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己久、筹划多时的阿拉斯加之行结束了。回到家中,翻开像册,摊开资料,心绪又回到了那难忘的阿拉斯加邮轮之旅。最终成行的这次阿拉斯加之行,实际上与我们原来的设想方案相去甚远,也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最初的方案是:乘飞机到阿拉斯加第一大城市Anchorage(安克雷奇),先租车北上南下,上山下海,在广袤的阿拉斯加的一个小角落观冰川、看动物,甚至还想捕捉一些电影镜头。然后从码头乘邮轮沿阿拉斯加湾海岸南下,至终点温哥华下船。依次计划,除了由于季节原因而不能观赏北极光和熊抓三文鱼奇观以外,其他有价值的景观大多可得以实现,尤其是此计划还能涉足到阿拉斯加六大城市(居民点),可近距离观察接触当地人文环境。多么美好的计划啊!<div>阴差阳错的是:最终的计划确定乘飞机到西雅图,从西雅图坐邮轮北上,沿阿拉斯加湾海岸线先后停靠三个有阿拉斯加风情的城市(居民点)后,掉头返回西雅图。此行程非彼行程,因为它离阿拉斯加本土仍然遥远,只是绕着阿拉斯加的边陲岛屿走了一圈而已。然而,邮轮所至的这三个停靠点依然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出阿拉斯加的风情及人文……</div> <h3>西雅图市区缓缓远去,阿拉斯加就在前方。</h3> <h3>阿拉斯加(State Of Alaska)位于北美大陆西北部,东与加拿大接壤,南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西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总面积超过171.7万平方公里,为美国第一大州,总计大约80万人口,为美国人口最少的州。这里终年气温较低,极昼、极夜效应明显,林间溪流蜿蜒交错,雪山绵延曲折,冰原横卧大地……</h3><h3>阿拉斯加分为五个区域,即极北区(蓝色)、内陆区(橙色)、西南区(黄色)、中南区(紫红色)和东南区(绿色),其中安克雷奇(Anchorage)位于中南区,费尔班克斯(Fairbanks)位于中南区,首府朱诺(Juneau)位于东南区。我们的目标就是狭长的东南区,行程就此开始――</h3><h3><br></h3> <h3>东南区南北走向的内陆走廊是冰河切割地形,生长着铁杉和云杉,有天然的原始森林、深水峡湾、雪峰和岛屿,是禿鹰、海狮、鲸魚和海豚的主要栖息地。看着我们要去的三个目的地位置示意图,距阿拉斯加内陆地区是不是才有点挨边的感觉?</h3> <h3>邮轮停靠地示意图,周边曲折的峡湾意味着秀丽景色多多。</h3> <h3>晚歺后,在邮轮上欣赏夕阳也是一种享受。我曾在华山看过日出,还目睹过泰山日出,也领略过南太平洋、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的日出,这次再看看阿拉斯加的日出……回到房间查询,资讯显示,次日日出时间4.10,心想:咋这么早啊?</h3> <h3>早上5.30起床醒来,立即穿衣奔向甲板,太阳己经两杆子了,目睹阿拉斯加日出的愿望泡汤了。</h3> <h3>邮轮停靠在Kechikan的Berth4,小城中心近在咫尺。真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小小的城市居然拥有着长长的深水码头,旅游旺季时可同时靠岸停泊六条邮轮,而世界上许多热点旅游城市的码头也不过可泊三、五条而已,有的城市港口压根就不能进港,只能摆渡。</h3> <h3>Kechikan是阿拉斯加最南端的城市,也是该州的第一座城市。整个城市依山面海,海湾中停靠着很多捕鱼船,大量的19 世纪末期风格的建筑物,造型各异、颜色不一的木制楼宇古意盎然。房舍依着自然丘陵地形而建,远近高低参差有致,漁港景象跃然而现。这里终年多雨,山腰云雾飘渺,山头积雪不绝,别有一番风情。</h3><div>由于冬日的严寒与夏日的低温,加之四周海水环绕,非常有利鮭魚的生长,因此Kechikan野生鮭魚的产量居世界之冠,有〝鮭魚之都〞的美称。