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之旅一

袖袖

<h3>少女时代,曾有个梦想,这辈子有些个必去必看:如希腊的圣托里尼、埃及的金字塔、土耳其的棉花堡、瑞士的雪山、法国的巴黎、肯尼亚的角马迁徙、西班牙的斗牛⋯⋯有梦想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到如今巴黎、雪山、圣托里克俱已实现,今年奔向的是横跨欧亚大陆、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一土耳其。</h3> <h1>认真记录下旅途的点点滴滴,哪怕文字不够优美,哪怕只是流水账。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如果不及时把当下所看所感记录下来,那么有些清晰的记忆会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记忆的海洋。</h1><h1>此次旅途先从上海飞行近十个小时至伊斯坦布尔,然后转机一个小时至安卡拉,途中还需候机几个小时!对于坐飞机有睡眠障碍的我来说,将是个疲劳的旅程!BUT,我心已有准备,马上就要实现一个愿望了,这就是鸡血,这就是动力!💪✊</h1> <h1>红眼航班成功降落在伊斯坦布尔机场,一晚没睡的我晕乎乎走出机舱,此时地面温度22度,凉风习来,甚是舒爽,为之一振。</h1><h1><br /></h1> <h1>趁着转机候机时在机场的卫生间洗漱完毕(每次出国都是在卫生间匆匆洗漱,也真够奇葩😅)坐下来静等飞机的到来,无聊着各种自拍</h1> <h3>一外国小姑娘总是偷偷盯着我们,一见我笑眯眯回看她就扭头。是不是很少见到亚洲人?外国的小孩子就是漂亮,好多孩子都犹如安琪儿,真心叫人见了欢喜。只是这是个胖安琪儿😂。</h3> <h3>等了近三个小时,终于可以飞往安卡拉了。从机舱往下看,伊斯坦布尔城市星罗棋布在平原上,土耳其建筑最大的特色就是差不多所有的屋顶都是红色的,看来圣诞老人看到了会倍感亲切,大家都喜欢带红帽子,甚是有缘哈。</h3> <h3>下面会是欧亚两块大陆吗?</h3> <h3>安卡拉周边全是丘陵地区,种植牧草,牧草割了后,一捆捆搁在原野上,越发显得光秃秃和贫瘠。很奇怪土耳其的牧草怎么现在就已经枯黄?此刻中国的草原应该还是绿油油、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吧。</h3> <h3>行驶一个小时,第一站参观的是贝帕札里。此处为土耳其的长寿之乡也被称作土耳其银器之城。奥斯曼时期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故此繁华。土耳其百分之六十的胡萝卜就种植在此处,导游说这里人天天吃胡萝卜、喝胡萝卜汁就是长寿之秘诀。听了心下不免想:难道这里的人都属兔子的?</h3> <h3>小镇不大,可以说比较袖珍。沿山坡缓缓而建。阳光有点炽热,行人缓步而行,树荫下有人席地而坐,散漫的聊着天,这是个慢节奏的慵懒的小镇。只是我们的行走却是带着风,因为的确有点晒,大家又都疲倦,恨不能早点参观完直接回酒店来个葛优躺。</h3> <h3>两根大萝卜,小镇的标志!话说这萝卜也实在来的丑了点,让人看了根本没有天天吃胡萝卜喝胡萝卜的欲望。</h3> <h3>大萝卜的后面就是小镇的大马扎,在我看来所谓的大马扎就是集市而已。大马扎不大,短短一条街,街道狭窄,两边商铺云集,各色货物琳琅满目,不过大多不精致,有些有着明显的中国制造风格😂</h3> <h3>各色甜品,飞机上吃了两顿甜甜的食品,以致我看到甜品就反胃。</h3> <h3>姐不买甜品,只是来凹个造型而已。</h3> <h3>这就是著名的胡萝卜,红彤彤一袋袋看上去甚是喜庆。</h3> <h3>来两瓶胡萝卜汁,味道不敢恭维,还是甜的有点腻,糊口,老外咋这么爱甜?难道生活不够甜蜜吗?</h3> <h3>凹个喝萝卜汁的造型,不枉此行。</h3><h3><br /></h3> <h3>街道两边挂了很多这样的东西,有些好像是辣椒干、青椒干,有些不认识,里面全挖空,不知道干吗用的。一串串的挂着看上去热热闹闹犹如过节。</h3> <h3>还是来凹造型的,老板别生气哈。</h3> <h3>这些银器就很有民族特色了,好想带个回去,可惜旅途还很长,实在不方便,只能作罢。</h3> <h3>街上随拍,虽说心里感觉自己有如腌过的菜一般皱巴巴的,但凹造型还是认真滴。</h3> <h3>随处可见的清真寺,这里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信仰伊斯兰教,有信仰是件好事,大多教义也都引导人们向往真善美,总比没有信仰丧失底线来的好。</h3> <h3>总算回酒店了!回程路上遇到大兵检查,导游说他们是检查有无逃兵和犯罪分子。城市里归警察管,郊外由宪兵管,这也是跟我们国家不一样之处(在车里偷偷拍张大兵的照片。)</h3> <h3>吃不惯西餐,两人自己去寻找中餐,离酒店不远之处就被我们找到一家。菜很老,全是茎,但已经很满足了。在家山珍海味犹觉无味,在外几盆菜就让人欢呼不行,人啦!</h3> <h3>量着实多,按老外的肚子来的,两个女人吃不了,只能浪费了。</h3> <h3>大家干杯,回酒店休息。只是还有篇日记在等着我,想想起码需要个把小时就心塞。已快11点了,总算完成了,哎呀,写日记也是件蛮辛苦的事,心有戚戚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