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沈阳十中老三届,同其他学校所有初中生一样,初三同学63年入学、初二同学64年入学、初一同学65年入学,68年一起上山下乡。当年,十中老三届同学分别到辽北山区西丰县及辽南盘锦垦区插队落户,成了有知识的新型农民。我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校时间最长、到农村朝夕相处最久的一拨同校同班同学,是特殊年代的特别一代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如果从当知青算起已经50年了;再把在校时间也一并算在内,已达55年之久。如今老同学们已界或已近古稀之年,人生中许多重要节点常常被忆起,挥之不去。我们有责任把这种经历记录下来,但时间久远,有些记忆已不够清晰。面对此种情况,笔者试图把繁杂琐碎的往事通过在校与下乡两个时间段做一简要回顾,并形成图文,以飨读者。</h1> <h1>一、母校情结</h1><h1><br /></h1><h1> 现阶段提到沈阳市第十中学,很多人立马会想到坐落于皇姑区的前沈飞一中。其实笔者所说的沈阳十中并非现在的沈阳十中,她比后者建校要早的多,历史文化积淀也更厚重一些。</h1><h1> 沈阳十中位于沈河区大西路天光南巷,主楼上方顶部用石板镌刻的"1929"字样为建楼年代,大楼见证了学校的沉浮坎坷,历史沧桑。解放后沈阳十中与沈河区几个有头有脸的中学同为市区名校,初中部、高中部齐全,教育质量堪称一流。当时流传于民间有个顺口溜叫"三中的娇,二中的号,十中的学习呱呱叫",意思是说二中、三中确是好学校,但是三中是女中,比较娇惯;二中名号响在外,而十中啥也不差,学习成绩蛮好。由此可见整个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期,沈阳十中亦属好学校之列,并非浪得虚名。</h1> <h1> 十中校门坐南朝北,正对着天光南巷。巷子东侧是声名显赫的"辽宁出版社"和"春风文艺出版社",巷子西侧有少量学校教师家属宿舍和其他居民住宅,巷子尽头就是车水马龙的大西路。大西路东西走向,路南路北商贾云集。大西百货商店、大西副食商店、天光电影院、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凤凰理发店、大陆冰果店、金城照像舘、迎春饭店、香园饭店、医院、粮站、建材商店及司法机关的沈河区人民法院等均在附近。校门外商业气息浓郁;校园内书声朗朗,授受知识,课间龙腾虎跃,生机勃勃。</h1> <h1> 走进十中校门,迎面就是工字型的二层红砖青瓦主教学楼。教学楼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砖混结构、造型别致、中西结合、木质地板和木质楼梯扶手,带有明显的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时期的一些建筑特点。大楼窗户又高又多又窄,窗格纤细,采光很好。一、二楼东西两端工字型拐弯部分有少量教师办公室,其余全部为学生教室。走廊在一、二楼北侧、约三米宽过道;南侧为教室,宽敞明亮。大楼一楼最东端和楼的中间部位分别设有通道,东边通道连接与主楼平行的三幢平房教室;中间部位通道直接与学校多功能大礼堂相连,使学校最为重要的两大建筑浑然一体。</h1> <h1> 学校操场平坦、宽阔,校园南部及西部是主操场,四周常年画有6道的400米椭圆形跑道。跑道里侧是三合土碾压平整的标准足球场,课间广播体操也在此进行。校园北部、校门西部是建有三个场地的篮球场,场地内总是人满为患,除非学校组织班际比赛,其他时间同学们都是在6个篮球架下打半场篮球,还是有很多人挤不上"槽",只能当观众。紧邻收发室校门东是学校体育教研组和体育器材仓库,门前及主楼北侧设有单杠、双杠、鞍马、山羊、跳箱等种类齐全的体育器材。由北侧体育组、器材仓库,东侧多功能大礼堂,南侧主教学楼包围起来所形成的小操场,也是同学们健身锻炼、追逐嬉戏最开心的地方。小操场与大操场相毗邻,只隔着校门口至主教学接一条过道,如同太阳与月亮,隔道相望。</h1> <h1> 在校时的学习生活既紧张又愉快,上午4节听老师课堂授课,下午3节自习课自己安排,或写作业或预习下节课内容。全校初一到初三共30多个班级,在校1600多名学生。学校按省、市教育大纲对不同年级分别开设了不同的课程,但有些主要科目贯穿了一至三年级的全部阶段,只是在内容深浅程度上有一些差别。以初三为例:我们继续开设语文、数学、政治、几何、俄语、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等课程,而对初一、初二学过的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书法等课程则不再列入必修课了。