精神、体力尚可。家中三间房瓷砖贴面,窗明几净。内墙贴装饰纸,棚挂化塑板,亮眼整洁。手机、有线电话、电视机齐全,无电脑、空调。三纸箱啤酒和一箱饮料靠墙码放。厨房壁挂饮水机,水泥灶台大锅烧柴小锅燃气。早餐备有大骨炖土豆、肉丝炒木耳、大虾、咸鸭蛋、红烧鱼、香米饭、枣粽。还直说:“乡下没啥好吃的,不喝酒凑合杯饮料吧。” 院墙铁门将小院围起,一条水泥甬路通向院外,路两旁是自家菜园。封闭旱厕也是坐便,端水冲刷。院外几米处即是方格状稻田,泛青稻苗横竖成趟筆挺立于水中。种地也比以前轻松,翻地、耙平、插秧、施肥、打药、收割、脱粒全部小型机械或专用工具。每户都种一格香米自家食用。稻谷不愁销路,有专营者上门收购。不愿种者可将地外租,每亩净得七百多元。老马家中备有三轮电动车便于交通和货运。 夜里躺在炕上看清澈蓝天、丝丝白云、星星眨眼、月光闪烁,听近处虫叫,远方狗鸣,一时浮想联翩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恰逢附近集市,我们趋之若鹜。卖农副土特产和生产生活必须品的比比皆是,人群熙熙攘攘,购销两旺。同学买了雁蛋、鸡蛋、鲜肉、鲜鱼、香瓜、樱桃等。 一女同学手举一把大葱,众人不解,答曰:“家里没有省得现买。” 马弟夫妇也到集市购物,我们在那里辞别并相约后会有期。 </h3><h3> 李金岭写于2018年6月</h3><h3><br></h3> <h3> 读李金岭学长2018年6月写的《眷恋》!勾起了我的回忆!我也曾因事返回过锦县闫家镇!</h3><h3> 《七律*重回闫家镇》(平水韵)</h3><div> 在锦州爱心医院做医疗投资考察时,有机会回到三十五年前下乡的锦县闫家公社。星移斗转,世事变迁,我离开第二故乡时曾在闫家医院看过病,现在大院已然荒芜、空寂无人;小镇一条街的土路上虽铺了柏油,但当年的供销社和雨休时同孙运祥、闫勋泰喝过酒的小饭馆不见了,街道两旁旧貌依然。抚今追夕,感慨万千!</div><div> 夏日驱车向故园,近乡情切欲望穿。</div><div> 蓑翁独钓芦花荡,天海相连水稻田。</div><div> 大院寻医谈往事,小街把酒话当年。</div><div> 风华已逝容颜老,旧貌萦怀独怅然。</div><div> 2015年11月11日</div><div> 赵建华(68届一年一班)</div> <h3>二.老同学你在哪里?五十年前一起上山下乡,之后的经历确不近相同。尽管十年后都回城了,同学也相聚过,但五十年后的今天,居住和联系方式确发生了极大的变迁,有的同学已失联数十年,寻找到同学成为了能成功举办主题同学会的最主要任务。参加活动相关班级的也组建了班群,热心肠的同学成立了活动联络小组,发动大家访线索,找同学。这其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h3> <h3>3年2班的来庆顺同学携老伴提前半个月从宁波出发在南京联系到了王祥会和迟秀英,又去北京将失联48年的霍秀芝找到了。到抚顺又抓紧和班长李金岭一起去看望体弱在家的同学。</h3><h3><br></h3><h3> <br></h3> <h3>3年3班的王志玉同学三年前就联络有微信的十几名同学建了个班群。这次活动中在群里发动大家寻找同学,重建同学联络网,群里同学积极参与,不放弃小线索,家访,传信等,经几个月的努力,这个班群已寻找到35名同学,建立了新的联系网。寻找还在继续,她也成为了同学们敬重的好大姐。</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各班寻找失联同学,重建新联络的过程中,对知青同学的现状和家庭做了一次较全面的了解:有些同学失联多年已经离世;有些失去了老伴,孜身一人生活;有的或本人或老伴或家人重病在身,卧床不起,需要照顾。</font></h3> <h3>更令人感动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照片中的同学仅是部分),为了能参加这次同学会,提前从海南、珠海、宁波、武汉、青岛,北京等地乘飞机赶来,也有一部分同学从省内的大连,辽阳,、葫芦岛,锦州,凌海,铁岭等地提前赶来。回到家乡,受到家乡同学们兄弟姐妹般的盛情款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同学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由衷地说一声:谢谢你们,家乡的同学们!</h3> <h3>二年二班同学盛情款待来自葫芦岛同年级五班的孔繁运,周长顺,邱振和同学</h3> <h3>一年三,一年八班同学盛情款待来自北京的二年九班的张文静同学</h3> <h3>一年三,一年八班,二年二班同学盛情款待来自外地的同学和找到的失联多年老同学,老战友。</h3> <h3>三年二班同学盛情款待来自外地的老同学</h3> <h3>三年二班同学盛情款待来自外地的老同学</h3> <h3>二年二班同学盛情款待来自外地的老同学</h3> <h3>三年三班同学盛情款待来自外地的老同学</h3> <h3>67届2年5班的孔繁运、周长顺、邱振和(图1由左向右)三位同学提前从葫芦岛赶到抚顺,联络同学,重访母校,旧地重游,感慨万千!离开母校,下乡到农村将近五十周年了。最近部分同学回到学校,在当时所在的教室合影留念,畅谈上学期间各种趣事,抒发对母校的热爱,对同窗友谊的眷恋。对五十周年同学聚会的企盼。他们把这些资料《返校园忆同学友谊,寻故地续战友情缘》转发给大家(另发)留作纪念。共同筹备办好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同学会。</h3> <h3>三 . 沸腾的山庄</h3><h3> 火红的六月里,25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好日子,抚顺大伙房水库脚下的圣美琦山庄,风景秀丽,整洁一新,早来的同学悬挂起了鲜红的主题横幅。《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抚顺十一中老三届同学会》即将在这里隆重举行!</h3> <h3>市内的同学们按照安排从市内乘公交赶来,再由山庄的大巴接到山庄</h3> <h3>同学们一路高高兴兴,欢歌笑语,向山庄而来!也有些身体有恙,行走不便,执意参加活动的同学,由儿女自驾送到了山庄。</h3> <h3>随着陆陆续续同学们的到来,静谧的山庄热闹起来!多年没见的老同学们终于相聚了,这么多年没见了,一下子还不知说什么好,见面就拥抱,握手,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意,没有拘谨,特别很多年没见过面的老同学,那种热闹的场景真的令我动容,只听老同学说这个胖了许多,那个瘦了许多,但更多的还是说我们都老了。</h3> <h3>慢慢地,大家熟悉些后,气氛刚见面就热闹了许多,带着五十多年时光的印痕,开怀畅谈。从上学时“熊孩子”的那些淘气事,到对学校和老师的怀念;从当年知青点的趣闻轶事,到和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的经历;从下乡时青春的懵懂,到男女同学间爱情的萌动;从回城工作后各自的奋斗成长经历,到离别后的相互思念;……,无话不谈。相互逗闹着,玩笑着,哈哈大笑着。好像又回到了五十多年前在校时天真无邪的学生时代。</h3> <h3>一别五十载,嫩容己蒼颜。知名人难对,往事成笑谈。唏嘘叹时光,怀旧梦依然。多少青春事,皆作九霄烟。 聚会感叹 崔文光</h3> <h3>老手紧相握,老泪湿眼圈。老情己难续,老话悄然谈。一错五十载,旧梦不能圆。青春风吹散,笑对夕阳残。 聚会感叹 崔文光</h3> <h3> 浪淘沙 李金岭 忆历历寒窗,淡淡书香。 无猜两小话家常。 也有伤心烦恼事,岁月磨光。 白发赛银霜,放眼家乡。 高楼百米起八方。 车水马龙塞大路,万里边疆。</h3> <h3>留下这美好的瞬间</h3><h3>俏容瞬间留,思情频回眸。探寻青春梦,惹人热泪流。 崔文光</h3> <h3> 大约10:00,同学都都赶到了,集体合影留念开始,于是大家在台阶上排好队,随着相机拍摄,留下的是珍贵的同学之情。</h3> <h3>同学会的全体合影:</h3><h3> 我们共同的名字叫知青,知青的路我们一起走过。蹉跎岁月,奉献青春年华我们无怨无悔!无愧于心,当年的少年,如今的我们,容、颜已退,白发飘飘,,但我们永不忘初心,那是一篇美好的回忆录!</h3> <h3>66届三年二班同学合影:</h3><div>知青的岁月,是一段难忘的岁月。知青的岁月,是知青人一生的财富。知青的岁月,是一段永久的历史。</div><div>知青的岁月,如诗如画如歌震中华。</div> <h3>66届三年二班同学合影:</h3><h3><br></h3> <h3>我们也曾经是同班的同学</h3> <h3>66届三年三班同学合影:</h3><h3>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无愧的知青岁月!青松之所以挺拨坚硬,是因为它经受过风雨严寒的考验。没有这一代人的坚强毅力,中国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感谢亲爱的战友,一路多保重,我们再相会!</h3> <h3>66届三年三班同学合影:哈哈!刚才缺席一位同学,再补拍一张!</h3><div><br></div> <h3>66届三年三班当年下乡到锦县新庄子公社,今日相聚,再拍一张知青点同学的合影:</h3><h3> 上:向阳大队知青点的同学</h3><h3> 中:九道大队知青点的同学</h3><h3> 下:曹家大队知青点的同学</h3> <h3> 五十年前的回忆
----邵立仁
你还曾记得当年的激情吗?
校门前报名下乡人头攒动。
你不会忘记亲人送别场景,
列车启动车内外一片哭声。
你没有忘记那接人的车对,
浩浩荡荡似巨龙彩旗飘舞。
风华正茂的一代热血青年,
广阔天地开始了新的革命。
集体户里的生活缺菜少油,
重复繁重的农活全凭年青。
想家的时候灯下写封家信,
只报平安苦衷埋在心底中。
囊中羞涩是大家常有现象,
偷唱禁歌打发寂寞的人生。
煎熬大了城里也小酌一把,
低劣高度老白干让人难醒。
过年回家为省几个车票钱,
想方设法逃票让人难为情。
那时粮食供应都吃不饱饭,
肩扛手提把口粮带回家中。
蹉跎岁月什么苦都尝个遍,
广阔天地磨练收获也颇丰。
时光如梭转眼五十年过去,
用回忆鼓舞大家珍惜人生。<br></h3> <h3>66届三年三班同学合影:</h3><h3> 同是知青的我们,有着共同的经历,奋斗的青春很幸福。如今两鬓斑白,年近古稀,奋斗过的我们依然很幸福。让我们携手同行,继续奋斗。为我们的健康、快乐、长寿而努力奋斗!</h3> <h3> 向 阳 情</h3><h3> 作者:邵立仁</h3><h3> 可能是人老了的缘故,时不时总把过去的事情想起。我们这一代人,一生坎坷,平平庸庸,但是那段远离家乡亲人的知青岁月可算轰轰烈烈,使人无法从记忆中抹去。</h3><h3> 五十年前的一个秋日,我们十七名天真幼稚、满怀激情的热血青年风尘仆仆奔赴辽西一个名叫</h3><h3>向阳的村落插队落户,开始了终生难忘的知青生活。(十七人名单是:范光海、朱久顺、张兴奎、王金利、孟庆春、王庆波、黄文宽、徐宝胜、闫</h3><h3>兆国、邵立仁、白秋兰、王志玉、齐玉华、戴桂英、冯慧君、张 莹、张淑兰)</h3><h3> 向阳村共有四百多户人家,村南是一马平川一直到渤海湾,村北七里许便是锦县城大凌河镇所在地,村东有辽西著名的大凌河流过,据老乡讲,向阳村由于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而得名。村理的果园,采石场,苹果园远近闻名。家家用上了电灯,用机器抽水、磨米面也是让人羡慕的事情。后来才知道向阳村的自然条件与同学们分配的其它地方中是最好的,这无疑是向阳十七名知青的一大幸运。</h3><h3> 十七名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的到来,一下成为向阳村多年没有的新鲜事。城里人的花衣裳、吊腿裤、大边鞋、羊角辫吸引了村里年青人好奇的目光。同学们弹奏的吉他乐曲、哼唱久违的老歌、特别逗人的漫画给小村注入了勃勃生机…。</h3><h3> 时隔不久,又有了抚顺红透山铜矿知青的加盟,使得向阳村越发热闹起来。</h3><h3> 五十年后的今天回忆起那难忘的岁月,可以说我们无怨无悔。</h3><h3> 因为:在向阳我们学会了区分五谷,</h3><h3> 在向阳我们学会了劳动技能;</h3><h3> 在向阳我们饱尝了甘苦生活,</h3><h3> 在向阳我们锻练了意志人生。</h3><h3> 经过大家挥汗如雨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通过了贫下中农的鉴评和推荐,陆陆续续回城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h3><h3>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我们都卸甲归余生吧。田,开始了晚年生活,让我们快快乐乐地享受余生吧!让我们永记那朝气蓬勃的向阳情!</h3> <h3>67届二年二班同学合影:(其中有三位同年五班的同学)</h3><h3>无悔的知青岁月:把满腔热血都献给了知青岁月,我们无怨无悔:正是我们知青的壮志情怀!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望!</h3> <h3> 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
难忘的辽西风
1968年时逢金秋飒爽,
我们迈进了辽西走廊。
满怀着的热望和梦想,
誓把美好的青春献给党。
银锄板闪耀着太阳的光辉,
汗珠子摔落在盐碱滩上。
辛勤劳作磨练着筋骨,
渤海湾的劲风吹黑了脸庞。
忍饥挨饿紧一紧腰带,
漏屋凉炕使秀发蒙霜。
春情萌动却羞于启齿,
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口号挂在嘴上。
艰苦的现实击碎了梦幻理想,
人们纷纷逃离贫困远奔他乡。
参军、上学、调转、进工厂,
我们星散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分别、让我们牵肠挂肚,
逃离、却忘不了那第二故乡。
荒原上的盐细菜是否又红了?
大凌河水是否还翻滚着滔滔浊浪?
