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刀磨剪子

郝景望

<h3><br></h3><div><br></div><div>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关中农村,每每到了忙罢,迎来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时节,也是多雨的季节,下雨天农民们就可以清闲一些。</div><div><br></div><div>闲不住的妇女们总要为全家人准备来年的衣服、鞋子等,剪子的使用频率就高了,钝剪子就必须有人来磨,而磨剪子不比“镰刀刃”、“铡刀刃”这些双面可以同时磨的铁器,很多人就是因为自己逞能,磨坏了自家剪子。</div><div><br></div><div>农村专业磨剪子的手艺人就应运而生了,这些手艺人往往是有专业的工具:一个“长条凳”上固定着“手摇砂轮”、一个非常锋利起铁的专用工具、磨刀石、小锤、小砧子等等,他们同时还磨菜刀,当年走街串巷的手艺人抑扬顿挫吆喝声是“起-刀-磨-剪子—来!”跟音乐人刘欢唱的《磨剪子戗菜刀》内容一样。</div><div><br></div><div>起刀磨剪子的人如同吼秦腔一样的吆喝声就是他们的招牌,而我们礼泉县东边靠近泾阳县、咸阳的这一块,曾经有一位“哑巴”的磨剪子师傅,虽然他不会言语,也听不见别人讲话,可是凭着他精湛的手艺,他的生意非常火爆,一个村往往是连续几天才可以离开。</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师傅正在起刀刃的照片</div><div><br></div><div>他扛着自己的“长条凳”,挎着自己的工具木头盒子,到来时,先把自己的“家当”放在村口,跟在门前的乡亲们微笑着点头打个招呼,就比划着让这家人拿出自己的剪子(菜刀),开始他专心致志的工作,然后乡亲们就传开“磨剪子的来了,就是那不会说话的、手艺很好的。”就这样,从早到晚他一直忙碌,“摆、摆、摆”节奏不一样的说着,加上他灵巧的比划,没有人听不明白他想表达的内容。当我给家里干完活的时候,就喜欢钻进围着看他干活的圈子里,看他一丝不苟的在砂轮上打磨、用“起子”给菜刀开刃、在磨刀石上小心翼翼的磨着......</div><div><br></div><div>当我们非常好奇的想围的更近、看个仔细的时候,磨刀声会戛然而止,“摆摆摆”非常急促,伴随他挥起来的双手,原来他担心我们被锋利的刀刃伤着,我们的小淘气也会模仿他的“摆摆摆”,他不生气而且很友好的抻个大拇指,继续他的工作;磨好的东西,放在一旁,等主家过来取的时候,他从自己的工具盒里取出一点旧棉絮,放在刀刃处轻轻一吹,旧棉絮就立马断开;或者用剪子剪一些旧棉絮,看到齐刷刷的断口,乡亲们也给他抻个大拇指,他会心的笑笑,“摆-摆-摆”慢节奏的说着,这时候当我们之间有人模仿他言语,他发现后会非常生气的站起来,去追打那个淘气鬼,“摆摆摆”非常急促的吼着,乡邻们马上劝慰他,再斥责那个淘气鬼,“哈怂,学人家,你娃的舌头就会遭报应的!”看见乡亲发火了,他又过来开始劝“摆-摆摆”,手也配合的摇着,看到飞快的跑远的淘气鬼,大家就这样互相消气了。</div><div><br></div><div>磨剪子手艺人一边给主家演示,刀在“长条凳”上前后一高一低的移动着,刀刃“肚子”凸出来的部分轻盈的划着,菜刀的灵活性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许多主妇看到后不由得夸赞这位聋哑师傅磨刀技术好!</div><div><br></div><div>磨剪子的时候,手艺人先把剪子的轴用小锤敲击俩下,剪子马上就可以折合为“剪口”朝外了,师傅就开始蘸一点水,在磨刀石上来来回回的磨着,轻轻地“呲呲”声犹如一曲浅唱,唤出来剪子的灵魂,当师傅用旧棉絮在剪刃处试吹的时候,又是一幕齐刷刷断开的景象,两边剪刃都完成了,师傅再次用小锤敲击剪子轴,一边敲击同时也剪着旧棉絮,并时不时的把剪子刃放在砧子上轻锤,如同附着灵魂的一把剪子又完成了。</div><div><br></div><div>师傅年复一年的到来,几乎融入了我们附近的每个村子,总有人留他过夜、给他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虽没有顺畅的言语交流,但大家沟通起来也无伤大碍。光阴荏苒,白驹过隙,当我打工回家问及乡亲们,这位手艺了得的磨剪子人的时候,方知现如今衣服、鞋子全部是穿现成的,农村几乎没有人使用剪子,耐用的不锈钢、钛合金菜刀的兴起,起刀磨剪子的职业根本没有了市场。</div><div><br></div><div>这个曾经方便每家每户的职业就这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悄无声息的消失了。虽然那位“聋哑的手艺人”貌视失业了,可是我们国家对残疾人救助政策的全面推行,老师傅老有所养的晚年一定跟大家是同样幸福的!</div><div><br></div><div>郝景望 陕西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见《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西安晚报》《咸阳日报》《新闻知识》《农友》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中宣部编辑出版的全国读书征文集《攀登书山的欢歌》《书海畅游》;“文化陕西SQ”“壮美昭陵”“韩家文苑”等平台,实名认证——新浪博客,头条号,搜狐博客等新媒体。</div><div><br></div><div>文化陕西SQ7.13采用</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