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七月的蒙山,茂林修竹,蝉声入夏。在临沂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会场上,一场场精彩的专家报告带我们不断领略小学语文教学的知识之美,我们又一次认同“海量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更深入地学习了其中的理论和要义。今天下午,齐鲁名师、山东省教学能手、临沂市朴园小学的孙艳霞校长又为我们做了《“整合”的策略》精彩报告。</h3> <h3>“整合”是语文主题学习的高频词。孙校长关注了“整合”的价值和效率,认为它依赖于资源配置的优化。而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整合”,则体现在教学(学习)资源、方法和形式的整合。孙校长基于朴园小学的语文教学实践,打磨了系列精品课例,总结了整合的策略的精髓--一课一得。如何“取”,如何“得”?孙校长为我们倾情分享了三个策略。</h3> <h3>策略一:从教学整合“点”选取的角度,关注阅读方法整合点、表达整合点及人文整合点。孙校长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整合课《童年的符号》、群文阅读课《快乐的秘密》为例,向我们展示了整合的奥妙之处。</h3> <h3>《童年的符号》一课的设计,老师代领学生品名家的童年,读凡人的童年,写自己的童年,经过老师巧妙引导和植入生活体验,总结文本规律,发现语言表达的密码,实现了学生又读到写的自然过渡。</h3> <h3>无论是《童年的符号》,还是《快乐的秘密》,都让我们认识到了导学单的重要意义。孙校长细心地点拨我们,导学单要体现教学与学习的思路,要根据学情量身定做,要体现整合的价值。</h3> <h3>在选取整合点方面,孙校长建议我们3个“关注”:关注精度与略度的融合,关注理解与作用的融合,关注读文与学法的融合;避免两个问题:选好整合点,避免文本内容的简单叠加;围绕一条主线大胆取舍,避免“大杂烩”。</h3> <h3>策略二:从教学整合“资源”角度。孙校长分别介绍了三种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每种整合方法的资源、内容、形式和渠道。</h3> <h3>借略读整合课例《勇气》,孙校长指出了类比法整合教学资源要关注文本之间明显的共同点。</h3> <h3>与类比法不同,对比法整合教学资源,关注了文本之间足以形成比较的明显不同。以课文《伯牙绝弦》为主,整合课外《致爱丽丝》、歌曲《知音》、电影故事及音频资料,这一整合课依托“想象”和“联想”的点,链接了古与今、中与外的文本形式,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智慧。</h3> <h3>补充法,则给予了老师更多自由空间,一切有利于教学和的补充资料都体现了老师的智慧。《开国大典》课例中,基于场面描写和点面结合的“整合”点,密切联系十九会议,可谓巧妙至极!</h3> <h3>孙校长提醒我们在教学整合“资源”选取角度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既可求同,也可求异,二是要有明确的主题,三是选取视角要多元化。</h3><h3> 此外,孙校长又从更高的视角讲述自己对“整合”的理解,指出,语文主题学习的整合,更是与教研活动的整合,是与教学活动的整合,是与学生活动的整合,是与家庭、社会活动的整合。</h3> <h3>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些思想不是停留在孙校长的头脑中,理论中,更是落实到了活生生的校园生活、教学研活动、家校共育活动的实践中。果然,丰硕的成果,属于这样一些有思想力、更有行动力的人!</h3> <h3>如果说“海量阅读”是语文主题学习的核心词,它带给我们一片语文的海,那么“整合”就是辽阔海洋中闪光贝壳。我们老师领着孩子畅游文海,是领略语言文化的深邃之美、无穷之美,更需要捡撷一个个语文知识能力的“整合点”--这些贝壳,是孩子们游历知识海洋的地图,路线,纪念,帮助孩子识别,串联,那是我们教育拾贝人的责任,因为我们将以此串起孩子们的童年,他们的未知无限的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