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视察清河制呢厂的照片和制呢厂办公楼的现状。

霞客

<h3>  建于1908年的溥利呢革公司办公楼,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楼前留下清晰的身影。这座办公楼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四周有回廊,门窗设计具有欧式风格,因为它保存相对完好,已经被列入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清河制呢厂原名溥利呢革公司,是中国毛纺业的摇篮,是官商合办的中国第一座毛纺厂,光绪三十年(1904年)创办,任命候补道员谭学裴为首任总办。当年招股投资白银60万两,规模为粗纺走锭纺纱机12台计4800枚,织机58台,以及其它设备共180台,全部由英国派马公司进口。1908年在清河镇动工兴建,占地160余亩,建房280余间,1909年4月18日开工生产,有工人300余人,月产粗纺呢绒数千码,产品均系供应军队所需的粗军呢和军毯。经历清王朝、中华民国、日伪统治时期,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再次接管。她的建立不仅是北京毛纺工业的开端,也是北京近代纺织工业的开端。</h3> <h3>  据1912年出版的《申报》和《孙中山年谱长编》等史料记载,9月6日早晨九点,孙中山乘专列从前门站开出赴张家口视察。9月8日上午十时由南口开车返回,十二时到达清河火车站。其时大雨淋漓,车旁伫立各界人等衣为之湿。厂总办备有车轿10余乘,马十余骑供孙先生及随员使用。孙先生及从者冒雨行进,制呢厂招待员排立厂门之左右,国旗飘扬于厂之四围,红灯满室。孙先生在制呢厂总办的陪同下参观车间,孙先生阅时,工人较平日纺织为更力,借此以欢迎孙先生,孙阅毕随至会合厅午餐,三时登车回京。这是孙先生及随员和工厂相关负责人在办公楼前合影的照片。</h3> <h3>这是如今办公楼的照片,照片拍摄于2018年的7月12日下午。</h3> <h3>由于年久失修房顶和楼道围栏已经破损。</h3> <h3>这是办公楼一层主入口大门</h3> <h3>我用手触摸大门主入口的装饰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