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老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集锦(第一集——孟圹公社)(1964——2014)

果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早已成为历史,但曾亲身经历过这一过程的知青们,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无不刻骨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人群中,有一部分人被称着知青中的“二老”。所谓“二老”,即知青中的“老三届”和“老知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老三届”,指分别于1966年、1967年和1968年由各中学初中、高中毕业的下乡知青。他们的实际文化程度大部分属初中毕业及其以上的水平(因为“文革”中的六七级和六八级根本没完成学业)。而其中尤以高六六级文化底子最为扎实,其次当数高六七级、高六八级以及初六六级毕业的知青。老三届知青接受了完整的传统教育,有相应的文化知识、有爱国心、有责任感,经历了“文革”的争斗,历尽了上山下乡的磨砥,因此在后来的人生经历中,普遍成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一批知青是在“文革”后期即1968年12月,毛泽东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精神后,于1969年汇入了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并且很快形成澎湃之势,奔腾咆哮而至广阔天地,在那里去接受了年限不等的“再教育”。去“上书本上没有的课”、去“登上广阔天地的大舞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再说“老知青”。人们普遍认为,凡“文革”之前由政府行为组织发动和执行的、安排城市待业青年到农村集体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统称老知青。具体说来就是1964年和1965年下乡的知青。这批知青中有1965年和1964年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也有小学毕业生。他们是在董家耕、侯隽、邢燕子等献身农村为榜样的感召下,怀着“红在农村、专在农村”的一颗赤子报国之心而踏上征程的。这批知青中由于历史的原因也不乏佼佼者,甚至还有品学兼优的烈士遗孤。当1969年“老三届”知青下乡后,猛然发现先于他们之前,还有比他们早四、五年下乡、具有同一称谓的知青同伴时,其崇敬之情由然而生,于是对其“老知青”的称呼便脱口而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些老知青们在农村劳动时间最长的达到了15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下面展示的就是资中县1964年下乡到龙江区孟圹公社和月山公社的老知青。他们于2014年9月,在资中县隆盛生态园开展了下乡五十周年庆祝活动。这是活动实况拍摄的影集。</span></p> <h3>1964年6月5日,中共资中县委员会批转了资中县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安置工作的意见》。正式吹响了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的号角。</h3><h3> 在批转的“意见”中,明确了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青年就业问题,同时下发了全县下乡知青为100名的具体指标。</h3> <p class="ql-block">文件显示: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组织知青下乡上山是这样两个目的:“是城市知识青年就业的广阔出路,同时是一场同资产阶级争夺城市知识青年的严重的阶级斗争,它具有战略意义的革命措施和移风易俗的革命创举。”</p> <p class="ql-block">六件中指出:每个知青安置费100元,相当于当时一个学徒工半年的工资。</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1964年6月5日,资中县《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安置工作的意见》影印件全文。</p> <p class="ql-block">  1964年老知青下乡上山纪念章影印件正面。记念章的背景是飘扬的三面红旗,意指当时制定并实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开展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当时称之为“三面红旗”;旗杆前面设计了金色的麦穗,它像征知识青年下乡上山运动将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都获得大丰收;纪念章的正中有一颗金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金星下是一本翻开的书本,代表知识青年;金星上方的三面红旗上书写“红在农村,专在农村”八个大字,意指知青下乡上山的目的和作用:要做又红又专的新一代农民;书的下方是一个半球形,代表广袤的原野,中间的黄色代表耕地;最下方注明了此纪念章为资中县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1964年老知青下乡上山纪念章背面。