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为土生土长的定海人,对这座古城有着特殊的感情,收集整理黑白老照片,重拾儿时的记忆,让你穿越时空,回到明清、民国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定海古城。</h3><h3><br></h3> <h3>上世纪初定海县城。</h3><h3>定海,是一座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千年古城。定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与惠安崇武古城同年开建。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深感沿海倭患严重,遂请出老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令他到福建督建卫所,并调福、兴、漳、泉四府戍兵,得5万人移置卫所。周德兴又派上万民兵和戍兵建造定海城堡。</h3> <h3>当年,定海城墙环山筑造,由南城门开始,沿沙滩凿壕上山坡至东城门,一直延至双髻峰到达后城墙,再由后城墙开始向西至西城门,最终由西沙滩与南城门相连,全长600丈。嘉靖四十年,又增筑220丈城墙。至此,古城墙周长820丈,约合2700米。定海城高6米多,城外挖城壕,还设立瓮城、城门、哨台、水涵等,古城气势恢宏,在抵御倭寇时发挥了重要作用。</h3><div>古城内保存有明清时期的中大街、西大街、东大街、柴水弄、留方路等历史街区。其中始建于后晋天福五年的号称“翁洲第一古禅林”的祖印寺,该建筑雕龙画凤,玲珑精美,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去普陀山进香的道场。</div> <h3>上世纪四十年代定海古城</h3> <h3>黄杨尖仙台寺。</h3><h3>仙台寺是道教寺院,在黄杨尖山上。黄杨尖海拔503.6米,是定海最高峰,地处定海临城与普陀勾山街道交界处。</h3><div><br></div><div>黄杨尖山是舟山道教发祥地,传说三国时,葛玄(人称葛仙翁)在此采药炼丹。山上有葛仙炼丹场、炼丹炉、捣药臼、放娘石、仙水潭、八仙角等遗迹。山上原建有纯阳寺、廻云寺、金刚寺、仙台寺等道教寺院。</div><div><br></div><div>过去,黄杨尖山上各寺院香火是很兴旺的,到近代才逐渐衰落,一些祭祀葛仙翁的寺院也随之消失,从这张仙台寺的照片,我们可以想见当年黄杨尖山上道教寺庙的风貌。</div> <h3>定海南门外</h3> <h3>南城墙水门</h3> <h3>南城墙水门,城内河道经水门注入城外濠河(摄于上世纪30年代)。</h3> <h3>南门城墙外濠河(摄于上世纪30年代)</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填塞定海西门外濠河。</h3> <h3>定海道头轮埠码头</h3> <h3>三北轮埠公司定海码头</h3> <h3>民国11年,行驶在定海、穿山、石浦、海门和上海间的"舟山轮"。</h3> <h3>停靠定海道头的"舟山轮”</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定海道头</h3> <h3>1840年,英军第一次入侵定海时,定海知县姚怀祥投水自尽的北门外梵宫池。</h3> <h3>定海北郊姚公殉难处石碑</h3> <h3>缪公衣冠墓</h3><div>缪公就是缪燧,是置定海县后的第二任知县。缪燧是位好官,舟山老百姓对他的感念之情,真的是浃肤沦肌,出自肺腑。</div><div><br></div><div>缪燧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康熙五十四年(1715),全国郡县地方官考绩,缪燧被评为一等,康熙皇帝亲笔为其题诗,以示褒扬:“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div><div><br></div><div>可惜的是缪燧在定海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当他将要升任杭州府同知之际,不幸病倒,于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初三日在镇海去世,终年56岁。