忘不了辽西的长风激荡,
忘不了慈祥的房东大娘。
乡愁是我长久的牵挂,
思念是我永远的情殇。
崔文光 写于2018年6月<br></h3> <h3>和兄弟班的同学们合影</h3> <h3> 歌声中徜徉
高亢的歌声送我去了农乡,
在广阔天地里我悄然成长。
披着星月迎着太阳,
唱着那红心永远向着党。
样板戏慷慨激昂,
大悲调徒惹心伤。
满身泥水满头土,
眼望大凌河苦泪流淌。
我独自跋涉在田野上,
品味百灵鸟在天空欢唱。
情不自禁也哼起了恋曲,
低吟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红玫瑰盛开在小河旁,
欲采一朵又怕手刺伤。
流连徘徊放声歌唱,
期盼见到红河谷美丽的姑娘。
崔文光 2018年6月
</h3> <h3>67届二年二班同学合影:</h3> <h3>67届二年三班同学合影:</h3><h3>无怨无愧的人生,热血沸腾的时代,青春理想的追求,垫定一生的基础,这就是我们知青岁月,永久的回忆。</h3> <h3>67届二年三班同学合影:</h3> <h3>67届二年九班合影。一生的同学,一生的朋友,永远珍惜在心间。也许在天之涯,也许在海之角,同学之情一直是我的牵挂。亲爱的同学!是我对你最美丽最亲切呼唤!亲爱的同学我爱你!我爱你!</h3><h3> 合影中前排同学穿绿衣同学就是张文静,她和另一个位同学手持的书法作品就是她并从北京带来的为此次同学会特别创作: __ __五十载 弹指一挥间 </h3><h3>回忆漫漫知青路 难忘蹉跎岁月情</h3> <h3>67届二年九班:时间可以更改我们的容颜,却无法改变我们同学的纯真友情!同学之情:最纯洁、最朴素;最平凡、最高尚;最动人、最浪漫;最坚实、最永恒;亲爱的老同学期待着与你再一次相逢啊!好想、好想、好想你!</h3> <h3><font color="#010101">68届一年三班同学合影:时光岁月见证了我们知青一代人的伟大精神,历史将永远铭记我们。无愧的知青人生岁月。</font></h3> <h3>68届一年三班同学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68届一年三班同学合影</font></h3> <h3>68届一年八班同学与邻班同学合影:</h3><div> 青春年华!奉献祖国!蹉跎岁月五十载!知青年代!知青生活,永藏心底,永生难忘!</div> <h3>68届一年八班同学合影:因为老班长张波同学(前拍中间穿白色衣服的同学)有事没能如愿参加同学会,全体同学为此非常遗憾。为此只好补一张八班的全家福聊补憾事,老班长张波同学也算是如愿以偿了!</h3> <h3>我们的好同学,也是好战友!</h3> <h3>我们是好同学,也是好朋友!</h3> <h3>重温同学情,再续战友缘。为同学会我们来聚首,来日方长,后会有期,我们愿再次携手同行!</h3> <h3><font color="#010101">知青岁月的回忆:标志性的造型,时代的记忆!</font></h3> <h3>中午的午餐是各班自行解决的,各位同学都自带的食品,还有同学带来了自己精心制作糕饼拿出来往桌上一放,大家站着围在桌旁,各取所需,吃着。还是边说边笑着。</h3> <h3> 下午12:00-15.:00是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分散开来到自己喜欢的场地去泡温泉,游泳,唱歌,跳舞,运动,棋牌娱乐。还是边玩边聊。玩得高兴。聊得开心!</h3> <h3>下午15:10同学会的聚餐开始,相互敬酒,聊表敬意,品尝丰富的山庄独特风味,已不足为表。几十年没见面的同学们聊着曾经的往事,聊着几十年的变迁,几十载岁月的沉淀,使我们的同学情、战友情更深、更浓、更纯、更美、更甜!谈笑风生中,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愿我们的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祝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祝愿我们的老知青同学们安康长寿!</h3> <h3>餐后 ,大家沿着山庄附近的田园小道携手散步,嬉笑着,边走边拍照,好像似回到了当年的知青点,体会映照夕阳的浪漫。 </h3> <h3> 晚7点,上山下乡主题同学会联欢在大餐厅开始,主持人崔文光同学热情洋溢地开场白引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h3><h3>亲爱的同学们,我想念的校友们, 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h3><div>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 我们就迎来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的纪念时刻。今天 我们抚顺十一中的老同学们相聚在这青山绿水的秀美山庄,在烟波浩渺的大伙房水库湖畔,共同怀念那段难忘的知青时光,共同追寻那逝去的青春岁月。都是那一份浓浓的同学情,割舍不断的校友谊、才使我们今天相聚于此。都是那一份在知识青年时期的共同经历,才让我们血脉相连,心意相通。都是在广阔天地里的同欢共苦命运,跌宕风雨历程,才使我们产生了浓浓的向心力,才促成了我们今天的联谊大会。</div><div> 同学们,五十年的时光转眼即逝,现在我们都已是年近古稀之人。虽然年迈,可是在学校时期的青春音容笑貌仍在,在知识青年时代的热望犹存,熟悉的名字在耳边环绕,老迈的面孔却是相识又陌生。青春的情愫仍然在心中激荡,倾述相思却是泪撒衣襟。多少年的相思,多少年的盼望,多少年的惦念,今天终于圆梦了。</div><div> 今天,参加联谊纪念会的是我们抚顺十一中老三届的部分班级同学,主要是由三年二班、三年三班和二年二班、二年三班来牵头,还有很多班级都有同学代表参加,还有来自辽西锦县的农民代表——,还有永远留着了那片热土上,在葫芦岛工作的孔繁运等几名老同学,他们长途跋涉来参加今天的联谊会,可见心意相通,爱心之诚。让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同时也把掌声送给辛勤操劳这次联谊会的召集人李金玲、崔文琴、高占力、范光海等同学们。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共同努力才促成了这次联谊大会。</div><div> 老三届这个新名词,是因为我们1968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运动所产生,我们大家也保留了一个怪怪的名称, 几年几,仿佛我们从来就没有毕业,我们永远都停留在初中。其实,从我们上山下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集体毕业于抚顺十一中。</div><div> 犹记得学生时期朗朗的读书声,犹记得操场上体育比赛的矫健身影,犹记得文化大革命中的口诛笔伐,犹记得文攻武卫时期隆隆的枪炮声。</div><div>我们怀着革命的热望,怀着战天斗地的理想,怀着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精神,怀着解放全人类的远大梦想。我们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农村,我们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要在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div><div> 犹记得南站广场上革命口号震天响,犹记得出发的火车汽笛长鸣,犹记得送别亲人的涟涟泪水,犹记得车厢内高亢激昂的革命歌声。</div><div>我们曾经热血激荡,誓言要改变穷乡僻壤,我们也曾经认为站在了革命潮头,要让红太阳的光辉照遍全球。</div><div> 我们挥锄在盐碱地,我们奔波在凌河边,播种下知识青年奋进的火苗,收获着再教育的艳阳天。</div><div>在广阔天地里,我们也曾经大有作为,我们带去了新思想,带去了新风尚,给偏僻落后的农村,增添了一抹青春的闪亮。</div><div> 有的同学当过民办老师教过学,有的同学背着药箱赤脚走在田埂上,还有的同学当过生产队长抓生产,也有的同学当过会计学算账。</div><div> 我们付出了青春,付出了热望,认真地接受着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收获的却是无尽的惆怅。</div><div>我们都曾经挨过饿,都吃过涩口的米糠。都曾经用咸盐粒下过饭,都喝过那没油少盐的稀菜汤。</div><div>缺米少柴,我们睡过凉炕挨过饿,繁重的体力劳动,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坚强。</div><div> 栉风沐雨,我们战严寒斗酷暑,忍饥挨饿,我们勒紧裤带一往无前。</div><div> 繁重的体力劳动,累得拿不动铁锹干不动活,青年点冰冷的凉炕上,知识青年的被头上满是白霜。</div><div>有很多人,忍受屈辱,打落牙齿和泪吞,也有很多人,在逆境中努力奋斗冲破乌云见太阳。</div><div>每个知识青年都有着同样的经历,也有着不一样的过场,但是,每个人都升华了脆弱的心灵,培养了坚毅的性格,锻炼了强健的体魄,在每个人的身上都镌刻上了两个字,那就是、坚强。</div><div> 我们刚刚下乡两年,就有幸运儿抽调进了工厂,可是当最后一名老知青返城时,他们已在辽西的土地上苦捱过八年时光。</div><div> 挥洒的青春,美好的时光,高亢的口号,虚幻的梦想,我们都留着了那片多情的土地上。</div><div>五十年时光的流转,抹不去当年知青的印迹,我们怀念老房东的热情,记得那学大寨战天斗地的地方。</div><div>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更思念青嫩的苞米香。满海滩红红的盐细菜,映衬着遍野的红高粱,</div><div> 忘不了那绿油油的田野,记得住那泥房土炕,一年只刮两次的辽西风,还有那勤劳善良的农村姑娘。</div><div>辽西锦县是我们奋斗过的田野,是我们抚顺十一中知识青年的第二故乡。</div><div> 有人说当年知识青年的磨难,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谁知道当年的困苦,曾让我们痛断肝肠。</div><div>我们虽然已经老迈,可是仍然怀念那知青岁月,怀念那困苦的磨砺,怀念那难捱的时光。</div><div>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们还想穿越时空回到青年点,再去体会品味那青春时光。</div><div> 一份热望,一段历程,一生牵挂,一世情长。</div><div>同学的情义永在,知青的感情永恒。 青山依旧在,同学颜已苍,耆年再回首,追忆好时光。</div><div>懵懂少年不知情,革命政治挂口中。错过多少好姻缘,一切尽在不言中。</div><div>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今天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又转到一起来了,那就是抚顺十一中这个名称浓浓的向心力,这个割舍不断的思念情。让我们体会这重逢的欢乐,回忆知识青年时期的美好时光。</div><div> 当年的红花少女已变成白发老妪,翩翩少年郎也化成了苍髯老翁。当年的一纸情书写给了谁?情节已经忘记,过程也回忆不清。</div><div> 有的同学几年未曾见面,有的同学十几年未曾相逢,还有很多的同学已经五十年没有见过面了,握手寒暄是那么熟悉又陌生。</div><div> 这份热望在心中激荡,这份情感久久不能平静。但是大家但是年近古稀之人,感情上还是要稍安勿躁,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div><div> 岁月催人老,沧桑染容颜。仍记芳名俏,相见两茫然。</div><div> 聆听岁月,感怀今朝。温润我心,不忘初心。</div><div> 同学们,让我们举杯畅饮,欢歌劲舞,共同庆祝今日的再相逢,共同绽放出美美的夕阳红。</div><div>忘却苦难,珍藏理想,友谊长存,地久天长。</div><div>愿同学们的校友情谊历久弥坚,知识青年时期的感情永世长存。</div><div> 借用大文豪鲁迅的两句诗:“度经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让过去所有的恩恩怨怨都随着时光远去吧!同学们的真情实意永远真诚。</div><div> 祝老同学们,苦尽甘来,笑口常开,身体康健,一展风采。</div><div> 祝同学们,朋友们越来越年轻,越来越精神。珍惜今日好时光,争取在耄耋之年我们再相会,共同庆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六十周年。大家记得一定要准时参加哟!十年后我们再相会,不见不散。知识青年精神万岁!</div><div> 崔文光 2018年6月 </div><div><br></div><div>这是我受李金岭同学之托为这次联谊会准备的主持词,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话语没有时间去说,只抽出部分词语用于主持了,大部分都没有用上,对不起大家。 崔文光</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联欢会场,坐无虚席。同学们兴高彩烈参与联欢晚会</h3> <h3> 3年2班从当年下乡的知青点锦县九坨大队邀请开的村民代表,今年72岁的杨德令向同学会致词。他当年就是九坨大队知青同学的好伙伴,好大哥,和同学们结下兄弟之情。</h3> <h3>同学代表发言</h3> <h3>范光海发言</h3> <h3>高占立发言</h3> <h3>联欢会场,坐无虚席。同学们兴高彩烈参与联欢晚会</h3> 老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同学聚会记实: 暖风习习百花香,阳光明媚暖心房,同学聚会言不尽,五十余载情难忘。杯中盛满心酸泪,岁月似箭有苍桑,盐碱滩上青春渡,春来秋往日绵长。.时逢回城心房亮,知青有幸进工厂,积极向上立大志,不甘落后做榜样。为人父母责任重,工作岗位先进当,励志一生不虚度,我们这代最刚强。世纪轮回,光阴荏苒,转瞬之间,我们上山下乡已有五十个年头了,此次活动由我们的大师哥李金岭同学牵头,我们积极响应,在2018,6月25日于抚顺的圣美琦山庄顺利举行;此山庄环境优雅,青山绿水,这天的天气格外晴朗。似乎山山水水都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在这值得回忆,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相聚在圣美琦山庄老同学相见喜之涕零,牵手相祝,我们互诉别离的牵挂,异地的思念,相聚的感动。如今我们都已退休,在事业上拼搏了一辈子的我们,也曾经在各行各业身兼要职,在岗位上留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有很多同学事业有成,曾经是教育界,市政府机关,公安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身兼要职……都是出类拔萃的,各有千秋。而今都在家享受着天伦之乐,主要的是为儿女们辛勤的付出。让我们的下一代继续为社会作贡献。 很多同学在百忙当中抽出时间参加了聚会。高连仲从千里之外的宁波转乘坐飞机,赶了过来,朱玉琴,皱惯东,也分别从锦州,盘锦专程而来。更为可贵的是,邓桂珍刚刚做完手术不久,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我们彼此感动,张久一最辛苦,一路为我能拍照录像,万桂琴跑前跑后为大家服务,春光最有才华,能歌善舞,发挥出最好的主持水平,他带领我们在老歌的回忆中翩翩起舞;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在跟着跳了起来,我们跳起了有时代性的歌舞,和回忆性的忠字舞,歌声悠扬,我们的舞姿虽然笨拙,可是真诚的笑容里流露出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往事的留恋,对未来的向往。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学生时代,回到了我们的青春年华 ,青春的岁月是美好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尽管我们的舞姿动作不是那么优美和专业 ,我们却是全身心劲舞,乐在其中。