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黔”之旅(三)

高奶奶

<h3><b>  2018年7月4日,早晨醒得早,因为今天可以稍晚一点出发,我们吃过早饭便在荔波古镇随处走走,走着走着又来到一江分两城的地方。</b></h3><h3><b>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此地白天和晚上的景一比明显逊色了许多,河水因一场夜雨非常浑浊,而且当下天公也不太作美,阴沉沉的,就别拍照了。</b></h3><h3><b> 倒是回客栈的路上看到了稀奇玩意,看出是啥了吗?没错,是烟枪!这把枪可是老爷爷自制的哦。他在路上边走边抽,烟丝直接塞在烟斗里,烟叶燃烧后的味道很冲,一看就知道这是位资深老烟民!</b></h3> <h3><b>  8:30分,大家收拾好物品再次启程,前往西江千户苗寨。</b></h3><h3><b>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quot;原始生态&quot;文化最为完整的地方,整个寨子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b></h3> <h3><b>  越接近目的地,苗族的特征就越明显,银饰的门头装饰、纯木质结构的楼房建筑比比皆是。</b></h3> <h3><b>  接近中午时分,我们抵达了苗寨的入口。大巴不能开进去了,只能停在停车场等我们出来,而我们则要换乘景区观光车进入寨子。</b></h3><h3><b> 由于我们要在苗寨看夜景和第二天中午看演出,所以晚上住在寨子里。既然要住,生活必需品就得随身携带,我们又一次拖着行李箱进入。</b></h3> <h3><b>  拖着行李走了几道台阶路后,我们来到了寨子的正大门。</b></h3><h3><b> 走到离大门最远的地方才拍下了门头的全景,门头前面一大块圆形空地估计是举行篝火晚会用的,地上用鹅卵石铺成的一圈儿一圈儿的图案拍出来的效果也不错!</b></h3> <h3><b>  红底金色的牌匾悬挂在寨子大门的正中央!</b></h3> <h3><b>  大伙儿先在这里拍了一张集体照,这是此行的第二张,也是最后一张团体照片!</b></h3> <h3><b>  接下来大家以小组或小团体为单位拍照留念!</b></h3><h3><b> 看到我手里的袋子了吧,里面装的是桃子,就在下车的地方买的,五块钱一斤,脆甜脆甜的。</b></h3> <h3><b>  乘坐观光车到达苗寨后,我们先得把行李放好再出门吃中饭。</b></h3><h3><b> 为了方便大家看夜景和第二天看演出,我们的住宿点订在了寨子的最中心,大家只能跟着地导不停的往里走。</b></h3><h3><b> 就这样拖着行李走了很长、很长、很长的一段路后,我们终于到达了住的地方。(忘记给客栈拍张照了)</b></h3><h3><b> 或许是天太热,更或许是走路累了,进了房间我们实在不愿意再动弹,随便吃了点儿东西便休息了。</b></h3> <h3><b>  休息了一个多小时,感觉缓过劲儿来了,下午3:00,我们走出客栈在周围逛了起来。</b></h3><h3><b> 整个寨子最多的建筑就是这种吊脚楼,在寨子中心区域的基本都是商家租用的。</b></h3><h3><b> 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b></h3> <h3><b>  还有便是横架在河面上的风雨桥了,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和出行考虑,多数苗寨都会建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b></h3><h3><b> 我们客栈出门正对的桥就是二号桥,桥上的字也比较奇怪,叫"嘎铥僦"。我查了一下,原来这是苗语,翻译成普通话的意思就是"螃蟹桥"。这座桥上不定时有当地村民的表演,不过表演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就像大妈们跳广场舞一般,就当看看新鲜吧。</b></h3> <h3><b>  走到乘坐观光车到观景台的起点时,正好一只雏燕在我们身旁的柱子上停了下来。爷爷伸出手来逗它,它竟然不怕人,静静地看着我们。</b></h3> <h3><b>  检票姑娘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微笑的和每位游客打着招呼。</b></h3><h3><b> 我们的车票可以用四次,进出寨子各一次,还有两次可以上观景台,大家要合理使用哦!