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行(上)

一真

<h3>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它以敦煌石窟和壁画闻名天下;一直想去敦煌,看千年石窟、看大漠尘沙、看茫茫戈壁,也看西域不一样的风景;今年四月份,相约同事,终于踏上了这趟西行之路。</h3><h3> </h3> <h3>  4🈷️14日,我们从温州飞往✈️兰州,第二天早上乘兰新动车🚄前往张掖;中午11点到达。接团的是一位80后美女导游,她把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团员集合一起,正式开启我们的这趟西部之旅。</h3><h3> </h3> <h3>  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景区主要包括彩色丹霞和冰沟丹霞两大景观区;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h3><h3> </h3> <h3>  下午,我们游览的以色为主的彩色丹霞,从景区进入,山体⛰️不能自行攀爬,需乘景区的游览观光车分别登上四大景观台;因是淡季,游客不多,少了一份喧闹,可以安静的观景游玩,🈶️充分的时间拍照📷。<br /></h3> <h3>我们站在观景平台上,视野开阔,平台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赏空间,每个观景平台欣赏的景色各有千秋。</h3> <h3>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称为"阿兰拉格达"意语(红色的山)</h3> <h3>在一号观景平台,我们看到扇贝型🐚山体,是红、灰白、灰黄色条纹相间排列砂岩岩丘群;经过大自然🌃亿万年沧海桑田孕育锤炼,长成这些巨大的"扇贝",为干旱的彩色丘陵增添了一些海底世界的灵气。</h3> <h3>在二号观景平台🉑️看全景,而且彩色丘陵最鲜艳;我们冒着烈日,爬上🧗‍♀️最高处,放眼远望;连绵起伏的丘陵,在阳光☀️的照射下,🈶️红色、白色、黄色等纹理交错,色彩斑斓,沟壑幽深;</h3> <h3>色带随着山势⛰️起伏如波浪般,宛如艳丽的彩带,随风蜿蜒飘动;又像是上帝在不经意间遗落在人间的调色板🎨……</h3> <h3>当你身临其境时,这种磅礴的气势、壮观的景象、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不已❗️</h3> <h3>瞧,神龟🐢探海!</h3> <h3>睡美人💆</h3> <h3>远方的山体像小小的&quot;布达拉宫&quot;么</h3> <h3>七彩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七彩丹霞带给你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只能用镜头来定格。</h3> <h3>  下午5点多,我们从景区出来,由于行程安排,没去冰沟丹霞,直接前往酒泉市;一路上透过车窗看到祁连山顶白雪皑皑;经过3个小时的行驶,8点多到达酒泉市,而此刻的太阳🌞还没落下呢!</h3> <h3>  清早,我们从酒泉出发前往嘉峪关;一路上我能想到的景色,就是大漠戈壁的苍凉,嘉峪关关城的雄威;经过半个小时的行驶,我们到达景区,跟随导游由东门进关城;未到东城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湖光山色、波光粼粼、绿意盎然的景象;在大漠戈壁的深处、嘉峪关城下,竟然🈶️这样优美的风景。</h3> <h3>远看巍峨的祁连山🏔️,白雪皑皑❄️;湖边的水草在风中摇曳,湖岸上绿树成荫,远处的亭子、长廊静静地掩在绿色之中,依稀可见嘉峪关长长的城墙和城墙上的角楼;城关脚下这幅多彩的画卷,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边塞风光,令人惊叹。</h3> <h3>这就是位于嘉峪关城楼东南侧的九眼泉湖,它像一颗珍珠镶嵌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冬夏澄清,碧波不竭";我们走过九眼泉湖,就进入第一道门东闸门,上🈶️二层三间式的城楼,匾上书写"天下雄关"四个大字。</h3> <h3>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之中部,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明墙接"天下第一墩";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走廊之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而著称。</h3> <h3>进入闸门就是关城的东外城广场,路两边的墙上都是浮雕,记录📝了关城的往事。</h3> <h3>经过朝宗门,穿过东瓮城,再进光化门,就是内城了;</h3> <h3>光化门,三层三檐歇顶式结构,精雕细刻,色彩庄重,美观大方;虽然经历了近500多年的风霜雨雪,仍可见当年雄风,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无愧于"天下第一雄关"这一称号。</h3> <h3>内城开东、西二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怀柔致远定西陲;城内🈶️鸣鼓、射箭等互动项目,还有将军出塞,军营操练的娱乐表演;</h3> <h3>我们跟着导游边听边看,关城的建筑设计,非常独特,城内🈶️城,城外🈶️壕;多道防线,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关城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相倚相望;而"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气势恢弘;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高超和精妙。