我们在优美的圣美琦山庄的舞厅里载歌载舞,放声歌唱,尽情陶醉;高占力带领全体同学唱起了歌唱祖国。歌声激昂,庄严嘹亮,回荡在整个圣美琦山庄,带把我们的聚会推向了高潮……岁岁花草,岁岁枯荣,只有那世间真情绵延永恒。想想那在 蹉跎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我们,如今竟都已经是两鬓白发,脸上的皱纹记录了我们人生路上的苍桑。我们在这里上,回忆着我们的蹉跎岁月,回忆着一路走来的历程同学们都有说不尽的心里话,道不完的同学情,聚会结束,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此刻难忘今宵,此情来年再聚。我们继续着我们的生活,在春天的原野,在夏日的荷塘,在秋天的枫树下,在飘雪的小河边,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留下我们的身影,让所有的记忆都永远存我们心中,心中。。..。。感谢同学们一路走来热情相聚,感谢张九一同学为我们留下了美好的瞬间光盘,感谢组织者的辛勤付出。祝同学们一生平安,生活幸福,友谊源远流长。<h3> 崔文琴 2018.6</h3> <h3>联欢会场,坐无虚席。同学们兴高彩烈参与联欢晚会</h3> <h3>抚十一中老三届庆五十周年有感</h3><div><br></div><div> 今天是个好日子,抚十一中老三届的学友从祖国的各地汇聚此地,庆祝知青五十周年。回忆五十年前,时代列车承载我们奔向锦县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div><div> 从那时起同学们日积月累,构筑了上山下乡的深情厚谊。历经数年各自奔向不同社会岗位,成家立业,为人父母,相夫教子,勤奋学习、拼搏事业,历尽沧桑。时至今天,昔日战友,欢聚一堂,令人难忘。回想起我们这一代、生在新社会,红旗下成长,跟随共和国的历程而前行,我们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洗礼。数年知岁月,历尽磨难。三十年国家的改革、企事业的转向、下岗的无奈、内退的纠结、买断的痛苦,再创业的艰难。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忆往事,历历再现、仿佛就在昨天。在那些相识的日子里,相知的岁月中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铺炕,同在一个屋檐下。经过风风雨雨,走过坎坎坷坷,品人生酸甜苦辣。我们由毛头小子,不知事的丫蛋,转身步入老年时期,知青这个光环始终戴在我们头上。知青因祖国的需要而成名,知青对祖国尽职尽责,并有所担当。我们为祖国献出宝贵的青春,我们不后悔。我们成长的年代,是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学的是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的英雄精神、学的是雷锋、王进喜、时传祥的榜样,他们思想、精神、信念溶化在我们的血液,扎根在我们心中。我为我是知青,为祖国奉献青春,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更为知青群体中走出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更加自豪与骄傲。</div><div> 今天,再纯的酒,再浓的茶,再好的美食也比不过同学们的情谊与知青的友谊。让我们初心不改,都有一颗不老的心,老有所乐,开心就好,彰显知青风采,要有青松气质,红梅品格。夕阳无限好,莫道近黄昏!</div><div> 我们热爱生活,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我们的母亲!祝愿中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向天再借三十年活到百岁再聚首。让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让知青精神地久天长!祝愿十一中的校友们健康长寿!快乐度过每一天!</div><div><br></div><div> 一年八班 王 靖</div><div> 2018-6-25</div> <h3>联欢会场,坐无虚席。同学们兴高彩烈参与联欢晚会</h3><h3><br></h3> <h3>接着联欢的同学们全场起立,在高占立同学的指挥下齐生高唱《歌唱祖国》。心有力量,歌声嘹亮,激情豪迈,衷心祝愿我们的伟大租国更加繁荣富强!</h3> <h3>联欢会场,坐无虚席。同学们兴高彩烈参与联欢晚会</h3> <h3>联欢中同学们还跳起集体舞《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h3> <h3>联欢中同学们还跳起集体舞《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h3> <h3>联欢中同学们还跳起集体舞《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h3> <h3>联欢中同学们还跳起|了《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唱起传统革命歌曲,独唱,对唱,戏曲表演,器乐演奏……。联欢活动气氛活跃持续到很晚才结束。</h3> <h3>67屇二年九班、武广慧同学为同学们的相聚,更添光彩!夺目照人!表演笛子独奏曲。好!优美动听!让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好棒!👍👍👍</h3> <h3> 同学好姐妹拍个照,留下美丽的倩影。虽说我们年逾花甲近古稀,像吗?</h3><h3> 真的不像!祝愿所有的同学们身体健康、永葆青春!</h3> <h3>为”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抚顺十一中老三届同学会”有几位同学特意创作了一些书画作品,向同学们展示才艺,并向同学赠送。这里也留出一席之地为他们的作品展览,其美共赏。</h3> <h3>这是67届二年九班张文静同学从北京创作带来的书画作品</h3> <h3>这是67届二年九班张文静同学从北京创作带来的书画作品</h3> <h3>这是66届三年三班邵立仁同学创作带来的书画作品</h3><div><br></div> <h3>这是66届三年三班刘国敏同学创作带来的书画作品。</h3><h3><br></h3> <h3>一首知青合唱的歌曲:一首难忘的歌</h3> <h3> 五十年前,我们带着青春的热情朝夕相处,共渡了人生最纯结,最美好,最值得留恋的校园生活。五十年轮回后一个火红的六月,孕酿出我们今天的相聚。今天的相聚,是我们一次饱蘸了50年春秋的激情而实现的大梦想。50多年来,我们共同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社会发展和变革。当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生活和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体味了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品尝了人生的苦辣酸甜之后,才发觉让我们最难忘的是同学情和知青战友情!</h3><h3> 今天我们相聚,紧紧地握一握手,掌心中有情也有意,更有千言与万语。祝愿我们同学的情意地久天长!祝愿我们的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心愿!为了见证我们伟大祖国“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和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让我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再活50年!加油,同学们! </h3> <h3>特别感谢组织这次同学聚会的同学们,为我们创造了这次重逢的机会,让眼前其乐融融的情景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中。特别感谢我们的无名英雄,为大家留下了数百张照片,却没有一张留给他自己。谢谢你李凤林同学,你最辛苦!全体同学会成员衷心的感谢你!(有幸细心的同学拍下了凤林同学的照片)</h3> <h3>六月26日早上,早饭后,同学们都陆续离开山庄,去继续各班级的主题同学会。</h3><div> 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抚顺十一中老三届同学会圆满成功! </div><div><br></div><div> 撰稿编辑:66届三年三班 范光海</div><div> 2018.6.28.</div> <h3>公众号《辽宁经济与文化》7月12,日报导了这次纪念活动。</h3> <h3>《抚顺晚报》7月20日报导了这次纪念活动。</h3><h3><br></h3><h3> ❤ ❤ ❤ ❤ ❤ ❤</h3> <h3><font color="#ff8a00"> 后 记 :经过大家的积极协助、配合,我们的美篇《相逢是首歌》--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抚顺十一中老三届同学会纪实,终于完成了!经过审核,可以发表。美篇最大容量仅100张照片,为让参加同学会的150多位同学都能见到自己的身影,我只好拼图,力求完美,好看,又多用照片,实用照片数量远远超300张。所用照片,均选择于同学会照片和自选照片,数百中筛选,实属不易,绝无厚此薄彼之意。照片配语,除2.9班自带外,其它均系配合主题,我随意而为。视频最大量仅五个。选择了更好的采用。同学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全部采用,为美篇更加增光添彩,不胜荣幸。继续求疵,我会即刻修改。谢谢!</font></h3><h3><br></h3><h3> 🍓🍓🍓🍓🍓🍓🍓🍓🍓🍓</h3> <h3><font color="#ed2308">以下为抚顺十一中老三届同学《知青岁月回忆》作品专辑。收存作品如下:(其中包括对本篇《相逢是首歌》的评论)</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3> 在那遥远的盐碱滩
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往事一瞥
作者:齐九鹏(阿鹏)67届二年三班
1968年9月29日,刚迈入17岁门坎的我,随着全国知青上山下乡一盘棋,从抚顺市十一中学下乡到锦县闫家公社假河大队。
到了农村一看,果不其然,这个叫假河的村子真没河呀?!村南头倒是有片低洼地,雨季积水,便汇成一个面积不大的水泡子,到了旱季只露个坑底朝天,确实不能叫河。农村人心地实惠,假的就是假的,所以居住在这里的父一辈子一辈的,沿袭下来就管它叫假河,就连大队部门前挂的牌子写的都是"假河",而从未夸大其辞地叫它真河!
假河大队近临渤海南岸,东西占地狭长,按地界由东向西分出九个小队。九个小队各腾出两到三间黄泥垒砌的土坯房,作为知青生活起居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年点。我被分配到第二生产小队。年前,这个小队发生了一起因阶级斗争引发的命案,要挑几名团员知青插队,我算其中一名。当晚,一进队部便见坐满一炕不脱鞋的盘腿老乡,回头又望见门框两侧贴着"挥泪继承烈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的上下联,墙上还挂着一张烈士遗像和一个花圈……
尽管初来乍到,我已鲜明地感觉到这里与我在家和在校相比的强烈反差 。无疑,这里的一切将在我这张白纸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果然,下乡第二年,我便亲历了一场此生不会再有过第二次的劳动----。
这天,亮晶晶的三星还懒洋洋地悬挂在西天之上,我们二队青年点的木格窗棂就被啪 啪地敲响了。我欠起身子,朦朦胧胧地见窗外晃动 个人影,是李队长!这才想起今天该我跟大车去海边扫盐 土。心里暗忖,多亏李队长像闹钟一样走得准点,不然我真会睡过头的。
从生产队赶出大车,驾辕的枣红马灰灰地喷着 响鼻,两匹拉前套的骡子扬起四蹄,敲得路面得儿得 儿地响。我佩服李队长,也叹服前面拉车的这三匹生产队的命根子,昨夜干到三星露 面,今起个大早还能撒着欢地跑。
坐在车板上,我迷迷登登地打起了瞌睡,仿彿落进了幼时听 到的一个童话的境地:海龙王的女儿摇着一盘小石 磨,不停地转呀转,从海里磨出了数不清的白花花 的盐粒,堆起来比山还高,满世界都是盐了,我们 再也不用去扫盐土啦!
“到地方了,醒醒吧! ”李队长把我从那高高 的盐山上拽了下来。我揉揉辣丝丝的眼睛,跳下 车,活动活动麻酥酥的两腿,四周望去: 一 片平板板、光秃秃、灰溜溜的大地,只有在秋风中微微 抖颤的几丛红柳,点缀在这荒凉的地界,反而衬出此地的愈加荒凉。哪儿有皑皑盐山?更不见荡荡盐池? 莫非这地表上覆盖着那一层灰白色的物质,就是今天我们所要扫的盐土一一也就是说这就是我身边的李队长要为乡亲们解危济困的希望所在 ?
“扫吧!”李队长递给我一把 大扫帚。
"就是这儿?”我有些迟疑。
“对。哪地方显白,哪地方盐土就厚,就扫哪儿!”说完,李队长俯下身子,刷刷地扫起来。
我忽然可怜起李队长来,他那弯下去的身子, 就象一张拉满的旧弓,真让人担心不知什么时候会因 为承受不住外力而一下子崩断了。
李队长年轻时可是这十里八村数得着的能扳倒牛的壮 汉。他带领二队五十多个劳力,年复一年 ,起早贪黑地在田间辛勤劳作,哪一块土坷垃没渗进他那落地摔 八瓣的汗珠?可如今,乡亲们的口粮仍供 不上嘴,不少家的孩子光腚骑马杀仗轮不上一条裤头 穿。记得有回铲地,我无意间听身边一位女社员和旁 人叙叨说:“昨晚,我做梦吃了顿白面烙饼,吃了六七张,还喝了两大碗粉汤,没等吃够, 就醒啦! ”
我听得直想笑,但却笑不出来。因为我们知青的 日子也并不好过。过中秋节,青年点想包顿饺子,得用三 斤秫米才换得来一斤白面;饺子煮好了,大家想蘸点醋,没钱买,就上老乡家摘了一串青葡萄,包块布,挤出酸汁,算我们自己酿制的“知青牌"葡萄醋蘸饺子吃了!
身边好大一片盐碱滩,悄无声息,分外宁静,静得可爱,又静得可怕 。好像这个世界只剩下了李队长和我,还有我们手中的这两把大扫 帚在沙沙地讲着我经历的这个多少有些传奇且不乏凄楚的故事。
我们手中扫帚的所行之处,留下了一小堆一小堆的盐土,像在长天之下大棋盘上布局的一粒粒围棋子, 圈住了我们这两个人,真搞不清我们二人,此时的身份是这张大棋盘上的棋手还是棋子?
累了半天,不禁直起身子,捶捶酸痛的腰身。仰望天上是那样清澈的蓝,又是无际的高远,几朵白云在天空上悠闲地浮动着,一会儿像马儿,一会儿又像鸟儿,自由自在地变幻着身形。我真想化作其间一朵 白云,飘到妈妈身边,告诉妈妈,您当知青的大儿子,正在海边不辞辛劳地战天斗地呢!
李队长说:“差不多一车了,傍下半晌就装车回家,现在吃饭。”我们走近一丛红柳,它虽不能遮阳,但却可赐我们些嫣红和鲜 活气。
一瓦罐秫米饭,一把翠盈盈的小葱和一小碗盐 酱,两个焦黄的玉米饼子 , 几块咸玉根头,午饭还算丰盛。 须知,这是乡亲们对我们扫盐土的最高恩惠呀!不过,饮水成了问题一一李队长倒是爽快,一指正在那片洼塘喝水的枣红马,说: "它喝啥,咱俩就能喝啥!”
吃着吃着,李队长说了一声:“你来了″,循声望去,是一头青愣愣的蚂蚱蹦到盐酱碗里,犹如陷入一片沼泽,蚂蚱腆着鼓溜溜的大肚子在盐酱里挣扎着。李队长伸出他那厚茧约手指,大头朝下夹起这个糟蹋庄稼的害虫,往盐酱里抿了抿,说:“正愁没肉吃呢!"说完便扔进嘴里,"咯滋咯滋”两声.嚼得挺香。看得我却不禁一阵悚然。
午后,启程回家。李队长挥起长鞭,甩到空中一个清脆的鞭响,三匹马闻之翻蹄亮掌,拉着围盖穴子的满满的一车盐土,奔回我们生产队。
我们队部房后有一片空场,空场上立有一棵分叉的榆树枯干,枯叉上悬吊着一截铁轨,它是二队祖传的"铁轨钟",是二队召唤乡亲们的“集合号”。吁,李队长喝令枣红马将大车停在"铁轨钟"下,随后敲响了钟声,召唤各家来领盐土。三三两两端盆拎桶的乡亲们向我们聚拢来了,按户分配,每户两斗。
按照农村平分秋色这最原始的分配原则,我们青年点也分到了两斗盐土。照李队长交给的方法,我把盐士倒进青年点的一口缸里,然后往缸里注满井水,再用棍子搅成泥汤,然后苫上一块布。一个月后,掀开苫布,便可见半缸清亮亮的盐水。舀出一勺盐水,朝烧热的锅底一浇.滋拉拉一阵响后.便见锅里绽开一片银白色的盐花,尝了一下,虽然咸涩了些,但不用花钱买盐了,这可是我抛洒汗水换来的结晶呀!
