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七月的山城峰峦叠翠,景色宜人。7月13日,盐津县教育局就中小学部编“三科”教材教师进行县级培训。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语文、初中道德与法治、初中历史五个学科教师近六百人参加培训。</h3> <h3><br></h3><h3>本次培训活动得到了盐井小学的大力支持,从标语制作到场地布置,一切筹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教研室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和执行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无论是方案的制定还是具体工作的落实都井然有序。</h3> <h3><br></h3><h3>本次部编三科教材培训,中小学分科同步进行,大大提升了培训效率。培训主讲教师皆为县直中小学学科教学骨干和教学新秀。主讲教师们点面结合,理论展示与案例分析有机融合,重点突出,针对性强。</h3> <h3>盐津县第二中学陈言安老师以立德树人为切入点,为学员们讲解初中语文教材新动向。他强调: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抓住体现教育质量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部编语文教材,准确理解它的思想和内容,在听说读写的指导中,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学生知识体系,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h3> <h3>盐津县第三中学刘鑫老师指出:中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以德育为主的社会学科,其理论和实效性相对而言比较强,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熟悉的“影子”,直接讲授道德或美德的方式实质上无疑是将道德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道德与法治》要走向生活化,首先要求教师深刻了解教材内容的精神实质,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h3> <h3>盐津县第三中学历史教师祁大美分享:部编历史教材内容更加精简,重大历史史实更加突出;相关史诗实表述用语更加规范,科学性和严谨性进一步加强;教材精选增补了更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图片资料,进一步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可信度。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该以部编教材为依托,立足以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彰显历史学科素养。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历史使命感。</h3> <h3>盐津县黄葛槽小学语文教师杨正会紧扣立德树人、语文素养、阅读体系、双线组元、进入二年级等关键词对新材进行了深入介绍,她强调:进入二年级,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富有价值,新教材更加有助于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获取审美愉悦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她指出:能成功迁移,才是能力;能熟练运用,才见素养;能革新创造,才为智慧。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引发了与训学员的强烈共鸣。</h3> <h3>盐津县盐井小学陈世旭老师分享:教师要坚持以儿童为主体,掌握学情,梳理儿童生活经验,展示儿童视角;要把握学科性,进一步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并贯通于整个学习阶段。</h3> <h3><font color="#010101">本次中小学部编教材培训,时间紧,密度大。五个学科同步进行,培训会场秩序井然,与训学员都以积极端正的态度投入学习,用心倾听,勤做笔记,会场的专注俨然已使们忘却了夏日的高温酷热。</font></h3> <h3>培训的脚步总是那样匆忙,相信通过本次集中培训,我县中小学教师能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科学使用教材。为盐津教育明日的辉煌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