</h1><h1> 十中老师多是原来给高中部学生授课的老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加之又有新分配来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整个教师队伍知识性、专业性非一般初中学校可比。我们三年一班班主任刘占岳老师就是从大连师范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年轻有为、待人和气、讲课深入浅出。本来刘老师读师范时学的是物理专业,毕业分配来校本应教物理。但因当时学校数学教研组师资力量不足,刘老师二话没说,服从分配改教数学。从初一数学中的约分、因式分解、一元一次方程到初二的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再到初三的函数、对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刘老师跟了我们班及其他几个他教数学的班级整整三年。师恩难忘,我们与刘占岳老师亦师亦友。</h1> <h1> 班主任老师是我们敬重的师长,科任老师也都是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政治老师张淑琴、语文老师邹立志、俄语老师蒋震卿、物理老师周铎、化学老师牟立学、地理老师荆长辰、书法老师刘斌武、音乐老师郭淑秀、体育老师王桂林……老师知识渊博,信手拈来。荆老师地理课上常常用幽默诙谐语言讲述祖国各地气候地貌、风土人情,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尤其讲西藏高原"早穿棉袄午披纱,怀抱火炉吃西瓜"的气候特点,至今仍叫人津津乐道。</h1><h1> 十中外语开的是俄语课,同学们不喜欢俄语,学起来也吃力。蒋震卿老师曾在中捷友谊厂担任过俄语翻译,口语、书写没的说。由于俄语发音有颤音,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蒋老师就告诉大家可适当标注汉字,但只起提示作用不能用汉字发音。一次课堂上提问,俄语"星期日"这个单词怎么读?本来"星期日"BockpceHbe用汉语拼音标注应为wa ci ke lie xie ni ye 这样读也说得过去,可我们这位搞笑的同学楞是按别人开玩笑的一句话给读了出来"袜子搁在鞋里",全班老师同学全给逗乐了。</h1><h1>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最可尊敬的校领导和老师们吧!他们是:沈淑琴、王洪勋、刘占岳、张淑琴、周铎、梅世洪、刘斌武、曹立国、纪伟青、姜忠实、姚士弘、邹立志、秦振亚、刘佩君、王淑贤、赵明洲、蒋震卿、沈阳、、牟立学、贾凤琴、王西庚、郭淑秀、高扬、缪治水、魏良、王桂林、董惠良、李恩海……这些名字,也包括暂时没想起来的老师们,不管目前仍健在或是已失去联系,你们都将永远留在我们美好的记忆里,永远和我们手相牵、心相连。 </h1> <h1> 正当初三毕业生临近毕业、临近中考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随着运动的深入,学校无期限地停课了,升学考试取消了,在"造反有理"和"砸碎资产阶级反动教育路线"的口号下,到处是乱哄哄的局面。大字报、戴高帽、破四旧、批斗会……浊流涌动,黑云压城。教学楼玻璃全被砸碎了,,教室里的桌椅讲台被当成劈材烧了,好端端的学校被搞得千疮百孔,乌烟瘴气,狼籍一片。直到1968年实现了各派大联合进而成立了学校革委会,这种无政府状态才逐渐缓慢地得到控制。同年9月我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溶入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来到了广阔天地。</h1> <h1>二、西丰乡恋</h1><h1><br /></h1><h1> 西丰县位于我省东北部,东与北与吉林接壤,南毗清源,西邻开原。县城距沈阳市150余公里,人口约35万。地势大体为东高中低、北高南低、西部稍高。丘陵地貌,山地较多,水资源一般。概括起来即"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h1><h1> 西丰因方位和物产而得名。吉林东丰、辽宁西丰因两省、两县交界处的一分水岭而分为东、西。"丰"即物产丰富之意。