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印象

章佩佩

<h3>  在贵州兜兜转转四五天,终于到了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一一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虽然已被前一批的伙伴无数次剧透苗家美景,可旅人的心还是向而往之的。</h3> <h3>  景区的迎宾广场上人头攒动,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身着民族服饰的苗家阿婆和阿公。</h3> <h3>  原来这也是一份工作,每天伴着芦笙的吹奏有韵律地摆动,6个小时20块钱。太不容易了!</h3> <h3>  这位萌萌的大爷,看我举着相机对准了他,调皮地比了个剪刀手。</h3> <h3>  专注芦笙吹奏的苗家爷爷</h3> <h3>  在两列迎宾老人的中间,是一排迎宾酒桌,苗家阿妹恭候着每一位到来的游客。喝完十一道迎宾酒,估计你还未进入苗寨就已经醉了脚步。</h3> <h3>  同伴们举杯豪饮的壮举看呆了我们的小九妈和小九姐!</h3> <h3>  进入苗寨,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苗家建筑便扑面而来。</h3> <h3>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奇妙地揉合在这座神秘的寨子里。</h3> <h3>  漂亮的苗家腰鼓甚是夺人眼球,店家和着乐曲拍打出的节拍更是动感十足,给这条古老而又年轻的街道增添了不少动人魅力。</h3> <h3>  满街的银器则是苗寨的又一特色。银制的茶壶很精致吧!</h3> <h3>  小伙伴们开心地走在苗寨的街道上,各种街拍。</h3> <h3>  导游说,苗家妹子一出生就会拿绣花针的。听着有些夸张,但目睹了她们一针一线精巧的绣工后,不得不叹服她们高超的技艺。</h3> <h3>  几天前就听说了苗家的长桌宴,慕名而来,原来是一帮人围坐在长桌子旁吃个小火锅!尽管菜不咋地,好在气氛不错,大伙儿还是吃得很开心。</h3> <h3>  在最高的观景台上俯视整个苗寨,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游人来说,还是很有视觉冲击力的。</h3> <h3> 穿上苗家服饰的小伙伴们,美美的。</h3> <h3>  还有我们又美又仙的奶茶妹妹。</h3> <h3>  乌云在山头堆积盘旋,看来山雨欲来。赶在大雨之前合个影!</h3> <h3>  一场雷雨过后,天色暗了下来,客栈的灯陆陆续续亮了。从山顶往下望,星星点点,灯海初具规模。湿润润的空气弥漫在苗寨的夜里,凉爽而清新。一行人漫步在山间小道上,似乎在这一刻,大家才感受到了悠悠旅途的闲适。</h3> <h3>  如果说白天的苗寨是热闹的,喧嚣的,充满烟火气息的,那么夜晚的苗寨则是迷人的,浪漫的,撩人心弦的。</h3> <h3>  夜色阑珊,灯火迷蒙,光与影把苗寨勾勒得扑朔迷离,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在一座座院落前,按下快门。</h3> <h3>  精明能干的苗家人并没有秉承祖辈"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夜幕下,街道旁,商铺里,灯火通明,他们在如织的游人中寻觅着无限商机,挣着富足的生活。</h3> <h3>  次日早晨,我们便走了,拎着从苗寨里买来的各种吃的用的玩的悄然离去。</h3><h3> 苗寨的生活还在继续,一拨又一拨的游客还在赶来的路上,他们也会和我们一样吃长桌宴,上观景台俯瞰整个苗寨,也会被迷人的苗寨之夜深深吸引。</h3><h3> 祝福苗寨,祝福贵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