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随感:艺术家马玉楼不平凡的艺术人生

王小华

<h3>  <font color="#010101"><b>  德养福,善养运,厚德才能载物。小成靠智,大成靠德。非凡成就源自卓越品格。老艺术家马玉楼一生以德修身,为我们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楷模。</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 一一 题记</b></font></h3> <h1>  五月的乡村百花盛开,绿树葱茏,斑斓的色彩不仅唤醒了大地蓬勃的生命力,也点燃了人们火热的激情。5月6日上午晋中市榆次区南田村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村民们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准备迎接他们期盼已久的晋剧表演艺术家马玉楼的造访。</h1> <h1>  马玉楼老师今年84岁,是戏曲届享有盛誉的晋剧须生泰斗丁果仙的大弟子,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代表性传承人。她师承表演艺术家丁果仙演须生,是丁派弟子中的姣姣者,她的唱腔高亢洪亮,婉转圆润,表演帅气细腻又不露女相。</h1> <h1><i>  晋剧就是山西梆子,因兴起于山西中部,也叫中路梆子,后改称为晋剧。晋剧一直是晋中一带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后被晋商传播到晋北、陜西、河北、内蒙、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地,又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清末民初近百年的时间是晋剧发展的高峰时期,人才辈出,尤其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后,将晋剧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2006年5月20日,晋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i></h1> <h1>  马玉楼老师曾多次赴中南海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她扮演的晋剧经典剧目《打金枝》中的唐王帅气豪放,被周总理赞誉为“比男人还男人,很有气魄!”</h1> <h1>  1982年她与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合作演出晋剧《金水桥》获全国戏曲电视片二等奖。</h1> <h1> <b>  <font color="#167efb">南田村演出</font></b></h1><h3><b> &nbsp;</b></h3><h1> 榆次南田村距太原市30多公里,是一个有600多人的村庄,经济以种植玉米、谷子、果树为主。这几年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村里的经济建设不断提高。然而在村民的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精神文化娱乐生活却相对溃乏。看到这一状况,我的同学也是我在十二中宣传队时的队友田明生,退休后回到老家南田村,他以自己的戏曲专长在村里成立了戏班子,培训村民演唱晋剧。明生的父亲曾是晋剧艺术大师丁果仙的琴师,他从小耳濡目染,对晋剧的文武场乐器鼓板、呼胡、马锣、弦乐等都很擅长。南田村领导非常支持村民开展健康的精神文化娱乐活动,用有限的经费为戏班子购买了呼胡、电子琴、鼓、锣、镲以及音响设备等。村民们踊跃报名参与戏班子的活动,两年来在明生的带领下,戏班子成员由零基础到在乡镇的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明生功不可没。</h1> <h1>  但戏班子的成员毕竟都是业余戏曲爰好者,他们沒有受过专业艺术熏陶,演员们都是跟着录音带学唱。随着戏班子的发展,演员们急需专业艺术老师的培训和指导。为此,明生找到自己的同学也是十二中宣传队的队友田少华。少华是山西省晋剧院的一级鼓师,他的母亲就是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马玉楼。少华把戏迷们的诉求告诉了母亲,马老师了解情况后当即欣然应允,她不顾年事已高,又是大病初愈,决定前往南田村,于是便开启这次由我们五位同学陪同马玉楼夫妇的南田演出辅导之行。</h1> <h1>  5月6日上午10时,当我们一行人刚走进村口,就被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所吸引。一看到马玉楼老师神采奕奕的身影,身着红色制服的锣鼓队员们,翘首企盼的村民们纷纷聚拢过来,请求和马老师合影,马老师都爽快地满足了大家的要求。</h1> <h1>  我们随村支书、村长走进接待室,热情的村民早已在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时令水果、干果小吃,戏班子的成员都在这里等候。村支书讲话,介绍了村里的现状,表达了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并感谢老艺术家马玉楼的光临指导。随后演员们表演了部分戏曲唱段,马老师询问她们平时都用什么方式学习演唱,当得知她们是跟着录音带学习时,马老师当即给予鼓励:”很有天赋,唱得很不错,大胆唱,多实践,我们都是这样练出来的。”之后马老师边看表演,边指点,如何吐字,如何换气,如何动作,如何归韵,一招一式,一唱一念,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能得到知名艺术家的培训和点拨,演员们都纷纷表示太荣幸了,太感谢了……</h1> <h1>  中午村支书自掏腰包请我们一行人在村旁的小饭店里用餐。饭后,马老师又应戏迷们的要求,登上他们搭建好的舞台。