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高“老三届”88人林场知青记忆(二·下)

阮义成

<h3>1966年前潢川高中使用的校徽(正面,材质:棉织品)。</h3> <h3> 林场知青记忆(二·下) —―健康平安 2018年的金秋,我们潢川高中《老三届》的学子,将迎来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日。 从1968.11.08这一天开始的知青生涯,对于曾在桃林雷胜林场这块土地上,摸爬滚睡、汗浸血沃的88名潢高《老三届》学子来说,是永远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 回首当年事,犹如在昨天。当我们刚刚从文革的噩梦中醒来,仿佛一夜之间,就来到了桃林林场,这块位于潢川、固始、淮滨三县交界之处、被当地农民称为:狗叫听三县的偏远荒村。当知青这个名称第一次成为我们的职业称呼,林场,给予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荒凉。起伏的荒山、没膝的荒草、稀疏的炊烟、茅屋顶、黄泥墙、石为桌、土筑炕……,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中国偏远山乡农民的贫困与艰辛。然而,就在这荒凉与落后中,我们88名知青开始了一生中真正的蹉跎岁月。 日晒夜雨,风刀霜剑,超体能极限的劳作,缺油少盐无菜的三餐;无报纸无广播的封闭政治生活;考验,但也锤炼着我们年青的肌体和思想。 上山下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无奈之举,但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我们有幸亲历中国社会最艰苦的生活,也确实是一种经风雨,见世面的磨练。 回首往事,我们应该忏悔文革对我们灵魂的烤问和鞭挞,但也更应该庆幸知青筑基了我们一生的坚强和奋进! 当岁月之风吹皱我们的额头,当时代之雨洗尽了我们的青絲,五十年过去,当日之林场,己非旧日颜。当年的88名同学加兄弟,也分居五湖四海。但我们始终记住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 今日编辑这篇88人《林场知青记忆》(二)上、下集只是想用往事的一束花絮,为我们的夕阳晚霞,再添一点光彩。并以此祭奠那些已走向天国的同学和兄弟。 2018年8月8日</h3> <h3>  2008年10月潢高“老三届”部分同学在演高办公楼前合影留念。以示纪念离校暨上山下乡四十周年。</h3> <h3>&nbsp;曾玉英诗三首 一、忆下乡 一九六八初冬天,</h3><h3> 阴云密布北风寒。</h3><h3> 冬风摇落枯树叶,</h3><h3> 校园凄凄展悲颜。 学子挥泪离别去,</h3><h3> 俊男靓女赴田间。</h3><h3> 荒草野坡迎新侣,</h3><h3> 故此农村把家安。 甩去笔杆换锄镰,</h3><h3> 肩上担子磨破衫。</h3><h3> 骄阳染黑少年郎,</h3><h3> 风霜吹减美娇颜。 试问苍天何所尽,</h3><h3> 一腔热血报河山。</h3><h3> 漫漫旅程春常在,</h3><h3> 胸怀大志盼来年。<br></h3> <h3>三十年后又重逢,<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故园相聚忆当年。</span></h3><h3>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八日于当年小荷塘试验室旁</h3> <h3> 二、知青冬夜感 北风啸雪花飞,</h3><h3> 老树压弯背。</h3><h3> 夜幕降孤寥寂,</h3><h3> 土坯房里银声脆。 青春少女聚一堂,</h3><h3> 充满孩子气。</h3><h3> 门窗严浊气挥,</h3><h3> 一盏煤灯闪光辉。 冬夜长难入睡,</h3><h3> 浮想联翩思绪飞。</h3><h3> 儿时梦洒校园,</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一路理想追足迹。</span></h3><h3> 多少宏伟志,</h3><h3> 欲振山河添动力。</h3><h3> 改变祖国貌,</h3><h3> 攀豋高科争第一。 梦未实现半路退,</h3><h3> 面对一片黄土地。</h3><h3> 没有科学怎改变,</h3><h3> 农民压弯背。 四十年后惊天地,</h3><h3> 实现四个现代化,</h3><h3> 祖国在腾飞。 我们这代人,</h3><h3> 时光逝去白发悲,</h3><h3> 沧桑岁月留足迹。 历经坎坷涉万里,</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无怨也无悔!</span></h3> <h3><font color="#010101">故园重逢30年,</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line-height: 1.8;">酸甜苦辣谈笑间。</span></h3><h3><font color="#010101">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八日于当年的教学楼前</font></h3> <h3> 三、 忆秋割 </h3><h3> 曾玉英 两脚污泥陷,</h3><h3> 两手挥禾镰。