西丰是我省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有诗为证:岁出豆粮千万石,县名不愧曰"西丰"。</h1> <h1> 西丰县下辖8镇4乡6个民族乡,即:西丰镇、郜家店镇、凉泉镇、房木镇、振兴镇、平岗镇、天德镇、安民镇;更刻乡、陶然乡、柏榆乡、钓鱼乡;成平满族乡、金星满族乡、明德满族乡、德兴滿族乡、和隆滿族乡、营厂滿族乡。与我们50年前下乡时相比,乡镇行政区划有了一些变化,有撤有并也有的改变名称了。如我们熟知的松树公社、乐善公社、福临公社等,在现今的乡、镇建制中,已不见了踪影。</h1> <h1> 短短十余天时间,沈阳市近万名知识青年先后踏入了辽北西丰这片神奇的土地,学校包括沈阳二中、三中、八中、十中、八十六中、八十九中、沈河一中、沈河二中等,遍布全县18个公社的几乎所有大队。一时间西丰城乡热闹非凡,一连数日西丰小火车站、汽车站、繁华街道、县委、县革委会门前,人头攒动载歌载舞,比过大年还喜庆。一个地处偏远的贫困县,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青年学生安家落户,是当地人几辈子做梦也梦不到的事,历史上绝无仅有。</h1> <h1> 我们学校各年级排列"5"字号的即:一年五、二年五、三年五及一年十二班共四个班级的同学下乡去了盘锦垦区新立农场,他们在那里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开垦贫穷、播种希望、铲除落后、收获成熟,为垦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盘锦地区农业战线一支重要力量,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欢迎和赞誉。</h1><h1> 除上述四个班级的同学去了盘锦,学校其余二十多个班级的同学上山下乡都到了西丰。我们被分在县偏东及东南的更刻、金星、振兴三个公社。更刻公社毗邻县城,在县城偏东方向,下辖更刻、忠信、谭家炉、大营、万育、杨家店、小城子、六安、太平沟、德榆、五塘等大队。紧挨更刻公社正南方向即是金星公社,偏东南方向为振兴公社。金星公社下辖金星、青山、森林、艺林、敬贤、信乡、永安、同兴、连城、宝兴、乐群、联合、榆泉等大队。振兴公社下辖振兴、白石、诚信、沙河、阜平、仁义、兴学、忠义、德业、柳树、晓山、枫树、河源等大队。除极个别大队没安排知青插队外,每个公社还有那么两、三𠆤大队安排的是沈河一中下乡知青,其余各大队全部为沈阳十中下乡知识青年。</h1> <h1> 我们三年一班分配到了西丰县金星公社,和一年二班、一年十一班班际混合分到青山、森林、艺林、敬贤、信乡5个大队。我和我们班的何春叶、周筠、杨俊兰等5男生3女生及10多名初一同学来到了山脚下的敬贤大队。从公社到大队也就四里地,大、小队领导及贫下中农代表赶着马车到公社接我们"回家"。离开公社所在的金星屯,天已微微有些发暗。伴着叮叮当当的马铃铛声,暮色中的丘陵山冈已呈淡淡的青色,近处、远处山村里炊烟袅袅,一幅幅绝妙的水墨丹青画,令人陶醉。临时村口,依稀听见山娃子争先恐后地高喊:"来啦!来啦!",接着,四、五个庄稼汉敲响了欢迎锣鼓,乡亲们扶老携幼把我们迎进了村子。这阵式让我们这些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青年学生有点不知所措,说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一点也不为过。</h1> <h1> 敬贤大队是只有两个小队的自然屯,一小队在村子南,二小队在村子北,全村100多农户,守望着近2000亩良田。全村主业是农业种植,一共有800多亩水稻,1200余亩旱田。副业包括柞蚕放养、烟草种植、烘烤等。敬贤屯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绵延起伏的山峦生长着枝繁叶茂的柞树,窝风、向阳、气候温暖,极宜蚕茧选种、出蛾、配蛾、产卵、蚕出壳、吐丝、作茧……敬贤屯土地肥沃,玉米、高粱、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长势良好,稳产高产;山坡边缘地带种植的烟草枝壮叶阔,绿油油的一片又一片;敬贤屯靠近水田旁边有寇河支流流过,水源充足,水稻连年丰收。农、副业人均收入连续多年雄冠全公社,稳居第一。</h1> <h1> 初到农村,我们对农业生产一无所知,干起农活又笨又累还撵不上趟儿。队里的乡亲、叔叔、大爷们,他们没嫌弃我们,而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干庄稼话的技能、动作要领,从春种、夏锄、秋收、冬藏,让我们从头学起,促使我们逐渐熟悉并初步掌握了系统的农业生产知识,也使队里的知识青年由下乡初期每天只能拿到整劳力的2/1报酬到3/2报酬再到领取全酬。