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边境山乡——恩和

云头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font color="#167efb">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请勿商用。</font></b></h3> <h3><br></h3><div> 在祖国的大东北,有一个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处黑龙江省的西北,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与俄罗斯隔河相望。这河,便是著名的额尔古纳河。</div> <h3>  国境线,沿河而设,同一片蓝天,同一片云彩,投射在地面,便是两个国家。</h3> <h3>  额尔古纳河对岸是俄罗斯。镜头里的这一段,河面不宽,河水极浅,可以行车,走着过河也就一两分钟。河对岸没有村庄,这边的村民可以过河放牧、种植。</h3><h3> 有意思的是,我们站在河这边,眼看着河那边电闪雷鸣,黑压压的倾盆大雨,靠的那么近,却与我们毫无关系。</h3> <h3>  河边放牧饮马,是边境牧民们的日常生活。</h3><h3> 这些马儿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牠们不知道,抬头所见竟是异国他乡,背后才是自己的祖国,那里有辽阔土地和大海。</h3> <h3>这里是室韦镇的额尔古纳河河段,骑马轻松过河。</h3> <h3> 据传说,上上个世纪,还是大清朝的时候,额尔古纳河两岸人烟稀少,大清国与俄罗斯两国划界,将额尔古纳河划作两国的界河,其南岸便是属于中国境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游牧于此的俄罗斯人没有因为划界而离开,恩和,就是当年定居于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俄罗斯人聚集地。</h3> <div>  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恩和,已经成为一个乡镇级的行政单位。这里,居住着俄罗斯族、蒙古族和汉族以及他们的后裔,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br></div> <h3>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绵延起伏的大山深处,有一片平缓开阔的平原,那里散布着各式各样的木制建筑,圆木的墙体,多变的造型,艳丽的屋顶,典型的民族色彩,犹如异国他乡,让人惊叹唏嘘。在当地,人们把它叫做“木刻楞”,俄罗斯民族的建筑风格。<br></h3><h3> 这里,就是恩和乡。</h3> 2017年6月17日,凌晨两点多钟,一行人来到恩和乡北面的大山里,寻找着日出的最佳拍摄地。<h3>  在南方还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这里已是光照青天,薄雾茫茫。</h3> <h3><font color="#010101">  站在高山之巅,一眼望去,丛山峻岭尽现脚下。山间云雾飘荡,峰峦起伏,一望无尽。</font></h3> <h3>  寂静之中,天空的蓝色尤显深邃,一轮弯月特别醒目。</h3> <h3><font color="#010101">  远山近坡,或绿草白霜,或林木高低,无声的世界孕育着启明的故事。置身于此,何须两袖清风,无欲、无求、无扰之清净,才是最真!</font></h3> <h3>  凌晨三时许,东方光彩呈现,远山的背后,将有一轮红日升起,新的一天从此开始。</h3> <h3>  这是从不同方向拍摄到的山间云海。</h3> <h3>  凌晨三点四十八分,日头即将出现。</h3> <h3>  凌晨三点五十三分,日头升空,渐渐现出全貌,深邃的天空被光辉和薄雾笼罩。</h3> <h3>  阳光普照,大地生辉。</h3> <h3><font color="#010101">换个方向,背对红日,面朝南山,依旧是深沉、清静,弯月高挂。苍天之沉着,无与伦比。</font></h3> <h3>  四点三十分,恩和乡街道上已经大亮。远方山头上低矮的日光,透过乡间飘荡的薄雾,洒落一地,柔和中带着强烈。</h3><h3> 山乡依然沉浸在熟睡之中,能量积蓄已接近尾声,一天的故事即将从睡梦中开启。</h3> <h3>  轻渺的晨雾渐渐散去,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一座座木刻楞千姿百态,如一件件工艺品,展示着当地的民风和经济。</h3> <h3><font color="#010101">  恩和,一个规模不大的山乡。一条马路横贯东西,把两边小路串联起来。木刻楞,就散布在这大街小巷之间。</font></h3> <h3>  波利娜庄园,我们的租住地。清晨五时许,人们还在熟睡之中,正是最佳的外景拍摄时机。</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晨的蓝天,蓝的深沉,一眼看不到底,却干净而清澈,叫人由衷赞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接待宾客的主建筑,是一座木质小楼。</font></h3> <h3>  小楼的门头,是木雕拼接。仰头望之,蓝天之深沉,让门头更显大气稳重,感受到了主人的内心追求。</h3> <h3>  门头的上方,一轮弯月,清澈明亮,如诗如幻。</h3> <h3>  室内的地板、楼梯、扶栏、墙体,无一不是实木拼接。粗圆的树干,被人们加工成一个个部件,拼装之紧密,不亚于砖砌水泥铸,让住客有足够的放心度。</h3> <h3>  小楼外墙的一角。承受着巨大重量的外墙,竟然是通过圆木之间的榫卯咬合构筑而成。想想城里钢筋水泥的楼房还会倒塌,不禁对工匠们的技艺发自内心的佩服。</h3> <h3>  俄家的狗狗,在睡梦中享受着清晨和煦的日光。</h3> <h3>  恩和乡游客服务中心。清晨八时许,空旷的场地上,能容纳无数的车辆,准备迎接八方来客。</h3> <h3>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唯一不缺的是蓝天。清晨八点钟的恩和乡,天之蓝,蓝深深,那叫一个干净,无私无欲,抛弃了一切。</h3> <h3>  旁边的草坪树林,一个纯真的草原缩小版。</h3> <h3>  一座小小的塔楼,用不多的色彩和简洁的造型,表达着当地的民族特征。</h3> <h3>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h3> <h3>  傍晚七时许,我们来到北山,向着太阳西下的方向,等待着日落。</h3><h3> 一大片乌云,铺天盖地遮挡着日头,让你无法找见日落何处。但这逆光下的云彩,却是又一番景象。</h3> <h3>  七点二十五分,太阳移到了山边,趁着云的缓慢,露出了期盼的笑脸。虽然相距遥远,却也有着大场景的感觉。恩和,不一样的日落大片。</h3> <h3>  七时四十分,随着地球的自转,太阳被山体完全遮挡,一天的阳光直射,离开了恩和乡。但晚霞,依旧延续着日光的瑰丽。</h3> <h3>  21时20分,车少人稀,山乡寂静,街道上洒满了霓虹灯的光辉,标志着这里不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是游人常来常往的地方。企盼着霓虹灯的光辉,能够带来更多的观光客,让世人了解这里。</h3> <h3>  回去吧!散了吧!找食吃吧!还在这儿干嘛!</h3><h3> 短暂的日落,令人兴奋,却也有遗憾。</h3><h3> 夜幕降临,山深无人。追逐阳光的人不听劝阻,向着日落方向,向着高山黒野,执着而坚毅地前行,去追寻那遥远的美丽。</h3> <h3>  额尔古纳河,承载着历史,串联着两岸的民生,给不同的民族演绎着自己的故事。</h3> <h3>  再见吧!额尔古纳!再见了!恩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