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雏鹰假日社会实践活动是荔城二小丰富多彩假期活动的一大特色。自开展以来就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和积极参与。让我们跟随镜头,来看看这个愉快而又充实的暑假,荔城二小四(五)中队的孩子们是怎样精心策划雏鹰假日中队活动的!</h3> <h3> 星期六早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文化活动中心。我们今天雏鹰假日活动的主题是“寻找荔浦名人”</h3><h3> “名人”在哪里?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名人”?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我们今天探访之旅。</h3> <h3>周馆长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今天活动的内容。</h3><h3>原来,我们今天要拜访的是“荔浦文场名人”!</h3> <h3>什么是文场啊?</h3><h3>热情的周馆长说,我们先来看看戏吧。</h3> <h3> 荔浦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是“广西文场之乡”。这里不仅为我们创造留存了多姿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也传承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h3><p dir="ltr">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留给荔浦人的文化瑰宝,更是传承城市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欣赏<span style="font-size: 1em;">的文场正是荔浦非遗的精华与魅力。</span>
</h3><p dir="ltr"><br>
</h3> <h3>孩子们一边欣赏荔浦文场的获奖曲目,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h3> <h3>优秀曲目壮族末伦《堵寨门》获得了第17届广西“八桂群星奖”演出金奖、第三届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演出银奖。</h3><h3>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h3> <h3>今天的“名人”出场了!他们就是多次参演获奖,在文场方面有一定造诣的江金菊老师和潘永生老师。</h3> <h3>江老师和潘老师有着深厚的曲艺功底,经验丰富老道,尤其熟悉文场传统唱词和表演形式,讲解生动有趣,点评节目亦庄亦谐,使得全场笑声、掌声不断。</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文场(简称文场)又名“文玩子”,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现有的资料表明,清代乾隆年间,江浙等地的一些说唱艺术辗转流传到广西以后,逐步与桂北的方言相融合,到了清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广西文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em;">是广西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的传统曲艺形式。文场音乐委婉缠绵,柔和抒情。</span></h3><p dir="ltr">
</h3><h3>
</h3> <h3>孩子们踊跃提问,积极跟两位老师交流</h3> <h3>两位老师现场给我们来了一段<span style="font-size: 1em;">文场表演《情牵梦绕荔江湾》。</span></h3><h3>荔浦文场伴随着美丽的山水,以其传统的艺术魅力,以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手段,展现在文艺舞台上。<span style="font-size: 1em;"><br></span></h3>
<h3>孩子们看得可认真了!</h3> <h3>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唱腔,生动的表演</h3><h3>……</h3><h3>让人着迷!</h3> <h3>最后我们还参观了有关文场的展览,进一步了解文场的历史以及荔浦文场的传承和发展。</h3> <h3>排队有序认真地看</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span></h3><p dir="ltr">荔浦文场蕴涵着历代荔浦人的真挚情感和热爱生活的审美理念。<span style="font-size: 1em;"><br></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今天“寻找荔浦名人”的活动,两位文场老师的讲解和表演让孩子们近距离体验、欣赏文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加热</span>爱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时也让孩子们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span style="font-size: 1em;">增强对生活的热爱。</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em;">荔城二小的雏鹰假日社会实践活动,</span><span style="font-size: 1em;">通过活动本身,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具体实践当中,真正地有所感受有所收获,没有了应付,没有了形式主义,让思想品德教育充满着快乐和激情。</span>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