</h3><h3> 秋风戏秀发,</h3><h3> 汗水洗红颜。 春种秋收满,</h3><h3> 青春付田间。</h3><h3> 吟今白发染,</h3><h3> 忆往磋跎年。<br></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line-height: 1.8;">桃林林场知青30周年重访故地留念。</span><br></h3><h3><font color="#010101">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八日于林场青年队</font></h3> <h3>73班离校40周年聚会留念</h3> <h3>李振国</h3> <h3>林场旧影剪辑</h3><h3> 为纪念赴林场50周年</h3><h3>暨庆祝林场知青群诞生</h3><h3> 李振国</h3><h3> 2018.11.8.</h3><h3>戊申癸亥,壬午当天。</h3><h3>潢高门外,热闹非凡。</h3><h3>红旗如潮,朔风怒喧。</h3><h3>人山人海,别泪涟涟。</h3><h3>三届学子,知识青年。</h3><h3>领导讲话,家长挂牵。</h3><h3>吴集周砦,林场果园?</h3><h3>数量卡车,一路簸颠。</h3><h3>数时之后,车停坡前。</h3><h3>无路可走,野草过肩。</h3><h3>扛被进屋,草舖相连。</h3><h3>油灯微跳,卧薪随便。</h3><h3>洗刷坑水,清浊自然。</h3><h3>吃喝食堂,拉撒露天。</h3><h3>八十八位,从此同甘。</h3><h3>岗草坡田,日炙风寒。</h3><h3>春夏秋冬,无人知闲。</h3><h3>挿秧割稻,植树草间。</h3><h3>战天斗地,流血流汗。</h3><h3>劳筋乏身,苦心弥坚。</h3><h3>为缴公粮,昼夜加班。</h3><h3>月下脱谷,致友伤残。</h3><h3>王佐之痛,可叹儿男。</h3><h3>经费四百,养猪种园。</h3><h3>没菜无油,饭里加盐。</h3><h3>大雪封门,农民靠山。</h3><h3>李店雷胜,农家就餐。</h3><h3>构筑新巢,比赛挑砖。</h3><h3>老栾设计,谢鹏把关。</h3><h3>瓦房建成,三人一间。</h3><h3>同心协力,共度难关。</h3><h3>学习毛著,岁岁天天。</h3><h3>语彔四卷,三篇五篇。</h3><h3>屋内屋外,地头田边。</h3><h3>朝暮三次,会始饭前。</h3><h3>高举宝书,齐诵一番。</h3><h3>四个伟大,忠于有三。</h3><h3>人人如此,恐后争先。</h3><h3>迷信时代,怎敢有偏。</h3><h3>科学文明,难容愚蛮。</h3><h3>有志之士,忙里偷闲:</h3><h3>李杜白王,苏辛柳晏。</h3><h3>居里夫人,爱因斯坦。</h3><h3>元素规律,宇宙起源。</h3><h3>九章算术,生命发端。</h3><h3>学习探究,从未间断。</h3><h3>期望祖国,美好明天。</h3><h3>招工喜传,千层浪翻。</h3><h3>表现其次,政审优先。</h3><h3>祖宗数代,必须过关。</h3><h3>三番五次,其余特难。</h3><h3>平局伸手,挖煤矿山。</h3><h3>风雨同舟,恋情悄燃。</h3><h3>数对鸳鸯,终成佳缘。</h3><h3>比翼双飞,遨游蓝天。</h3><h3>七十八宿,古稀康健。</h3><h3>喜庆时代,桑榆未晚。</h3><h3>唱歌跳舞,玩水游山。</h3><h3>时时视频,处处团圆。</h3> <h3>74班同学离校40周年聚会留影</h3> <h3>任玉光</h3> <h3>【张荣秀】</h3> <h3>【张国华】</h3> <h3>李晓晨</h3> <h3>陈晓梅</h3> <h3>谢鹏</h3> <h3>【谭守喻】</h3> <h3>75班同学离校40周年聚会留影</h3> <h3>尹万成</h3> <h3>王万春</h3> <h3>王长安</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全明】</font></h3> <h3>【冯忠贤】</h3> <h3>   75班喻厚斌</h3><h3> 在冯忠贤同学广州追悼会上的悼词</h3><h3>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h3><h3> 我代表冯忠贤先生的老三届同学前来参加忠贤兄的追悼会。</h3><h3>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我们敬爱的老学长冯忠贤先生。忠贤同学因病从河南来广州就医,虽经多方努力终究不治,于2017年9月21日凌晨2时永远地离开了家人,离开了同学、同事和朋友,离开了这个让他无比眷念的世界。他的离世让我们失去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好同学好朋友。仲秋冷月珠江泣,万里长空云低垂。全国各地的老同学问讯后纷纷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哀思与悼念,表达了对忠贤家人的亲切慰问。</h3><h3> 忠贤兄生于1946年。由于历史的原因,深受家庭影响,举步维艰,命运多舛。