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朝圣仅以字意的理解</h3><h3>足以深入灵魂的高度</h3><h3>苦行僧的虔诚与信仰</h3><h3>在朝圣者的脚下跋山涉水</h3><h3>在朝圣者的心里无惧艰辛</h3><h3>避世尘俗,净心修性</h3><div>不问东西,只为朝圣</div><div>可以不理解 , 可以来嘲讽</div><div>其坦然而生 , 顺执念而拼</div><div>以体长为步 ,以信念为力</div><div>任天狂风暴雨</div><div>任地泥泞坎途</div><div>其实</div><div>天地万物皆有灵性</div><div>五台更是文珠道场</div><div>朝圣的脚步</div><div>朝圣的虔诚</div><div>早己在冥冥之中</div><div>注定佛缘的境遇</div><div>东台日出云海</div><div>南台雾雨迷朦</div><div>西台卧佛金身</div><div>中台云驾天兵</div><div>北台季遇飞花</div> <h3>东台顶</h3> <h3>儿子游记D1</h3><h3>朝台思忆</h3><div>一八年七月初,再次携父挑战朝台。这次是最考验人意志力的顺朝——即顺时针从东台开始的朝台。有人说,顺朝一次,抵五百年道行。漫漫朝台路,思绪忆万千。曾经笑过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假文青,说他们的生活不止有读三遍读不懂的诗意还有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方。而此时行在路上,才想到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是那么的容易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div><div>从灯火阑珊的城市走过,从生生不息的街口走过,此时,没有人与人的尔虞我诈,没有所谓可笑的塑料姐妹花,有的,只是眼前的薄雾冥冥,巡山云海,青春的意义在此时不言而喻,从赤手空拳来到这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而不顾一切,不断的学习做人做事,膝下不知过了几个少年,最后其实做什么也是对的,因为最后自己选择的那条路,哭着也要走完,无论前路如何,一定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千万不要寄希望于那些命运啊佛祖啊之类莫须有的东西,他们往往都是墙头草,今天对你说“别急别急,你该有的我总会给你的”明天又对你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div><div>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那些将来看起来荒诞的时光总会有一天忘记,时间是扇颠沛流离的大门,选择怎样度过余生,是你的权利,余生很长,请多指教。</div><div>这个年纪就做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什么风月俏佳人,什么阿斯顿马丁,虽然和你没多大关系,但如果你努力了,谁又知道呢?</div><div>看到一个个擦肩而过的和尚,突然来世想当一活佛,不追名逐利,与世无争,一切随缘,普度众生,笑看人生,可是转念一想,佛系的一生=碌碌无为吗?或许,真正的随缘是竭尽全力的不强求,而非四体不勤的不作为。佛家讲求的四大皆空,不很懂,但大体知道大概是希望信徒们做一个莲花一样的人吧,莲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直。这不这是和尚们的真实写照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却又处于尘世中。</div><div>寺庙之内,这个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中原的异地宗教,如今早已不是一句简单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能形容的了,香火气弥漫在空中,不绝于耳的诵经声,木鱼发出的节奏无影之中为大殿似乎撑开一个结界,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一尊尊大佛端坐上空,或正襟危坐,或坦胸露怀,或开怀大笑,或慈眉善目,千姿百态,构成一副和谐的万佛朝宗图。</div><div>朝台之路漫漫长,思绪万千任我飞。</div><div>此篇仅为路上随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共勉!</div> <h3>文殊洞</h3> <h3>观音洞</h3> <h3>佛母洞</h3> <h3>南台顶</h3> <h3>儿子游记D2</h3><h3>坚信自己,不问西东</h3><div>朝台之行在进行了两天后,被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给打断了,不忍浪费这一段赶不了路的功夫,特做此随笔抒发自己孤寂小心灵的闲情雅致。😷</div><div>朝台路上,什么最熬人?知道么?不是一眼看不到头的小路九曲回环,也不是漆黑的令人窒息的松树林,而是犹如跗骨之蛆般折磨你的疼,对,是那种疼到你习惯,疼到你忘记正常状况的疼,它远远不及产妇分娩之痛,但也绝对不会让你轻易忘记,肌肉在持续进行无氧呼吸后产生的痛感,没有大碍,但也严重影响赶路,记得记忆深处那个令人绝望的体育课么?对,就是那个感觉。😄</div><div>有时候真的觉得徒步这种活动应该给那些内向的童鞋们推广一下,广识天下豪杰啊,只因一个缘字便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多好。就比如这次朝台几乎遇上了来自大半个中国版图的有缘人。有江苏苏州的,有浙江温州的,有辽宁大连的,有四川的,有西藏的,云云。