咱们老百姓过日子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谁家吃喝离开过盐?!现在,无论是腆盐、钙盐,还是添加了什么营养成分的盐,一袋袋的,花个块儿八角的,随处买的到,价格很便宜,一吃就是几个月,或者长达半年,没有人再为买盐的钱犯愁了。
如今,每当提到盐,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了,我的眼前仍能浮现李队长那弯弓似的身形,像一尊浮雕,久久不动 。而五十年前我所经历的那段知青情景,只能在梦中与我忽远忽近,若即若离,亦真亦幻……于是,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昨天、今天和明天,还有那一片荒凉无际留下过我青春身影的盐碱滩…… <br></h3><h3> 2018年 8月</h3><h3> 将九鹏同学(阿鹏)的佳作《在那遥远的盐碱滩》文稿加入《纪实》,以此弥补六月25-26日因种种事宜未能参加同学会之遗憾。九鹏同学如愿以偿,同学会《纪实》也不胜荣幸,增光添彩!编者<br></h3><h3> ❤ ❤ ❤ ❤ ❤ ❤</h3> <h3> 幽兰的眼睛 </h3><h3> ----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往事一瞥 </h3><h3><br></h3><h3> 作者:崔文光 六七届二年二 班 </h3><h3> 一九七三年的冬天,我们知识青年迎来了党中央毛主席给的好政策,很多知青被抽调走了,可是我还困守在农村,坚持在生产队参加劳动。我们青年点原来的十二名知青已经走了六个,只剩下四男二女还在坚持着,另外的两个生产队里,都没有几个知青了。我每天都在生产队里坚持参加劳动,从来也不敢缺一个工,也不愿意缺一个工,我想以勤奋的劳动来赢得人们的好评。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也把我从一个羸弱的小青年,锻炼成了一名壮劳力。下乡六年来,农村里的活计我几乎都干过,做什么活也不在打怵了,我也学到了一些门道和技巧,干活也就不那么累了。</h3><h3> 在辽西走廊的平原上,冬季是人们搂柴火的时节,因为这里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没有山林树木可以砍伐,烧柴只能靠秸秆和茅草。村庄里的人们,家家户户都有大大小小的铁齿耙子,用来搂毛柴,到了秋天就把地上的落叶茅草和草根搂起来,用来烧火做饭取暖。最大的搂柴耙子,是用十八根一米五长的铁条编排而成,用一根长木杠搭在肩膀上拉着,在耙齿的下面放着一个用秫秸编成的大帘子。人拉着大耙子在荒地上走过,一米多宽地面上的茅草树叶和草根,都被搂到了秫秸帘子上,拉上一会就用一个小钩子钩一钩耙齿上的柴草,秫秸帘子上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大大地毛柴卷。不过搂柴火可是一个重体力活,不是精壮的年轻汉子,可拉不动那个大耙子。我也曾经拉着大耙子比量过一回,可只搂了一小会,就把我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腰酸背痛,连一个柴火个都搂不起来。由此可见,这个地方的烧柴是多么地困难,柴草也就愈发显得金贵。 每年的冬月和腊月,是人们搂柴火的好季节,因为只有在大地封冻的时候,大耙才能拉动,不然耙齿就会钩到泥土里,任谁也拽不动。生产队里打场已经结束,秸秆和茬子也分到了各家各户,柴火不够烧的人家就开始张罗去搂柴火了。近处都是田地村庄,没有地方可以搂柴火,人们就要到很远的南圈河或者大凌河河滩去,只有在那里的荒原上,才能搂到大批的毛柴。生产队里的壮劳动力们,开始了三三两两的远行,因为这个活计不能聚堆,只能一个人走一片荒原,一个人要在方圆几里地的范围内才能搂够一车毛柴。 在冬天里,农村的活计比较少,可是干活的人也挺少,猫冬的猫冬,搂柴火的搂柴火,队长就派我跟着大车去给人们拉柴火。我们生产队里,就有一台能够出远门干活的胶皮轱辘大车,剩下的两辆破车,只能在村子附近干点零活。拉柴火的大车是一挂三套马车,赶车的刘大把就是我在农村认的师傅,他为人憨厚和蔼可亲,我们两个人的关系处的很好,跟他在一起干活也是我的心愿。</h3><h3> 在冬末腊初的一天,半夜里子时刚过,刘大把就来到了上屋饲养棚。在寂静的冬夜里,他那咚、咚、咚沉重有力的脚步声,就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急忙一骨碌爬了起来,穿好衣服就来到了院子里,帮着刘大把牵马套车。刘大把把黄骠马牵到大车边,调进车辕子,套上夹板放上鞍鞯,再勒上马肚带。我从马棚里牵出黑煽马,套在中套上,又牵出红骒马套在了外套上,然后找来了叉杆绞棍绳索,放在了马车上。看着自己准备的一切都挺好,我就说:“师傅,走吧.。”</h3><h3> 刘大把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咱们干什么去呀?“</h3><h3> 我一脸愕然地说:”拉柴火去呀!“</h3><h3> 他又问:”用什么装车呀?“</h3><h3> 这时我才想起没有拿柴火叉子,我急忙跑到场院房取来了两把三齿大木叉,再把草料口袋扔到了车上,这一回才算齐活。 刘大把把大鞭子一甩“啪”地打了个响鞭,喊了一声:“驾。”黄骠马就踏着脚步,拉着大车走了起来。马车在土路上颠簸前行,一出了生产队院子就把我带入了黑暗世界,四周没有了一点光亮,一片漆黑。寒风在肆孽的呼啸着,满天的繁星仿佛也被冻得哆哆嗦嗦,不停地眨着眼睛。我裹着大绵袄依偎在草料袋上,品味着天上星图的变幻。这时三星已经歪向了西南,我知道这已经是后半夜两点多了。因为我家里经济困难,我没有钱能买块手表来炫耀和看时间,每天只能根据天色来判断时间。不过这样也挺好,下乡几年来,我学会了看太阳和星星来辩别时间的本领,也使我多学会了一些知识,多了一点生存技能。</h3><h3> 刘大把穿着厚厚的黑棉袄棉裤,外面还套着一件光板的羊皮大敞,脚上蹬着高腰毡旮瘩,坐在车辕子上晃动着大鞭子,驱赶着马儿前行。我则衣着单薄,蜷缩在草料袋上瑟瑟发抖,冷的实在挺不住了我就跳到地上,跟着大车跑上一会,借运动来驱逐寒冷。红骒马在深秋时节下的那匹小马驹也跟来了,它虽然只有三个月大,可是为了追随母马吃奶,它跑前跑后紧紧围绕着红骒马转。大车出来的时候,刘大把让饲养员把小马驹栓住,不让它跟来,可是不知道它怎么挣脱了束缚,又跑了出来跟上了大车。</h3><h3> 马车在荒原上走着,我迷迷瞪瞪地看着星星。大毛星已经到了中天,二毛星也已经有了三竿子高,在这最冷最冷的鬼呲牙时候,我突然看见在大车后面二十米开外,有一道幽蓝的亮光闪过。我定睛仔细一看,那忽闪忽闪的亮光,是在跟随着马车漂移,渐渐地我发现那亮光有四盏之多。在这空旷的原野上,怎么会有灯光呢,我不禁激灵灵打了个冷颤,这是什么东西呀?是鬼火吗?我颤着声音说:”师傅,后面怎么有灯光呢?“</h3><h3> 刘大把回头一看就说:”你注意点,那是张三。“</h3><h3> 我一听这话,不由得心头一紧,就不敢在后车辕子上坐着了。当地人管狼叫张三,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它,我也说不清,不过我知道师傅说的是狼。我往里挪了挪身子,伸手抄起了小绞棍,准备在狼扑上来的时候好有一件能抵挡的家伙。这时候,只见刘大把扬起了大鞭子,冲着后面啪、啪、啪就甩了三个炸响,我看见那幽蓝色的光亮,停了下来,没有再往前走,我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我拿着小绞棍敲着后车辕子,嘴里喊着:“啰、啰、啰、啰,”呼喊着小马驹赶快跟上来。刘大把说:”这两只狼是奔着马驹子来的,要是没有马驹子它们就不会跟来,我已经好几年没有看见过张三了。“</h3><h3> </h3> <h3>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野外看到狼,虽然没有看清它们的真面目,可那幽蓝幽蓝的眼睛,也把我吓得心惊肉跳,冒出了一身冷汗。这是我与野狼的第一次接触,也是距离最近的一次接触,也是我这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与野狼在野外相遇。</h3><h3> 这时候三毛星已经露出了头,天马上就要亮了,因为农谚说:”大毛出来二毛撵,三毛出来白瞪眼。“我看见地平线上慢慢地由灰变白,又冒出了粉红色,太阳悄无声息地在一片雾霭中,一跃一跃地跳了出来。橘红色的太阳驱散了黑暗,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我们也赶到了大凌河边的草场上。原野上星罗棋布排列着很多草梱,我俩今天的活计,就是要把这些草梱拉回家去。</h3><h3> </h3><h3>太阳慢慢地亮出了笑脸,天就大亮了,大凌河平原上一片静谧,这时候没有了黑夜的恐惧,也没有了野狼的威胁,寒风也不那么紧了。刘大把拎下了草料袋子给马儿喂草,我则卸下了架杆,在师傅的指引下,用粗麻绳把架杆绑在了马车上,准备装柴火。在河滩上搂柴火的社员邢子望也来到了马车前,我俩就一左一右,一替一抱地往车上装柴火,刘大把在车上左一下右一下地把柴草摆好压实。车越装越高,越装越宽,我俩就用三齿大木叉子,叉住那几十斤重的草梱往车上甩。等车上的柴火已经装到两米多高的时候,再往上甩草梱也不那么容易了,我得奋力挺腰,才能把草梱甩上去,大冷的天居然把我累出了一身臭汗。刚装完的柴火车飘飘摇摇,我用绳子前后左右勒紧柴草,把大绞棍插在车后的柴火中间,再用小绞棍把绳子套住绞紧,这样装车才算完成。</h3><h3>装完的柴草车高三米、宽五米,比一间房屋还要大,走在路上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可能翻倒。好在荒原上也没有别的车,柴草车可以横行霸道肆意行走,不用担心碰到谁,也不用担心会车的问题。刘大把在前边吆喝驱赶着牲口,我和邢子望就躺在高高的柴草车中间,天上是暖洋洋的太阳,身下是柔柔的柴草,我乏累的身心得到了彻底放松,就闭上了眼睛沉沉睡去。</h3><h3> 突然间,我在睡梦中忽忽悠悠地感觉到大车立了起来,我稀里糊涂地就滚到了地上,待我爬起来一看,原来是马车侧翻了。这车柴草装的实在是又高又宽,平衡度很难掌握,地上的一个小土坎就把车给垫翻了。好在大车只是倾斜侧翻,人畜都没有什么事,虽然把我忽悠到了地上,可是也没有受伤,只是吓了一跳。</h3><h3> 我们三个人集中在一边想把车掫起来,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毫无作用。后来刘大把把两匹马卸了下来,挂在大车的一旁侧拉,才总算把车扶正。可是这一翻车,使车上的柴草涌向了一边,形成了一边多,一边少的的现象。我们也不能卸了车重装,那样柴草就散了,就得有很多柴草装不上去。为了找平衡,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我和老望两个人就成了压车砝码,我俩只能抓住绳子挂坐在柴草少的一边,努力来保持大车的平衡。我们就这个样子,咧咧歪歪,忽忽悠悠,勉勉强强地把车赶回了家。不过卸柴火的时候,我却省了很多力气,我只把绞车绳子一松开,柴草就偏向了一边,马匹把大车奋力拉了出来,卸车就算完毕。</h3><h3> 这一天,我经历了寒冷和恐惧,劳累和惊吓,但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一天跟车生涯。那天晚上,当我端起老望家的饭碗,吃着香喷喷的高粱米干饭,品味着猪肉酸菜炖粉条的时候,心里头所有的失意,都找到了平衡。</h3><h3> 正是:寒夜风刺骨,卷缩品星辰。 </h3><h3> 幽亮惊破胆,吓杀苦命人。 </h3><h3> 柴车摇摇坠,晃下悠悠魂。</h3><h3> 饭菜香又美,小酒慰劳勤。</h3><h3>评论:文光同学不愧其名,文章真是熠熠生辉。生活的体验,真情的表白,流淌于字里行间,读来感同身受。我们同时下乡在同地,文光所言无虚。我校二、三年级同学在9月29日下乡到锦县,这个月是下乡50周年纪念月,欢迎各位写回忆录,文章不限长短,辞藻不必华丽,体裁随心所欲,如春光的《幽蓝的眼睛》,阿鹏的《盐碱滩》(不一而足)就很好。 </h3><h3> 🍎🍎🍎🍎 同学 : 李金岭 🍎🍎🍎🍎</h3> <h3> 今天是我校同学下乡50周年纪念日,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赋诗来明志,吟曲去忧思。 - 七律-心语 摆手黉门入稼乡,移肩重担似扛枪。随缘励志分八面,砥柱中流占四方。树影观棋天运快,国家揽胜地行昌。行能笑走千㖊路,泳可遨游万米江。<br></h3><h3> 六六届3年2班:金 岭</h3><h3>🍎🍎🍎🍎🍎🍎🍎🍎🍎🍎🍎🍎🍎🍎🍎🍎🍎</h3> <h3> 难忘的1968 </h3><h3> ----- 关 潤 </h3><h3> 同学们:今天是2018年9月29日是我们下乡五十周年的日子,特写诗篇以此来追忆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 难忘的一九六八,滚滚车轮把我们送到锦县阎家。那是我们接受再教育的广阔天地,那里记载着我们知青岁月的坎坎生崖,那里有我们住过的茅屋土炕,那就是我们知青之家。 清晨,听惯了上工的钟声。傍晚,看惯了落日的晚霞。那里有我们辛勤耕耘的田园、庄稼。繁重的农活累的我们腰酸腿麻,到了晚上怎能不想起远在抚顺的爸妈。那里有我们知青的欢声笑语,可谁又能理解我们知青的酸甜苦辣。盐碱大地洒下我们滚烫的汗水,在那里我们奉献了青春年华! 半个世纪的年轮,五十年的岁月变化,如今到了古稀之年有的已是满头白发。为此,真诚的祝福你们家庭幸福,健康长寿,让我们的晚年绽放出炫丽多彩的新生活浪花! 谢谢! </h3><h3> 六六届3年2班 :关 润</h3><h3><br></h3><h3> 🍎🍎🍎🍎🍎🍎🍎🍎🍎🍎🍎🍎<br></h3><h3><br></h3><h3><br></h3> <h3>我走过的那段路,至今记忆犹新!</h3><h3>原创: 知青网 知青网 2018-08-16</h3><h3> 文/禾日(68届1年9班 李素香)</h3><h3>辽西的风一年只光顾二次</h3><h3>一次六个月不算长</h3><h3>大凌河的水啊</h3><h3>总是让造纸厂的苇子染红</h3><h3>不停的流向前方</h3><h3>盐咸地里如地毯一样的盐细菜</h3><h3>还有长满小角遍地开花的劳豆秧</h3><h3>我们就着春天的风啃咽干粮</h3><h3>我们头顶夏日在小苗中穿肠</h3><h3>我们在秋的季节收获大豆高梁</h3><h3>我们在冬电梯的三更时分紧打冻场</h3><h3>盼着黑洞洞的天下场大雨</h3><h3>盼着生产队杀猪</h3><h3>给我们一副下水</h3><h3>盼着晚上油灯前</h3><h3>评一等大寨工分</h3><h3>盼着回家看</h3><h3>我想着惦记的爹娘。</h3><h3>我种过地,滤过种,</h3><h3>踩格子的脚印</h3><h3>至今留在记忆里</h3><h3>我铲过地,</h3><h3>扒锄长锄我都用过</h3><h3>我割过高粮拔过豆子,</h3><h3>我修过路挖过塘</h3><h3>割过荆条编过筐</h3><h3>我骑过驴放过猪</h3><h3>我赶着牛车拉过茬子</h3><h3>我用过链筋用过木先</h3><h3>我把眼下的沉寂打破</h3><h3>我把理想同打场的</h3><h3>玉米高粮抛起</h3><h3>飞奔太阳</h3><h3>我喂过猪,扎针防疫</h3><h3>是一名女兽医……</h3><h3>单砖砌的青年点房</h3><h3>铁锅板门纸糊的窗</h3><h3>外下大雨屋里漏</h3><h3>大盆小盆叮当响</h3><h3>一年秋天发大水</h3><h3>坐在房顶看水涨</h3><h3>生产队里开大会</h3><h3>社员穿鞋坐炕上</h3><h3>抽起旱烟蛤蟆獭</h3><h3>云山雾里把歌唱</h3><h3>难熬还数寒三九</h3><h3>外下大雪屋里霜</h3><h3>带着棉帽睡大觉</h3><h3>炕头糊褥炕稍凉</h3><h3>起夜都在东山墙</h3><h3>尿成冰棍冻牙邦</h3><h3>想想那时真结实</h3><h3>傻青年们睡凉炕</h3><h3>农村的月亮就是亮</h3><h3>垄沟里绣出新篇章</h3><h3>青春和志向</h3><h3>与这块土地年年久久</h3><h3>收获着遍野金黄</h3><h3>理想和目标</h3><h3>也伴随祖国一起成长!