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山—— 走,再回石匣

南山顽石

<h3>  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符号,从来没有细细品味过,也从不曾遗忘。不知道怎样去描述,也不知怎样去眷顾,可能因为太熟悉了吧。曾经总想为家乡写点什么,但每次执笔不知从何着手。</h3><div> 上周,应《文峰书院》王院长之邀,说要到我们老家采风,由我来当向导,我欣然答应。</div><div> 我的老家在石匣,章丘的最东南边,与莱芜,淄博搭界,可能是因为属于齐国青石山不存水的缘故而不长草太过贫穷吧,就这样村里在张成华书记发誓让大家年夜饭要在电灯下吃饺子带领下到了89年成为山南第一个通电村,各种公路,电话,有线电视等也在村干部和大家共同努力下比其他村庄通的要早。当时各大报刊和电台曾报道说是与黄栌柴奔跑的书记。也正是这种环境造就了我们山里人的那种倔强,依靠自己,艰苦奋斗的性格。为了走出来,大家齐心协力遇山开山,遇路搭桥,你看那三赵路,山豁口长征桥等,都是大家用双手,铁锨,鎬一点点给刨出来,挖出来的。</div> <h3> 有了路,大家也都开始渐渐开阔眼界,发现山的外面很精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再甘于自己那人均七分地,还要分十二等分去种(因为在山坡有的地三块还不够一分),一年来不生病不长灾的刚够糊口的现状。反正有力气,干活为人实在,各公司老板也喜欢,还能挣到更多的钱,走出来打工何乐而不为呢。义务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知识的重要。山里人如青石的那种坚韧在孩子上学上又一次发挥,为了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也就在城里扎根,渐渐成了一种风气。尤其近几年为了结婚生子,又都拼命买房子。为了看孙子,孙女,老人们也渐渐都出来,现在村里60岁以下的人基本见不到了,除非是丈母娘或婆婆家就一个孩子能给帮忙看孩子的,或者家中还有八九十岁老人需要照顾实在抽不开身的,原先2000多人的村里人口越来越少。</h3><div> </div> <h3>  老家是汶河的发源地之一,每到六月,大雨过后会把山泉给冲开。九鼎山,大青山下各个泉眼都睁开迷离的眼睛,微笑着给大山唱出泉水特有的韵律。这便是汶河之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估计就是专门为此写的吧。水顺势东流经过三角湾,莱芜,注入黄河,村西边升仙桥《汶源碑》记载在《水经注》云:泰山环水出焉,而具环水之始,章丘石匣”此水正是汶源之主流赢汶河之源头。师妹阿媛《凉水泉传说》所提到的凉水泉原名为《章丘县志》所记载的报效泉,这都是汶河之源。<br></h3><div> 或许正是这汶河水水源的清澈灵性养育了一代代勤劳朴实智慧的石匣人。2018年在此基础上,在于永宗老师的带领下创立了石匣.大汶河文化群,为的是让大家用更多的文字描绘出家乡的美丽,让更多的人了解可爱的家乡,为了鼓励大家的积极性挖掘更多文学爱好者,于老师每一篇文章都仔细审阅给出评论。每人都发挥自己优点和特点写出内心。并把文集整理成册。只可惜,所有作者竟然没有一个现在老家久居的。</div> <h3>  渐渐的我们的这股力量被《章丘故事》《文峰书院》院长王德清老师所注意,邀我们几个进入《章丘故事》平台。前几天老师商议一起去我们老家看看,我想老师也是为了想看到底九鼎山有什么风水能让我们这么偏僻的地方如泉水般涌出这么多作家吧。我与光浩作为向导领着十余位作家首先到了有石匣,三角湾,长三行,西周峪,三台,北王,白邱(上,中,下),渔湾,王北庄十一个村庄组成的三角湾小学,驱车一路狂奔,除了路上政府搞的建设风力发电和修公路的施工人员,基本见不到任何人。因学校已经放假,只剩下校长高兆新在给我们讲解,现在这几个村庄的孩子6个年级总共还有17人,现在还有6个毕业的,也就说下半年还剩11人,其中一年级,五年级都是0人,二年级1人,三年级5人,四年级2人,六年级3人,并且没有入学的新生,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有了。高校长谈着时隔着眼睛我看到他眼角的湿润,语言几度停顿,这仅有的几个孩子因家庭原因有的是父母有病,有父母离异跟着姥姥的,有跟着奶奶的。有这样那样的事实在出不来的。我们听后当时心里酸酸的。是啊,只要有点能力哪怕出来租房子也不可能让孩子在老家了……<br></h3><div>面对此情除了无奈,我们能做什么呢?</div> <h3>  从学校出来沿三角湾一路西行,在去石匣的路上经过相峪口时大家被大桥下的豫泉豫园所吸引,这是鲁宏原老董盖的一座古建筑,下面泉水原先是从碎石下淌出的,东岭,相峪口村民共同饮用的山泉水,原先村民们挑水时路不好走,容易打滑,且用舀子舀水时容易把下面泥土一起挖出水容易浑浊,于董于是把泉子给用河流子和方石砌好一个池子,还放了碡柱,磨盘,泰山石等加以装饰并铺了水管方便大家接水。冬天泉眼里没水时就从自家的水池里安装抽水泵让大家都来用。又在东边修了一条大道并从自己家接上电按上路灯,他们不在家住所有一切只为给留守老人们一个方便。可即便这样,老家也没有几个人能享用到了。<br></h3><div> </div> <h3>  泉眼旁边出了好多在外有成就的人,有开公司的,有在政府部门的,还有我们的散文作家禾子。</h3><div> 提到禾子又让大家想到了他那散文里令人垂涎欲滴的故乡野果,野花。于泳哥和元琴姑姑的大山,勤兴老师和元华老师笔下的兴隆寺,大家迫不及待的想去看那山,那果,那花,那寺。于是让我领着大家去梦寐以求的兴隆寺,刚进庙门就看到圣进主持领着一帮外地前来捐助的善人去给村里老人送油和面,热情的问我们吃饭没有,说庙里现在还有斋饭可以去吃。近年来,村里老人大部分都因善人们给庙宇的布施而有了充足的保障。逢年过节给带去的食物衣服等更是让大家倍感幸福,逢假期还会有社会各界的老师大学生等去给村里和外地来在此度假的孩子们进行功课补习。正是有了这些爱心人士的帮助,还有政府的一些补助。让留守老人有了亲切感,知足感。</div> <h3><font color="#010101">天仓岭,三角湾,相峪口,兴隆寺,石匣,每一处景点都是那么让人陶醉,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旅游,亲近大自然你的不二选择。可现在随着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走出来,有的一条街上只剩一个人,大家尽情拍照时可曾注意那生锈的铁锁,幽静的小道长满了青苔和野草。甚至犬吠鸡鸣的声音都难以觅到。而最重要的看病一是找不到医生,二是谁能照顾他们给他们挑担水端碗水。都是摆在面前的现实。我的内心随着汽车的颠簸也起伏不定。但这就是我的老家,来自南山深处的石匣。</font></h3> <h3> 汶河水依旧静静流淌,山上花儿正艳,鸟儿唱着动听的歌谣,青山绿水间尽显大自然的五彩斑斓,可又有谁曾看到仅有的那些个老人在哪里?</h3><div> 树梢知了撕破喉咙似的呐喊,似乎在呼唤那未睡醒的蝉……</div><div> 走吧,回石匣!</div><div> 2018年7月13日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