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纪行

林应澄

<h3><br></h3><h3>&nbsp;&nbsp; &nbsp; </h3><h3> 2018年,汶川大地震十周年。</h3><h3> 是岁,余七十有三,和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普通民众一样,我对千里之外的神奇巴蜀向往乆矣,对512大地震之灾后重建更是心兹念兹,遂有西行之想并付诸于行。</h3><h3> 在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之当今,出行并非难事,飞成都随团一游再飞回来,也不失为一种攻略。于我而言,并不满足于仅作蜻蜓点水之游。对旅游地倾注情感,既要饱览山川形胜,还要亲睹灾后巨变,既要领略风土民情,还要体察社会民生,乃余所愿。</h3><h3> 途中有好事者见一白发老头总要“请教高寿”,得知我年龄后竟出言不逊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我笑答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了也不去,要去便作巴蜀游,且把夕照当朝旭",旅行社拒收独行老者没能挫我锐气,更激发我出行之志,于是决意借道鄂渝行走川西,基本不跟团,千里走单骑。</h3><h3> 差异性是旅游的根本动因。福州一康定,经差约19度,高差4000多米,跨中国地形的三个台地、多个气候带,涵多民族历史文化,其差异性自不待言。而勾连三大地形台地之间的两个过渡犹如台地间的阶梯,更具差异性和多样性,此行选线为恩施一武隆一线以及汶川一泸定一康定一线,正分别是这两大阶梯的一小段,而且还都在神秘的北纬30度地带。</h3><h3> 此行自2018年5月26日至6月16日,凡二十二天,使用长途交通工具的行程为6338公里,短程交通及步行的里程不可计矣,从飞机,高铁,游轮到摩的,公享单车,各种交通工具无所不用。驻足地从直辖市到山区村组贫困户,涉县域十余个,景区三十多处,拍摄照片2000多张。</h3><h3> 行程中我每日以图片为载体流水账式地向诸友报告行踪,回來后连日在整埋照片中回望行程、分类梳理,窃以为宜以专题方式记叙此行,遂打破时空界限将照片分十二个专辑,配以文字以描述沿途景观和笔者感受, 遂成美篇版《巴蜀纪行》及《行摄 巴蜀》(26辑),与同好者分享。</h3> <h3>此行大致的路线和驻足点<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