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小到大我的视力一直很好,看什么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开始逐渐近视了,由最初的一百度,到现在的二百五十多度。但我依然不戴眼镜,除非开车、听会等特殊的需要。戴上眼镜,我怕自己看得太清楚。</h3><h3> 其实,我不是一个适合戴眼镜的人。其一,都说我长得像体育老师,皮肤黝黑而体格健壮,这样的人似乎就不应该戴眼镜,戴上之后显得不伦不类。其二,戴眼镜挺麻烦,洗漱时要摘掉,冬天进屋后镜片上全是雾气,不擦拭便看不清楚,尤其是我喜欢打篮球,怕眼镜伤到自己的眼睛。</h3><h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会说话。我们经常两个人对视:当你看别人的眼睛时,别人也在看你的眼睛。当然,你是为了读懂他,其实他也是为了读懂你。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别人对视的时候越来越少了,不是因为自己老来羞涩,而是怕读懂别人之后,自己因相形见绌而自惭形秽。和自己对视的时候更是少之又少,不是因为自己心慵意懒,而是怕读懂自己的妄自尊大和愚昧无知,从而破坏了心底那层虚化的围墙。</h3> <h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最近,我这样一个寡才之人也发现了糊涂,取名"愚钝"。我的愚钝源于自己已经近三百度的近视却基本不戴眼镜。 </h3><h3> 我不戴眼镜,也能看到风拂柳枝的婀娜,而且成片中更有整体美;也能看到凌凤、麒麟大桥霓虹灯的闪烁,而且缥缈中更具神韵美。眼睛如此,人心亦然。</h3><h3> 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不是鬼神和怪物,而是人心。而人心是借助眼睛感受外部世界的。戴上眼镜,就看得清楚,心也就明白;摘下眼镜,就看得模糊,心也就糊涂。当代人生活节奏快,忙忙碌碌,心浮气躁,很少有人擦亮眼睛遥望碧蓝的天空,用大自然最本真的灵气清洗自己的心灵。</h3><h3> 其实,当我们感到疲倦时,应该摘下眼镜,让眼睛离开枷锁,同时也给浮躁的心找一个憩息的地方。看得不清楚未必是坏事,宽容了别人也宽容了自己。有时发现了真相,靠的是戴眼镜的眼睛,痛苦的却是内心。戳穿了别人的谎言,靠的是戴眼镜的眼睛,丢失的却是人情。</h3> <h3> 在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中,汤师爷有句经典的台词是"杀人诛心"。生活中,很多人在不自觉中诛杀自己的内心,总在和自己的灵魂较劲。最后,不是别人征服了你,而是眼睛征服了内心,自己诛杀了自己,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h3><h3> 凡世俗尘、芸芸众生,试问有几人能做到真正的醒悟,和这个世界、和自己握手言和呢?</h3><h3> 北宋陈抟老祖有一首《糊涂歌》:糊里糊涂度年岁,糊涂醒来糊涂睡,世人难得不糊涂,独我糊涂有真味。满口"糊涂",字字珠玑,糊涂的只是表面,背后的则是看透人生真相后的独白。</h3><h3> 当然,当我们必须要看清楚的时候,不但要戴上眼镜,而且要将镜片擦拭得干干净净,来不得半点马虎。</h3><h3> 我们用眼睛看世界,戴上眼镜确实看得更清楚。但有时不需要看得太清楚,那就让眼睛透过心灵休息一下。</h3> <h3>作者简介:</h3><h3> 张玉鹏,笔名鹏芃,高中语文教师。爱好诗词、散文、小小说写作,崇尚自由,淡泊名利。曾在《辽宁青年》、《燕都晨报》、《小小说月刊》等报刊发表作品数十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