当时县政府的名称是:资中县人民委员会(“文革”期间叫“革命委员会”文革后至今改为“人民政府”)。纪念章没有注明日期,并不是作者粗心,而是当时资中县每年下乡名额指标是100人以上,为了节约制作纪念章的成本,必然要多制作一些,为了能让一次性制作出来的纪念章能多使用几年,故而为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老知青下乡时每一个人都光荣的收到一张喜报和一枚纪念章。以上这两件物品是老知青李维龙保存了半个多世纪而留存下来的喜报和纪念章影印件,足见其重视程度,其情感之深岂能言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喜报中明确表示“做第一代新农民”,这句话说明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4年。喜报中列出了当时执行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等等内容,它为以后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在首批老知青下乡五十周年后,于1964年下乡的老知青们相聚在资中县隆盛生态园,会后用纪念册的形式记录下了这难忘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纪念册》的全部内容。</p> <h3>此为首批老知青五十周年聚会时制作的光碟。</h3> <p class="ql-block">首批老知青下乡五十周年纪念册《前言》。</p><p class="ql-block"> 1964年炎热的八月、九月、和十月,我们121位热血青年在历史大潮的冲击下,带着满腔热情,憧憬着战天斗地的美好未来,告别父母,来到偏僻的资中县龙江区孟塘公社杨家大队、柏莲大队和月山公社石坪大队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艰苦的历程就在这里开始。</p><p class="ql-block"> 沦桑铭记着岁月,时光荏苒,五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窈窕少女,意气风发的少年,今天已是鬓发斑白当家作主的老人。细数当年留下的深深浅浅的青春足迹。那蜿蜒的山路,那流淌的小溪,翠绿的小山,层层晶莹的水田,袅袅的炊烟,还历历如在眼前。百味杂陈,酸甜苦辣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皎洁的月光下,在平坦干净的晒坝上吹牛,唱歌跳舞。</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月黑头,在田边洗刷粪桶,跌在水里跳波浪舞。</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暮日黄昏挑谷子送公粮,汗水浸透全身。</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凛冽的初春,挽起裤腿在粘稠的田里插秧。</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黄灿灿的油菜花香,抵不住跳蚤、蚂蟥的肆意吸血。</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披蓑衣戴斗笠在绵绵细雨的五月栽红苕,在泥泞的小路上变奏滑冰,一不小心就是嘴啃泥。</p><p class="ql-block"> 池塘蚂蛏叫,小路边黄荆树上缠绕的乌梢蛇……一切还在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不必说,腰酸背痛,满手血泡的劳动关。</p><p class="ql-block"> 不必说,天天煮红苕、焖红苕、烧红苕。</p><p class="ql-block"> 不必说,清汤寡水的菜稀饭,酸水拌汤面。</p><p class="ql-block"> 是大家扶持相帮,度过了艰苦困难的岁月。是大家团结互助,使生活充满了爱和温馨,我们才走到今天。</p><p class="ql-block"> 美好青春的荒废,梦想的破灭都成过去。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回味五十年前的有趣故事,延伸五十年前的真挚友谊。乐观豁达,重情重义将陪伴我们以后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从1964年下乡到1979年最后一名知青返城,十五年的知青生涯是我们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将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广阔的天地——龙江区农村。龙江人民不会忘记我们!</p><p class="ql-block"> 为逝去的同伴敬礼!</p><p class="ql-block"> 青春无悔,友谊长存!</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七月赵瑞祺敬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时任城关镇镇长的潘大昇在送别知青大会上讲话。他的讲桌下堆满了待发放的喜报和其它物品,讲桌前所挂锦旗上书写的字迹模糊,但勉强还能识别出“红在农村、专在农村”几个字。