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山坪,外婆的故乡。(童年回忆)

湘粤情

<h3>从长沙站往北约40k米,有一个四等小站,叫川山坪,这里,就是我外婆的家乡。川山坪距离楊开慧烈士故居和任弼时故居不远,再往北,就是史载千秋的汨罗江。</h3> <h3>川山坪,有着悠久的历史。光手工生产的川山毛笔,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步王羲之(兰亭序)的后尘,用川山毛笔书写了(清泉)二字的墨宝,留存至今。</h3> <h3>车站的东面,有一座山叫玉池山,海拔6百多米,山上有一座南岳行宫,远近闻名,香火旺盛。二年前,我陪老兄还愿上了玉池山,奉上一份香火錢,许了平安愿。二天后我搭乘中巴赴岳阳,中途车子二次爆胎,我却毫发无损,你说我许的(平安愿)灵也不灵?</h3> <h3>离车站西面三,四里之遥,就是外婆居住的村子一一应家老屋。进村路口,一株百年老樟树,枝繁叶茂。树底下,铺着几块平整光滑的麻石板,小路的右边,有上,下二口水塘,中间有塘基隔开。上塘饮用水,下塘的水洗衣浇农田。</h3><h3>路的左边,就是老屋了。老屋呈冂字型,中间是堂屋,有天井,堂屋正前方有一高台,供奉着神位。十來户人家分居二边,甚是热闹。</h3> <h3>外公很能干,除了耕种几亩田地外,还</h3><h3>做过豆腐,在車站旁开过饭店。外婆则养猪,养鸡,养鸭。她一生吃素,每逢初一,十五,则要敬神。那供神后的谷酒,事后都进了我的口中。</h3> <h3>这是一条横跨于车站与应家老屋之间的江,叫梅林江。枯水季节,水位很低,卷起裤脚,淌水可过。每次路过,我都会短暂地停留,那白白细细的沙婆子,晶莹闪亮的小貝壳,还有那不时顺流而下的小鱼儿,都吸引我久久不愿离去。</h3> <h3>那时外婆家周围的环境,真是山林茂盛,流水淙淙。夏秋之际,山上开有很多我叫不出名的野花。此外还有柿子,毛粟等果木,水里有鱼虾。田头地尾则野生有成片的鱼腥草,野菊花。还有那莲藕塘里,飘浮着清翠欲滴的荷叶,有的浮在水面上,随水波荡漾,有的露出水面,随风摇摆。那淡黄色的莲蓬头,浑身长满无数只眼睛,好奇的窥探这奇妙的水中世界。初升的太阳映照在沾有清晨露珠的荷叶上,好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熠熠生辉。</h3><h3><br></h3><h3><br></h3> <h3>外要家门前的下塘里,小鱼小虾不少。怎样才能捕捞到手呢?我跟小伙伴学会了一个方法。将从田里捡到的田螺连壳砸烂,然后放入一个敝口的小竹籃里。将系上绳子的小竹篮沉入水中,十多分钟后再将竹篮扯出水面,准保有不少的小鱼小虾在里面。如是几次,晚上餐桌上又多了一样下饭莱。</h3> <h3>外公家养了一头大黄牛,全身油光闪亮的,可好看啦。外公看得可重了,喂饲料,洗洗刷刷,都亲自动手。冬天,半夜三更察看牛栏,怕它冻着。夏天,添加精料,好有力气干活。有一次大黄牛的生日,外公还特地给牛喂了生鸡蛋。平时看到小伙伴们牵着自家的牛去放,我也多次央求外公要去放牛。终于有一天他把牛绳交到我手上,我也牽着大黄牛,在小伙伴们面前神气一回。</h3> <h3>乡下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当禾苗长到一尺来高时,青蛙,田螺,泥鳅,黄鳝都纷纷凑热闹来了,一时间,稻田里边处处是它们的身影。</h3><h3>我是从城里来的,农村小伙伴对我格外好,一大早他们带上竹箩来叫我,一起去摸田螺,提黄鳝。太阳刚升起,禾苗还沾着未干的露水,我们赤脚下田,小心冀冀地在禾田里忙活起来,一个时辰左右,收获不少,大家欢快地洗脚上田,看着我那略为偏少的战利品,他们每人都从自己的箩子里分些给我。</h3> <h3>外婆家那里,除了种水稻以外,还随着农时的变换,种棉花,油菜,外公还見缝插针地种了高梁,芝麻,黄豆等杂粮。当然,山坡地种的红薯也是最主要的口粮。</h3><h3>那时,农村小孩基本没有零食吃,于是就在红薯上打主意。看中誰家红薯了,就偷偷地从他家地里创,在溪水沟里洗净后,埋在预先挖好的土坑中,架上干柴烧。柴禾燃尽,稍等片刻,再从坑中挖出红薯,此时看似焦糊糊的红薯用手一掰,散发出特殊的香味。第二天,主人家发現后,只要知道我参与其中,不但不生气,还额外挖出一小筐红薯,送到外婆家中给我吃。</h3> <h3>收割季节到了,正是农村最忙的时候。大人们顶着烈日割禾,扮禾,晒谷,忙得不亦乐乎。外公是主劳幼力,那些繁重的体力活都是他干,外婆小脚,只是做做辅助工作,而我还小,也只能送送茶水了。</h3><h3>收割完的禾田里,总还有一些零星的稻穗,:拾稻穗就是我们小孩子的事了。一帮小伙伴,斤个带个籃子,各家各户的田里拾,然后一起拿到车站附近的小贩处,换梨吃。</h3> <h3>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勾勒出儿时的各种乐趣。</h3><h3>童年是一首宛转悠揚的短笛,吹奏出多少纯洁美好的幻想。</h3><h3>弹指一挥间,转眼五十年。再次来到外婆故乡,已是人到中年。(世界组织年令新的划分法)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而我的那份情怀,也依然没有变。</h3> <h3>图片来自网络,谢原图片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