在村民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马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父老乡亲们,我早就想回来看望大家,今天我回家来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晋剧是我从小立志奋斗的事业,作为文艺工作者,就要不忘初心,为广大老百姓服务,从农村来,再回到农村去,只要身体允许我愿意一直为乡亲们唱戏,为乡亲们服务!”村民们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许多外村的戏迷们闻迅后也赶来了。我的同学李世彪做主持人,少华和明生担任乐队伴奏,永福、亚玲、秀英拍照、录像。从下午14点至17点,马老师和戏迷们轮番上台演唱,马老师为大家演唱了《打金枝》等经典晋剧选段。能和著名艺术家同台演唱切磋,戏迷激动不已,有一位70多岁的老戏迷因兴奋甚至唱哑了嗓子。舞台上的马老师精神抖擞,声音高亢洪亮,谁能想到这是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又有谁知道去年马老师走路时不小心摔倒,造成腿部骨折,经手术并卧床休养了很长时间,才刚恢复了健康。</h1> <h3>马老师现场演唱优秀传统剧目《游龟山》的一段精彩唱段。</h3> <h1>  演唱会结束后我们准备踏上归程,村民们赶来送行,他们把自家种的各种水果、黑豆和从地里摘的新鲜野菜等装在袋子里送给马老师夫妇和我们一行人,村民们的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还是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拿来送给我们以表达感谢之情。</h1> <h1>  在回程的车上,马老师夫妇都疲惫地酣然入睡,两位80多岁的老人,如此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地为老百姓带去艺术的享受,背后的精神动力到底是什么?</h1> <h1>  对于我的疑问,马老师回答说,“一辈子演戏就遵循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舞台上看到观众那么热情,自己即使再累也愿意为大家演唱,为观众服务我心里高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有卓越的艺术才华,更有强烈的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正是马老师一生做人、演戏的基石,也是她不遗余力、竭尽所能地义务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动力。</h1> <h1> <font color="#167efb"><b>  </b> <b> 戏比天大</b></font></h1><h3> &nbsp;</h3><h1> 2009年马玉楼老师被授予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荣誉。传承人的职责不仅要培养新的传承人,还要重排几十部传统戏。为了不辱使命,挑起传承人这负沉甸甸的担子,从2009年开始几年间已经近八十岁的马老师,还像年轻人一样每天早早来到剧场,给青年演员排戏、说戏。对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唱腔,她都要精挑细抠,对如何走台步,如何把握节奏,她都要亲自示范,对每一个细节她都不允许有丝毫马虎。因为太认真,一场戏排下来经常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比自己亲自演戏要付出几倍的心血和劳累。这对于年轻演员尚且难以承受,更何况是一位近80岁的老人。但她却对演员们说:“传承是我的责任,不过要传就要当成一回事,认认真真地传,因为我的老师就是那样教我的,我得对得起老师,对得起这个戏,要是走过场,散散漫漫,马马虎虎,腿来胳膊不来,那就传不好,不如不传。”</h1> <h1>  马老师对晋剧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她的学生。她的一位获得戏剧梅花奖的学生渠建红评价自己老师:“我的老师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让我感受到了老师身上肩负着的对晋剧流派艺术传承、弘扬和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将铭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做好人,演好戏,老师的精神永远鼓舞、激励着我,也将影响我的一生。”</h1> <h1>  在马老师心中,戏比天大。在她看来,演戏不只是可以谋生的职业,更是她毕生服务于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人们常说爱岗才会敬业,正是对演员这份职业的热爱,对传承人这份责任的敬畏,马老师尽管年事巳高,体弱多病,仍以她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将原本很难完成的任务出色完成。为了表彰她对非遗传承工作的突出贡献,2016年国家教育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授予她“中国好教育烛光奖”。</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font color="#167efb"><b>  回报家乡</b></font></h1><h1> &nbsp;<br> 马老师的故乡是位于山西中部的汾阳市,这里是晋剧的发祥地之一。她4岁开始学戏,戏班子是她戏曲生涯的摇篮。家乡的亲人、老师、朋友给予她成长的关爱、教诲和帮助,令她终生难忘。家乡的晋剧文化和乡土亲情不仅滋养了她的戏曲人生,也给她插上了一双实现艺术梦想的翅膀。</h1><h1> 2004年,汾阳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准备将原汾阳市职业艺术学校更名为“马玉楼艺术学校”,希望借她的名人效应重振学校。