</p> <h3>时任资中县县长张彬与老知青一一握别。</h3> <h3>知青们乘坐在载货的解放牌汽车上、接受资中县城关镇(现重龙镇)群众倾城而出地夹道欢送。此为135相机记录下的欢送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盛况的瞬间。</h3> <h3>首批下乡上山知识青年车队所经之处,欢送人群挤满了必经之道。</h3> <h3>资中县孟圹公社组织群众热烈欢迎首批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图为欢迎人群中的舞狮表演。</h3> <h3>在孟圹公社场口,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h3> <h3>当时有一部135的照相机能拍出这些照片,已经很不错了。照片上方“资中县城关镇欢送首批下乡上山知识青年留影”字迹还依稀可见。</h3> <h3>西外居委会欢送本辖区知青。</h3> <h3>西街居委会欢送本辖区知青。</h3> <h3>大东居委会欢送本辖区知青。</h3> <h3>小东居委会吴桂容、管福瑛欢送赵瑞祺、陈淑富、张孟丹、等下乡知青。</h3> <p class="ql-block">1964年9月,出席《资中县先进青年代表大会》孟圹公社全体代表,多数是老知青,部份是农村青年。</p> <h3>1965年孟圹公社出席内江市先进青年表彰会的代表们,其中多数是老知青。</h3> <p class="ql-block">1970年元月,孟圹公社出席《资中县首届知识青年再教育工作活学活用毛译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其中有1969年下到孟圹公社的重庆知青。</p> <p class="ql-block">1970年元月,被评为“出席县积极分子”的知青们,每人的家长都收到一张这样的喜报。这张喜报是老知青蔡果仁的家长张兴林收藏的,当家长谢世后,蔡果仁收拾遗物时偶然发现了这张压箱底的喜报原件。其家长对此事的看重程度可见一斑,因为她认为这张喜报相当于送儿参军后,儿子在出生入死的战斗中获得的立功喜报。</p> <h3>杨家大队十小队(后称建设一队)知青与乡亲们。</h3> <h3>这是仅有的一张老知青们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在小麦实验田记录麦苗生长的景象。</h3><h3> 大多数知青谈到下乡经历时都离不开一个苦字,可老知青们在农村的科学实验中却体会到一个乐字。</h3><h3> 在1964年至1969年期间,老知青们在资中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县科委)提供农作物品种和技术指导下进行了多项实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主要项目有对农作物品种选育的对比实验和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工作,还有其它对农业生产、生活有益的实验项目。</h3><h3> 当年在县科委指导下进行对比实验的项目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水稻品种中的珍珠矮、一根苗;小麦品种是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的无芒小麦名叫阿波N号;花生品种有广汉二细子、天府花生;红苕品种有沙梗子;胡豆品种有拉萨二号;还利用生物的杂种优势对玉米制种,培养出的制种玉米产量高、个头大,轰动一时;其它进行的项目还有:引进内江优良猪种狮子头进行对比饲养,种植良桑养蚕,试种棉花、烟叶等。由县科委指名推荐、派一名老知青随内江八县一市科委负责人一同到中江县参观学习建沼气池技术后,在资中县建起第一座沼气池等等。以上这些活动都是老知青们响应党的“三大革命运动”号召,在科学实验这一项运动中的具体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绩。</h3><h3> 这些活动充分证明了老知青们利用所学知识,以科学实验的成果对农业生产、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生产队第一次使用由知青们亲手制种的杂交玉米获得大丰收时,在晒谷场上捧着又长又大的包谷棒子的那种兴高采烈的喧嚣景象。每当看到社员们因科学实验的成果而获得一次次的丰收喜悦时,老知青们用幸勤劳动换来的幸福感也溢于言表,这时老知青们是快乐的。</h3> <h3>美好的留念。面目清瘦,明显的营养不良。</h3> <h3>身穿“战鹰”背心,肩挎毛主席语录包,能在省城照一张合影,那是很提劲、很有面子的。</h3> <h3>友谊长存。</h3> <h3>“文革”末期的国庆节,拍上一张。</h3> <h3>“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月山公社石砰大队的老知青选择在有这样楹联的牌坊下拍照留念,也算表表忠心吧!</h3><h3> 后排正中是张孟丹,双肩针脚密实的补丁证实了他劳动的艰辛,大家都知道他担上一百五十斤重的担子也能健步如飞,且一口气能疾行七十多里。他干活迅猛,回到宿舍却少言寡语、静坐沉思。外号人称“深山猛虎”。而他身着中山装的上衣左胸布袋上插的钢笔,则明确无误的告诉人们:他是知青。</h3><h3> 第二排左边第一位是资中二中高六四级毕业且品学兼优的三好生,他是名符其实的烈士遗孤,符合当时“根正苗红”的选才标准,下乡时的名字叫胡德勋,他实际姓刘,父、母均是中共地下党员。父亲掩护职业是成都附近某县县长。