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归来仍少年

慧眼看世界

<h3>  三十年前,我们怀揣着憧憬和梦想从这里扬帆起航,各奔天涯。</h3> <h3><font color="#010101">  三十年后,我们满怀着深情与期待重回这里欢聚一堂,追忆年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在清静的国年路上,空气中弥漫着书香的气息,道路两旁不时有熟悉的logo映入眼帘,身未至,心已近,情更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条道路的尽头,便是让我们魂牵梦萦了三十年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font></h3> <h3>  无论我们飞得有多高,走得有多远,曦园和燕园始终都在那里,静候着每一位学子的归来。</h3> <h3>  今天,我们回来了!在2018年6月的最后两天,在又一个毕业季到来的时候,我们带着满满的回忆,跨越了整整三十年的漫漫时光,回到了这个熟悉却又多了一丝陌生的地方。</h3> <h3>  6月29号下午起,8412毕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拉开序幕,同学们陆续从世界各地前来报到。校园对面的复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复旦皇冠假日酒店)是我们本次活动的入住地和主会场。从客房的窗户望出去,隔着宽阔的邯郸路,青青校园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前。</h3> 报到时领到了值得永久珍藏的纪念品:寓意着冷暖相知一辈子的保温杯;由同学自行设计并监制的蓝色纪念T恤,前胸分别用英语、日语和德语抒写着三个专业同学的共同心声:永远的8412(我们这届外文系的专属编号);复旦校友会为本次活动提供赞助的POLO衫,红底白字醒目展示了毕业30周年的活动主题和时间印记;抢眼的橘色环保袋,正面加印的题词和书法笔迹分别出自8412两位同学的才思:<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青春旦园 同窗情无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光阴荏苒 归来仍少年</div> <h3><font color="#010101">  当晚,各班同学分班餐叙小聚。</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曾经教过日语班、如今旅居日本的苏德昌教授(苏步青校长的儿子)应邀回沪参加了本次活动。因为苏教授的到来,引得多位老师拔冗前来叙旧,日语班当晚的聚会也因此凝聚起了最多的人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英语三班当晚的小聚虽然班主任老师因行程安排赶不回来参加活动,但在沪同学悉数到场。常驻首尔工作的杜班长难得来一次上海,被女同学们团团围着拍照,羡煞旁边一众男生。</font></h3> <h3>  英语一班这次有四位海外美女同学不远万里特地从美国和欧洲赶回来参加活动,还带回一位唱歌超级好听的“复二代”小美女。</h3> <h3>  6月30日,8412毕业三十周年庆活动正式拉开大幕。上午在外文学院召开师生返校座谈会,老师、同学陆续来到会场签名留念。</h3> <h3>  忆当年,有些人一别就是三十年。再聚首,老师、同学相见如故,相谈甚欢。</h3> <h3>  座谈会正式开场前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老照片集锦视频,瞬间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了青春洋溢的从前。当屏幕上闪现出一张张纯真年轻的熟悉面孔,曾经的回忆一下子全都回来了。那些质朴温馨的画面,自由不羁的瞬间,看得每个人都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在泪眼婆娑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校园。</h3> <h3>  座谈会由8412同学会“秘书长”、英语一班的章平同学主持,日语班、德语班以及三个英语班的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依次上台做了自我介绍。</h3> <h3>  参会的老师每人都说了一段寄语,虽然老师们大都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却依然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儒雅风度不减当年。</h3> <h3>  老师们生动睿智的话语、幽默风趣的言辞,引得全场不时地爆发出阵阵掌声、笑声、喝彩声,师生互动,气氛热烈融洽。时隔三十多年再次现场聆听老师们的教诲,受益良多,回味无穷。</h3> <h3><font color="#010101">  各班班长及同学代表也先后上台发言,他们分别代表各自班级及8412全体同学表达了对母校和老师们的感恩之情,回忆了大学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往事,分享了三十年来复旦精神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烙印以及对各自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font></h3> <h3>  最后,同学们全体起立唱校歌,这首由现代著名白话诗人刘大白作词、丰子恺谱曲的老校歌创作于1925年,虽然流传了近百年,如今唱来,校歌中传递出的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和身为复旦人的自豪感依然令人动容:</h3><div><br></div><div>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div><div>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div><div> 