一百多年来,这里的野生鮭魚一直名扬四海,当年就是为此而设立鮭魚罐头加工厂,才吸引了大批的欧裔移民,从而形成了这座城市的雏形。贯穿小城的Kechikan Creek也就是鲑魚回游的河道,每年秋天鮭魚成群结队溯溪而上,穿过城市中心,游入山区回到它们出生的地方,进而繁衍下一代。</div><div>Kechikan拥有丰富的原住民历史遗迹。1900年前后陆续发现了丰富的金、银、铜矿藏,最终奠定了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发展。</div> <h3>最具Kechikan特色的景点――Creek Street,街道蜿蜒曲折,一侧靠山依地而建,另一侧则完全依河流走向架空而成。在淘金热期间,这里是著名的红灯区。全程步行大约30分钟,街道两边分布着近百家大小不一、各具特色的礼品店、纪念品店、现场手工艺加工品店、歺馆、酒吧等。我们在入口的拐角处居然还看到有家中歺馆,可惜不到饭点尚未开张。</h3> <h3>Creek Street 景点示意图。</h3> <h3>秋季时节,在暖阳的沐浴下,坐在这里喝着美酒,看着鮭魚回游,那是一种什么感觉?</h3> <h3>不可思义的自然界奇观,为了繁衍下一代,鲑鱼从这里逆流而上,不畏艰险,前赴后继,九死一生地游回出生地,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h3> <h3>黑鹰岂能征服美女?!</h3> <h3>Totem Heritage Center 之镇馆展品,由此我想到了毛利雕刻,难道太平洋南北岛屿原住民的木雕艺术出自同门?</h3><h3><br></h3> <h3>Ketchikan号称为有世界上最多的的图腾遗迹。</h3> 我一直以为阿拉斯加的首府是Anchorage(安克雷奇),做为该州的第一大城市,这里即是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又是文化中心,还设有州立大学。在这次旅行攻略中,方才得知州府即不是第一大城市的Anchorage,也不在本土上,而是位于遥远的东南沿海走廊的一个大约3万人口的Juneau(朱诺)。这里也是美国唯一陆路无法到达的州府,只能通过飞机和船只进出。<div>Juneau形成于1880年的淘金时期,到二十世纪初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以致于周边一些小城镇也向此集中,最终成为该州的管理中心。1959年,阿拉斯加成为美国的一个州,Juneau便正式定为首府。现在,作为一个以旅游业为支柱的城市,就业岗位除了政府机构和相关单位以外,其他各业均与旅游业相关。这里即是美国最后淘金热的地方,也是观鯨和欣赏冰河公园的最佳去处。</div><div>Juneau市中心隐匿于峡湾山林间,街道狭窄,犹如迷宫般延伸,即有现代建筑穿插其间,又有古香古色的民居交映生辉,更有早期淘金年代留下来的遗迹点缀作伴,使得整个城市别有一番风情。</div> <h3>日出3.50,我难以起床观赏,只能卧床休整。早上7.00,邮轮准时驶入Tracy Arm Fjord。我上了甲板,甲板上冷风扑面,个位数的气温使得甲板上人人身着御寒的外套,摆着不大自然的姿势拍照……甲板的一角,邮轮上的工作人员趁机摆开了售卖御寒衣物的摊位。</h3> <h3>邮轮前进到此为此,开始原地打转掉头,游客们只能在甲板上远眺着逐渐触化并不壮观的冰川,有兴趣的游客也可另付费转搭小船继续前行就近观赏。</h3> <h3>邮轮穿行于狭湾之间,海面上从冰川上塌陷的大小冰块连绵不断,按常规,这些冰块到七月份就会完全消融。</h3> <h3>这个装备看起来不错,没想到两、三个小时后就身着单衣了!</h3> <h3>气温有点低,面部显然冻得不自然了――好像有点皮笑肉不笑?</h3> <h3>站在背风处自然多了。</h3> <h3>动作显然不同步,在寒风洌冽中就不能太苛求了</h3> <h3>Juneau邮轮码头就在市中心。这里也是深水码头,可同时停泊七条邮轮。