当年赴任途经资中银山镇,父母带着一男一女俩小孩和行李,疲惫不堪,为减轻过重负担,将幼子委托给胡姓老乡,说好一月后来领取,那知到任后即被害。现在遗体还双双安葬在成都青羊宫烈士陵园。由于胡姓老乡无法说清胡德勋的家庭出生,在填写履历表、家庭成分这一栏时,只能写“家庭历史不清”,这六个字在阶级斗争为纲,唯成分论盛行的年代里,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h3> <h3>“文革”期间,老知青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中,十一个男生都配有枪,足足一个班的武器装备。除九枝七九步枪外还有一支驳壳手枪、一挺捷克式轻机枪、一把大刀、手榴弹若干枚、子弹若干发。这些武器在那混乱的“文攻武卫”年代里,保证了这支宣传队人员的安全,也成功的维持了演出时的秩序。这样一个只有二十多人的宣传队,配备这样的武器装备,可谓全国罕见。这张照片是现在仅存的一张持枪照,它记录了照片背后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h3>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向阳花,“走过风雨泥泞的路”。你是否听到她们在唱:“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p> <h3>“登上广阔天地大舞台”。</h3> <h3>1964年,资中县分三个批次下到孟圹公社杨家大队、柏莲大队、月山公社石砰大队的121名全体老知青名单。</h3> <h3>1974年12月9日,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批转了省青办《关于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几个具体政策问题的试行意见。</h3> <h3>“意见”提到动员对象中有关问题,对知青下乡条件开始松动。</h3> <h3>“意见”对已下乡知青相关问题提出了如病残、特困的处理意见,为老知青回城的门,尝试着开了一条小小的缝。</h3> <h3>“意见”规定了符合回城条件的知青应办理的相关手续。</h3><h3> 1、办病残者:本人申请,县以上医院证明,贫下中农评议,区、社审查,县知青办同意,县、区青办和公安部门共同审核批准。</h3><h3> 2、办特困者:家长和本人申请,群众评议,街道或父母所在单位审查,市、县、区青办同意,公安部门与安置县青办共同审核批准。</h3> <h3>以上文件,在放松知青下乡条件的同时、为老知青回城也打开了一线小小的门缝,透过门缝往前看到的是一条幽深的巷道。巷道之中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关口,把关的人是政府各部门大大小小的官员。这些官员大部分都同情老知青的境遇,或许他们自己就有子女下乡而感同身受,由此而真心笑脸相迎各位来办理回城手续的知青,有个别官员则心怀鬼胎笑里藏刀、或吃拿卡压,无所不用其极、或挟私报复至尔于死地而后快。这一条冲满无限希望同时又布满荆棘的巷道,让无数人望而生畏。但老知青何许人也,曙光就在巷道的前方,怎能轻言放弃,他们有的用铁的事实,理直气壮的办理回城手续,有的或借用人情事故、或弄虚作假、或使出勇闯地雷阵的胆气、拿出过五关斩六将的执着,硬是将这条小巷踏出了一条通天大道。</h3><h3> 自此文件被传出后,从1975年到1979年最后一名老知青返城,资中县老知青下乡上山的全过程便被永远的记入了历史。</h3> <h3>这是一九七五年三月十五日,下乡十一年的老知青蔡果仁根据文件精神,符合“特困”条件而办理的返城证明原件。</h3> <h3>老知青下乡三十周年时曾召集了一次小型聚会。这是那年写的《前言》。</h3> <h3>那时已经有了“傻瓜相机”,比135相机是不是要先进点。</h3> <h3>2014年9月,资中县于1964年下乡的老知青们在隆盛生态园庆祝下乡五十周年集体照。(当然,这时使用的是数码相机。)</h3> <h3>杨家一队、十队(合并为建设一队)的知青们。</h3> <h3>建设二队的知青们。</h3> <h3>建设四队的知青们。</h3> <h3>孟圹建设八队、月山石砰大队的知青们。</h3> <h3>柏莲三队的知青们。</h3> <h3>柏莲四队的知青们。</h3> <h3>柏莲五队的知青。</h3> <h3>“文革”期间,老知青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成员。</h3> <h3>以下为参会知青个人照。</h3> <h3>上排左起前三位是这次活动的特邀嘉宾。第一位是原资中县副县长黄乾德,曾任孟圹公社武装部部长;第三位是原孟圹公社党委书记郑克超;第二位是原孟圹公社建设一队队长王生爵。他们分别代表了县、乡、村三级领导参与和见证了老知青下乡五十周年庆典。</h3> <h3><font color="#010101">以下为参会知青活动照。是不是有点“笑在夕阳里”的感觉。</font></h3> <h3>以上为第二版,是作者修改后的版本。</h3><h3> 有读者提问:老知青怎样回的城?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在县档案馆查到了两份相关文件,并将文件内容完整的呈现于文内,以飨读者。</h3><h3> 感谢广大读者喜欢这篇“美篇”,以及给它的赞誉。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这篇文章,了解老知青、了解那段快被尘封的历史。</h3><h3> 敬请期待(第二集——新石林场)和(第三集——金李井林场)。</h3><h3> 作者:果果。于2018年8月1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