</b></h3> <h3><b>  看来我们选择这个时间段上观景台还是比较明智的,至少巨石旁没人欸,此时不拍个人照更待何时?</b></h3> <h3><b>  首先占据有利地形拍个动态的全景,感受一下千户苗寨的密集度!</b></h3> <h3><b>  再来一个全景,这是静态的!</b></h3> <h3><b>  近景、远景,多角度拍摄!</b></h3> <h3><b>  这片区域人比较少,可以拍个个人照!</b></h3> <h3><b>  既然来了,就入乡随俗一下,穿上民族服装开始凹造型吧,租一身衣服10元钱,可以让你拍个够!</b></h3><h3><b> 瞧瞧,这位女子回眸一笑百媚生啊!</b></h3> <h3><b>  大山的女儿甜美的笑容颇具感染力,喂!有~~~人~~~吗?</b></h3><h3><b> 这个动作是我设计的哦,咋样!</b></h3> <h3><b>  小不乖的脸型非常适合这套衣服,小女子待字闺中,小帅哥就别犹豫了,抓紧时间娶回家吧!</b></h3> <h3><b>  这对母女至今不知道名字(对不起),但女儿和老妈一同出镜实属不易!</b></h3> <h3><b>  晚上还要上来看夜景,反正时间有的是,我们就走路下山吧!</b></h3><h3><b> 沿途边走边拍,这张穿过屋顶看到对面的吊脚楼的照片角度选取的不错!</b></h3> <h3><b>  这里建筑的屋顶都很特别,瞧!这幢房子的屋顶正好就在路边,稍微伸下手就可以摸到,也要拍一下啊。</b></h3><h3><b> </b></h3> <h3><b>  下山后绕过镇子,我们来到了真正的苗家院落,门梁上悬挂着牛头头骨和串串干玉米,女人们站在门口招揽顾客,男人们则用长长的芦笙吹奏出苗家乐曲欢迎远方的宾客。</b></h3> <h3><b>  这些女人的头饰和之前看到的又有所不同,一路走来看到多少种苗人啦!</b></h3> <h3><b>  在路上我们还看到了现实版的两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哪位游客干的?你可真会玩啊,呵呵!</b></h3> <h3><b>  继续往回走,我们走到客栈背面的一条街上,里面都是卖东西的。</b></h3><h3><b> 首先是吃的,有蒸红薯和土豆的;有蒸米糕、腊肉和香肠的;还有蒸竹筒饭、玉米和蛋的,这些蒸的东西都分门别类的堆放在蒸笼里,热呼呼的;还有白白的类似于臭豆腐一样的毛豆腐,是油炸来吃的。</b></h3> <h3><b>  然后就是卖牛角制品的,尤以牛角梳居多,店家为了招揽顾客,会安排专业人士在门口展示制作的工艺和手法。</b></h3> <h3><b>  卖酒的也不少,都是自家酿制的,我们打算买点带着,可是浅尝了几种花酿后感觉口味都太甜,不适合。</b></h3><h3><b> 卖酒小妹说我们这里还有高度的酒,你们要不要试试?我们说好,小姑娘呈上烈酒,我们随即抿了一口,这酒确实不错味道纯正,果然是好酒,来个两斤吧!</b></h3> <h3><b>  从镇子的最高点向下拍了一张全貌图,可以看出苗寨的商业化运作越来越浓了吧!</b></h3> <h3><b>  5:40我们在"酒坝子"饭馆品尝长桌宴。 </b></h3><h3><b> 苗族千人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并对酒高歌。</b></h3> <h3><b>  &nbsp;我们到的时候大家都已坐定,长长的桌上放了几个炉子,炉子上放了一锅苗王鱼,每人面前放一个玫红色的鸡蛋,然后就是几样当地的特色菜,当然少不了苗家自酿的米酒。</b></h3><h3><b> 讲真,一桌菜的味道很一般,主要感受长桌宴的氛围。</b></h3> <h3><b>  大家知道长桌宴中有一种仪式就是敬酒,姑娘们边唱歌边敬酒,一碗酒套一碗酒,可以套很多碗呢,纵使你酒量很大,往往也会不胜酒力呢!</b></h3><h3><b> 这不,小路被拉住灌了4碗!</b></h3> <h3><b>  吃完饭看完酒坝子准备的风情表演出门,大山又被热情的姑娘们拉住,连续灌了8碗酒。</b></h3><h3><b> 大山除了猛的一下被灌完8碗酒后比较撑以外没别的反应,走了几步一个酒嗝打出来,人就很舒坦了。</b></h3><h3><b> 在边上走着的山夫人却受不了,突然蹲在街边呕吐起来,这唱的是哪一出?见过帮忙喝酒的,帮忙醉酒的还是头一回见,不得不服!</b></h3> <h3><b>  夜幕降临,小镇上的灯开始陆续点亮,可以上山看夜景喽!</b></h3> <h3><b>  我们经过一号风雨桥,苗语名称叫"哿嗡僦",意为"龙潭桥"。</b></h3> <h3><b>  吊脚楼上的灯光照射在穹顶上泛着金光!</b></h3> <h3><b>  此刻的观景台上人声鼎沸,人头攒动。