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欲因立阙指牛头,桌识由来自不侔。</h1><h1>桓彝渡江期管仲,斯人岂祇尚风流。</h1><h1>清乾隆</h1><h1>夏曰,忽闻牛首山搞文化旅游,免费参观,提前十日在网上或电话预约,这牛首山重新开园后由于门票特贵,要一百五大洋,又是个现代景观,于是一直未去游赏,机会来了,到了预约日,网上转了一圈,找不到预约路径,想想还是打电话吧,有五条热线,早上八点半开始,先把五条电话号码输入手机,还有五分钟,开始反复重复拨打,不料全是那一个小姐回答,你拔打的用户正忙,请稍后再拨。晕,二小时后,手机烫的可以煎鸡蛋,电量也耗尽,还是那句活。想砸手机,舍不得,比门票贵几十倍。放弃!不就是一个现代产物。</h1><h1>遭遇和友说,友说不急还有二天,他想办法,这免费大餐想吃人太多,你能办到?到预约的最后一天快结束时,突然手机上蹦出来一条短信,你已成功预约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免费游,请在七月十一日上午九时…。天那,真厉害,一想噢,友是信佛之人,佛主特地关照吧。</h1> <h1>牛首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由牛首山,祖堂山,将军山,东、西天幕岭,隐龙山等诸多大小山组成。牛首山属于宁镇丘陵西段南支,山高248米,因东西双峰对峙形似牛角而得名,《金陵览古》曰:“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h1><h1>牛首山是中国佛教名山,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牛头禅宗的开教处和发祥地。</h1> <h1>南朝梁代佛教盛行,牛首山南建有佛窟寺(今宏觉寺),唐代又添建宏觉寺塔。唐太宗贞观六年(632),牛首山成了佛家“牛头宗”(一名“牛头禅”)的发祥地。佛家称“江表牛头”即指此。塔有碑,碑文《牛首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为著名诗人刘禹锡所撰。自梁代到明代的千余年间,牛首山一直是僧人咸集,群贤毕至之地。余宾硕描写它:“秀宇层明,松岭森阴,绮馆绣错,漂渺玲珑”。在牛首山东峰舍身崖的感应泉旁,有明景泰六年(1455)诗刻。凤字形石壁上除有梵文和诗刻外,还有4龛石刻佛像,多者达75尊,大者近2米。足见明代佛教盛况之一斑。</h1> <h1>1937年(民国26年)底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将全山砍伐一空,历代建筑付之一炬。</h1><h1>1957年,因开采铁矿又削平了西峰。文物古迹所剩无几。直至1986年进行风景区规划后,牛首山加强了保护和管理。满山遍植苍松翠柏和桃、李、兰、杜鹃、迎春花等春花植物,修复了弘觉寺塔。</h1><h1>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4月正式挂牌运营。</h1><h1>2011年6月起,江宁区启动牛首胜境创意策划工作,确定了“天阙藏地宫,双塔出五禅”、“一花五叶”的总体布局。规划中的牛首山风景区中部地区总面积约9.51平方公里,由文化禅、自然禅、生活禅、生态禅、艺术禅等五大片区组成。整个牛首山风景区的目标就是打造成一个禅文化休闲度假区。</h1><div><br></div> <h3>牛首山有寺院肇始于南朝初年。唐朝贞观时期,寺院规模宏大,名为佛窟寺,为禅宗之前“牛头禅”发祥地。北宋后易名宏觉寺。南宋毁于战乱,明代复兴。时至1856年,寺院毁于洪杨之乱,香火中断百年。</h3><div>恭逢盛世,为继承传统文化,江宁区重建文化胜地。2012年开山,2015年全面峻工。征得文化界知名人士和佛教界高僧建议,以供奉于牛首山地宫的佛顶舍利命名,取名佛顶寺。</div><h1> 佛顶寺为牛首山主要建筑之一,占地面积六十八亩,建筑面积近四十亩,仿唐风格,传统中轴线格局。共有殿堂七座,外围有僧竂、斋堂等建筑。</h1> <h1>佛顶宫</h1><h1>作为佛顶圣境区的核心之一,佛顶宫坐落于牛首山西峰之处,</h1><h1>建基于历史遗留矿坑之上,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与佛顶塔共同构成牛首西峰新景象,与牛首东峰遥相呼应,再现牛首“双峰双阙”并峙的宏伟盛景。