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div><div>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div><div><br></div><div> 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div><div> 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div><div> 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div><div>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div><div><br></div><div> 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div><div> 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div><div> 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div><div>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div> <h3>  复旦外文学院的曲卫国院长代表学院参加了我们的返校座谈会。会后,曲院长写下了如下的感言:</h3><h3> “今天应邀参加了复旦84届30年毕业聚会活动。我非常怵致辞,通常能逃则逃,但因为这届有我院的教授谈峥,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不想这是我参加过的最具人文气息的校友聚会活动了。从同学们的回忆里不仅能感觉到人性关怀的温馨,还能时时体会到复旦民间校训自由而无用的精神。我真的被感动了,觉得自己是饱饱地受了一堂复旦精神的教育。</h3><h3>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同学讲述的一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儿子毕业后要去埃博拉施虐的非洲区域做义工的故事。他华人母亲非常焦虑,希望孩子能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小儿子这时却提出了一个提出了一个简单但尖锐的问题:妈妈,你认为应该谁家的儿子去?</h3><div> 我觉得孩子的问题点中了我们的要害。面对社会出现的问题,我们其实都有清楚的认识和判断,但我们却都内心希望别人能站出来向倒行逆施者说不。我们通过转发别人的文章、躲在别人身后来展示我们的微弱勇气以懦弱地抚慰我们自己的道德焦虑。我们不缺乏思想,只是缺乏独立表达、践行自己思想的勇气。</div><div> 我在最后致辞的时感慨地说,同学们是向我和其他复旦老师提出了一个沉甸甸的问题:在今天的社会,我们这些复旦的老师还能坚守复旦自由而无用的民间校训么?我们还有勇气践行复旦的精神么?”<br></div> <h3>  中午,在复旦食堂旦苑餐厅午餐。据说现在学校食堂所在的位置就是我们当年的学生活动中心,记得那时每周都会在此举办几场热闹的舞会。只是三十年沧海桑田,如今的食堂已找不到一丝一毫当年的模样。</h3> <h3>  席间,各班同学轮流向老师们敬酒,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幸福如意。</h3> <h3>  下午,大巴车载着部分同学去近年来新建的江湾校区参观。</h3> <h3>  雨后的校园空气清新,满目葱绿,地上的积水倒影出大气宏伟的教学楼建筑。</h3><h3> 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这里还只是一片农田,如今一个既蕴含新古典主义优雅又散发着现代气息的崭新校区已跃然于世人眼前,未来这里还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理科基地、中外交流中心、以及亚洲规模最大的法学院。</h3> <h3>  对我们这些上世纪八十年的复旦校友来说,到这里参访不是为了寻找旧时的记忆,而是为了一睹母校蒸蒸日上的现在和未来。</h3> <h3>  大家在气派的教学楼前摆出各种姿势和造型合影留念。</h3> <h3>  江湾校区有一片很大的荷塘,时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季节,清风徐来,荷叶摇曳,花仙子碧波起舞,风情万种,清丽脱俗。</h3> <h3>  在最美的花季遇见最美的你,真好!</h3> <h3>  只可惜没带相机,只能探着身子用手机追逐你的美丽。</h3> <h3>  结束江湾新校区的参观,我们回到邯郸路老校区寻觅往昔的足迹。</h3> <h3>  三十多年前,我们在此初相遇。</h3> <h3>  三十多年后,我们重回这里找寻青春的印记。</h3> <h3>  蘑菇亭里,曾经有我们飞扬的青春和琅琅的读书声。</h3> <h3>  大草坪上,我们曾一起闻过春天的花香,一起数过夏夜的星星,一起吹过秋日的微风,一起晒过冬季的暖阳。</h3> <h3>  第一教学楼曾经是我们外文系的主要课堂,大楼东侧的那棵参天大树如今枝更繁、叶更茂,树下的校训碑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10字箴言激励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复旦学子。</h3> <h3>  第三教学楼曾经是我们的精神领地,在著名的3108教室里,那些精彩或平庸、有用或无用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让世界见识了复旦人思想自由、独立不羁的精神追求。