</b></h3><h3><b> 站在观景台上,对面千户苗寨的灯光次第亮了起来,既似镶嵌在黑色丝绒上的颗颗钻石,又像挂在夜空里的繁星点点。</b></h3> <h3><b>  各种灯光交相辉映,宛若一座不夜城,牛角样的形状显露无遗!</b></h3> <h3><b>  好不容易挤出人群下山,在这个地方看到的灯光又好似一头潜水的牛儿!</b></h3> <h3><b>  还是用视频带你几秒看尽苗寨的日落晨曦吧,这都是无人机航拍的哦!(此次出行我们的装备绝对高大上)</b></h3> <h3><b>  2018年7月5日11点半要看苗寨的演出,所以我们还得在此地呆上半天。</b></h3><h3><b> 早上吃完早饭,有的没在观景台上看过白天景色的又去了,而我们则打算登登山,看看梯田风光!</b></h3> <h3><b>  走在田间小道,四周的农田里种满了水稻。苗人种水稻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不仅会在稻田里养鱼,也会在稻田里放鸭。我们问了一下鱼的大小,苗家大哥说现在的鱼苗只有三根手指粗细,等到收割的时候,稻田里的鱼就该有巴掌大小了,肉质细嫩,很好吃的!</b></h3> <h3><b>  苗家大哥一早就到田埂上打了满满两篮子的草,估计是给尊敬的牛大哥吃的,看到鲜嫩的草料,牛大哥一定会胃口大开吧!</b></h3> <h3><b>  诶,这里的人家种了满池的莲藕,微风轻拂,莲叶、莲花跟着轻轻摇摆,简直美翻了!</b></h3> <h3><b>  驻足给荷花来几张特写呗!</b></h3><h3><b> 爱莲说用了大量的篇幅夸赞莲花:莲,出淤泥而不染!</b></h3><h3><b> 近清晰远虚幻,这一组莲花照我比较满意!(自夸的嫌疑比较大)</b></h3> <h3><b>  娇艳的粉红一朵与沉静的碧绿一片相互衬托!</b></h3> <h3><b>  绽放的与含苞的、明的与暗的对比运用的恰到好处!</b></h3> <h3><b>  翻过这个山包,我们来到了山的最顶端。</b></h3> <h3><b>  对面树林掩映下的一桩小房子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估计是苗家人为牲畜搭建的简易窝棚吧!</b></h3> <h3><b>  站在山顶远观苗寨,大片齐整的碧绿梯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简直堪称完美!</b></h3> <h3><b>  来来来,刷个存在感!</b></h3> <h3><b>  此处必须来一张全景图,我不禁大声惊呼;太美啦!这个登山的决定绝对是正确的,不虚此行!</b></h3> <h3><b>  下山途中偶遇苗家大哥在采摘,你们猜这是啥?估计很多人会猜是香瓜,看着有毛,也会有人猜是冬瓜吧。</b></h3><h3><b> 其实不然,这种瓜就像我们吃的西葫芦一样,他们也叫葫芦瓜。</b></h3> <h3><b>  下山回宾馆收拾好东西就往演绎大厅方向走,排队进入大厅后选了一处正中的位置坐定静候苗族大歌开唱。</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完整的歌舞视频,除了有节奏的鼓点,其余的声部都是白嗓完成的,演员们载歌载舞,好听、震撼!</b></h3> <h3><b>  这种敬酒表演就有趣多了,两位观众上台挑战,左边的大部分酒都撒在了身上,还是右边的小伙子好酒量啊!</b></h3> <h3><b>  &nbsp;演出结束,我们跟着Helen去吃当地网红的小饭店。</b></h3><h3><b> 途中又经过了一个比较大的舞蹈区域,来张全景。</b><b>我估计这种区域可能每个村都有一个,便于他们集中活动。</b></h3> <h3><b>  终于到了用餐的饭店,真得佩服一下Helen,隐藏在楼中楼犄角旮旯里的这家店铺&quot;草堂茶居&quot;也能被她找到。</b></h3><h3><b> </b></h3> <h3><b>  这家店的镇店之宝应该是酸梅汁,我们喝了三扎。</b></h3><h3><b> 带上一斤苗王酒,就着土豆片、辣椒炒牛肉、平锅酸辣鱼(一种鱼干)、老腊肉、老豆腐等等美味菜肴,喝他个不醉不归!</b></h3> <h3><b>  下午2:00整,我们租了一辆面包车把大伙的行李拉到了出寨口,大家轻装前进,返程的路竟然很快就到了,大家拿好各自的行李,坐上大巴,继续启程。</b></h3><h3><b> 再见了,美味佳酿!</b></h3><h3><b> 再见了,千户苗寨!</b></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未完待续)</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