整个佛顶宫以佛祖顶骨舍利供奉为主题,外部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大穹顶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在小穹顶之上,象征着佛祖的无量加持;小穹顶下部为莲花宝座造型,上部为摩尼宝珠造型,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h1> <h1>漂亮的伞型建筑</h1> <h1>佛顶宫内部由地上部分的禅境大观和地下部分的地宫构成,其中地宫分为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两个空间。</h1> <h1>禅境大观,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2米,内部净高约41.2米,涵盖了地上三层。整个空间面积超过6000㎡,呈椭圆形,以黄、白、灰三色为基调,布置出人间山水,从而让人们在行走之际领略禅意。</h1> <h1>有点像西方建筑</h1> <h1>全铜铸造的释迦牟尼卧像,全长7.5米,表面仿以汉白玉材质,能360度缓慢地旋转,表现了佛祖宁静、安详的涅槃境界。</h1> <h1>禅境大观的顶部是娑罗穹顶,图案来源于佛陀涅槃时的娑罗树杈。穹顶采用了全覆盖的透光膜和灯光,可以营造出清晨的第一缕晨曦、正午热烈的日光、傍晚的彩霞和入夜的月光。</h1> <h1>高大墙上的佛龛</h1> <h1>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像</h1> <h1>中间是一棵永不凋零的菩提树,地上用黑白两色的砂石暗喻人世的混沌和佛光的纯洁。</h1> <h1>玉雕群佛</h1> <h1>佛祖在等待供奉,化九十九大洋即可进去供奉,不然你只能在外观看。</h1> <h1>位在地下四层的巨大豪华地宫</h1> <h1>穹顶边上全是佛仙仙。</h1> <h1>地上反光中呈现一只巨大的佛眼。</h1> <h1>金壁辉煌</h1> <h1>弘觉寺塔,塔高45米,七级八面,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1956年在弘觉寺塔的地宫里出土的鎏金喇嘛塔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文物,现均收藏于南京博物院。而后,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派人对砖塔塔壁上题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七十余条明清两代游人题记。1957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h1><h1>据宋《景定建康志》卷四十六记载:“唐大历九(774年)代宗因感梦,敕修寺之东西峰顶七层浮图。” 以后的历代记载,如明《金陵梵刹志》卷三十三和清《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三均沿用此说,但未提及任何有关塔的具体维修情况。</h1><h1>塔基地宫埋藏:1956年7月14日游人在弘觉寺塔底层发现地宫,地宫上圆下方,藏有文物,经南京博物院派人发掘,清理出鎏金喇嘛塔一座,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塔身有四个门,佛龛有释迦、韦陀佛象。塔刹上置相轮十三天、宝盖、葫芦宝顶。同时出土的还有佛象、玉瓶等文物。</h1><h1>塔身历代题刻: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砖塔塔壁上题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七十余条明清两代游人题记。1991年9月市文管会对塔进行测绘与调查,这些题记仍保存完好,它们都是明刀或瓷片在门券洞壁的石灰粉刷层上刻划的,分布在3-7层,年代从明正德五年(1501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最多为明嘉靖、万历与清康熙年间。说明这段时间寺庙香炎最盛,游人最多。同时还告诉我们,弘觉寺增重修或重建是在明正德五年(1510年)前,最后遭破坏是在清乾隆年间。从木结构的受损来看,弘觉寺塔似乎遭受雷击,大火从塔顶烧到底层,塔内的各层楼板、塔心木,塔外围的平座栏杆,腰檐、内外斗拱,底层附阶所有木结构部分都不存在。它的砖石结构保存尚完整。</h1><div><br></div><div><br></div> <h1>豪华仿古建筑是用谁的钱建的?不得而知,一般是信徒们捐献,但肯定会给捐奉者刻碑留名,这里没有刻碑…!</h1>