</h3><h3>时间见证了历史,</h3><h3>历史造就了一代人。</h3><h3>知青一一这个特殊年代的名字</h3><h3>霜染蹣珊的我们永不傍徨</h3><h3>永远叫着这个不老名字一知青。</h3><h3> 🍇🍇🍇 🍇🍇🍇 🍇🍇🍇</h3><h3> 赞 禾日</h3><h3> 我校初一小师妹,</h3><h3> 自幼酷爱写作文。</h3><h3> 当年学子小豆包,</h3><h3> 如今作协一才女。</h3><h3> 范光海</h3><h3><br></h3><h3> 短叙一一下乡那会儿</h3><h3> 雨 休</h3><h3> 一一禾 日</h3><h3> 下乡那会儿,从来就没有星期礼拜。从开春种地到铲地,每天伴着太阳出工,随着日落收工,那时候就是个累,那才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腰酸背又痛,晴天盼下雨”。一段顺口溜至今还记得:南边黑洞洞,必是要刮风,刮风就下雨,下雨就歇工。</h3><h3> 下雨天,进不了地,可以在青年点的炕上美美的睡上半天,再到供销社买点大杂半或干豆腐,打打牙祭。男同学有的买二两老白干,在东屋炕上就着咸菜喝着小酒,吹五作六地侃山侃地。女生有的在用盆接雨水,烧开后洗头发,有的在西屋趴在炕上给家里写信,有的在唱着“远飞的大雁”,啍哼着小曲,有的一动不动的躺着,似睡非睡,想着家里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有的正粗针大线地,缝着干活挣坏磨破的裤子和衣裳……。</h3><h3> 那时的雨休,真是一种求之不得的享受。</h3> <h3> 磋砣岁月的往事</h3><h3> -----邵立仁</h3><h3> 一九六八年秋,我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来到辽西锦县一个叫向阳的小村庄插队落户。</h3><h3> 第一次背井离乡过起从未体验过的集体户生活,好奇的新鲜感和恋家不舍并无所适从的忐忑在心中并存。</h3><h3> 没过多久,整天单调繁重的农活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一下子把初来乍到的感觉冲的一干二净。夜里我翻动着腰酸臂疼的身子难以入睡,脑子里开始胡思乱想起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有没有毕的那一天?都老大不小的啦,难道真的让我们扎根农村闹革命一辈子吗?"</h3><h3> 那时,我们这些初出矛庐的楞头青们,对外面的世界知道的太少,这可好,离开了老师和家长,无拘无束,象一只逃出笼子的鸟,放纵的撒开欢了。</h3><h3> 催命的上工钟声响过,能被队长安排一天俏活,心里美的没法儿。可一到天黑,那日复一日的贪乏生活,搞的人五几六瘦。</h3><h3> 带着当年红卫兵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时不时就干出些让社员头痛的事情来。向阳村是一个近四百户人家的村落,一色儿的旱田,玉米面是长年的主食,现在没人愿吃的高粮米籽儿在那里都是过年过节或办红白事情时才能吃着,大米白面逢重大节日供应那么一点点,都不够塞牙缝的。上顿大饼子,下顿大饼子,吃得你直烧心。清能见底的菜汤缺油绝荤,把一个个整天干力气活的大家拷的够呛。</h3><h3> 一次,队里杀了只羊,把没法分给社员的羊骨头给了青年点,大家这个乐啊!从不吃牛羊肉的我,这次也一反常态抢块骨头就啃,狼狈地把牙崩掉一块碴。</h3><h3> 秋天为了护秋保收成,生产队决定杀掉社员家养的狗,听到消息,男知青来了精神,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打狗队,就图弄点狗肉解解馋。当地社员翻盖房子时,总要请些人帮工,还要忍痛把家中少的可怜的黄豆拿出来做豆腐招待大家。这又是一个改馋的好机会,我们也不管主人是否愿意,挟上铁锹就去混琬豆腐吃。</h3><h3> 向阳村有片远近闻名的苹果园,一到秋天,这里就又成了我们猎取的重点目标。为了多吃几个苹果,我们一边狼吞虎咽的啃着苹果,又时不时拿出带来的茄子咬上几口,防止倒牙。还别说,在学校学到的酸碱中和的知识还真派上了用场,办法灵验,苹果可多吃不少。有时我们把偷来的苹果煮熟捣乱和在玉米面中贴大饼子吃,味道好极了。</h3><h3> 刚到村里时,我在大队部边上的磨米房墙上张贴不少我画的批判"牛鬼蛇神"的漫画,一些社员知道是我画的,硬叫我到家给画画,真是有点手艺有好处,我低水平的画作竞换来香喷喷的炒盐豆和金灿灿的鸡蛋糕吃。</h3><h3> 村里有个大队直管的菜园,菜下来要送往距村七里路的县城供应市民。那顶花带刺的黄瓜,浑圆透红的西红柿和刚开花结得马铃薯门豆也难逃一劫,也常成为我们下手的对象。一天,邻村一位结过婚的同学的爱人从抚顺来农村领口粮换粮票,因为我们曾住过邻居,我把他邀请来向阳青年上做客。可没啥东西招待人家,一时让我很难堪。我灵机一动,让几个同学去社员家借来儿双布鞋穿上,趁着夜色,翻身跳入菜园,摸黑一阵狂摘,又慌忙地抠了些刚结的土豆回来,从一个社员家熊来一小琬豆油,香喷喷地土豆炒辣椒,外加一瓶劣质高度烧酒,吃的也滿体面的。</h3><h3> 五十年前的往事,今天回想起来仍然那么真切。当年的荒诞行为,能用只是次次的恶作剧来解释吗?</h3><h3> 当时的这些做为,是好多原因促成,更多的是无奈。在今天真意自责的同时,确无半点的自我宽容和无理狡辩之意。你说对吗?</h3><h3> 破 案(邵立仁)</h3><h3> 在锦县新庄子公社向阳大队知青那会儿,我曾是五队的政治副队长。在那个政治压倒一切的当时,也挺打腰提气的。</h3><h3> 县里要开展"三两斗争",(两个阶级,两种思想,两条道路"的运动。我和二队王会计被抽调,和公社武装部高部长三人一组,被派驻闫家公社南青大队工作。</h3><h3> 高部长是经验丰富的老干部,王会计懂财经,我只管跑腿学舌记个录什么的。三人住在一个政治可靠,卫生条件好又相对宽裕的社员家里。</h3><h3> 八月十五前一天,我们三人都回家和回青年点过节去了。第三天我们回来,刚进村口,就有人告诉我们,昨天晚上队里场院丟了不少苞米的情况。我们急忙赶回住处,开了个紧急小会。会上,马部长严肃的说道"这不是一般的偷盗案件,这是给工作组的一个下马威,此案必须侦破,不然咱们三人无在南青站住脚并开展工作!"决心己下,当晚,我们立即把村里的头面人物召集来,说明了案件的严重性质,也表明了工作组的破案决心。我们共同把村里身上有腥味,平时手脚不老实的人列表排队,逐个排查当晚的动向。又得知当晚护场院的是生产队王队长和民兵连长两个人。都说做贼心虚,在研究破案的过程中,我们隐约地发现王队长和民兵连长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于是,这两个人也进入工作组重点怀疑的名单之中。</h3><h3> 一天晚上,我们把王队长和民兵队长找来,说是共同研究案子,其实是想从二人身上发现做案的蛛絲马迹。屋子里点了盏荧火虫般的煤油灯,他们都在炕上围着一张饭桌而坐,我在地上负责记录,随着分析和洵问门不断深入,王队长和民兵连长有些坐立不安,突然,我发现王队长桌下的脚碰了一下民兵连长的脚。我感觉,这不是偶然的接触,分明是在暗示什么。我立即把高部长叫到外屋说了这个情况。我又建议把二人分开谈,争取从年轻的民兵连长身上打开突破口。结果是,民兵连长在政策攻心之下交待了偷苞米的事实和与王队长密谋给工作组个眼罩带的过程。高部长严厉地警告说,"你从现在开始不准对任何人讲你承认的事!"又让我立即隨他回家夺回他家中保存的一枝自动步枪。我隨即与民兵连长骑自行车在他家的过梁上取四布包着的步枪,交给工作组暂时保管。这边王队长还蒙在鼓里,老奸巨滑的他矢口否认偷苞米的事实。</h3><h3>马部长见状,说让他们二人先回去,明天再说。</h3><h3>按着马部长的安排,王队长头脚走,我和王会汁紧随其后,由于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又相距四五十米的距离,队长絲毫没有察觉。</h3><h3> 只见王队长进屋点上了油灯,边脱衣服边和老婆说话,这时我己着他家的秫秸杖子爬到了他家的窗边,只听,王队长的老婆挖苦地骂道"你还能干点啥?刚出手就被工作组盯上了!这纯属笨蛋!"听到此话,我暗中窃喜,你这条老孤狸跑不了啦!我又爬着退出院子,和王会计把这个好消息报告给了高部长。</h3><h3> 真相大白,村子里一片哗然。民兵连长由于坦白交待举报有功,被免于刑事处罚,而王队长坚守自盗,挑拨事非被锦州市人保组在村中的大会上,戴上手铐押上了警车。</h3><h3> 打了一仗胜仗,我们工作组都喘了一口大气。通过这件事,虽然有点惊心动魄的味道,但我从中学到不少书本上根本没有的东西。</h3><h3><br></h3><h3> 三次出洋相</h3><h3> 邵立仁</h3><h3>今天要说的三件事,都发生在我在锦县向阳村当知青的时候,三次出洋相让我丟尽了面子。</h3><h3>一,窜树枝</h3><h3>向阳村是个人多地少,烧柴紧缺的地方,那时不光填不饱肚子,冬天都有缺柴禾冻哭人的事情发生。</h3><h3>村东头大凌河边有一条长长的护堤树林,林中被风刮断的枯枝和秋后落地的树叶,社员们都抢着往家划拉。树枝要由生产队统一间伐分到各户,树干谁也不许砍代,动了是要进班房的。</h3><h3>一入冬,树叶掉光,树枝干燥发脆,队里组织人进林子窜树枝分给大家。窜树枝的工具,长长的木杆上装一个扁扁的铁铲,活象倒拔垂扬流的鲁智深使用的兵器。使用时要用铲子正中对准枝杈发力,偏了木杆易折断,同时还要判断准树枝下落的速度和方位。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活,便照着别人的样子举起了铲杆。我瞄准一个树杈猛一发力,树杈应声断落,头一把就获成功,我只顾高兴,却忘了观察树杈下落的速度乐方向,只能"嚓"的一声,我后背的棉袄彼穿破一个尺把长的大口子。吓的我出了一身冷汗。队长怕出事,立即让我改做收拾梱扎树枝的活来。</h3><h3>二,刨茬子</h3><h3>秋天到了,地里的玉米棒子都进了场院,大家又开始下地刨按人口分给各户的茬子。茬子在当地算得上上等的烧柴,人们都把茬子连根须一起刨出运回家。</h3><h3>打头的在前面开趟子,手中一尺半左右长的镢头,对准尺把高的茬子,一步一哈腰地将茬子刨出,磕净泥土后将茬子扔在茬子堆放的地点,后边的人都要把花子扔在一起,便于外运。</h3><h3>我身体瘦弱,一会儿功夫就被别人甩在后边。在后边打狼多叫人笑话,我拼命追赶,也顾不上茬根仍留在土中和泥土磕没磕净,一不小心,一镢头下去正中我前迈的左脚尖,疼得我坐在地上。好在我穿的农田鞋尺码大,不然会伤的很重。</h3><h3>三,铡草</h3><h3>我们青年点与五队队部南北相对,我去的早些,这天就摊上一个让人羡幕的俏活,包工铡草。和我搭档的老王说:"咱俩快点干,完事我回家把猪圈粪起了。″我俩用的手摇铡草机年久失修,刀片磨钝,摇轴缺油,空摇就显吃力,干起来又尘灰飞扬直呛鼻子。开如身上有劲两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我就胳臂酸疼,呛得口干舌燥,连肺腔都疼,老王见状,就一手续草,另一支手帮我摇摇把,总算把草铡完了,老王急着回家干活走了,全坐不知后一断我是未使劲随着摇把空摇的真相。回到青年点我一头瘫在炕上,半天缓不过劲来。</h3><h3><br></h3><h3> 往事回忆</h3><h3> 邵立仁</h3><h3>下乡那会儿,"农业学大寨",和"以粮为纲"的口号喊的震天响。多打粮食创高产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人以食为天"吗,谁让咱中国人多啦。</h3><h3>为了多打粮食,村里尝试一种叫"间,混,套,复″的科学种田法。把传统的大垄改为每六根小垄中间留两根大垄,小垄种黄豆,棉花等矮棵作物,大垄种高梁,玉米高棵作物。以便通风和光照。春天起垄时,让多年按老办法起垄的扶犁车把式犯了难。干着干着就出了差错,弄的他们直急歪,不还得经常跑到地点小黑板上看我画的示意图。</h3><h3>春播开始了,队里把从海南岛培育出的种子分给大家,又千叮咛万嘱附不要浪费了。</h3><h3>这是一种名叫"八棵叉"的高梁种子,说是可以密植,又能分孽枝杈,即高产,米又肉透好吃。我们手持统一发给的一根高梁杆儿,上面每隔三寸插有一个小木木厥,再把高梁杆放入垄沟,在每个小木厥处摆上三,四粒种子。间距这么小让种了大半辈子的社员直摇点,都怕秋后庄稼瞎了,白忙乎一场。</h3><h3>青纱帐起来时,只见高粱矮墩墩黑绿黑绿一片。社员还是担心。秋收时,社员们看着那沉甸甸的高梁穗,咧嘴笑了。</h3><h3>"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地不上粪,纯粹瞎胡混",为了多打粮食,村里掀起积肥热潮。那时化肥奇缺,指望不上,队里马厩,牛羊圈粪是主要料,夏末秋初时季,社员个门趁野草未打籽的工夫割草沤压绿肥,还利用村东水渠水枯的空隙挖取渠底沉淤粘泥当肥料,还派专人把家户的猪圈粪按方合成工分统一集中使用。</h3><h3>队里和县城里的酒厂达成协议,派人驻在并随时派车把酒厂费弃的落地酒糟拉回来当肥料。一天清晨,有人跑到青年点,还没进门。。就边喊我的名字边说“酒厂那边来信啦,让队里赶紧派车去拉酒糟,去晚了就被别人抢走了。"我一打挺跳下炕,顾不上脸没诜饭没吃,跑到队部就把队里两台马车全派去了。傍响时候,两台马车回来了,一车滿载而归,一车空跑一趟。</h3><h3>这时,我听到社员小声嘀咕说"一个车工不少钱,真让人心疼,让城里来的毛孩子当队长,纯属瞎胡闹”。</h3><h3>事后,我恨自己太毛楞,事先为啥不问.准有多少货可拉呢?</h3><h3> 🍎🍎🍎🍎🍎🍎🍎🍎🍎🍎🍎🍎</h3> <h3>春光:</h3><h3>隆重的聚会,久别的泪水,真挚的情感,幸福的回忆。经过范光海同学的精心制作,汇聚成了我们永久的珍藏。</h3><h3><br></h3><h3>清雅:</h3><h3>期盼已久的聚会,见面时的相拥而泣,这就是我们老三届几十年后的再聚首。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这些都呈现在相逢是首歌的美篇里了,海韵风光这是你不辞辛苦精益求精的杰作。</h3><h3><br></h3><h3>久顺:</h3><h3>光海班长制作的《相蓬是首歌》真是感人肺腑,记录了同学们的真实感情,让我们终生难忘。真是,五十春秋再聚首,相拥问候浊泪流,谈笑之中忆不够,畅想未来乐悠悠。</h3><h3><br></h3><h3>海韵风光:</h3><h3>读阿鹏的《在那遥远的盐碱滩》,上山下乡的情景再现,感同身受。是九鹏同学纪念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的一篇力作!又为我们抚顺十一中的纪念活动增了光添了彩!当年的“假河大队”可是最大的知青点,我们学校的三年九班,二年三班,一年十班共三个班同学在这儿插队。《在那遥远的盐碱滩》写的是回忆录,但是以十七岁的一位知青的眼界和心理,活脱脱地再现出近五十年前的锦县闫家公社的乡村和八千公社那一望无际的盐碱滩景象。更情景再现了当年的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文字朴实、清新,好看,爱看。那是一段难忘的蹉跎岁月。“谁言知青无乡愁 别梦依稀常回首”。祝愿九鹏同学呈现更多的主题力作,更加丰富我们的纪念活动!</h3><h3><br></h3><h3>爱在路上:</h3><h3>真实完美的写照,可歌可泣的人生,蹉跎岁月的磨炼,塑造一代醉梦人。谢谢光海辛勤执笔,留下了我们这一辈的真情。</h3><h3><br></h3><h3>爱在路上:</h3><h3>字里行间同学情,相聚起舞闻歌声,回眸往事云波起,蹉跎岁月见真情。--感恩光海</h3><h3><br></h3><h3>我是老同学:</h3><h3>你的美片。我爱不释手。保存起来,闲时,没事就翻开看看,每次看过都激动的很,感慨万千!谢谢你,师兄!</h3><h3><br></h3><h3>李凤林:</h3><h3>🇨🇳</h3><h3>人当了一回知青,就像土烧成了陶,永远不会回到那土的状态。既便后来破成了碎片,但永远区别于土,每一个颗粒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着特殊的光彩!