百余名定海人自发到镇海为缪燧发丧,送灵柩至缪燧家乡江阴,但见缪燧老家家徒四壁,无一件值钱之物,当了22年定海县老爷,居然家贫如洗,让舟山人对这位清官愈发钦佩,感激备至。</div><div><br></div><div>缪燧去世时,舟山人曾请求官府将他遗体安葬在定海,礼部专门为此下文说:“遗骸归葬故里,定海建衣冠冢”。于是,龙峰山普慈寺下就有了照片所示的缪公衣冠墓。</div><div><br></div><div>缪公衣冠墓大约毁于上世纪50年代,建革命烈士陵园时。</div> <h3>缪公衣冠墓。(摄于上世纪20年代)</h3> <h3>普慈寺</h3><div>普慈寺建于东晋,是定海历史上建得最早的一所寺院,比普陀山观音道场创建早500多年,原名“观音庵”,北宋治平元年(1064),英宗皇帝赐名“普慈寺”,并诏定普慈寺为舟山本岛主刹,一切重大佛事均在普慈寺举行,岛上所有庵院均由普慈寺节制,为昌国洲祝圣道场。定海的祖印寺于宋代嘉熙年间从衢山迁到定海城里,比普慈寺要迟700多年。 </div><div><br></div><div>普慈寺地处龙峰山麓,今海山公园烈士陵园下方。过去定海人口少,龙峰山在北门外,山坡上林木葱茏,环境十分幽静。</div><div><br></div><div>普慈寺毁于定海沦陷时一场大火,解放初仅留下几间劫后余生的破屋,后来建公园、造陵园,全被清除,如今还留下一些遗迹,“姚公殉难处”碑前面的那口池叫“梵宫池”,原是普慈寺的放生池。</div> <h3>1939年,舟山沦陷时被日冠焚毁的普慈寺。</h3> <h3>舟山宫井。</h3><h3> 舟山宫井,位于镇鳌山南麓,是舟山明末抗清的一处历史遗址。位于现昌国路舟山警备区司令部院内。</h3><div> 清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清军进攻舟山。舟山城陷,南明几千将士战死巷战,臣民一万八千人同日殉难,鲁王之妃见城破国亡,遂投宫井自尽。为使其遗骸不被清军所窥,锦衣指挥王朝相、内臣刘潮命人用巨石填井。之后,两人共刎井旁而亡。</div><div> 此井见证舟山南明抗清史上悲壮惨烈的一幕,因井设于行宫中,故后人称之“宫井”。</div> <h3>定海北郊龙峰山脚下的同归域。(摄于上世纪20年代)</h3><h3><br></h3><h3>这是南明遗臣、将士、死难民众一万八千多人的合葬墓。南明鲁王朱以海监国后,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进驻舟山,设行宫。顺治八年,清军攻陷舟山,上万军民殉难,清参军乔君钵集殉难者尸首在此火化后合葬,勒碑书“同归域”。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仁祠”三间。清代至民国,同归域屡有修缮。民国初改建后,占地二十亩,三进院落。解放后同归域碑占作仓库,文革时除墓冢以外的建筑均遭毁弃。文革后几经交涉,文化部门于1982年才得以收回墓园,1997年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h3> <h3>定海金塘沥港平倭碑,明副总兵卢镗在此诱擒倭酋辛五郎,俘斩倭寇数百。</h3> <h3>定海西道头外的红毛馆。</h3><h3>定海“红毛馆”是康熙乾隆年间浙江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开放了半个世纪。“红毛馆”的兴废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外政策的变化,其历史教训值得后世思索玩味。</h3> <h3>旧时裕大酱厂</h3> <h3>旧时定海仙乐种植园</h3> <h3>定海的乡村(摄于1887年)</h3> <h3>定海的乡村(摄于1887年)</h3> <h3>定海乡村墓地(摄于1887年)</h3> <h3>鳌山下砚池(今存),屋后是东门城墙,可见城头女墙(摄于上世纪30年代)。</h3> <h3>定海城墙</h3><div>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定海置翁山县,在镇鳌山旁筑城墙,周广五里,设四门。</div><div><br></div><div>宋熙宁六年(1073),改翁山为昌国,增筑城墙,延袤至九里。</div><div><br></div><div>东抱衙山(鳌山),西跨镇鳌,围成一个0.8平方公里的城区。