得知家乡的这一诉求,马老师欣赏同意。感恩家乡,回报家乡是她多年的心愿。她把弘扬晋剧文化精粹,培养晋剧艺术人才,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h1> <h1>  为了让学校尽快运作起来,她积极帮助学校搞宣传,拉赞助,请名师。学校成立几年后,学校领导为了感谢马老师的辛勤付出,想从学校不多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给她的报酬。马老师婉言谢绝了:“学校刚起步底子还很薄,各方面都需要钱,虽然有我的面子,也是大家的面子,我不能挣钱,我不要。我为家乡做点事是应该的,只要能将学员巩固住,能出来人才我就满足了。”</h1> <h1>  10多年来马玉楼艺术学校为晋剧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家乡人民对马老师为家乡作出的贡献铭记在心。汾阳市委书记王志强的一席话表达了家乡人民的心声:“马玉楼先生是山西晋剧界的骄傲,是山西人民的骄傲,更是故乡人民的骄傲!她是全省文艺工作者的楷模,是一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h1> <h1>  心地善良的人才会有同情心,有同情心才会有感恩心。一个把别人给予自己的关心和帮助时刻放在心里的人,才会把感恩当作责任,用来回报他人,回报社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懂感恩的人心态健康,拥有生活的大智慧,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和幸福,而人生的价值也在奉献中得到了升华。</h1> <h1><font color="#167efb"> <b>  观众是衣食父母</b></font></h1><h3> &nbsp;</h3><h1> 马玉楼老师的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深受观众喜爱。无论在山西还是在内蒙、河北、陕西等地,她都有众多的戏迷粉丝。年轻时她去各地演出,只要剧院打出“马玉楼”的名字,观众便如潮水般涌来,她在舞台上一亮相,台下就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每到此时她都会眼眶湿润,深深体会到,一个演员能如此受观众厚爱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所以她一生时刻不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视观众为衣食父母,把为观众演出,为观众服务,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和天职。</h1> <h1>  几十年来她随团赴工厂、油田、农村、部队为观众演出。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团里接到任务准备去云南慰问演出。但那时马老师刚做完胆结石手术不久,领导怕她身体吃不消,犹豫是否让她去。马老师态度坚决地说:“前线战士流血牺牲,死都不怕,我才做了个胆结石,我还能出气嘛,我能去!”在云南前线许多山西籍战士听到来自家乡的山西梆子,都倍受鼓舞。只要战士们喜欢听,马老师就一段又一段地为大家演唱他们喜欢听的《打金枝》。在前线三个月时间里,马老师演出100多场,身体暴瘦了三十斤,随行的丈夫心疼她,劝她别太拼命了,她却说,“我就是死在这里也光荣。”</h1> <h1>  经历了云南前线生与死的考验,党组织正式批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她还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称号…………</h1> <h1>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老师从舞台上退下来了,有了更多的时间为观众服务。她不仅在舞台上为观众演出,还义务做起了戏迷们的艺术辅导员。为大家讲戏说戏,传授演戏的经验技能,只要大家喜欢听她讲,她都毫无保留地倾心相授。</h1> <h1>  在马老师看来,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演员就是为观众服务的,只要观众有需求,演员就要毫无保留全力付出。马老师驰骋舞台几十年,拥有众多戏迷粉丝。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戏迷们追捧,甚至在公园晨练时也常常被群众认出。大家请她唱几段,她从不让观众失望,总会一一满足大家的要求。</h1> <h1>  马老师为什么受观众欢迎?因她把观众视为亲人,她平易近人,富有亲和力,虽是知名艺术家,却从不摆架子。从艺几十年,她以一颗赤诚之心坚持不懈地为观众服务,因而也赢得了观众的尊重和喜爱。</h1> <h1> <b>  <font color="#167efb">  榜样的力量</font></b></h1><h3> &nbsp;</h3><h1> 马老师不仅在事业上成就卓著,她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和谐家庭。马老师的丈夫田希文,是部队转业干部,也在省晋剧院从事戏曲工作。因马老师是剧院的台柱子,演出任务繁重,田老师便放弃自己的前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辅助妻子的演出事务中来。马老师在外虽是知名艺术家,但回到家里,她就成了贤惠的妻子,懂事的儿媳和慈祥的母亲。她和丈夫琴瑟和弦,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走过六十多个春秋。他们共同孝敬老人,抚养孩子,以对彼此的关爱、尊重和包容,承担起婚姻家庭的责任。</h1> <h1>  在这种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通常都聪明、健康、友善。让夫妻两人自豪的是,他们的三个儿子不仅都从事艺术工作,而且个个事业有成。