而土,就算是捏成了形,涂上了炫丽的色彩,一旦受压,又回归松散,其间的差距,就是一场火的历炼。</h3><h3>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 </h3><h3><br></h3><h3>赵建华:</h3><h3>看了海哥和学长们为抚顺十一中学知青五十年聚会奉献所做的“相逢是首歌”等三部美篇,真是太好了!因身体欠佳,老伴劝我不要再用脑写你那个破诗了!可我还是情不自禁的道出了心声!</h3><h3>《七绝 观光海“相逢是首歌”等三部美篇》(平水韵)</h3><h3>沥血呕心著美篇,采花酿密苦千般。知青五十成“三姊”,犹似《兰亭》青史传。</h3><h3><br></h3><h3>海韵风光:</h3><h3>@于苏华 :一年十班的学弟学妹是我们十一中老三届同学的骄傲和自豪,为你们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的华丽庆典喝彩!年年岁岁有相聚,岁岁年年报平安!同学们和睦,团结,齐心!难得的个好集体。珍重,祝愿你们永葆青春,生活更多姿多彩![玫瑰][玫瑰]</h3><h3><br></h3><h3>于苏华:</h3><h3>@海韵风光,学长您好!年年岁岁有相聚,岁岁年年报平安。这句话说的多好啊!岁月无情,人有情。我一定把这句话赠送我的同学,在未来的日子里,相聚,相守,相伴,平安永远!感谢学姐对我们的鼓励与期待。五十年庆,其实就是大家聚在一起互诉同学情意,抒发怀旧的情感。虽然我们都已花甲之年,但确有一颗快乐的童心,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晚霞的眷恋聚在一起,共同谱写着浪漫的夕阳圆舞曲。让生命的乐章,在不尽的遐想与追寻中远去……海韵风光,你是我尊敬的学长谢谢你的关注与同享!</h3><h3><br></h3><h3></h3><h3>阿鹏:</h3><h3>@海韵风光 </h3><h3>与光海学长有见字如面之感[抱拳]。当年芳华岁月,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那一幕幕记忆的印痕,却已深深地落入了我们的心底一一此生也不会淡去。谁言知青无乡愁,别梦依稀常回首。愿我们的青春感觉在知青梦中相聚;祝我们的晚年生活在未来时真情相依,与夕阳同辉,若晚霞般美丽!</h3><h3><br></h3><h3>爱在路上:</h3><h3>海韵风光你好!谢谢师哥;通过同学聚会了解了你很多,你让我尊重,佩服,你对同学们的热情和不辞辛苦的付出,让我们很感动!美篇做的太好了,从各个方面表达了知识青年所走的道路,和同学们的知青岁月,五十年后的今天再聚,使我们的感情更加深了一步。你写出了我们蹉跎岁月的经历,记录了分别的难过,生活的艰辛,共同接受再教育的并肩生活,和今天我们再聚的感动,离别的深情,相聚的珍惜和激动。愿我们一路相伴,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吧! </h3><h3><br></h3><h3>阿鹏:</h3><h3>谁言知青无乡愁,别梦依稀常回首…</h3><h3><br></h3><h3>禾日:</h3><h3>海韵风光,为你点一百个赞!你为我们十一中老三届同付出了超出这个年令段人的辛苦,从选材,编辑,制作,你很巧的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的能力,把我们昨天,今天都记录下来,您辛苦了!衷心感谢! 学妹禾日(68届一年九班)</h3><h3><br></h3><h3> 《赞光海》</h3><h3> 高占立</h3><h3>青春的岁月像条河</h3><h3>十一中知青汇成歌</h3><h3>难忘五十周年同学会</h3><h3>光海之心荣入史册</h3><h3><br></h3><h3> </h3> <h3>关可丽:</h3><h3>你们学校有能人!替我问候同是知青的老大哥范光海。知青这个名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史造就了这个群体。我也是其中一员。我们有着共同的呼吸,相同的热血,半个世纪的风雨同舟。我们的青春流逝,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的悲苦泪痕,都将在中国史册上留下来浓重的一笔。青春无悔,我们无怨。两鬓斑白的我辈,虽面夕阳,但仍风光无限。愿知青人康健幸福!知青精神永存! </h3><h3><br></h3><h3>刘国敏:</h3><h3>续美篇,体现了同窗、知青返城多年后的怀念与同聚后的喜悦之情,佳作难得,感谢海韵风光,辛苦了。</h3><h3>cx:</h3><h3>为光海班长发表的又一篇佳作点赞,也为你的卓越才华和辛苦付出点赞!!!</h3><h3><br></h3><h3>姜姐:</h3><h3>光海晚上好!班群的同学们把美篇都转给所有群了,你的为人,你的正直,你的号召力是所有同学谁也比不了的。有你这样的朋友深感荣幸! </h3><h3>禾日:</h3><h3>赞《相逢是首歌》,是长长的美篇,深深的记忆,长久的祝福,永远的追思……。</h3><h3><br></h3><h3>阿鹏(齐九鹏):</h3><h3>@海韵风光(范光海) 光海一一堪称抚顺11中学学史的守望者。[强][握手]</h3><h3><br></h3><h3>爱在路上:</h3><h3>谢谢海韵风光的辛勤付出,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美篇好极了。我收藏。</h3><h3><br></h3><h3>爱在路上:真实完美的写照,可歌可泣的人生,蹉跎岁月的磨炼,塑造一代醉梦人。谢谢光海辛勤执笔,留下了我们这一辈的真情。</h3><h3><br></h3><h3>海韵风光:</h3><h3>@爱在路上 :文琴师妹你好!《相逢是首歌》是我们十一中老三届同学的共同记忆,也容进了你的心血和诚挚,你不止一次的给于热情洋溢的评说!也感人至深。为了方便大家阅览,特将后台评论栏里的评论全部复制进《相逢是首歌》的后记下,一起作为永久的追思!谢谢你的参与和支持。[强][抱拳][握手][玫瑰]请阅你和大家的评语[咖啡]</h3><h3> </h3><h3> 🍎🍎🍎🍎🍎🍎🍎🍎🍎🍎</h3><h3> </h3><h3> 蜡 板</h3><h3> ----李金岭</h3><h3> 天,黑了。青年点的三名男生大王、二王、二刘都去串门子了。也曾邀我,一是初来乍到没有相熟老乡;再一是觉得乏累;又一是没心情,也就没去。原来点内有三名女生,一名随家长到石油炼建工作,走了;一名结婚去过甜蜜生活,离开了;一名办病残手续,回家了。已经下乡二年多,除上述情况,还有抽工的,还乡的等等走了一些,大队整顿青年点,把我从6队并到9队。 </h3><h3> 都说沿海地区一年刮南北两季风,一季半年,可今天风婆子不知道去了哪里,天闷热闷热的,一丝风没有。不是也去雷公家串门了吧?毕竟同行有关系好的。这下蚊子、小咬们可得了手脚,屋外成团肆虐,室内轮番冲锋。我正躺在炕上盯着被多年烟尘熏黑的房梁出神,脸被狠狠扎了一针,好大胆!我一巴掌搧过去,蚊子没打着,脸倒是火辣辣的疼。自己又气又笑,气得是下手太狠,笑得是真傻,和蚊子较劲。躺着不行,坐起吧。油灯豆粒大小的火苗好歹让屋里有亮,本来是有电灯的,停电。我被蚊子袭扰得不胜其烦,信步走到院里观天。乌云笼罩大部天空,无云处可见几颗星星闪烁,好像在向人们示意什么。偶尔一丝微风吹破沉闷,给人以些许凉意。墙角,一只蟋蟀“嘟、嘟”地吹着哨子向人们宣示它的存在。水塘处,青蛙们此起彼伏唱响大合唱。不知谁惹恼了一只看家狗,狂吠不止。配合它的是一个孩子的嚎啕大哭和家长的责骂。 </h3><h3> 大王手里拎着一个略显长方的浅色板子走进院子,得意的向我举了举,“看,好玩艺儿。” “又打家具?”我盯着板子问。大王会木工,之前给一女同学做过一口装衣物的木箱,那女生现在提起仍很感动。“打什么家具,这是好吃的。”说着将那板子举到我的鼻子前,一股浓浓的膻味直冲咽喉。“羊油,哪弄的?”“我那老乡给的。”大王,姓王,我的同班同学,比我大两岁,山东人,高高的个子,结实的身板儿,大手、大脚、大嗓门儿,长方脸,山东、东北混合口音,从山东转学到我班。我们村南驻扎解放军的一个加农炮连,他的老乡是司务长。 </h3><h3> 两人进屋,大王将乳白色的羊油蜡板放到菜墩上,我顺手抄起菜刀刮下一些油末放入灯碗中,拔高灯芯,伴随亮度的提升屋里的膻味越来越浓,空气油腻。 </h3><h3> 第二天早饭开始,油水大多了,真是顺着嘴角流油。吃过几顿也腻,也就不大喜欢了 </h3><h3> 后来见过司务长,和我们大王像堂兄弟,就是山东口音更重。除了陆续送油板,也给过其它食材,记不清了。有一点倒是记清了,从那时记到现在,就是一句老话:多个朋友多条路 ! </h3><h3> 村边的海沟 </h3><h3> ---李金岭</h3><h3> 我下乡的小村名叫长河,因村西紧邻一条连通大海的沟汊子而得名。沟东是村宅,沟西有耕地,一座木板桥方便人们往来。主桥面由三块跳板组成,每块有五米多长,桩柱支撑跳板两头,人走上去忽悠忽悠的上下颤动,胆子大的会觉得好玩,胆小的腿转筋不敢迈步。引桥是同宽的木板,有三米长。不要以为好走。农民嘛,哪能鞋底没土、没泥。晴天几人过去,土留桥面摩擦力减小,容易摔倒。雨天更要小心,踩到斜坡的稀泥跐溜就是一个前趴或者后仰。过桥,对知青是一个考验,一般来说男生好于女生,但也不尽然,我就恐高,咬牙强挺,总算没太露怯。一刘姓女生胆子大,在前领路,后面拽衣襟跟着几位,像玩捉小鸡。她后来到渤海造船厂开吊车,几十米空中敢爬到起重臂前头换灯泡,我是心服口服。 </h3><h3> 离木桥十余米是一条车马道,大潮天落潮后可见铺路石子,但中间几米还是有水,搬罾人穿皮裤站立可见水到臀部。估摸沟有三米多深,上沿芦苇丛生。 </h3><h3> 落潮后可见沟两帮有许多洞洞,那是一种俗称“驴粪球”的螃蟹的家,顾名思义像驴粪。白天少见,天黑落潮后是它们的天下,满沟都是。不知怕光还是怕人,你往前一走,它们纷纷朝洞里爬。老乡说不好吃,我们也就没尝过,挺后悔的。 </h3><h3> </h3> <h3>我这人重感情,好怀旧,这些年回去五次,每次都到沟边站站,回忆往事,有时竟触景生情潸然泪下。沟是逐渐缩小,去年见沟口也就剩三米多宽,沟底不到一米,一人多深。这是多年淤积所致,可以理解。一座水泥小桥连接两岸。只是不知何时起螃蟹不见了踪影,原因想来有三:1.滥用除草剂;2.养海参者向池内投放一种药饵,壮参苗,杀其它;3.南面荒滩和海边滩涂开挖多种养殖方塘,堵塞了沟渠,海水进不来。 </h3><h3> 村里经常搬罾者叫曹炳政(音对,字不一定。),是生产队的三位队长之一,家中的老大,村里的大个儿。一天正逢落潮,我们到沟边准备过桥,看到曹兄搬起罾网,大小几条鱼在网中上窜下跳,鳞光闪闪,水珠挣扎着从网上落下,瞬间溶入群体。不知谁喊了一嗓子:“魚!”曹侧脸笑答:“上家吃鱼去。”正纳闷他怎么没上工,他弟说:“咱家来人了。” </h3><h3> 曹兄种地种菜是好手,还会打鱼捞虾,编筐握篓,脱坯盖房,有两下子。后来他们兄弟随老父搬去了黑龙江,能人在哪也错不了。</h3><h3> </h3><h3> 🍎🍎🍎🍎🍎🍎🍎🍎🍎🍎</h3> <h3> <br></h3><h3> 一. 难忘那一年 </h3><h3> 崔文光</h3><h3> 提起那一年,人们就会有很多的猜想,不知道指的是什么时间。可是说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政治风云诡异的一九六八年。在那个热血激荡的年代里,大批学业未成的初中高中青年学生,被半自愿,半强迫地下放到农村边疆,插队落户,屯垦戍边。这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几乎牵动了中国每一个家庭,城市里的人上山下乡走出去。农村里的人,接受知识青年到村里家中,对知青们进行所谓的再教育。</h3><h3> 我当时只是初中二年级的少年,却也被裹挟在上山下乡的洪流里,成为了这千百万知识青年中的一员。我们这些连初中课程,都没有学完的青年学生,被冠以了知识青年的名称,被分配到了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今天人们的眼光看来,知识青年运动是件多么可笑又可悲的事情,可它却真实地发生在那个时代,发生在很多人的身上,成为了共和国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笔。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里,有知识也算是一种罪过,可是我们并没有多少知识,我们只是政治祭坛上的替罪羔羊。 那年夏末,文化大革命中的文攻武卫已经进入尾声,可是隆隆的枪炮声还会时不时地响起,所有的学校都已经停课闹革命两年了。此时的学校实现了两派大联合,成立了革委会,正在搞复课闹革命。 可是没有多少同学敢到学校里去,一些敢到学校去的同学,还在为路线派性的正确与否而相互争斗,为了各个派别路线斗争的对与错,闹的不可开交,都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毛泽东思想捍卫者,无产阶级专政的忠实卫道士。争吵叫骂声天天都有,动不动就舞刀弄枪,摆出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有时还会听到“当、当”的枪声,叫人不寒而栗。这样的复课闹革命,不去也罢。 我在家里闲极无聊,就到清原县的苍石村姨妈家去串门,正巧赶上她家买了座高丽人的旧草屋,要重新收拾房子,把它改建成汉族人居住的方式。我一个半大小伙子看着人家收拾房子,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就帮着大表哥挑水和泥当起了小工,这一干就是十几天。我本想在农村里清闲几日,可是偏安的想法,往往不能实现。九月初,大表哥接到我父亲寄来的一封信,催我马上回家,说是学校让我立刻返校,有重要事情传达。其实,我已经知道了这是为了上山下乡的事,因为早就有了传闻,所有的青年学生都要上山下乡。大表哥说:“你要下乡就到我们这来吧,我照顾你。” </h3><h3> 我看着他笑笑说:“看看情况再说吧,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h3><h3> 我收拾好简单的背篼,提着姨妈给的十几斤苞米面和一些青苞米地瓜 ,告别了姨妈和表兄妹,匆匆登上了返程的火车回到了抚顺。 第二天上午,我一到学校门前,就看到了在校门口粘贴着许多大幅标语。什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等慷慨激昂的宣传口号。每个教室里,都有很多同学都在热烈地议论着,话题的内容都是议论怎么上山下乡,每个人都是人心惶惶,不知所以然。班主任范慧兰老师,给同学们做了政治动员报告,要求同学们积极响应号召,全体同学都要上山下乡,严重病残者可以留城。也就是说全班要连锅端,所有的同学们都要下乡,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h3><h3> 我们的班主任范慧兰老师,在学校里是教政治课的老师,在政治方面她总是站在前列,我们同学也理解她的做法,因为在那个年代里,政治是放在第一位的吗!经过全班同学的开会讨论,两名身体有病的同学得到了留城的认可,其余的人都得上山下乡。有几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参加了工作的同学,也得悉数找回来,必须加入上山下乡的行列里。</h3><h3> 班干部和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积极分子们带头报名上山下乡,同学们也就无可奈何地,陆陆续续地报了名。 在当时的高压政治氛围下,在狂热的领袖崇拜中,没有人敢违抗上级的指示和命令,没有人敢不报名。我虽然不情愿上山下乡,但也报了名,因为在城市里,我已经受够了别人的白眼和压制,早就想换一个活法,舒展一下自己的生活空间。 </h3><h3> 我家里的亲戚,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自己的祖辈也是农村人。在学校的冬夏假期里,我经常到乡下的亲戚家去串门探亲,带去几斤白面,带回些粗粮。我知道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知道他们生活的清貧和艰苦,懂得农活劳作的苦累。