</div><div>赶路途中,长途跋涉,连拿起手机记录的力气都没有,往前走只剩下了信念,可以说是虔诚的信佛,也可以说是求得心灵净化的信念。信念,这一种在人脑海中产生的抽象概念。虽不存在,但绝不无用。想想望梅止渴吧,那也是信念;朝台路上一步一叩首的信徒,那更是信念;走到怀疑人生的时候,没有信念的话,是不可能走下去的,出发的久了,也一定不能忘记初心,不忘初心才能面对选择不问西东,坚定不移。心之所动,且就随缘去吧。</div><div>或许前路真的不知道是什么,但也请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大胆向前吧,不去实践,怎会找到正确的路,一生就是一生,不要管平凡还还是繁华,平凡是可以通过仪式感让其不平凡的,你可以过的平凡,但请不要放弃。</div><div>坚持的动力是什么?可能是那个让你魂牵梦萦的女孩,可能是那个没有给你住上豪华别墅却给了你家的男人,也可能是和某个重要之人的约定,也可能是来自别人对你的刺激。我在路上也遇到了各种眼神,有的不屑,有的赞许,到又有什么呢?如果真的有什么值得去赢取的,你需要赢得的是尊重,而并非认同。所以,坚持吧,做好自己,坚持自己的优秀部分,充分把长板效应发挥到淋漓尽致吧,冗长的未来你一定可以遇见有趣的某某。</div><div>人生就像一场旅行,繁华之后还要独行。在我们听的说的世界里,你想怎样去老去,纷纷扰扰没有谁能说得清,别让遗憾成为自己的曾经,请坚信自己,不问西东!</div> <h3>南台徒穿松林</h3> <h3>大南庄</h3> <h3>金阁寺</h3> <h3>狮子窝</h3> <h3>卧云寺</h3> <h3>西台顶</h3> <h3>儿子游记D3</h3><h3>愿做台顶一方石,不负如来不负卿</h3><div>持续了一天的暴风雨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仍不放弃任何一个出头的机会,于是,佛光云海便出现了,朝过台的人都知道,看云海是看的缘分,缘分到了,云海便看到了,缘分未到,不好意思,来年再来吧😉</div><div>初看到天边那一抹霞光时,只是下意识的跑上了附近的山顶,却意外的发现了霞光万道。美若仙境,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是那种干净,纯粹的震撼心灵的美。在这霞光下,一切都显得黯然失色,世界唯他独尊,愿做山坡上一方青石,雨打风吹又如何,只愿得这佛光普照,颠沛一世又如何,听着诵经的真言,看着伴随香火气的雾霭忽散忽聚,任他什么普贤,文殊,地藏,药师门前香火旺盛,车水马龙,我只做一方青石便好,一厢情愿,情愿受伤,直至化为万千世界的一剖黄土。愿做一方青石,不负如来不负卿。🙏</div> <h3>中台顶</h3> <h3>上北台</h3> <h3>D4记朝台之游</h3><div>我独坐在须弥山巅,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仓央嘉措</div><div>朝台之行落下帷幕,但心中犹如石子投湖泛起阵阵涟漪,久久无法平静。充满佛意的一路,累到怀疑人生的一路,或许,是这一生的宝贵财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没读够万卷,但敢肯定的是走过的路一定比读的书多,一路的景色宜人,一路的感慨万千,是一步一步的心路历程,更是一步一步的人生高度,或许现在尚还青涩的我未必完全能理解父亲带我朝台的深意,但年轻的我从鬓角早已斑白,好逞强的父亲身上看到了人生的方向,少不经事的我想起以前看到的一句话“以前总以为世界欠修理,到后来发现欠修理的其实是自己”是如此的毫无瑕疵,父亲大人体能的衰退与日益年富力强的我刚好成正比,无论未来如何,我相信这个虽然没给我万贯家财但给了我温暖的家,虽然没让我成为高干子弟但也不落于人后的男人永远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灯,他教会了我生存与生活,佛说,我佛以慈悲为怀,但你连孝顺都不会,凭什么跟我学佛法。我说,孝顺是朝台给我的第一重收获。</div><div>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我没有仓央嘉措的情愫,也没有转世灵童的文笔,我有的只是做为一个普通学生虔诚拜访五方文殊菩萨的心,物欲横流的时代,人才之间的竞争堪比大自然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号称保学业的文殊菩萨自然成为一众学生家长求得心里慰藉的好去处,但我觉得,用拜佛的功夫去完善自己,让自己多一项技能可能会更有用。因为菩萨也保不了一个吃喝嫖赌抽啊坑蒙拐骗偷啊的挂牌学生上清华北大,但多一项技能会多一天退路,总之,一步一步走下来,身旁络绎不绝的老年祈福妈妈团,给我这样的感觉,在这声明一下,不是不信佛,是信佛的方式不一样,放在几百年前,这叫马丁路德的信仰得救,只要自己做好自己,你就是佛,不是单纯的违心主义,只是信仰亦是动力。佛说,赶快滚去学习啊,再怎么拜我也救不了你数学30分。我说,这是朝台给我的第二重收获。</div><div>风云变幻,气象万千。无论是海拔三千的叶斗峰还是大雾朦朦的挂月峰,都给我一种看山不是山的感觉,是累的出现幻觉,还是眼睛出了问题,都不是,我所谓看山不是山,是指实际距离与直线距离的关系,登挂月峰时,站在山脚下,哇,法雷寺好近唉,不过如此嘛,地图显示才五百米,谁曾想,这五百米的速度可以用世纪来做时间单位😂😂,爬了很久后,哇,怎么还有这么高,也许,可望不可即是什么感受在那一刻领悟的淋漓尽致,由此又引起我的联想,这不就是人生么(原谅一个屁大点的小屁孩在这高谈人生,人生很长,啥也不懂,请多指教),人生的每一个目标不都是看山不是山么,就比如减肥看着减肥操和各种减肥药疗效,哇,减肥好简单,事实是一段时间后看着自己的小腹三层选择了放弃,其实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腹三层非一日之馋”,我觉得如果把吃完这顿就减肥换成等瘦了再吃你就离瘦下来不远了,同样,把大目标分化成一个个跳起来就能实现的小目标,你就离实现大目标,也就是看清那真正的山不远了。