不仅如此,大、小队领导和乡亲们在生活上也是对我们关怀备致,安排认里劳动力给青年点盖房子,派老农给青年点做饭,让身体不舒服及体弱女同学干一些较轻农活等。我们也利用自身优势,给队里写宣传稿件,给大、小队会议做会议记录,帮文化基础差的社员读书识字等等。在共同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交流中,我们与乡亲们的感情日渐深厚,已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了。</h1> <h1> 在敬贤屯插队的那些年,我们头上蓝天,脚下大地,向太阳问好,向月亮鞠躬,在苦与累的磨砺中,我们长大了,我们成熟了。有的同学成了农活行家里手,点种、扶犁、赶车、育苗、烤烟、放蚕……样样都行;有的同学成了乡村教师,带领山娃子们学文化;还有的同学走上了生产队的领导岗位。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乡亲们的热情关照与支持,浓浓的乡情我们永远也不会忘怀。</h1><h1> 淳朴、善良、贫穷的乡亲们哟,不能忘记你们长年披星戴月在田里劳作,累的大汗淋漓还不忘地头接垄、闲时为知青修理农具;不能忘记春季水稻育苗时,怕我们受不了冷水浸泡而一碗白酒下肚就跳进带冰碴的水田里;不能忘记多少次星夜赶车送患病同学去卫生院就医,忙里忙外比我们自己还着急;不能忘记冬日大雪封山与知青土炕火盆旁卷纸烟、唠家常、幽默风趣、热情洋溢……一幕一幕,眼前过滤,恍然如昨,永远清晰。</h1> <h1> 1971年随着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的调整,知识青年开始分批陆续回城,就业工作。我们敬贤大队知青也与县、社其他地方一样,至1975年已全部挥别了第二故乡。人虽然走了,但心却留在了那片土地上。悠悠50年了,物是人非,乡情依依。前几年笔者携妻带子再访故地,能认识的人已经寥寥,或已仙逝,或已外迁,唠起当年知青轶事,村里的青壮年及妇女孩子已鲜有所闻。呜呼!繁华千种,抵不住星移斗转;人生易老,伤不起光阴似箭。不怨年轻人及孩子们不认识我们,我们老了,当年的知青确实老了。可我们心里藏着一本书,这本份量很重的书详细记载着沈阳十中校园的有趣故事,记载着上山下乡到西丰知青岁月的林林总总。翻开书的扉页,记忆的闸门就将开启,往事像滚滚江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h1> <h1> 文章最后,笔者用一首词作为全文结尾。同时,愿把拙文献给沈阳十中老三届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庆典活动,权作一点点心意吧。</h1><h1><br></h1><h1> 沁园春 · 同学爱 知青情</h1><h1><br></h1><h1>十中学生,插队知青,五十年整。</h1><h1>忆风华少年,青春无悔;</h1><h1>母校恩泽,朗朗书声。</h1><h1>广阔天地,热土西丰,父老乡亲情义浓。</h1><h1>蓦回首,叹白驹过隙,岁月峥嵘。</h1><p><br></p><h1>九月菊香花红,引世纪同窗喜相逢。</h1><h1>看流年似水,鹤发满顶;</h1><h1>雄心不改,美艳年轻。</h1><h1>书画琴棋,高歌劲舞,</h1><h1>乐享天伦酒酣中。</h1><h1>缘未尽,迎灿烂夕霞,砥砺前行。</h1><p><br></p> <h1>后记 </h1><h1> 一、沈阳十中历史沿革</h1><h1> 一九二七年八月九日,在原奉天省立第八小学的旧址上,奉天省第二初级中学成立。一九三八年改名为奉天省立第四国民高等学校,一九四六年更名为辽宁省立第二中学,一九四九年正式改为沈阳市第十中学。沈阳十中的名称使用了三十多年,一九八三年转为职业中学,一九八五年改为沈阳市政法职业高级中学,一九九三年四月十三日更名为沈阳市政法学校。至此,老沈阳十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h1><h1><br /></h1><h1> 二、补充应感恩和铭记的沈阳十中部分老师名单:</h1><h1> 孙永安、贾凤春、何仲琦、张巾革、隋玉𤨢、缪淑屏、许柏复、杨盼芝、孔凤英、王铁夫、沈园丁、王选仁、关敬兰、蒼宝珍、初威、詹祖林</h1><h1><br /></h1><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