</div><div><br></div><div>此后近千年间,或因兵燹战火,或因风雨侵蚀,屡毁屡建,但城墙格局、城区大小基本未变。</div><div><br></div><div>解放后,定海城墙虽有不少毁损,但依然存在。照片是东门一带城墙,城墙上面的城垛可以看得很清楚,城墙下面有砚池,鳌山即在近傍。</div><div><br></div><div>定海城墙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拆除,拓建成道路,唯有北门的盘诘厅和暸望楼存续至今。</div> <h3>东郊砚池。</h3><h3> 砚池始建于公元1830年,四周用32块石板围合,栏板交接处有望柱24只,砚池栏板上刻有建造题记,对研究定海城区变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h3> <h3>今存的砚池。</h3><h3>砚池与奎光阁、文笔峰原为鳌山三大建筑,现仅剩砚池一处。</h3> <h3>鳌山上的奎光阁与文笔峰(摄于上世纪30年代)</h3> <h3>文笔峰,紧靠鳌山墩的奎星阁,高8米,顶端中央有高5米的圆柱形石笔矗立,底部是用巨石砌成的两层基石,上层有镂空石栏围成的回廊,呈八角形,登入可眺望四周。</h3><div><br></div><div>取“尊师崇儒”之意,以开启一方文思,振兴一方文脉。明嘉靖癸亥年,由都督卢镗、知县何愈、都指挥李兴建造。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定海县知事庄纶渭重建。1973年拆毁。</div> <h3>1871年重建的奎星阁,后毁于文革造反派放的一场大火。</h3> <h3>奎星阁,建在鳌山墩山顶。是由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定海县知县王丕显发起兴建的,并撰《奎星阁记》。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廪生林保贤等发起重修。</h3><div><br></div><div>鳌山仅十余米高,因其形状酷似传说中的神鳌而得名,又铭衙山或霞山,俗称鳌山墩。</div><div><br></div><div>奎星阁为清代砖木结构古建筑,基高十米,阁前有石阶,阁有三层,每层有八角飞檐,檐角古时悬有风铃随风作声。登阁眺望,定海古城和海天景色一览无遗。后在1968年的文革中烧毁。</div> <h3>民国12年(1923年),在镇鳌山下建"成仁祠“,右边是建于1922年的定海医院。(摄于上世纪20年代)</h3> <h3>民国时的定海医院。</h3><h3>旧时,称传染病为“瘟疫”“时疫”。定海也经常有瘟疫流行,因缺医少药,死亡率很高。光绪三十四年(1908)11月,朱葆三与旅沪同乡韩之鹏捐资在定海城南建济生公所,并附设长春医院(其中朱葆三出资2千银元),为老百姓看病。</h3><div><br></div><div>1918年底起,定海境内时疫流行,一些穷苦百姓无钱就医,以致不治身亡。朱葆三、刘鸿生等出资建临时治疫医院,聘请上海西医来定海诊病。1922年8月,朱葆三与旅沪绅商刘鸿生、朱岚沁、王启宇等捐资建定海医院。</div><div><br></div><div>院址在定海公园(今警备司令部)内新建的成仁祠右侧。新建的定海医院为一座两层洋房,贫苦人家看病收半费,住院费用全免。每年春秋两季施种牛痘,夏季打防疫针。</div><div><br></div><div>定海医院自1922年创建,至1939年6月定海沦陷,被日寇捣毁,存在了17年,挽救了不少定海人的生命。-</div> <h3>公立定海医院大门</h3> <h3>定海医院内的医生护士与病人</h3> <h3>1955年的舟山医院大门</h3> <h3>1955年的舟山医院</h3> <h3>舟山医院住院部旧址,现为舟山妇保医院。</h3> <h3>上世纪20年代的东岳山,山下是道头海涂,右面山坡上的建筑为东岳宫。</h3> <h3>气势恢宏的东岳宫外墙,墙下小庙为土地祠。(摄干上世纪30年代)</h3><h3>东岳宫</h3><h3>位于定海衜头东岳山上。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清咸丰九年(1859)重修,清同治六年(1867)又加以修建。</h3><h3>殿宇分前后两进,前殿供东岳神,后殿供五灵官。