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溪河渡槽,永远的记忆

军歌嘹亮

<h3>今年四月的一次外拍,我们驱车路过普溪河渡槽,当时就被这宏大的工程震撼了。因正在行进的车上,我只能隔着车窗用手机随拍了几张。直至看到市摄协张彬秘书长的今日头条《宜昌普溪河渡槽(东风渠)近日将要拆除》的文章,我又想起那次难忘的视觉盛宴...</h3><h3><br></h3><h3>图文:军歌嘹亮(一,二图网片)</h3><h3><br></h3><h3>拍摄机器:尼康D750,镜头24--120</h3><h3>拍摄时间:2018.7.14</h3> <h3>普溪河渡槽(东风渠)架设在两山之间,凌空而起,似玉带,似长龙,似彩虹,让人震撼。</h3><h3>这座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普溪河村的渡槽。曾经闻名遐迩的“东风渠”在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后,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一座全新的现代化的渡槽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担负起水利惠民的重任。</h3> <h3>原桥从一九六六年十月动工,于一九七零年八月一日建成通水,大桥水流量设计为15立方米/秒。工程建造费时近四年,整个工程投资88.6万元。耗费水泥3177吨,钢材230吨。那时候,就我们国家和地方的财力而言,可以说举宜昌全市之力。</h3> <h3>它顶天立地,极富想象力,既设计精巧,又解决农业生产用水之需。该桥上下分为三层,上层通水,中层过车,下层过河,大桥正中央共5孔,可供15吨载重汽车经过。</h3> <h3>这位是易大哥,易仁贵,今年74岁。他20岁出头就是修建普溪河渡槽的一名技术员,听说他们当年修建的渡槽要拆除了,便携家人来到这他们曾经战天斗地,激情燃烧的地方,向家人,向我们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h3><h3>易大哥的女儿对我说,老爸这50多年,对水利事业有着特殊的情感,对自已热爱的事业倾尽全力...</h3> <h3>说起普溪河渡槽1970年那次牺牲了42人的重大事故,易大哥情绪更加激动,向我们讲述了那次事故的全过程...</h3> <h3><font color="#010101">易仁贵大哥和家人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易大哥和本文作者合影</font></h3> <h3>这位是当年修建普溪河渡槽指挥部政工科打字员郭明新,今年70岁,当年为修渡槽做出了大量工作。他对我说,我们对这老渡槽是非常有感情的,现在虽然拆了,但我们是不会忘记的。</h3><h3>郭明新先生看到这美篇赋诗一首</h3><h3>七绝《普溪河渡槽》</h3><h3>经风沐雨河川上,</h3><h3>日夜辛劳哺稻浪。</h3><h3>空中水渠功卓著,</h3><h3>清流恩泽岂相忘。</h3> <h1>1970年,当年的两位建设者留影</h1> <h3>光阴可以流逝,旧桥可以风化,而影像却能永恒。旧渡槽不久就要退出历史舞台,引来一些摄影者和留影人前来留下历史,影像辉煌...</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新桥已更名普溪河渡桥</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然而曾经的,普溪河渡槽,是人们永远的记忆...</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今天,2019,4,29日普溪河渡槽正式拆除。视频来自网络</h1> <h1>以下图片选自今日头条,摄影.君凤镜头</h1> <h1>2019.5.3日拍摄图片,拆除工作还在进行中。有人说老渡槽中间拱桥部分将保留下来供人们参观,也有人说为了安全不久还是要拆除。笔者认为,无论是留是拆,她将是宜昌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