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远逝的关爱》</h3><div> 记得四十八年前,当我们这帮怀揣从军梦的学生,即将踏入绿色军营的时候,市武装部领导请来了张思德的老战友李文奎同志给我们做传统报告。那天在市团校礼堂,坐满了200多名即将启程的新兵,李老用亲身经历讲述了张思德同志乐于奉献、忘我牺牲的感人事迹,回忆聆听毛主席《为人民服务》著名讲话的动人情景。</div><div> 1942年2月间,李文奎和张思德同志被组织选派到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工作,张思德是一位三过草地的红军战士,在警卫工作中一丝不苟,深得主席的赞赏。1944年响应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主动报名到农场烧木炭。李文奎和张思德曾一起站岗,一起烧炭,同住一间窑,同吃一锅饭,互相关心,亲如兄弟。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安塞县石裕村烧木炭时,因炭窑崩塌而光荣牺牲。9月6日李文奎等人昼夜兼程走了七十公里山路,用马把张思德的遗体运回了枣园。毛主席看了后非常痛心,指示中央警卫团设立了灵堂,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在枣园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那天台上悬挂着毛主席亲笔书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周边摆满了战士们用野花扎得花圈 。毛主席缓缓走上了土台子,李文奎和战友们肃穆得像屏住了呼吸,凝望着。毛主席没有拿稿子,即席演讲。他高声讲道:“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毛主席演讲时,激情的打着手势,当讲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时,他就把两手用力一挥,表示稳重有力;当讲到“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追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时,他就用手势放在嘴边一嘘,表示不屑一顾。当毛主席讲到“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团体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时,李文奎和同志们都泪流满面。那天主席洪亮而有激情的湖南口音回荡在枣园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 ,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解放区,在党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从此《为人民服务》成为了影响几代人的不朽名篇。李老形象而又深入浅出的传统报告,深深的打动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使我们无不为之动情,催人奋进,深受教育。他殷切期望我们入伍后,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向张思德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我仔细倾听着每一个细节,暗暗下决心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div><div> 说来我们家和李老家是邻居,两家的孩子们都是一块长大的发小和战友,李老平日从不以毛主席警卫班长的身份显耀自己,总是默默的工作在公安警卫战线上,在生活中我们都能耳闻目睹的感受到。当然在李老高兴的时候也会给我们讲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中央警卫局邀请当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警卫人员进京参加纪念活动。在中南海李老终于又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首长汪东兴同志、张耀祠同志、老战友阎长林(曾任毛主席警卫排长、卫士长)、李银桥(任毛主席卫士长)、石国瑞(后任刘少奇同志卫士长)、孙勇(后任邓小平同志卫士长、原中央警卫局长)等。大家欢聚一堂,怀着崇敬的心情重访丰泽园,共同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怀念之情。每当讲到这些李老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对主席的无限忠诚深深的感动着我。</div> <h3>图为李文奎同志﹙左一﹚时任毛主席警卫班长,一九四七年警卫主席转战陕北途中。<br></h3><div>四十多年过去了,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的淡忘了,但是入伍时的那场传统报告会仍就不能忘怀。当年的毛头小伙,如今都已到了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同乘一个闷罐车厢入伍的战友有的当了将军,有的已是我军研制新型坦克的专家,有的成为叱咤商海的成功企业家,有的担任了领导干部,有的已移居海外。可是当战友们聚会的时侯,兄弟们谈的最多的,还是那一座奇峰碧水的军营,那一曲在晨曦中的军号声,那一腔硝烟未散的热血,那一弯下哨时的明月。久违的英武之气又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阵阵欢声笑语回荡在大厅里,生命中忘不了那一段生死战友情。虽然李老早已离开了我们,当大家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眼神里都会流露出激动和感怀的目光,那是我们军旅生活的第一堂课,也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值得永远怀念。在“八一”建军节之际,让我们共同见证那段青春似火的军营岁月,满怀一颗感恩的心,淡定人生,热爱生活,回馈社会,报答关爱。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