</h3> <h3>码头停泊位基本都是用经过深度防腐处理的木材建成,坚固美观,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h3> <h3>就是这个人――时任美国国务卿William Henry Seward(威廉 H 苏厄德)代表美国政府和时任俄国驻美大使Eduard de Stoeckl(爱德华 斯多克尔)达成并签署了阿拉斯加易手协议,作价720万美元。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此项交易对两国都有好处,但一些批评人士却戏谑地称之为〝苏厄德蠢行〞或〝苏厄德大冰箱〞。由此Seward被称为阿拉斯加之父,Anchorage以南的一个港口城市也以他的名字命名。</h3><div><br></div> <h3>阿拉斯加州政府的办公大楼一点也不大气,看清楚:不是玻璃现代建筑,而是左前方的砖木结构建筑物。最具标志性的阿拉斯加动物之一――棕熊的塑像远远地横卧在州政府办公楼前,而苏厄德的塑像小得几乎看不清。</h3> <h3>Juneau市中心商业区一角。</h3> <h3>Juneau当地颇具历史的著名歺馆,起源于淘金鼎盛时期,特色是手工打造,大杯扎啤,舞女表演,皮草交易,枪支烟草……墙上挂一块醒目的牌子,上书: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那么请降低您的标准!</h3> <h3>Juneau最著名的景点是Mendenhall Glacier,也是每个游客必到之地。冰川长12英里,宽约0.5英里,深度从300-1800英尺不等。由于气侯变暖,从16世纪中叶开始,冰川便慢慢消融向后退缩。</h3><h3><br></h3> <h3>这个洋鬍子有点得意,前胸挂了好几个相机,想必摄影肯定在行,经检验――他的作品似乎不怎么样!</h3> <h3>冰川右侧的瀑布从天而降,10米以外方可站立拍照,走近跟前犹如暴雨狂泻,本能的意识反映是――即时躲离!</h3> <h3>Skagway位于东南部内湾航道最北端,也是我们这次阿拉斯加行程的最后一站,邮轮至此就要掉头南下了。</h3><h3>Skagway守卫着北方边城的粗旷,衔接着西北内陆腹地的原始,其壮美的苍山碧水见证了阿拉斯加一个世纪前淘金拓荒的艰辛历程。</h3><h3>1896年,育空河(Yukon River)与克朗岱克河(Klondike )交汇处发现了金矿,淘金客闻风而至,在短短的两年内,小镇人口由数百人猛增至近两万人,自此拉开了著名的克朗克岱陶金热。Skagway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称为阿拉斯加的淘金大门――淘金者最便捷的通道是先坐船到此上岸,再北行经White Pass到加拿大的育空而止,也由此而成就了该城的规模。</h3> <h3>下船后登上码头,前方不远处就可见到这个欢迎来访的标志,由此而入,就像走进了博物馆,向人们叙说着这里的历史……</h3> <h3>Skagway最具价值的行程是美加之间的观光火车。1898年淘金热鼎盛时期为金砂运输的发展而建于悬崖陡壁之上的铁路,从Skagway到White Pass(白口)再到加拿人育空特区的White Horse(白马),被誉为全球空气质量最好、最有特色的铁路运输线路。淘金热过后,此条铁路即被弃用。1988年开始重新启用,在每年的5月上旬到九月下旬之间,专为邮轮行驶期运行旅游专用观光铁路。</h3> <h3>站在浓厚的历史沉殿物的街道上,可清哳地看到远处山头的白雪皑皑。</h3> <h3>Skagway最主要的商业街道只有一条,一百多家商铺分布于其间,店家的职员不厌其烦的向八方来客推销着各种毛皮制品、手工艺品、金银首饰、纪念品及日用品。走了几家店,突然发现老板职员均为印度裔,他们的推销技巧、打折比例把我吓得落荒而逃。</h3> <h3>别有特色的巴士旅行团。</h3> <h3>从码头到市中心必须要经过这家颇具地方特色饮食的餐厅,主营品种为帝王蟹和三文魚,地道的加工方式和鲜美的味道,如何拒绝得了?</h3> <h3>我带着期盼上了邮轮,邮轮带着我实现了期盼。其实,我的更大期盼是下一次,没有了期盼就没有了目标,没有了目标可如何是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