我说,这是朝台给我的第三重收获。</div><div>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五方文殊,东方聪明,南方智慧,西方狮子吼,中间儒童,北方无垢,共同见证此次朝台行。愿不虚此行,你我共勉。愿作此文博人一笑,今后余生请多指教。</div><div> 北执</div><div> 7.12</div>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bfa4vft?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穷游记 天公玉造北台顶 地处屋脊华北观</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obbky7t?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朝圣的谜悟</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vja9j2z?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俗世纷扰,朝台境地</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bz63yp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罗睺寺的浴佛节</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c2rhx6b?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显通寺的千僧浴佛节</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it7ef57?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秋朝逢雨</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3pspvv1?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佛教版线路,苦行僧顺朝</a><br></h3> <h3>传说在很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模样。那时它叫五峰山,气候非常恶劣,不是风雪交加,就是酷暑难当。当地百姓苦不堪言,遂向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求援。文殊菩萨慈悲心肠,运用神通向东海龙王要来了“清凉石”,并将其安放在中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使五峰山成为气候宜人的“清凉佛国”,这条山谷也被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个寺院,取名“清凉寺”。“五峰山”也就更名为“清凉山”了。 “清凉石”原来是青龙歇息石,青龙得知文殊菩萨将其移到了五峰山,遂大发雷霆之怒,追至五峰山,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山顶岩石刨得个乱七八糟。据导游小姐讲,这些石块至今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而原来的五峰山也就更名为五台山了。 “清凉石”与“龙翻石”随着人们的传说在五台山流传了千百年。如今,清凉寺虽以破败,但那块清凉石仍在。石长五米,宽二米半,厚两米,围十五米,石面青色,有云纹。在许多史籍中,有很多关于五台山的记载。《清凉山志》中说:五台山原名“清凉山”,后因其五座山峰耸立,称为“五台”,故易名“五台山”。《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说:“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夏,故名‘清凉’”。《水经注》中说;“五台山,其山五台巍然,故曰‘五台’”。《五台山新志》中明确指出:“五台”之名,北齐始见于史。北齐以前则称“清凉山”。上述佛教传说及古典文献,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五台山名称的由来。 五台山高大雄伟,人称“华北屋脊”,除有五个台顶外,还有东南西北四门。东门即长城岭以东十公里处的龙泉关,在同蒲、石太两条铁路未建成之前,多数游人从此上山;南门分作三层,依次为虎牢关、阁小岭、厮阳岭。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以及佛教名山,与文殊菩萨有着十分特殊的因缘。传说“五台”既是五方如来之座。五台山有五顶,象征文殊菩萨顶有五髻,显示出这位上首菩萨的智慧圆满。 文殊是梵文“文殊师利”(Manjusri)的音译之略,它是智慧的象征。据佛典所说,他与佛祖释迦牟尼为同时代人,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出生于舍卫国,系多罗聚落婆罗门种姓。他一诞生,就有三十二象,八十种好。这也和佛祖释迦牟尼相同,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br></h3><h3>五台的五方文殊,文殊菩萨的五个法身分别叫黄文殊、四臂文殊、白文殊、黑文殊、红黄文殊。是山西五台山黛螺顶的正殿。五台山有五个山峰,峰顶平坦,叫做五台。每个峰上供奉一位文殊菩萨,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黛螺顶是五个台内的一座小山峰,顶上的寺庙里把五位文殊像塑在一起,一同供奉,因此正殿叫做五方文殊殿。</h3><h3>(转自百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