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是东岳大帝生日,都要举行迎神赛会,俗称“三月半会”。赛会期间,庙宇戏台演戏不断,庙门外摆满各种食品摊。</h3><h3>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时,建有镇远炮台,是抗英名将葛云飞的统帅部。</h3> <h3>东岳山上摩崖石刻"海帮灵岳”</h3> <h3>东岳山下红毛坟一鸦片战争入侵定海英军合葬墓(现存)</h3> <h3>大英水陆将士墓园,1958年被拆毁。(摄于上世纪30年代)</h3> <h3>学宫棂星门前的泮池和拱桥。(摄于上世纪30年代)</h3><h3>学宫是科举时代的重要建筑,是读书人学习儒家学说、宣扬儒家教化思想的学校,又是祭 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据地方志载,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翁山县时,即建学宫于霞山(又 称衙山,俗称鳌山墩)之麓。宋熙宁八年(1() 78),县令张豁文迁建学宫至芙蓉洲。清康熙二十 六年(1687),舟山展复,知县周圣化在县治之东重建学宫,址在今定海一中所在地。此后二百 余年间,学宫屡毁屡建,照片所示学宫则修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6)。 学宫的建筑在当时来说颇具规模,中轴线上有戟门、校星门,进门有浮池,过伴池上的石 拱桥,有一排平房,穿过平房便是学宫大成殿。</h3> <h3>学宫大成殿。(摄于上世纪30年代)</h3> <h3>在定海城区昌国路105号定海一中校园内,有一座专门为敬奉康熙帝亲题"定海山”匾额而建的御书楼。</h3><h3>据清光绪《定海厅志》记载,明末清初时期,海疆骚动,舟山尤为激烈。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海禁”措施,使舟山居民迁至内地。<br></h3><h3>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海疆安定,一些大臣便建议展复舟山,康熙以“山名为舟,动而不静”为由,诏改舟山为“定海山”,并御笔亲书“定海山”匾额。</h3> <h3>蓉浦书院碑记。</h3><h3>定海蓉浦书院是康熙年间以缪燧号“蓉浦”命名的书院名称。</h3><div>缪遂知定海县事凡二十二年,在任期间,筑海塘、兴教育、修水利、平海盗,功绩卓著,获全国郡县考绩一等。康熙三十六年(1697),缪公自捐俸银,在县署北后河南岸造屋十余间,置田百余亩,创办义学,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称“蓉浦义学”。他积极采纳生员黄灏等人的勤工筹资之建议,鼓励各家子弟义务开荒种植,所得资金用作扩建学宫,增收生员,修葺大成殿,开凿泮池,建造石桥等。自捐藏书《二十一史》等数十部,使学宫规制焕然一新。学额由初时的11名增至35名,并有10名膳生享受公费,年给膳银3.2两。康熙四十九年(1710),定海生员黄灏等59人,有感缪公治县利民之功德,在义学后河之北畔明代大学士张肯堂雪交亭故址,为缪燧(号蓉浦)建功德生祠,缪燧则坚辞不受,但黄灏等人不顾缪燧的劝阻,坚持建祠。“生祠”建成后,缪燧仍不接受,说服黄灏等人将“生祠”改建为书院。书院初祀文昌,名“文昌书院”。书院落成后广请名师教授,制定奖学机制,一时名声远播,吸引城乡有志人士纷纷就读,书院真正成为文人学士读书治学场所。康熙五十四年菊月(九月)立《蓉浦书院碑记》一座,以示纪念。</div><div>康熙五十五年(1716)缪遂去世后,“蓉浦义学”和“文昌书院”合并,以缪遂的号“蓉浦”命名,黄灏等另建东厢房3间祀缪燧的牌位,史称“蓉浦书院”。院产有民田 35亩,民地150亩,涂田27亩,山100亩,荡田77亩。该书院设有专款资助贫寒士子作参加乡试的川资,每科给制钱三十贯,如能参加礼部试,每科再增给制钱资助。后任知县曹秉仁、黄应熊又先后续置田地。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定海沦陷,蓉浦书院被入侵英军焚毁。咸丰七年(1857),缪燧第五世族孙缪步瀛出任定海厅同知,继承先祖遗志重建义学讲堂、学舍20余间,并捐俸增置田地产。至光绪十年(1884),义学已有田123余亩,地33余亩,山3亩,涂田 169亩,官田120亩,荡田10亩。