青少年时期备受社会不公歧视,背负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委屈。令人钦佩的是,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从未气馁。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处境多么险恶,他都是积极进取,奋力向上。文革的迫害,下乡的艰辛,煤矿井下的危困,都未能使他消沉。恢复高考后,他毅力惊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煤炭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成后从事财会工作。凭着坚毅不懈的努力从一名井下采煤工华丽转身,走向领导岗位,并晋身为煤炭系统财会界翘楚。</h3><h3> 忠贤兄宅心仁厚,情操高尚,光明磊落,助人为乐。</h3><h3> 忠贤兄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在书法、声乐、器乐等诸多领域都有骄人建树,令人叹服!</h3><h3> 英灵已赴极乐界,典范犹策故里人。我们今天在这里送忠贤老兄最后一程,愿忠贤兄在天国路上安详、安乐、从容、自在。</h3><h3> 忠贤兄的一生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家庭、同学、朋友。</h3><h3> 忠贤兄:您的夫人和老家亲属一切都安好,您的女儿和女婿十分优秀,您的孙辈活泼健康,聪明可爱,您就放心吧!</h3><h3> 忠贤同学一路走好!安息吧!</h3><h3> </h3><h3> 2017-9-24<br></h3> <h3> 长相思·忆冯兄</h3><h3> 晓晨(76班)18.9.21 湛河悠,歌声悠,公园重聚展歌喉。效荣亲翻谱。 读书求,圆梦游,中年省城几春秋。学冠班校优。 (彼时在郑读书时,冯兄与我相距甚近,他们班级或学校有文艺演出,总通知我去看。记得一次效荣带女儿来郑,我们还一起看了他表演的《夫妻双双把家还》,至今音容笑貌如在眼前)<br></h3> <h3>  读新政学弟的“忠贤周年祭”及各位学祭词颇有同感,历历往事涌上心头。 因为忠贤和笑容都是我们老三届人,学友们会经常去他们家小聚,忠贤总是在厨房亲自操作,施展绝招。 记得有一次去了,他特别推崇他的卤菜,品种繁多,香气四溢,那真是地道的家乡的风味。 经常会在街头看见他们两个人兴致渤渤的去广场唱歌,忠贤抱着他心爱的乐器。效容掂着兜,里面是手机,钥匙和茶水。 他在那团队里还有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给大家抄大歌页。忠贤那一手好字得以展现,效容妹妹总是不遗余力相助,那真叫一个夫唱妇随。 他那份认真啊,凡是他们那边团长交给他的任务,他都会按时的完成。 记得也找他抄过歌页,晚间敲开门,见他仍在挥笔疾书。 前不久我去公园看见那几十个乐队老师和歌友都围着那个大歌页欢歌,看出来还是忠贤的手迹。而今物在人离,怎不让人感慨万端! 忠贤,愿天堂响彻你的歌声! 爱华 2018.9.21<br></h3> <h3>李永俊</h3> <h3>闻峰</h3> <h3>喻厚斌</h3> <h3>菅正旺</h3> <h3>76班同学离校40周年聚会留影</h3> <h3>门秀云</h3> <h3>77班同学离校40周年聚会照</h3> <h3>78班同学离校40周年聚会留影</h3> <h3>【王国荣】</h3> <h3>陆新华</h3> <h3>79班同学离校40周年聚会留影</h3> <h3>马静</h3> <h3>刘国祥</h3> <h3>张永杰</h3> <h3>李福斌</h3> <h3><font color="#010101">李德安</font></h3> <h3>汪素霞</h3> <h3><font color="#010101">陈景文</font></h3> <h3>【周世同】</h3> <h3>苗凤阁</h3> <h3> 忆忠贤兄</h3><h3> 珍阁(79班)18.9.21 睿智幽默勘才俊, 谈吐风趣底蕴深。 学高谦躬为风范, 身正良善友朋亲。 执笔楷书惊四座, 放歌拉唱响艳群。 驾鹤西去飞仙境, 音容犹在影长存。<br></h3> <h3>郑承芳</h3> <h3>赵桂荣</h3> <h3>黄平</h3> <h3>郑州知青:孙永汉</h3> <h3>开封知青:莫端生</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结 束 语</span><br></h3><h3> ――健康平安(抄录)</h3><h3> 青春,是一场美好虔诚的遇见;青春,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在青春短暂的旅途中我们曾经爱过、恨过,有欢笑、也有眼泪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在青春的画卷中,留下了一幅优美的风景。 时光无声,岁月无痕。再回首的刹那,青春已逝,芳华不再,我们的青春早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在与青春的约会中,我们都有过最初的遇见,却没有最终的相逢…… </h3><h3> 2018年8月18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