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多大年纪才算老?

郑云杰

<h1><b><font color="#ed2308">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br></font></b><b> 按照咱们国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b></h1> <h1><b>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b><b><br></b><b> <font color="#ed2308">未成年人:0至17岁;<br></font></b><font color="#ed2308"><b> 青年人:18岁至65岁;<br></b><b> 中年人:66岁至79岁;<br></b><b> 老年人:80岁至99岁。</b></font><b><br></b><b>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b><b><br></b><b>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b></h1> <h1><b>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b><b><br></b><b>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b></h1> <h1><b>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b><b><br></b><b>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b><b><br></b><b>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b><b><br></b><b>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b></h1><h1></h1><h1><b> </b><b>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font color="#ed2308">“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font></b></h1><h1><b>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b></h1> <h1><b>  当然,身体衰老了,光心年轻同样是老了。所以,不老还是一种能力。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b><b><br></b><b>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b><b><br></b><b>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b><b><br></b><b>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b></h1> <h1><b><font color="#ed2308">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font></b><b><br></b><b>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font color="#ed2308">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font></b></h1> <h3><b><font color="#ed2308">  来源:《老干部之家》;作者:江毅</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