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月,蓉浦书院与蓉浦义学一起改办定海厅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为定海县立高等小学校。学生人数90人,分三个年级,教员7人,职员1人。民国八年(1919),又改称定海县立第一小学校,民国十九年(1930),复改称县立蓉浦小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书 院弄小学。民国二十八年(1939),书院弄小学被入侵日军占作司令部,学校师生迁至私立舟山初级中学小学部合并办学。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书院弄小学原址创办私立舟山小学。1950年9月,定海县立简易师范学校与定海县立中学合并,成为该校简师科。1952年,舟山小学由人民政府接办,更名定海县城关镇第三小学,1957年更名为定海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0年复称舟山小学。1972年起,学校附设初中部,1978年初中部增至8个班级,学校扩建为定海县第二中学。1987年,定海撤县改区,定海县第二中学更名为舟山市定海区第二中学。1998年9月,舟山市教委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新校,1999年8月,定海区第二中学搬出定海书院弄17号旧址,迁于现址定海区合源新村76号。随后,舟山市成人教育中心迁入该旧址,并发现了《蓉浦书院碑记》碑。为弘扬舟山优良的文教学风,继承缪燧等先贤人文遗志,2001年2月,舟山市成人教育中心与舟山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以缪燧字蓉浦命名的“舟山蓉浦学院”。现校址在定海东海东路77号。分部校区“舟山蓉浦学院科技信息楼”现址定海环城东路19号。学院以蓉浦命名,既弘扬先贤兴学之美德,又为舟山市创建海洋历史文化名城添一抹亮色。</div><div>蓉浦书院旧址现已被开发为“书香苑”居民小区。</div> <h3>老屋墙头"海岳传芳"匾刻</h3> <h3>"德礼不易"匾刻</h3> <h3>民国时代,封火墙外的西大街入口,墙门上写着"百乐门大饭店。</h3> <h3>难得一见的定海城北门老照片</h3> <h3>定海老城民居</h3> <h3>留在旧照中已被拆除的古民居。</h3> <h3>1998年7月,行将拆毁的孙家大院。</h3> <h3>旧城改造中行将拆除的定海北门金家大院</h3> <h3>北大街金家大屋,现已拆除成了移动公司大楼。</h3> <h3>北大街干大圣庙斜对面的买豆腐、香干的小店。店属部队房子。现两边房子已拆,建成定海的主大街一人民北路。</h3> <h3>原北大街南端,右侧为丁四房,左侧为陆军服务社(干大圣庙)。</h3> <h3>当年通往道头的人民路,右侧为乐南庭建造的街楼。</h3> <h3>定海和昌弄乐家大院,2005年春节后拆除。</h3> <h3>当年河道纵横的定海古城有许多古桥(摄于上世纪30年代),如今大多只存在于黑白照片中。</h3> <h3>上世纪20年代的状元桥,桥上小屋为土地祠。</h3> <h3>状元桥</h3><div>位于古城市中心,史称舟山第一桥。宋代知县王阮在造此桥时,挖得一石,随手书道“人从桥上行,状元此时生”,并让人刻于石上,置在桥头。</div><div><br></div><div>明洪武年间,桥边附近的张信状元及弟,市人又镌刻有“开元文运,石著谶符,张公应魁,启我后儒”的桥铭。</div><div><br></div><div>从此,“状元桥风水好,应符谶”之说始流行开来,形成城内结婚,花轿必过状元桥的习俗。</div><div><br></div><div>民国十七年(1928),作为石拱桥的状元桥与当时的交通不相适应。为此,建筑商潘尚林允以独资营建新桥。</div><div><br></div><div>新修的状元桥是钢筋水泥平桥,稍成弧形。解放后,状元桥仍完好无损。上世纪七十年代,河道填塞,道路拓宽,古状元桥随之拆除,也许在上了年纪的定海人头脑中还能找到它的身影。</div> <h3>民国以来的状元桥</h3> <h3>儿时多少回走过状元桥上学去,如今状元桥只存在于黑白照片中。</h3> <h3>西门西安桥。</h3><h3>这是架在西门外濠河上的一座石桥。