可是不管怎样,我也得报名到农村去,因为我别无选择,只能走上山下乡这条路了。 过了没几天,在学校的教室里,我们迎接了两位来至农村的客人,他们是锦县阎家公社邢家大队和义和大队的两位村干部。他们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两个大队的自然地理状况,谈到了那里的风土人情。他们描绘的田野是那么地宁静,农村是那么地悠闲,海边的日出是那么地绚丽多彩。同学们都被他们描绘的美丽景象所吸引,一个个都兴奋起来,也盼望着能早日飞到农村去,离开这个喧嚣的城市,躲开政治纷争的漩涡。我们要到渤海边的平原上去看日出,到海边去摸鱼捉蟹,到芦苇荡里去拣野鸭蛋,过一过那种清晨迎朝日,带月荷锄归,悠闲淡定的农村生活。 </h3><h3><br></h3> <h3> 我们全班五十多名同学,根据志向相投和个人喜好,被分配到了两个大队,每个大队二十多人。思想最激进,班里最早的那批红卫兵同学们,在班长姜文斌的带领下大部分去了义和大队。因为义和这个名字就很响亮,那里离海边又近,可以玩的更畅快。剩下的近三十名同学,就跟着团支书田执玉去了邢家大队,听到邢家这个名字,就一点也够不刺激,就像回家了一样没劲,可是我也别无选择的去了邢家大队。 </h3><h3> 报了名就得准备走,没过几天同学们就集体去学校开户口迁移介绍信,我的介绍信开往了锦县闫家公社。我和同学刘纯正一起去千金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时,看到了很多人都在排队,都是上山下乡的学生在迁户口。当户籍员在迁移证明上填上我的名字,又写上粮食供应到九月末时,当大红印章“啪”的一声盖在了日期上的时候,我还浑浑噩噩的不清楚,我已经和这个城市没有关系了。 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九日,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可又是一个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那天早晨,我向父母辞行说:“爹,我要走了。”</h3><h3> 爹爹什么话都没说,我看到他消瘦的脸庞上,肌肉抽动着,嘴角嗫嚅着。他是想说什么话,但终于没有说出来,只是眼中流下了几颗清泪。我知道,父亲是舍不得他老儿子的远行,但他的思想意志,已经被高压的政治斗争所禁固,健康的身体也被经常的批斗所摧垮。昔日里那个在抚顺市风光无限的“胖子”不见了,父亲已经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一个干瘪的瘦老头。他的人身行动受到了限制,到哪里去都得向居委会请假汇报,我知道他是不可能为我去送行了,无休止的批斗会还在等着他。</h3><h3> 头一天晚上,妈妈说不去送我了,她是怕忍受不了分离时的痛苦。因为我和二哥,都被裹挟在这次上山下乡的大潮里,在四天前,二哥去了黑山县励家公社,妈妈去火车站送走了他,慈母的心已经被深深地刺了一刀。今天我又要走了,再次的离别悲伤,使她脆弱的心里备受打击,羸弱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可是,当我提起行李卷要走时,妈妈还是毅然决然地背起了我的黄书包说:“走,我去送送你吧!” 从我家住的欢乐园地区到抚顺火车站,步行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一路上妈妈喋喋不休的嘱咐我:“到了农村,要好好干活,别和别人打架拌嘴,咱们这样的人家不能和别人一样,要低头做人。和同学要搞好关系,和农民要好好相处,千万别得罪人家,谁活着都不容易呀!”</h3><h3> 我听着妈妈的训导,唯唯诺诺的答应着,心中却有一种想飞的感觉。 </h3><h3> 此时的抚顺火车站前,已经是人山人海,到处是标语和红旗,锣鼓声震耳欲聋,歌声和口号声此起彼伏。我在喧闹的人群里,找到了我班的同学们,范老师也在召集同学,忙着清点人数。同学们也在彼此寻找,相互打着招呼,很多同学还处在集体出游的兴奋中,有的人只带着简单的行李,并没有做好长期离家的准备。 九点多钟,我们开始登上火车,同学们趴在车窗前,跟站台上的父母亲人告别,我也从车窗口探出了身子,听着妈妈的嘱托。我居高临下清晰地看到,在妈妈的黑发中,又增添了很多银丝,清癯的脸庞上,被艰辛刻上了许多皱纹。妈妈已经老了,而我却要离她远行,不能承欢膝下,至此一别,预示着我已经长大。想到马上就要离开妈妈了,我心里酸酸地不是个滋味,妈妈惜别的泪水,引得我也掉下了眼泪。此时此刻的我才深深地领悟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真谛,此时我才真正读懂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至此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h3><h3> 十点钟,火车拉响了汽笛,慢慢地启动了。这时,在车站上送别的人群中,爆发出了一片哭声。我看到妈妈裹在拥挤的人流中,踉踉跄跄的跟着火车跑,脸上流着眼泪,嘴里喊着我的乳名,拼命的向我挥手。我禁不住离别的悲痛,哭了起来,车上的许多同学,也都流下了眼泪,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大有一种慷慨赴难的样子。 车越开越快,抚顺也渐行渐远,火车载着我们向着未知的辽西奔去。同学们也渐渐地从离愁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大家又情绪激昂地,唱起了革命歌曲和语录歌。“迎着朝霞,迎着阳光,我们迈步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当时在我的心里,虽然有些不愿意离开家,可是心里又渴望挣脱家庭的束缚,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十七岁的我,心中竟然产生了一种长大了的感觉。 火车开的很慢,四百多里的路程跑了六个多小时,下午三点多钟,火车终于停在了锦县火车站。我站在车站广场上放眼望去,北面是光秃秃的土石山,南面是望不到边的平原。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南边五十里外的阎家公社。</h3><h3> 锦县这座小县城,真的是很小很小,整个县城只有一条南北的大路算得上是公路,东西的大路就狭窄了很多,可就这两条大路还都是砂石土路。在路的两侧都是平顶的泥土房,砖石结构的房子没有几间。最好的房子就是路西的百货公司,那是一座两层一砖到顶的瓦房。 </h3> <h3> 我们等到六点多钟,接送知识青年的大卡车终于来了,大家七手八脚的把行李扔上了汽车,又手忙脚乱地爬了上去。我们紧紧地挤坐在行李上,任凭汽车在土路上颠簸,耳边只有呼呼地风声。汽车扬起的漫天尘土,落在人们的身上和脸上,把我们都弄的肮脏不堪,出游的亢奋心情也都消沉了下来。 </h3><h3> 汽车开到阎家公社时,天已经渐渐地黑了下来,前边已经没有了公路,我们就在这里下了汽车。各个大队都有马车来迎接知识青年,我们和分配到义和大队的同学们相互告别后,就把行李扔上了来接我们的三挂马车。女同学坐在行李上,男同学跨坐在车辕上,马车就一辆接着一辆地向着一片漆黑的前方走去。马车在印着深深车辙的土路上前行,我们则被摇晃的晕晕乎乎,已经分辨不清东南西北了。赶车的老板说;“邢家街离公社很近,就五里路。”可是,我们却觉得是那么遥远,直晃到前方出现了一线光亮,我们沉重的心才获得了一点解放。 在邢家大队部门前的空场上,一根高木杆子吊起了一个大灯泡,将方圆几十米照得雪亮,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列队欢迎我们。看到这样隆重的场面,我们二十多名同学,也忘记了疲惫,打起了精神,排好了队列,在同学李秀芬的带领下,唱起了语录歌,跳起了忠字舞,来回报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大队书记做了简短的欢迎讲话后,我们就被分配到三个小队。分队时,采取了领导分配和自愿组合的原则,我队的五名男同学是自愿组合,因为我们在学校时就是要好的伙伴,另外有五名女同学也被分配到我们一队。 </h3><h3><br></h3><h3> 二.邢家大队</h3><h3><br></h3><h3> 邢家大队是由三个自然村落组成,中心村落分为前队后队,又有沟东和西苏家两小块地方。前邢家二十多户人家和沟东十户人家组成第一生产小队,后邢家三十多户人家组成二队,西苏家近三十户人家是三队。全村只有一百多户人家。 邢家大队地处辽西走廊中部,西边百里外是锦州市。南行二十里,是渤海湾的滩涂和海岔子,再往南就是一望无际辽阔的渤海湾。北行五十多里是锦县县城,东边二十多里外是浊浪涛涛的大凌河。在大凌河东岸,便是中国最大的芦苇湿地东郭苇场。邢家大队南边三里多远的地方,有一片房舍隐约可见,那便是义和大队,我们班有二十多名同学,被分配到了那里插队落户。在村东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长约百多米,宽约三十多米,深有五六米,沟里的一泓清水有一米多深并不流动。水中有几小片寥寥的芦苇,几堆零星枯黄的菖蒲,水面上总有几只水鸟在嬉戏。沟水虽然清澈见底却不能饮用,我掬起一捧清水尝了一下,沟水略微有点咸涩。沟边长着红红绿绿嫩嫩的成片野草,掐下几个饱满的嫩叶放在嘴里一嚼,居然也是咸咸的。村中老农告诉我,这种草叫盐辛菜,可以吃,它只生长在盐碱地里。后来我才知道,这种野草的学名叫‘碱蓬蒿’,春天绿绿的生长,秋天会变成红红的一片,煞是好看。 在村东这条大沟的北边,有一条人工修筑的土坝,将大沟的上游拦腰截断,形成了一个二里多长的条型水库,蓄满了美不胜收的一泓碧水。这个水库里的水,却是淡水,可以用来灌溉,也可以饮用。在闫家公社方圆几十里内,只有这一座小水库,可谓是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使小村展现出勃勃生机,充满了诱人的魅力。在水库的东北面,有一大片高大的杨树林,把邢家大队与邻村半拉门大队隔开。村东五里是锦县大有国营农场,那里是县属单位,在那里种地和放牧的人,都叫农场工人,都是拿国家工资的人,着实让人羡慕。<br> 邢家大队西行五里,便是有名的阎家街,当时叫阎家公社,在辽宁省行政地图上就能找到她的名字。这么有名的地方,其实只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土路,近二百多户人家集聚在大路两旁。因为闫家大队是公社所在地,所以比一般的村屯略大些。 汽。<br></h3> <h3>辽西的房子都是平顶房,讲究一些的房子是大石块打地基,青红砖砌山墙,粗大笔直的红松过梁,粗细均匀的落叶松檩子和椽子,房箔是用芦苇细密编织而成,房盖上抹着水泥,铺着檐瓦。这样的好房子阎家公社有几座,邢家村一座也没有。村中最好的房子,便是大队张书记家的五间房,可也是泥面抹顶,夯土的山墙。不过屋里的过梁,却是粗大笔直的上好红松。 村中大多数的房子,都是夹板夯土和叉泥拍的土墙,过梁、椽子、檩子也多是些杨柳榆槐等杂木,房箔是把高粱秸秆勒紧厚厚地铺在房上,房盖则是用杠碱土抹成。房子多是三四间,一明两暗,能盖起五间好房子的只有大队书记家。房子不论好坏,为了取暖和防潮,家家都是用土坯砌的火炕。每隔两三年扒一次土坯炕,换下来的土坯和炕土作为肥料施放到田地里。</h3><h3> 这个地方的房子都没有北窗户,这样可以抵御寒冷,防止冬天时节北风吹进屋里。每家的堂屋里却都留有北门,是为了方便行走和照看房后园子。每间房的南窗户,几乎都是下扇有四块明玻璃,上扇是菱形花格的老式木窗,贴着亮白的高丽窗户纸。有的贫困人家,没有明玻璃窗户,上下都是老式木格窗户,糊着厚厚的窗户纸,屋子里暗暗地。还有的人家在下扇窗户上,只镶嵌一块叫“亮儿”的明玻璃,用来察看院子里的动静。房门都是两开扇的木板门,用横木门闩把门插上。我们房东的房子,在村子里是比较好的五间房,有明玻璃有电灯,比起没有电灯的人家,要好上许多倍。 一九六八年的夏天,邢家大队部才从公社拉来了村中的第一条电线,队部邻近的几户人家也借光按上了电灯。村里大多数人家,因为没有电线杆和电线,都没有用上电灯,还在使用煤油灯。这里以前的照明史,是用冒着黑烟的棉籽油灯,近几年才使用上煤油灯照明,明亮的煤油灯已经大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可是比起电灯来又是天壤之别了。 </h3><h3> </h3><h3> 村中有三口压水井,前队后队苏家各一口,但水质数前队的最好,清冽甘甜,它也是村中第一口压水井。沟东没有压水井,他们吃水得走很远的路,到前队来挑。听说压水井是六十年代初才打成的,没有几年时间,村里原来就是吃用村东大沟里的积水。听说现在有的村屯,还在吃沟坑里的积水,人畜也分不开,同饮一坑水。我们真的很庆幸,我们到农村的时候,已经不用喝大沟里的积水了。</h3><h3> 这里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的牙齿都是又黄又黑,不知道是水质有问题,还是他们常年不刷牙的结果。就是那些年轻漂亮的姑娘媳妇,也没有几个人有白牙齿,莞尔一笑时,露出来的也是一口带斑的黄牙。 </h3><h3> 这里属于边远地区,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很落后。我们下乡到村子里那天晚上跳的忠字舞,唱的语录歌,也使他们耳目一新,很多人从来就没有看见过。村子里的人家都没有收音机,只有大队部有一个广播站,平时播播新闻,发发通知,播放频率最多的就是革命样板戏。 </h3><h3> 村里的男人们大多数都穿着白土布对襟褂子,黑土布抿档裤,腰中系着一条又宽又长的黑土布腰带,脚上是家做的千层底布鞋。只有几个队干部和学生,穿着人民服和制服。年纪大的女人,都是穿蓝土布右抿襟衣服,黑土布抿档裤。只有年轻的姑娘和小媳妇,穿的有点花色,那也不过是素色的花市布衣服。人们舍不得花钱买胶鞋,也是真没有钱买鞋穿,所以穿的都是家做布鞋。女人们都爱围着一方头巾,有素花的,有条格的,也有零星鲜艳花朵的,这到是满眼灰黑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里村里的人们,都习惯把邢家大队叫邢家街,“街”字当地念‘竿’,而且还是卷舌的上翘音。几百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退海荒原,有一姓邢的人家,在此处垦荒种地安下家来,这里就被叫做邢家。后来又有李刘两家在此定居繁衍,便形成了以三大姓为主的村落。现在邢姓占三分之一,李刘两姓占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一是百姓杂陈,都是投亲靠友,后迁徙过来的人家。</h3><h3> 邢家街地处九河下梢,是个十年九涝的地方,一年不涝就是丰收年。田地里都是沙土,有的地方还泛着盐碱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人们辛勤劳作,勤奋耕耘,居然也繁衍了一方风土人情。当地的人们说话很有特色,尾音轻,向上飘,仿佛像唱歌一样。女孩子一句;“你吃饭了没耶。” 那耶字的长尾音能甩到天上去。 </h3><h3> 我们刚到邢家街时,正值国庆节和中秋节期间,队里就没有让我们去地里干活。我们知识青年三五成群地四处闲逛,把邢家大队东南西北,里里外外看了个遍。这方圆不到五里的小地方,使我们很快就失去了兴趣。这里不像我们抚顺的辽东山区,秋季里正是采摘山货野果的时候,在大山里可以寻到乐趣,进山就能有所收获。这里除了大片的庄稼,没有任何野生的东西可以采摘。在老乡家门前的园子里,倒是都有一两棵枣树,上面挂满了红红绿绿的脆枣。可是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当时还恪守着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谁也不好意思跑到人家院里去摘枣子,只能是望枣兴叹。 <br></h3> <h3>大地里的苞米已杆枯叶黄,成熟的苞米棒子倒挂在杆上,红红的高粱,摇曳着肥大的穂头,在阳光下晒着它的红米。黄豆也脱去了叶片,只剩下金黄的豆荚,挂在干枯的豆棵上。有的地块里,已经有社员开始收割了。