大儿子田少华曾是山西省晋剧院的一级鼓师,党支部书记,退休后从事戏曲创作工作;二儿子田少明是中国交响乐团有名的双簧管演奏家,现任乐团党委书记;三儿子田少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在影视界也是颇具盛名的表演艺术家。</h1> <h1>  与晋剧最有缘的是大儿子田少华,他不仅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秉承了母亲对艺术工作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而且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善良、体贴、孝顺的孩子。由于两个弟弟都不在父母身边,少华便承担起照顾父母的任务。他把家安在离父母家很近的地方,每天忙完工作他都要回到父母那里,帮助父母做家务,和父母聊天唠嗑,父母晚年无论到哪里演出辅导,他都陪伴左右。尽管他现在的创作任务繁忙,但他还是时常抽时间下乡义务为戏班子辅导,像母亲一样尽一个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职责。</h1> <h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为人处世的榜样。有人说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父母,马老师夫妻在生活中相亲相爱,对工作尽职尽责,对他人友善关爱,对社会感恩奉献,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孩子,而孩子们也在父母榜样力量的感染下,逐渐都成长为各自事业中出类拔萃的人才。</h1> <h1> <font color="#167efb">  <b>  感悟</b></font></h1><h3> &nbsp;</h3><h1> 马老师一生从艺,以德修身。无论是对待工作的敬业心、回馈家乡的感恩心、还是服务观众的奉献心、热爱家庭的责任心,体现的都是一个艺术家的道德修养、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在这个社会里谁都不可能脱离他人而单独生存,因而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为他人服务,为他人奉献的责任感。</h1> <h1>  可能有人会说,我有一技之长,我把它用来养家糊口或者自娱自乐,我为什么不把有限的时间用于提升自我价值而是服务于别人呢?满足自我需要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并不矛盾,就像马老师、少华、明生以及其他几位同学,他们利用闲暇时间义务为村里戏班子培训、辅导、服务,虽然付出了时间、才华和辛苦,但也收获了赞赏和尊重。他们的聪明才智在服务中得以展现,个人价值也在奉献中得以实现。</h1> <h1>  服务他人,既是助人,也是自助。我们常说助人为乐,助人就是快乐之源,我们让别人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现代医学认为,人在做善事时,因赢得他人的感激和赞赏,自己内心会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这种快乐的情绪正是一种身心健康的营养素,它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俗话说“情舒而病除”,就是这个道理。那些心怀善念,乐善好施的人,往往也是健康长寿的人。就像马玉楼老师,虽然已是84岁高龄,身体机能也不如年轻时强健,但却依然能精神抖擞地活跃在舞台上,这与她老人家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状态不无关系。</h1> <h1>  服务他人不仅是身心健康的助推器,还是人际和谐的黏合剂。和谐的人际关系正是人获得身心健康、事业成功及生活幸福的有效途径。因果定律告诉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因,结下什么果。我们帮助别人得到他们想要的,我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你想得到爱,就要先付出爱。你想获得友善,就要先付出友善。科学家研究发现:“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种下善因,善果迟早会回到自己身上。利人就是利己,要实现人际的和谐,就要懂得首先为他人付出友善与关爱。</h1> <h1>  人们总是很羡慕马老师不仅在艺术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还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想秘诀不外乎三个因素:智商、情商和德商。过人的艺术天赋和聪慧的头脑是她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高情商使她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而体现一个人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等品质的德商,则决定了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做人的大格局。她的个人魅力源于她的人格品质,也是她被人们尊称为“德艺双馨”艺术家的根本原因。</h1> <h1>  常言道:要做事,先做人。德是做人的第一要素,欲成大事者,必先以德修身。德养福,善养运,厚德才能载物。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就,需要有智慧,而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小成靠智,大成靠德。正如作家罗曼·罗兰所说:“沒有伟大的品格,就沒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沒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