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知了

片羽

<h3>作者:过福堂</h3> <h3>  不可想象,没有知了的夏天会是怎样的!</h3> <h3>  对于成人来说,宁夏宁夏,夏天应该是属于宁静、安逸的吧?因为有火辣辣的太阳,人们多半躲在户内,少有激烈的活动;也因为有此起彼伏的知了鸣声,越加衬托出宁静的氛围,特别是午后,那知了声俨然就是催眠曲,没有了知了声,你会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哪!即使是打盹,也没那么香哪!</h3> <h3>  对于孩童来说,有知了的夏天又要另当别论了。那是最具动感的季节,是玩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知了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蝉了……好一个古代牧童捕捉知了的活动写照!当今呢,也是学童的欢乐季吧?一来有个较为轻松的暑假,不像平时那样多的功课压身,怎么也得放松放松了;二来周边知了之类的虫鸟忒多,特别令人心动。小时候,老是见到玩伴们用弹弓打树上的知了,忙得不亦乐乎。我更乐见人们粘知了,粘到的知了是活的,有的捏在手里,稍用力一按,就叫了起来,叫出了一个氛围浓浓的季节。那时,我也学过人家,取来一根又长又细的竹竿,绑上事先融化成半糊状态的橡胶,悄悄伸向知了藏身的树上。阳光从树叶间穿过,魔法般变得五颜六色,与悦耳的蝉声交织在充满神秘色彩的童年故事中……</h3> <h3>  近来,知了似乎成为人们乡愁中的一部分。如果乡愁只是过去时光的感情羁绊,知了的确是我内心深处柔软的一点。所以,如今我有时会带上家里的小不点去林间,去充分感受蝉鸣的场面,夏天的氛围。只是从中也发现,其实,当下的季节一点也不比儿时的味道淡,甚或还要更浓一些。儿时县城里多为矮矮的橘树林,柚子树、杨树、樟树这些高大的树只是一种点缀,基本不成林。而知了在矮树上是待不了多久的,很容易被打扰,所以成虫多半待在高树上,相对来说它们栖息的空间并不大,数量要少很多呢!哪像现在,高树成行、成林,不仅有一排排纵横交错的道行树,更有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园林树,栖息的空间大了,知了自然多。置身林间,你不仅能够听到身边的知了鸣叫,甚至还可以隔着湖面,听到远处的知了鸣叫。那大小不一、远近不同的鸣叫声传来,你可以分出诸多的层次,那才叫交响乐呢!</h3> <h3>  怀旧,是一种常态,但并不代表今不如昔,有的时候只是一种心理反映而已。之所以如此,也许与人们亲近大自然的程度有关吧!反思一下,我们当下的户外体验有木有那么淋漓尽致呢?</h3> <h3>  &quot;宁静的夏天 /天空中繁星点点 /心里头有些思念……&quot;一曲《宁夏》从心底泛起,感觉还是那么美妙,正如这季节,因为其中有知了……</h3> <h3>美图来源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