看来,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这就是一九六八年十月,一个知识青年眼中的邢家村。 </h3><h3>正是:</h3><h3>荒原成沃野,村似定盘星。 粮丰人兴旺,育我小知青。 身疲求立命,豪情唱大风。 八载青春史,一朝黄粱梦。</h3><h3> </h3><h3> </h3> <h3>三. 秋 收</h3><h3> 崔文光 一九六八年十月四日,当东方的天际刚刚呈现出鱼肚白,生产队院里的上工钟声就敲响了。说是钟声,其实并不准确,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铜铁钟,它只是一节挂在木桩上的铁道钢,每天由生产队长或者打头的组长,根据日出和天气的情况来敲响。在农村的生活里,现代钟表的功能减弱了,一切活动时间都遵循着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和生活,才是这里的主旋律。 我们第一次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就是去沟东的大田里割豆子。生产队长邢林给我们知识青年,每人发了一把新镰刀,又派了一个老乡,教大家怎样磨镰刀,怎么干活。我们这些还不知道劳动之苦的小青年,就拎着镰刀,一路上闲砍着路边的野草,兴高采烈的说笑着,跟在队长的后面向大田里走去。 辽西的金秋十月,大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成熟了。苞米棒子倒挂在枯黄的杆上,高粱挺着红穂头随风摇曳,好似一片红海洋,黄豆已叶片落尽,只剩下金黄色的豆夹。我们今天要干的活,就是割那些已经成熟了的黄豆。队长把我们男女知青叫到地头,简单的说了几句割豆子的要领,就给我们每人分了四条垄,让我们干起活来。 在这个时候里,比我们早出工干活的社员们,每人拿八条垄,已经割出去一段了。我们看到这种情况,也不甘落后,舞动着镰刀弯下腰就干起活来。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使用镰刀干活,所以很不得要领,只干了一小会,我们稚嫩的手就出了问题。抓豆棵的左手,已被尖尖的豆夹,扎得冒出了血迹,再也不敢去抓豆棵了。拿镰刀的右手掌,也被磨得红红的,有的地方已打起了血泡。因为镰刀攥的不紧,镰刀就脱手割不下来豆棵,紧紧攥住镰刀,手就勒出了血泡。</h3><h3> 可是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当时被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思想禁锢着,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激励着,被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要求鞭策着,谁也不敢打退堂鼓,谁也不敢甩手不干,只能咬着牙坚持干活。这时候的知识青年们,已经没有了兴奋的表情和说笑,有的只是呲牙裂嘴的痛苦,有的只是左顾右盼看看别人干的怎么样。因为我们的手很稚嫩,干活又不得要领,任你再怎么往手上吐吐沫,也攥不紧镰刀把了。我抬头望望那地头还有多远,期盼着赶快到休息时间,赶快干到地头。可是那不远的地头仿佛总也到不了头,时间也过得是那么慢。尤其是那几个女同学,她们忍着疼痛,含着眼泪,坚持着干活,谁也不敢停下来休息。这一天干下来,我们知青各个是腰酸背痛,双手伤痕累累。知识青年在农村里的繁重劳动,就在这样的痛苦中拉开了序幕。 </h3> <h3> 晚上收工回到住处,我舀了一脸盆凉水,把手泡在水里,手上的伤痛似乎才缓解了一些。可是吃饭的时候,僵硬的右手指几乎不会打弯,疼的都拿不住筷子,夹不住饭菜。晚上睡觉时躺着炕上,两只手火烧火燎的疼,怎么放都不得劲,怎么放都难受。我在极度的疲乏和困顿中沉沉地睡去,手疼也就成了小事一桩。 在第二天割豆子时,我的右手掌已经打了三个血泡,无名指也勒出了血泡,镰刀已经拿不稳了。左手也不敢去抓豆棵,手指一碰到尖尖的豆棵就是钻心地痛。我因为手疼加上心里打颤,一个不小心,镰刀向上一划,就把左手食指尖割破了。我低头仔细一看,指甲的一半已经割开,能看到白森森的骨头,鲜血马上就涌了出来,滴滴答答的落在地上。我扔下了镰刀,攥住受伤的手指不知所措,血不停的流着,怎么也止不住。豆地离家很远,身边又没有任何包扎的东西,我心里头发慌有点想哭,可是又怕别人看见笑话我,说我不坚强,所以只能龇牙咧嘴强忍着疼痛坐在了地上。</h3><h3> 看到我割破了手指,鲜血直淌,老农杜老三就走过来告诉我说:“你往伤口上浇泡尿,能止血,还不发炎。“</h3><h3> 当时的农村,只有大队部有个医疗点,有个赤脚医生,可是又缺医少药,离的又远。我也是实在没有什么办法了,只好听信了老农的话,找了个背人的地方,往伤口上浇了泡尿。你还别说,这办法还挺灵,血当时就止住了,手也不太疼了。我只身返回了青年点,找了根破布条,简单地包扎了一下。过后我也没有打针吃药,伤口也没有发炎,几天后就愈合了,只是指甲长了半年才完全长好。看来老农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是不是我当时还不满十八岁,还有童子尿的功能,那就说不清了,嘿、嘿、嘿。</h3><h3> 因为我的手指割伤了,我就休息了两天,接下来的劳动就是割苞米割高粱。队长看我左手割伤,右手有血泡,就让我跟着妇女们去掰苞米。可是因为手疼不敢使劲,拧不下来苞米棒,队长就又派我跟着大车去拉庄稼。跟大车拉庄稼这个活计,每天出工的时间,比干大帮活的社员要晚,人们都干一两个小时活了,我才帮着车把式牵马套车。我跟车的任务,就是把收割下来的庄稼装到马车上,再跟着马车到场院里把庄稼卸下来。跟车拉地是一个力气活,那一筐筐的苞米棒子,要抗在肩上倒在马车上的栅子里,一捆捆的高粱头,要用二齿叉甩扔到车上。上午要拉两三车,下午得拉三四车,这个活工作量很大,每天都累得我几乎上不去炕。跟车这个活计虽然不起早,但却贪黑,每天都是天大黑了,大车要把掰下来的苞米棒,掐下来的高粱码,都拉到场院里后,才能休息。晚上回到青年点时,往往别人都已经吃过晚饭了,只剩我自己一个人没有吃饭。经过二十多天的收割,庄稼都上了场院,我跟车的任务才算结束。 这一个月,我经受了磨难,经受住了考验,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年学生,转变成了知识青年。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白面书生,变成了一个新型农民。 正是:</h3><h3>庄稼遍地呈金黄,玉米大豆红高粱。 舞动银镰割四野,万石金珠堆满场。 知青务农第一课,割豆码垛运新粮。 腰背酸痛手指破,革命意志更坚强。 这首《收割》写于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后来只稍作改动。虽然只是顺口溜,却是那个年代里的真实写照。 </h3> <h3>海韵风光:</h3><h3>2018,一次难忘的大型同学会聚会,就在去年的今天!你还记得吗?</h3><h3>清色风笛:</h3><h3>@海韵风光 记得啊,一晃一年了,太快了,仿佛就在昨天。</h3><h3>cx:</h3><h3>@海韵风光 :去年今天同学聚会的情景历历在目,又怎能轻言忘记?!永生难忘,铭记在心!</h3><h3>向左向右:</h3><h3>@海韵风光 :去年今天同学聚会的情景历历在目,又怎能轻言忘记?!永生难忘,铭记在心!</h3><h3>姜姐:</h3><h3>海韵风光:去年今天同学聚会的情景历历在目,又怎能轻言忘记?永生难忘,铭记在心!点点滴滴都是美好的回忆!愿同学情地久天长!</h3><h3>小草:</h3><h3>圣美琦的欢聚</h3><h3>去年圣美琦的今天,</h3><h3>老三届校友的思念。</h3><h3>天涯海角齐聚山庄,</h3><h3>唠知心话吐肺腑言。</h3><h3>饮酒舒怀千杯不醉,</h3><h3>歌舞争艳不亚当年。</h3><h3>同窗苦读共怀壮志,</h3><h3>广阔天地红心锤炼。</h3><h3>工厂军营学校机关,</h3><h3>勤勤恳恳默默奉献。</h3><h3>解甲归田告老还乡,</h3><h3>颐养天年激情不減。</h3><h3>去年的今天难忘记,</h3><h3>浓浓情谊永驻心间。</h3><h3>诸位保重信息相通,</h3><h3>盼下次你我再相见。</h3><h3>(小草)邵立仁</h3><h3>2019年6月25日</h3><h3>春光:</h3><h3>去年逢此日,相聚小山庄。释放别离苦,珍惜思念香。皱手紧相握,眵目透泪光。宴罢各星散,互祝福寿长。 春光 崔文光 6月25日</h3> <h3> 寻 梦 之 旅 </h3><h3> 年近花甲之时,老同学在一起相聚,总爱聊起当年上山下乡时的往事。那悠悠往事,常常浮现在我们这些老知青的脑海里,成为挥之不去的印记。当年那红旗的海洋,嘹亮的歌声,激昂的口号,悲壮的登程,欢迎的人群,新家的陌生。誓言与理想,劳累与伤痛,爱情与仇恨,饥饿与贫穷。 离开的喜悦,留下的黯伤,分别的苦痛,返城的渴望。这些都成了我们老知青的珍贵回忆,成为我们老来相聚时的笑谈。因为有着那一份无法忘却的牵挂和怀念,促成了我们的寻梦之旅。 </h3><h3> 在那风云激荡的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九日,我们抚顺十一中,逾千名初二初三的青年学生在抚顺南站,登上了西行火车,奔赴辽西走廊的锦县,开始了我们知识青年的生涯。后来又有六百多名我校初一的同学,在同年十 一月十四日,也来到了锦县,分插到已有知青的各个生产里。 我们满怀着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来到了锦县,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二年二班的五十二名同学,被分配到闫家公社所辖的邢家大队和义和大队。三十名分到了邢家,二十二名分到了义和。我们在闫家公社,坐上了各队来接知青的马车后,就分道扬镳奔向了各自的目的地。</h3><h3> 邢家和义和这两个自然屯,相距四里左右,房舍清晰可见。秋高气爽时登高瞭望,可看到邻村人马的活动情况。半年后,两个村同相邻最近的艾家村,合并组成一个大队,还叫邢家大队。两年后,又分崩离析各自为政了。 </h3><h3> 各村的自然状况基本都一样,土地是沙性盐碱地,道路是马车压出两条深辙的泥土路,房舍大多数是土坯和夯土垒墙,屋顶抹泥的土屋。</h3><h3> 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穿着黑蓝色家织土布衣裤。上衣是打着扣襻的对襟褂子,下身是用黑布腰带系着的肥腰抿裆裤,脚上是千层底布鞋。我们知识青年的服装虽然也不太好,可还是给偏远地区的农民,带来了衣着上的新观念。正是;远看一片黑,近看还有灰,有蓝有灰,白色点缀。 </h3><h3> 每个大队的知青,又几个人一组分插到各个生产小队。有的青年点住在老乡家里,有的住在生产队的空屋里。住的地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盘着土炕,糊着窗户纸,点着煤油灯的泥土房。在一九七0年生活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我曾偷偷写下一首歪诗;碱地泥路土屋,凉炕油灯红书,粗粮野菜白薯。缺米少柴,饥肠辘辘如鼓。</h3><h3> 我们的新家方圆百里之内,都是大凌河的冲积平原。南边二十里外就是渤海湾。因为是退海之地,所以地里常泛盐碱。春天虽然同样耕地播种,可夏天铲地时,常常出现缺苗断垄现象。老农戏谑说道;“挨拉不用怕,前边有块碱巴拉。”还有农谚道;九河下梢,十年九涝。一年不涝,三年吃饱之说。</h3><h3> 我们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同当地的农民一样,同呼吸共命运。重复着春种秋收,夏锄冬藏的日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生活。真正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当年我们每个青年点,都过着没油缺粮,没有蔬菜吃的日子。在生产队每日的辛勤劳动,能挣十个工分,可每个生产队的分值都非常低,有的小队分值只有几厘钱。义和有个小队有分无值,还要倒贴。正是;每日大汗流,腹中缺粮油,干活要倒挂,何时能出头。</h3><h3> 我们每个知青,都有一两户关系相处比较好的本地人家,有的地方称之为保垒户。知青在农村生活的日子里,他们在生活和精神上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对他们在我们最艰难困苦的时候,给予的关心和爱护,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里。悠悠思乡情,念恋老乡亲。恩义永难忘,常存报答心。</h3><h3> 从下乡的第二年起,就有同学随家返乡离开了锦县。后来,随着参军招工上学的同学,陆续离开了这块土地,留下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几名同学招工回城时,已是一九七五年末了。他们在这块热土上,度过了整整八个春秋。我班还有两名女同学,在日常的生活和劳动中,与当地的男青年,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嫁给了农村青年,真正实现了扎根农村一辈子的誓言。正是;招工返乡上大学,各奔前程惜情别。千里筵席终须散,生活路上自拼搏。 </h3><h3> 在金秋九月,我们一行十几人,踏上了重返第二故乡路,去寻找知青当年的痕迹。望着锦县城乡的巨大变化,心中感慨万千,不由地产生了一种游子返乡感觉。真是;再走知青路,喜上眉头,悲上心头,泪往下流。不知是喜是忧,五味杂陈在心头,难说乐与愁。 </h3><h3> 今日的锦县已改为凌海市,县城也发生了沧桑巨变。到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宽敞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再不是那个只有一条硬土路,一座二层小楼的样子了。闫家公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叫闫家镇,镇中也有一条柏油路穿过,两侧有很多漂亮的二层小楼,镇子也比原来扩大了很多。出了闫家镇向东行,前面就是邢家村和义和村。不知为何,心中居然产生了一种;近乡情更祛,怕见老乡亲的感觉。 </h3><h3> 邢家村变化很大,已叫人不敢相认。义和村因为油田占地,已迁至邢家村公路南侧,与邢家快要连在一起了,但还是两个自然村。如今的农村,到处是一砖到顶,水泥抹面的平房,屋里房外镶嵌着花瓷砖,有几户人家还盖起了二层小楼。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早已普及。户户都安装了电话,联系非常方便。家家都用上了液化气,再不用为烧柴而发愁了。田地里也不再泛盐碱,到处是绿油油的庄稼。村头那个碧波荡漾的小水库,已承包给个人改建成养鱼池。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旧景已不见,老屋难寻觅。 </h3><h3> 现在这里农民的日子,过的比城里人还滋润,还富裕。真正过上了,炕上花被窝,屯里粮冒尖,卖了骡马买农机,家家都有机动车的好生活。真正是;今非夕比天壤别,屋美粮丰机动车。小康日子提前过,人人都赞好生活。 </h3><h3> 为时几日的寻梦之旅,第二故乡游,更加深了我们对她的思念和牵挂。祝愿她更加富裕,更加美好,以寄托我们对她的无限遐想。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第二故乡明天更美好。</h3><h3> 辽西的风, 吹乱了知青的秀发。 大凌河水, </h3><h3> 洗去了苦乐年华。 剪不断的思绪, 永远把你牵挂。 我的第二故乡, 义和与邢家。 十年后,再来把你探望。 那时你会变得更好、更美, 更让人不能放下。 </h3><h3> 崔文光 2008年9月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