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h3><h3> 带着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我们来到了奎文区明德学校进行暑期的充电学习。自此,为期两天的2018潍坊市小学体育暑期骨干教师培训在俞文东主任的主持下正式开始了。</h3> <h3> 俞文东老师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为我们做了《核心素养下的学校体育变革》”的报告。</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部分 核心素养</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其中,对以下的五个部分,让我们不断审视与反思:</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体育核心素养解析</h3><h3>二、三基教学</h3><h3>三、体育品德 健康行为 运动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h3><h3>四、核心素养带来的变化</h3><h3>五、体育品德的培养</h3> <h3> 俞老师再次重申当下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1.运动能力2.健康行为3.体育品德。</h3> <h3> 并将三者的关系 形象具体的做了说明,体育品德是保障,健康行为是核心,运动能力是基础。</h3> <h3> 借此为我们指明了体育的目标和方向,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方向:对体育认识的高度决定了体育课的高度。是的,这不禁让我思考:在我的心中体育站在什么样的高度?</h3> <h3> 俞老师将核心素养带来的变化分为八个模块,做了详细阐述并以一系列生动活泼的例子和视频展示:</h3><h3>1.核心意识</h3><h3>2.目标意识</h3><h3>3.项目意识</h3><h3>4.体“育”意识</h3><h3>5.“学为中心”意识</h3><h3>6.“一个都不能少”的意识</h3><h3>7.传承意识</h3><h3>8.能力意识</h3> <h3> 这其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在体育课堂中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孩子在劣势中找优势,在自卑中寻找自信。原来这些理论的教学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都与核心素养相吻合,都应该细细琢磨,好好运用。</h3> <h3> 最后是体育品德的培养,俞老师讲了五个方面的体育品德,包括:<h3>1.拼搏精神与挫折教育</h3><h3>2.竞争与合作</h3><h3>3.规则意识与规则教育</h3><h3>4.责任与担当</h3><h3>5.“名人”教育</h3></h3> <h3> 是的,体育课堂除了传授基本运动技能外,带给学生更多的是拼搏、坚韧、担当、永不言败、团队合作的精神。一个有合作意识的人,一定是肯出手帮助别人的人,肯出手帮助别人的人,才最具有竞争力。</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部分 未来体育课堂的方向</h3><h3> 课堂的高水平决定着学校办学的高水平。俞老师从感悟式教学、发现式教学、传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四个方面,通过简单易懂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体育课堂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在以后的课堂中这些方式应该如何落地与实施。</h3></h3> <h3>二、体育课堂的方向</h3><h3> 俞老师用一系列具体事例以及拓展游戏来做引导和启发。如运球漫步、不同图形运球、抢占堡垒等切实有效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部分 学校体育工作建议</h3><h3>1.换位思考。</h3><h3>2.整体架构学校体育工作(体育特色,主抓一条线)。</h3><h3>3.把握“深”与“新”的关系。</h3><h3>4.理清责任,不背黑锅。</h3><h3>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学校体育工作要有突破,不仅要深入而且要新颖。俞老师讲解了济南某学校板球比赛的事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要整体架构,互为补充,互为促进,这样才能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目标。为自己的学校体育贴上独特的标签。</h3> <h3>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提现,学校体育要树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坚毅能力。</h3> <h3> 第二天,江苏南京的陈志山老师为我们做了“探究运动技术学习与体能练习相融合教学模式”的讲座。</h3> <h3> 陈志山老师是一位53岁,执教多年的老教师,讲座的全过程非常朴实生动,很多动作都在亲自做示范讲解,向我们传授了他30年教学工作总结的精华,并提出体能训练,对学生体质的重要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一部分 课堂教学步骤</h3><h3> 首先,陈老师针对体育课的四个部分:1.开始部分2.准备部分3.基础部分4.结束部分。各部分所用时间,不同年龄阶段的教法,如水平一(1-2年级)不讲技术,让学生在游戏中、在玩中学会技术动作。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技术为主“魂”的三主教学观。水平三(5-6年级)以上的学段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技术为主线的三主教学观。</h3> <h3> 其次,陈老师提问单元教学计划如何制定?是否所有动作都能分步教学?通过老师们的互动,我们了解到以具体技术动作教法为指引, 如快速跑,立定跳远,原地投掷实心球,跨越式跳高,鱼跃前滚翻。首先在不改变运动特性的前提下,看看可不可以分成几个运动环节,其次,把这些环节当做教学内容,寻找和分析影响这些环节的成绩提升的因素。并构建单元教学计划,可分成多个课时。而有的技术动作,是不能分步教学的。</h3> <h3> 第三,球类课教学(器械)。像这些配有器械的课,一开始就要接触球(器械)准备活动要运用上,一开始就要与球类密切联系,从始至终考虑球的不同用法,一物多用,建立人—球—人的关系。</h3> <h3> 第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一定的,难点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的,如果不同教师制定出不同重点,说明你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不够,一般情况下教材的难点包含在重点中,难点都是在重点中发掘,这样才能真正突出重点,有效达成目标。</h3> <h3> 用含有这一内容信息载体的,不同难易程度的,改变运动条件的,关注身体运动课题的身体练习来教这一内容,即用不同的学练方法来教内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部分 体能练习安排</h3><h3> 陈老师对体能练习的时间,密度,心率不同课型,不同学情,不同季节,以及如何与运动技术学习相融合做了详细介绍。</h3> <h3> 在每一节课中,教师体能课所设计的内容一定要与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来设计:1.如腿部力量较弱,核心力量较差。2.参与运动所需关节,韧带,肌肉等部位所需要的体能,针对性的进行设计。3.不同学生所需要的体能类型也不一样,需要区别对待。4.不同的运动技术和运动项目需要搭配不同的体能训练。</h3> <h3> 举例各学期单元项目所需体能练习的内容。</h3> <h3> 根据不同学生的状况,运动课题的调整,技术动作的调整,运动条件的调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部分 课堂运用</h3><h3> 以走,跑,障碍跑等教学方法做引申,引发教师思考更多的学练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h3> <h3> 波浪障碍跑陈老师亲自做示范,与学员沟通探讨课堂讲解非常生动朴实。</h3> <h3> 做练习的过程中,陈老师有针对性的发问,思考途中跑,折返跑,耐久跑的练习方法。</h3> <h3> 跨越式跳高的辅助练习方法,两腿依次过杆练习,摆动退与起跳腿的协调配合练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h3> <h3> 讲座的最后陈老师讲解练习了几种游戏热身活动以及游戏体能练习,学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内容,准备活动要含有运动技术的引子。</h3> <h3> 最后附上两小段游戏以及身体素质练习的视频。</h3> <h3> 总之,通过这此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学校体育要在核心素养下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变革,而未来的体育课堂要把选择权让给学生,授于鱼不如授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也让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课堂教学技巧,充分利用课堂器械,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让课堂追求一份诗意,让孩子们享受到体育的快乐!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点点进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