</h3> <h3>  在曦园的池塘边上,有8412全体同学集体认养的香樟树,树上悬挂的铭牌上记述着我们想对母校说的话:</h3><h3> 忆昔少年曾徜徉,名师授业书声琅。</h3><h3> 锻造灵魂称无用,卅年梦魂频萦访。</h3><h3> 我们曾经是复旦的小草,在你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我们更愿意像你一样,汲取着复旦的养料,撑起一片蓝天。</h3><h3><br></h3> <h3>  在这棵心愿树下,大家纷纷掏出手机,为自己留下新的念想。</h3> <h3>  来来来,让我们假装是2018届的毕业生,站在熟悉的校门前,再次像三十年前那样恋恋不舍地向母校挥手告别。</h3> <h3>  当晚,毕业三十周年庆典晚会在酒店金碧辉煌的宴会大厅隆重举行。</h3> <h3>  晚会开始前,五个班级的同学纷纷各自合影留念。</h3> <h3>  为三十年后的喜相逢举杯,为三十多年的同窗情干杯。</h3> <h3>  两位多才多艺的主持人精彩绝伦的开场词赢得全场阵阵掌声和笑声,成为当晚最大的亮点和惊喜。</h3> <h3>  未曾经过海选的8412女子天团抛出一只可爱的《小苹果》,用欢乐嗨翻全场。</h3> <h3>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8412的歌神归来仍旧是那个弹着吉他唱着民谣的少年,一首《光阴的故事》道出了我们每个人三十年的心路历程:</h3><h3> </h3><h3>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h3><div>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地这么想</div><div>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div><div> 它天天地流转</div><div>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div><div> 我在年年的成长</div><div>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div><div>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div><div><br></div><div> 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圣诞卡</div><div> 年轻时为你写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div><div> 过去的誓言就象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div><div> 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div><div> 可是终究是一阵烟</div><div>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div><div>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div><div><br></div><div> 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div><div> 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div><div> 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div><div> 有着旧日狂热的梦</div><div> 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div><div> 有着依然的笑容</div><div>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div><div>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div> <h3>  各班都精心准备了节目,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演出将晚会推向了高潮。</h3> <h3>  终于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相见时难别亦难,眼泪就象决堤的海,一个拥抱足已温暖一生。</h3> <h3>  次日一早,大巴车载着部分同学开启了迟到的毕业旅行。</h3><h3> 刚分别就开始想念,期盼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依然可以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回到母校,参加毕业40周年、50周年、60周年的庆典。</h3><h3> 衷心祝愿老师们安康长寿,同学们幸福如意,希望大家多保重,我们后会有期!</h3> <h3>  最后,以曾经教过日语班的梁老师的一段微信感言作为本篇的结语,这段话写得太好了,既是出自梁老师的肺腑之言,也道出了8412全体同学的共同心声:</h3><h3> “这么多年过去,我看到你们一点儿也没变。因为你们,感到自己一生最幸运的事情,是选择来到复旦大学,与你们相遇相伴。<br></h3><div> 30年不算短,该逝去的都逝去了,该遗忘的都遗忘了,又回来的,都是珍贵与珍惜。无论过了多少年,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总是会悄然返回,让心路再走一遍。人在世界上,与什么样的人相遇太重要,有些人在一起也仿如无物,有些人走得再远也没有分离。</div><div> 生存的质量是被真情定义,而不是其它。没有真情的人是可悲的,终究会走入荒凉。真情有苦有乐,会沉浸,会忘我,会付出,甚至会伤痛,有了它才有真生命,有了它,才有尘埃落定的温馨内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