</h3> <h3>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h3> <h3>走在城墙上,放眼远望,边塞风光尽收眼底;南🈶️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脉,绵绵不绝;北🈶️山峰陡峭的黑山,巍峨挺拔;西🈶️无边无际的荒漠戈壁,关城的城墙穿越黄沙戈壁直通山边,似游龙般浮动 ,烽隧遗墩,若隐若现;</h3> <h3>遥想当年,这里刀光剑影、战马嘶鸣;商旅🐫驼队、繁华喧闹;这里也是中原文明西出和西域文化东进交融碰撞的地方;如今一切都随着黄土尘沙淹没在了丝绸古道西风之中;唯🈶️嘉峪关这座孤城,虽经多次修葺,当年雄威不减,边关气势仍在;巍然屹立在大漠戈壁上,写满了历史的沧桑和寂寞。</h3> <h3>嘉峪关门,为关城的正门,也叫西城门;我们从嘉峪关门出城,城外就是古人所说的西域了;站在戈壁滩上回望关楼,更显雄伟壮观;向西远眺,一望无际的戈壁大漠,荒无人烟,那么苍凉;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这塞外的风光;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地悠悠 ,怆然涕下的感慨油然而生.......</h3> <h3>我们离开嘉峪关城,乘老爷车去长城博物馆参观游览,随后乘车🚗前往悬壁长城;</h3> <h3>悬壁长城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h3> <h3>原行程我们此处只游览不爬长城的,听导游说这长城是后期修复的,真正明代万里长城遗址,只有位于黑山最高处的那座烽火台,而登上烽火台来回至少要一个半小时;也许大家都想看看真正的遗址,我们还是冒着炎热的太阳🌞,坚持登上烽火台;烽火台的台阶特别高,而且又狭窄;经过历代的风化剥蚀,台阶面坎坷不平;站在烽火台上,我们非常开心😄,稍微休息一下,就从另一条路下山;</h3> <h3>悬壁长城游客不多,很安静;长城北侧的景区出口处环境优美,那里有古代丝绸之路的雕塑群,惟妙惟肖......</h3><h3><br /></h3> <h3>  我们游览悬壁长城出来,驱车前往"长城第一墩"景区."长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关城七千多米,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h3> <h3>如今我们在铁栅栏外看到的"长城第一墩"遗址,经过几百年的风霜雪雨、风化侵蚀,遗留下来的就是一座大土台,孤零零的矗立在讨赖河大峡谷边上,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气势。</h3> <h3>讨赖河大峡谷是那水流历经千年冲刷而成得自然景观,河谷里终年流淌着祁连山的雪融水,非常清澈;峡谷构成关城防御的天然屏障。</h3> <h3>  下午,我们从嘉峪关市出发,前往敦煌;一路上远远的欣赏着祁连山绵绵不绝的终年积雪,荒凉的戈壁滩上壮观的风力发电基地;听着导游讲述千年之前这条古丝路上发生的历史故事;经过5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敦煌;晚上大家自由活动,听说敦煌的沙洲夜市很繁华也很热闹,而我们最终还是去了莫高窟数字中心,观看王潮歌导演团队主创、斥资6亿打造巜又见敦煌》的演出;希望多了解敦煌的历史文化,为我们在敦煌的几天参观游览,🈶️更好的体验和收获。</h3> <h3>7⃣️点多导游送我们去莫高窟数字中心,太阳还没落下,很闷热;而空旷的广场上,不见剧场,只看见一玻璃墙;原来这剧场是下沉式的,在广场上是看不到入口的;等到8点,我们随着游客进入《又见敦煌》剧场。</h3> <h3>《又见敦煌》是一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它以史诗般的笔法传承丝路文化,以艺术的方式将敦煌的东方神韵在沉睡数千年后再现舞台;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打破时空,与古人对话,完成一次古今穿越!</h3> <h3>《又见敦煌》分四个区域为我们呈现了敦煌千年的文化底蕴;第一表演区,T台一般的大道是意象化的丝绸之路,丝路上走来张骞、张议潮、米薇等不同朝代的历史人物;当众声回答的那一声"在"时,我们已不知不觉进入幻境中......</h3> <h3>在第二表演区,我们目睹了王道士送出国宝的那一幕之后,自然分成十六组分别进入不同的"洞窟",与不同朝代的古人"对谈";当灯光亮起,透过脚底下玻璃,看见古代美女从沉睡中慢慢醒来,耳边响起演员声情并茂的朗诵声,那是一封米薇写的家书,它的真迹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里。</h3> <h3>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在行走中观演了近一个小时后,在最后一个表演区,我们终于可以坐下,静下心来观看这场千年之前真实发生的历史故事;最后,当画外音出现,问"一千年究竟有多长",答"不过一瞬间";这时剧场响起了黄绮珊演唱的《千年一瞬间》,在音乐声中演出落下帷幕。</h3> <h3>一瞬间 就在一瞬间</h3><h3>一场梦 梦了一千年</h3><h3>一转眼 只是一转眼</h3><h3>梦已醒却过了一千年</h3><h3>.......</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