</h3><div><br></div><div>在使用冷兵器的年代,城墙无疑是抵御外来入侵者的有效工事。为了防止入侵者接近城墙,城外凿有宽阔的河道,称为濠河,城墙和濠河构成城池安全的“双保险”。</div><div><br></div><div>同治年间修的城墙有东、南、西、北四道城门,供城内外人通行,走出城门因为有濠河阻隔必须架桥。</div><div><br></div><div>最早,城外设置的是木吊桥,白天放下,晚上吊起。后来有了枪炮,城墙与濠河作为防御工事其作用已大打折扣,于是将吊桥改建成固定的石桥,以便于行人出入城门。</div><div><br></div><div>四城门外四座桥各有名称,东门叫东美桥、南门叫南珍桥、西门叫西安桥、北门叫北宝桥。宋代明道元年(1032),河南开封有个叫陈文谅的人迁居昌国,他捐资将木吊桥改建成石桥,人称“陈太翁桥”。</div><div><br></div><div>到明代,为抗倭,石桥拆除,至清末才由定海的在沪绅商捐资重建一座双拱石桥。东美桥、西安桥、北宝桥也相继建成。</div><div><br></div><div>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拓宽道路,城墙和城外的四座桥渐次拆除,除了这幅西安桥的照片,其他三座桥的照片已难得找到。</div> <h3>东郊洞桥。</h3><h3>洞桥在定海城的东城门外,旧时,是城内外居民往来的必经之地。</h3><div><br></div><div>这是一座典型的古石桥建筑,呈拱形,两侧有石板护栏,上下有石阶,造型很美。</div><div><br></div><div>洞桥于1966年修筑定沈公路时拆除,改建成钢筋水泥桥(今处解放东路与新桥路交接处),河面也较前为窄。</div> <h3>甬东桥</h3> <h3>继思桥</h3> <h3>西郊晓峰桥</h3> <h3>定海小沙天后宫</h3> <h3>天后古庙</h3> <h3>大戏台上挂着"作如是观“匾。</h3> <h3>民国时定海公园内的雪交亭。</h3><h3>明未清初,抗清明臣张肯堂,兵败后袍服官带,写下绝命诗后自缢于雪交亭。雪交亭原建在张肯堂住处(今书香苑小区),后迁建在镇鳌山下总镇府内(今舟山警备区)。</h3> <h3>民国时的定海公园(今舟山警备区)</h3> <h3>定海公园</h3> <h3>民国10年(1921年),刘鸿生出资创办舟山中学前身"私立定海公学"。(摄于上世纪20年代)</h3> <h3>校园内的思刘堂,应当是感恩纪念刘鸿生的。</h3> <h3>私立舟中校长办公室</h3> <h3>私立舟中东教学楼</h3> <h3>私立舟中北教学楼</h3> <h3>当年的校舍平面图</h3> <h3>私立舟山中学复校典礼师生合影</h3> <h3>定海县中校舍一角</h3> <h3>私立舟山初中附属小学</h3> <h3>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民办东海中学</h3> <h3>定海城关一小本部教学楼。</h3> <h3>定海小学的前身为定海女子小学,创建于1912年9月。首任校长沈毅女士是一位爱国人士,拥护国民革命,带头剪发放足。每逢全国或上海、北京等地发生爱国反帝、反封建斗争,“女小”总是率先响应。1925年至1926年,中共上海区委和宁波地委先后派员来定海,都以“女小”为落脚点。1926年12月,中共定海独立支部就诞生在该校,成为领导定海工农运动的中心。1938年中共定海县工委在该校成立,成为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定海“女小”被誉为“革命的摇篮”,中共舟山党组织的诞生地。</h3> <h3>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照片里有县立平政桥小学大门,也就是现在的定海小学的前身。</h3> <h3>首任校长沈毅女士</h3> <h3>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终身未嫁的美女校长沈毅。</h3> <h3><font color="#010101">城关一小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留影。(摄于1960年7月15日)</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